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1
作者 吴超 谭伦 +1 位作者 罗晓中 林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3-637,共5页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中下段(距离胫距关节面4~11cm范围内)骨折的临床和放射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2007年采用内侧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共65例,其中锁定钢板(钢...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中下段(距离胫距关节面4~11cm范围内)骨折的临床和放射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2007年采用内侧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共65例,其中锁定钢板(钢板组)治疗37例、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组)治疗28例;按AO分型:A型32例,B型12例,C型21例。[结果]对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5例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其中钢板组1例,髓内钉组4例。钢板组中1例和髓内钉组中2例患者伴发深部感染。钢板组中1例,髓内钉组中8例伴发骨折畸形愈合。钢板组中2例,髓内钉组中8例进行了2次手术。钢板组和髓内钉组功能评估,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1.9%、71.4%,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7.3%、78.6%。[结论]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都能成功的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但在髓内钉组中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第2次手术发生率更高。选用锁定钢板能更好的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 锁定钢板 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2
作者 苟波 张金康 +2 位作者 谢晓敏 祁文兵 白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内固定松动、畸形、感染、下肢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安全而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效果
下载PDF
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磊 张杰 +3 位作者 马改平 呼芳 王凤凤 曹华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检索自1966-01-2018-01国内外数据库有关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对照研究文献。观察指标:术中X线...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检索自1966-01-2018-01国内外数据库有关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对照研究文献。观察指标:术中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7个研究,共440例,其中经髌上入路组221例,经髌韧带入路组219例。纳入文献质量:A级2个,B级2个,C级3个。与经髌韧带入路组比较,经髌上入路组术中X线暴露时间与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时,相对于经髌韧带入路,经髌上入路可以降低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减少术中X线暴露时间并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经髌韧带入路 经髌上入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两种术式治疗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敏 蔡俊丰 +2 位作者 尹峰 李旭 谭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固定(MIPO)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6月,采用MIPO技术治疗45例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与前期采用髓内钉治疗的43例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固定(MIPO)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6月,采用MIPO技术治疗45例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与前期采用髓内钉治疗的43例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在41例AO分型4-2-A型骨折中,两组在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7例4-2-B/C型骨折中,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畸形愈合率以及临床效果评价方面均优于髓内钉组(P<0.05),而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与MIPO技术治疗4-2-A型胫骨闭合性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MIPO技术是治疗4-2-B/C型骨折更为理想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钢板固定法(MIPO)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80例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新佳 林博文 +2 位作者 肖德明 黎伟凡 张晓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治疗80例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技巧、临床效果、并发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9min;术中平均X透视时间68s;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3周;钢板断裂1例;局部皮肤坏死4例;伤口感染3例...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治疗80例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技巧、临床效果、并发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9min;术中平均X透视时间68s;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3周;钢板断裂1例;局部皮肤坏死4例;伤口感染3例(其中1例发展为慢性骨髓炎)。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74例,良5例,中1例,差0例,以优良为满意标准,本组病例功能总体满意率98.8%。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钢板 胫骨干骨折
下载PDF
胫骨髓内钉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金鹏 孙琦 +2 位作者 李亚强 周海超 郑龙坡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5期4971-4974,共4页
胫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长骨骨折,对于不稳定的胫骨骨折,胫骨髓内钉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方式。当前对于胫骨干髓内钉入路主要分为髌骨上入路和髌骨下入路。髌骨上入路放置髓内钉时,患肢半伸直位有利于胫骨干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胫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长骨骨折,对于不稳定的胫骨骨折,胫骨髓内钉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方式。当前对于胫骨干髓内钉入路主要分为髌骨上入路和髌骨下入路。髌骨上入路放置髓内钉时,患肢半伸直位有利于胫骨干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但可能会造成髌骨关节面损伤。髌骨下入路患肢屈曲位可能会造成胫骨干复位的丢失,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胫骨髓内钉置入不同入路可能造成不同临床结局,会对临床结局造成不同的影响。目前对于胫骨髓内钉最佳入路仍然存在争议,针对最近发表的相关文献我们对胫骨髓内钉入路及其优缺点进行讨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干骨折 髌骨上入路 髌骨下入路 髓内钉固定
原文传递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海涛 徐福儒 王炳富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01/2013-06,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9例。根据骨折情况,术后6~10周将髓内钉予以早期动力化,检测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01/2013-06,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9例。根据骨折情况,术后6~10周将髓内钉予以早期动力化,检测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骨折均在术后4~8个月牢固连接,平均骨折愈合时间5.5个月,无髓内钉松动和折断。结论交锁髓内钉因其先进的锁定设计,可有效治疗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胫骨干 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田培任 刘素乔 +1 位作者 戴富强 薛金伟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966-968,共3页
