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军 魏华 +1 位作者 张永飞 董越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03—2014-10诊治的46例胫骨骨缺损,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比较2组骨愈合指数、AK... 目的 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03—2014-10诊治的46例胫骨骨缺损,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比较2组骨愈合指数、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观察组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1~25(18.7±7.2)个月随访。观察组骨愈合指数低于对照组,但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回归分析显示,肢体负重开始时间(OR=1.10,P=0.002)、骨搬运速度(OR=1.07,P=0.010)、骨搬运频率(OR=1.17,P=0.021)评分是骨愈合指数评分的保护性因素,吸烟(OR=0.89,P=0.006)、骨缺损长度(OR=0.96,P=0.000)、年龄(OR=0.87,P=0.000)评分是骨愈合指数评分的危险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端接触面积(OR=1.21,P=0.001)、肢体负重开始时间(OR=1.19,P=0.001)、负重持续总计时间(OR=1.06,P=0.005)评分是骨痂评分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在骨愈合、骨延长速度、重建下肢肢体长度和功能方面有更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缺损 骨搬运技术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应用骨搬运术同期治疗合并难治性软组织缺损的胫骨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20
2
作者 肖樵苏 张先文 +2 位作者 叶俊武 张喜海 卓乃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运术同期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及合并的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8~47岁,平均29岁。均为交通事故伤导致Gustil...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运术同期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及合并的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8~47岁,平均29岁。均为交通事故伤导致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骨折位于胫骨上1/3段1例,中1/3段19例,下1/3段15例。均于伤后4~10 h行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5~10 d后出现胫骨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为21 d^5个月,平均2个月。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5 cm^10 cm×8 cm;清除坏死骨后骨缺损长度为6~11 cm,平均8 cm。安置Orthofix外固定支架持续骨延长,创面规律换药。结果 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骨缺损全部修复,骨愈合时间为9~20个月,平均15个月;均未见明显下肢力线偏移。截骨段延长6~11 cm,平均8 cm;停止延长治疗后外固定支架继续保留2~10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骨髓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愈合,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5例外固定支架针道有不同程度感染,经换药后好转。拆除外固定支架后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疗效,获优26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8.6%。结论对于合并难治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如皮瓣修复困难,可选择骨搬运术,通过持续牵拉同期修复软组织及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缺损 难治性软组织缺损 骨搬运术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艳茂 刘会仁 +7 位作者 张瑞红 陈玉刚 马铁鹏 于占勇 高烁 吴学强 刘建华 王岩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6年8月-2016年4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27例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6年8月-2016年4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27例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2例,女5例;年龄16—56岁,平均36岁。Gustito分型:ⅢB型11例,ⅢC型14例,小腿闭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及皮肤坏死、感染2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0.0cm×5.5cm-21.0cm×10.0cm;切取皮瓣面积13.0cm×7.5cm-23.0cm×11.0cm。骨缺损长度5.5—18cm;骨滑移长度6—21cm。先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进行保肢。伤口愈合后行Ilizarov环式外固定架固定胫骨截骨骨滑移术修复骨缺损,恢复下肢功能。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及愈合到骨滑移时间,记录骨愈合指数,记录去除外固定架时间。采用Paley标准评估疗效。结果随访1—8年,平均4年。27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好,无破溃感染。伤口愈合时间1-18个月,平均4.5个月。伤口愈合至骨滑移时间1—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愈合指数45-65d,平均55d。骨愈合去除外固定架时间10—39个月,平均24.5个月。滑移骨矿化好,胫骨形态满意,恢复下肢完全负重行走功能。依据Paley标准:优21例,良6例。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术具有骨及软组织供给量足、肢体功能和形态恢复满意等特点,是治疗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伊利扎罗夫技术 胫骨骨折 软组织损伤 骨缺损
原文传递
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志民 上官天丞 +1 位作者 张萌 田胜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756-760,共5页
目的 :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3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38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 cm,平均5.2 ... 目的 :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3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38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 cm,平均5.2 cm,术后及时调整力线及搬移速度,患者坚持负重。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7~36个月,平均24.0个月。19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18例分别经手风琴技术(10例)、植骨辅助内固定(8例)相应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因神志不清、肺炎、膝关节脱位、糖尿病、脑瘫后遗症等难以护理,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截肢,故予以截肢处理。骨搬移时间为4~10个月,平均7.1个月。搬移长度为5~11.6 cm,平均8.0 cm。根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18例,中6例,差3例。除1例截肢外,其余病例均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等。结论:骨搬移法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其存在许多并发症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搬移距离过长时长骨力线的偏移(骨外露)、钉道感染、钢针松动、软组织下陷、膝踝关节功能丧失、牵张骨痂不长、对合端接触后骨不愈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搬移 骨缺损 并发症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3
5
作者 丁晓云 李丹 +3 位作者 张永灵 王群 何培培 刘娟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果。结果 35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创面修复,骨缺损愈合,均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未因护理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全面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架 骨搬运 胫骨感染 感染性骨缺损 护理
下载PDF
手风琴技术用于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瑞健 张永红 +3 位作者 李晓辉 石华南 卢炎君 杨奇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9期824-828,共5页
目的 :分析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时加用"手风琴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23~60岁,平均44.04岁;骨搬移前骨缺损长度5~1... 目的 :分析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时加用"手风琴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23~60岁,平均44.04岁;骨搬移前骨缺损长度5~11 cm,平均7.68 cm;14例交通事故,3例摔伤,4例砸伤,1例高处跌落;左侧6例、右侧16例。分成两组,手风琴组搬移结束后实施手风琴技术11例,对照组搬移结束后外架锁定等待矿化11例。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7.9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缺损的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愈合时间、愈合指数等指标,并采用Paley等方法评价骨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X线评价均达到骨性愈合;手风琴组:骨愈合时间(365±91)d,愈合指数(46.2±3.5)d/cm;对照组:愈合时间(435±108)d,愈合指数(57.8±3.5)d/cm;两组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115);两组骨愈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4,P=0.000)。末次随访时依据Paley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实验组优9例,良2例;对照组优8例,良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9,P=0.619)。并发症:钉道感染:手风琴组9例,对照组10例;局部牵拉痛:手风琴组2例,对照组1例;轴向偏移>10°:手风琴组4例,对照组3例;骨缺损汇合端对位差:手风琴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时加用"手风琴技术"操作后可缩短治疗时间和矿化时间,提高愈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胫骨骨折 骨缺损
下载PDF
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俊涛 张云飞 +2 位作者 金德富 申运山 李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8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09—2014-09采用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12例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患者骨及软组织...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09—2014-09采用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12例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患者骨及软组织缺损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创面术后14 d均一期愈合,X线片示移植腓骨4~5个月愈合,12~18个月腓骨"胫骨化",患肢关节功能活动可,骨髓炎病灶消除,无复发。结论采用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腓骨骨皮瓣 胫骨骨髓炎 骨缺损
原文传递
骨搬移技术联合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玉鑫 王增平 +3 位作者 薛文 管晓鹂 刘林 钱耀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5期585-586,共2页
2012年3月-2014年8月,我科采用骨搬移技术联合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骨搬移 抗生素 局部灌注 胫骨骨髓炎 骨缺损
下载PDF
环式外固定器结合髓内钉行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非感染性骨缺损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斌 贾松 +6 位作者 卢爱东 秦泗河 刘伟 郝睿峥 王伟 霍永新 赵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环式外固定器与髓内钉行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非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22例胫骨大段非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24-58岁,平均36.8岁。外伤术后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17例,骨缺...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环式外固定器与髓内钉行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非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22例胫骨大段非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24-58岁,平均36.8岁。外伤术后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17例,骨缺损5例。清除坏死骨后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5.0-12.5 cm,平均8.05 cm。联合应用髓内钉加环式外固定器行骨段滑移术治疗。其中外固定器放置时间2-26个月,平均10.2个月;外固定器指数0.3-3.2个月/cm,平均1.57个月/cm;胫骨延长长度5.0-12.5 cm,平均8.05 cm。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58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感染;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7-19.4个月,平均11.9个月。术后发生1例矿化段骨折,1例皮肤皱褶,1例胫骨不能延长,2例足下垂,1例滑移骨段回缩,1例矿化延迟,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术后去除外固定器及髓内钉后采用Hohl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获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9%;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获优10例、良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59.1%。结论联合应用环式外固定器与髓内钉行骨滑移能增加肢体稳定性,允许早期移除外固定器,避免滑移骨段的轴向偏移,治疗胫骨非感染性骨缺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缺损 髓内钉 外固定器 牵拉成骨 骨延长
原文传递
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金柱 从飞 +2 位作者 任小宇 张柯 宋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 探讨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3例创伤后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21例,女12例;年龄19~70岁,平均39岁。骨髓炎部位:胫骨... 目的 探讨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3例创伤后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21例,女12例;年龄19~70岁,平均39岁。骨髓炎部位:胫骨上1/3段8例,中1/3段14例,下1/3段11例。骨髓炎根据Cierny-Mader分型标准:Ⅲ型19例,Ⅳ型14例。骨髓炎病程2个月~20年,中位病程3个月。一期彻底清创后,遗留骨缺损长度1.5~12.5 cm,平均5.0 cm;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15 cm×12 cm;将含抗生素的骨水泥植入骨缺损部位,皮瓣修复创面;一期术后6~8周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后,二期植骨修复骨缺损。结果一期术后29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局部坏死,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愈合。二期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2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植骨均愈合,其中影像学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临床愈合时间4~14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无骨髓炎复发。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参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获优27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93.9%。结论 对于创伤后胫骨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采用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可有效恢复下肢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髓炎 皮瓣 膜诱导技术 骨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宇鹏 杨润功 +2 位作者 朱加亮 左坦坦 侯树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在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12例胫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38.5岁。采用钢板固定9例...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在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12例胫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38.5岁。采用钢板固定9例,髓内钉固定2例,钢板加外固定支架固定1例。手术时间为内固定手术后5~8周,平均6.2周。术中去除内固定物,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并行病灶清除、负压封闭引流,二期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填充死腔,创面愈合后若无感染复发,则3个月后行游离髂骨块移植修复骨缺损,定期复查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病灶清除后余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0cm×7.0cm~7.0cm×10.0cm,骨缺损体积为1.0cm×1.0cm×2.0cm~3.0cm×3.0cm×5.0cm。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面积为6.0cm×8.0cm~8.0cm×11.0cm,比目鱼肌肌瓣体积为1.0cm×2.0cm×2.0cm~2.0cm×4.0cm×6.0cm。12例皮瓣完全成活,外形良好,创面愈合时间14—19d,平均17.3d,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1~36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按Johner.Wruhs方法评定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局部血运改善明显,抗感染能力增强,不会残留死腔,可降低复发几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感染 骨缺损
原文传递
Ilizarov与Orthofix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对照 被引量:9
12
作者 散军成 罗文 李继庆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对比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与Orthofix外固定架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2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法的36例为A组,采用Orthofix外固定法的36例为B... 目的对比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与Orthofix外固定架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2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法的36例为A组,采用Orthofix外固定法的36例为B组。两组均随访至外固定架取出,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骨延长长度、愈合指数、再生骨比例、外固定指数(再生骨1 cm所需要时间)、愈合时间、延长期骨矿化时间,带架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参照Johner-Wruhs法对患者胫骨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但两组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愈合时间、骨延长长度、愈合指数、再生骨比例、外固定指数、延长期骨矿化时间、带架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恢复优良率高于B组(83. 33%vs 58. 33%,P <0. 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 22%vs 75. 00%,P> 0. 05),其中A组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低于B组(P <0. 05),足下垂发生率高于B组(P <0. 01)。结论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疗效优于采用Orthofix外固定治疗,术后骨偏移发生率较低,但发生足下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骨搬移术 外固定支架 Ilizarov环形外固定 Orthofix外固定 Johner-Wruhs评价
原文传递
骨搬运外固定技术结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技术在节段性胫骨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路遥 马腾 +5 位作者 任程 李忠 张堃 李明 张聪明 王谦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骨搬运外固定技术结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节段性胫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采用环形外固定架联合长锁定接骨板处理治疗的12例节段性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骨搬运外固定技术结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节段性胫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采用环形外固定架联合长锁定接骨板处理治疗的12例节段性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5岁,年龄范围20~65岁。记录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愈合时间、平均愈合指数及并发症。门诊随访时间12~48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骨与功能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牵张处和对接处骨愈合。平均外固定时间为112.1 d,平均外固定指数为16.5 d/cm,平均愈合时间为299.5 d,平均愈合指数为44.9 d/cm。7例患者出现牵引部位疼痛,4例针部感染,均为轻微并发症。骨折愈合评分情况:优12例;功能评分情况:优8例,良4例。结论骨搬运外固定技术结合长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节段性胫骨骨缺损,可以缩短带架时间、有利于术后患肢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胫骨 锁定接骨板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单平面胫骨骨搬移中骨水泥分段填塞封堵骨缺损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晓文 符祖昶 +2 位作者 黄飞 艾建国 赵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0,共5页
背景:骨搬移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各类并发症同样引起了医师们的关注,如何避免对接点不愈合已然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的:探讨骨搬移手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中避免对接点不愈合的有效方... 背景:骨搬移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各类并发症同样引起了医师们的关注,如何避免对接点不愈合已然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的:探讨骨搬移手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中避免对接点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以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21例单侧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8±10.3)岁,平均骨缺损长度10.2 cm。21例患者均接受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骨水泥分段填塞骨缺损区,以减少影响对接点愈合的不利因素。术后随访评估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愈合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术后获得15-24个月随访,延长区均矿化良好,无成角畸形,治疗期间未发生再骨折,其中1例患者出现足下垂,手术松解跟腱及穿戴足踝矫形器后未能完全矫正,1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针道感染,及时行针道护理后未发生深部感染的情况;对接点愈合率100%,愈合指数36-45 d/cm,平均38 d/cm;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显示,骨愈合优17例(81%)、差4例(19%),肢体功能结果优18例(86%)、良3例(14%)。结果显示,骨搬移手术治疗中骨水泥分段填塞解决了对接点不愈合问题,是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搬移 对接点 骨水泥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及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5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许林 罗翔 陆俭军 梁旭权 谭霄 植宁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9例,术前先对双侧小腿进行CTA扫描,获得胫骨缺损的DICOM数据,通过虚拟手术辅助技术,将设计的...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9例,术前先对双侧小腿进行CTA扫描,获得胫骨缺损的DICOM数据,通过虚拟手术辅助技术,将设计的腓骨皮瓣及其血供模型图像导入Sina软件,运用AR技术将虚拟腓骨皮瓣信息投影叠加到患者小腿供区体表,进行精准定位下手术。本组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切取,皮瓣面积6.0 cm×4.0 cm~12.0 cm×6.0 cm,切取腓骨长度6.0~13.5 cm,修复下肢胫骨缺损长度5.0~12.5 cm,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3.0 cm~10.0 cm×4.5 cm。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腓骨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下肢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术后腓骨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供区及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12个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腓骨与胫骨连接端在3~5个月开始出现骨痂形成,8~12个月时骨性愈合良好,未见骨吸收及骨不连,无螺钉松动或脱落等情况;受区小腿无疼痛症状,站立及行走自如,负重功能接近正常。依照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7分;优7例,良2例。结论AR技术应用于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骨缺损辅助手术,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腓骨皮瓣 胫骨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少峰 王森 +4 位作者 吴天昊 范忠伟 章跃 饶勇 谭美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6年3月,对30例行初次TKA患者术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男8例,女22例;年龄55~71岁...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6年3月,对30例行初次TKA患者术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男8例,女22例;年龄55~71岁,平均64.7岁。左膝17例,右膝13例。骨关节炎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病程9~27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为(41.63±6.76)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38.10±7.00)分。膝内翻畸形19例,膝外翻畸形11例。胫骨平台骨缺损根据Rand分型标准,均为Ⅱb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2个月,平均27.5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90.70±4.18)分、KSS评分为(93.20±3.7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014,P=0.000;t=–60.629,P=0.000)。X线片复查示,均未出现假体下沉、骨溶解、骨吸收、螺钉松动、骨水泥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TKA术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严重膝内、外翻并发的胫骨平台骨缺损,简便、安全,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平台 骨缺损 骨水泥 螺钉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晓霞 吴件姿 +2 位作者 甘春红 周柳晓 潘红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12例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9.4±2.6)个月,平均...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12例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9.4±2.6)个月,平均外固定拆除时间(10.6±2.6)个月。1例钉道少许感染,给去除痂皮,局部用75%乙醇棉签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2 d后好转;1例搬移骨段与远端骨段之间骨不连给再次植骨;2例肢体疼痛,延缓骨搬移后好转。无一例患者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具有创伤小、骨愈合快、双下肢等长、膝关节活动良好的优点,而加强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做好心理护理、骨搬移期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理 胫骨骨缺损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原文传递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人工骨混合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海峰 王健 +2 位作者 胡勇 王鹏 单绍银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背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骨科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骨缺损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但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回植入体内修复骨缺损还仅限于实验研究。目的:评价临床上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与人工骨混合物... 背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骨科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骨缺损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但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回植入体内修复骨缺损还仅限于实验研究。目的:评价临床上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与人工骨混合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SchatzkerⅡ~Ⅴ型)36例。随机分成:A组(17例)采用自体PRP与人工骨复合物填充骨缺损;B组(19例)采用自体髂骨填充。所有患者于术后1.5、3、6、12个月复查植骨部位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Hss评分评价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情况,NRS分级法对疼痛进行量化评分,配对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3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6个月。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不包括供骨区)明显低于B组(P〈0.05),而Rasmussen评分、HSS评分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体PRP与人工骨混合物填充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较传统自体髂骨填充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避免供骨区并发症,修复效果理想,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人工骨 胫骨平台骨折 骨缺损
下载PDF
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治疗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许奥 王斌 +5 位作者 方均 白崔魏 吕梓宸 程康 郑永鑫 王红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1930,共6页
背景:周围神经在骨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临床上神经损伤对骨搬移技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2例,根... 背景:周围神经在骨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临床上神经损伤对骨搬移技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2例,根据是否合并胫神经损伤分为胫神经损伤组(n=16)与无胫神经损伤组(n=16),两组均接受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矿化区愈合指数、外固定指数、对接点愈合及针道感染等情况;拆除外固定后,采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和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①32例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28±4.79)个月,两组骨性愈合时间、外固定时间、愈合指数与外固定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胫神经损伤组2例、无胫神经损伤组1例出现针道感染,均为PALEYⅠ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胫神经损伤组对接点不愈合率为31%,无胫神经损伤组为1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ASAMI骨愈合评分的优良率均为100%,肢体评分优良率胫神经损伤组为81%、无胫神经损伤组为9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结果表明,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的矿化速度、外固定时间、对接点愈合、针道感染、矿化区成骨质量等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骨搬移 ILIZAROV 牵拉成骨 胫神经损伤 神经轴索断裂
下载PDF
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云钦 李强 +7 位作者 申屠刚 苏佩华 王刚 姚有榕 邓盼 罗正理 魏强强 汤勇 《中医正骨》 2013年第10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自制环锯取骨器于股骨外侧髁取骨25例(A组),采用骨刀... 目的:比较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自制环锯取骨器于股骨外侧髁取骨25例(A组),采用骨刀于髂骨翼外侧板取骨30例(B组);SchatzkerⅢ型10例,Ⅴ型26例,Ⅵ19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取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参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一般指标。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B组[(2.86±0.42)cm,(3.98±0.65)cm,t=7.449,P=0.000;(295.50±68.55)mL,(389.20±97.55)mL,t=4.389,P=0.000;(1.53±0.26)min,(1.86±0.30)min,t=4.390,P=0.000];2组患者取骨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5±1.97)cm3,(12.15±1.78)cm3,t=0.229,P=0.820;(144.00±21.41)d,(140.30±16.66)d,t=0.998,P=0.323]。②临床疗效。A组优1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B组优14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3,P=0.717)。③安全性。A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9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χ2=4.125,P=0.042)。结论:对于SchatzkerⅢ、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而言,虽然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在取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胫骨平台 骨缺损 环锯取骨器 骨移植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