目的对比弹性髓内钉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干闭合性骨折儿童患者55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27例和手术治疗组28例,保守治疗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 目的对比弹性髓内钉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干闭合性骨折儿童患者55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27例和手术治疗组28例,保守治疗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3±3.5)d,短于保守治疗组的(18.2±4.8)d(P<0.05);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1±1.4)周、(8.7±3.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92.86%、92.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总体经济费用为(4 600.96±865.78)元,少于手术治疗组的(12 528.12±1 432.86)元(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手术内固定与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闭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管型石膏 生物学固定 儿童
下载PDF
微小RNA-133a表达水平与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萍 胡学昱 +2 位作者 薄舒心 王倩 杨晨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分析微小RNA(miR)-133a表达水平与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5例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延迟愈合组,选取同期35例胫骨干骨折正常愈合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 目的分析微小RNA(miR)-133a表达水平与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5例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延迟愈合组,选取同期35例胫骨干骨折正常愈合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2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核心结合因子(RUNX)2及miR-133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骨折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BMP、RUNX2水平与miR-133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延迟愈合组患者年龄及吸烟人数比例大于对照组(均P<0.05)。延迟愈合组患者的miR-133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UNX2及BM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1±0.23)比(0.85±0.19)、(0.45±0.13)比(0.68±0.19)、(135±33)ng/L比(166±4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miR-133a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而RUNX2及BMP则是其保护因素(比值比=536.138、0.000、0.967,均P<0.05);且RNUX2及BMP水平均与miR-133a水平呈负相关,即miR-133a越高,RNUX2及BMP越低(r=-0.736、-0.705,均P<0.001)。结论胫骨干骨折患者体内miR-133a过度表达抑制RNUX2及BMP表达,从而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微小RNA-133a 延迟愈合 核心结合因子2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2种治疗方法对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纳贝.加依吐尕尼 樊国军 依里克.塔里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MI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应用微创钢板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93例,其...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MI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应用微创钢板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93例,其中应用微创钢板固定48例(微创钢板固定组)和交锁髓内钉45例(交锁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并分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微创钢板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出血量和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钢板固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28.9%)(P<0.05);微创钢板固定组患者在心理健康、躯体功能、情绪角色、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疼痛、活力和总健康赋分方面明显高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均有较好临床疗效;而术后微创钢板固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优于交锁髓内钉固定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 胫骨干骨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干骨折骨不连 被引量:2
11
作者 阳建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0年7月~2004年3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62例。结果该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1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髓内钉折断...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0年7月~2004年3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62例。结果该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1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髓内钉折断,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愈合率98.39%。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牢靠,有效维持肢体长度,早期活动,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骨不连 治疗
下载PDF
成人胫骨干骨折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军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1例成人胫骨干骨折患者,40例予髓内钉内固定,41例予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通过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分析胫骨干骨折的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 目的探讨成人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1例成人胫骨干骨折患者,40例予髓内钉内固定,41例予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通过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分析胫骨干骨折的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个月。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秀61例,良好15例,可以2例,差3例,优良率为93.8%。5例发生感染,伤口经清创后延期愈合,余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心、脑、肺、肾等明显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个月。①髓内钉组:平均术时130 min,出血量150 ml,切口长12 cm,3例发生浅表伤口感染。术后2周扶拐下床活动,有1例骨不连者经再手术后恢复。无钉断裂、松动等。据骨折愈合标准,骨性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优良率为95.0%。②钢板组:平均术时105 min,出血量200 ml,切口长度15 cm。浅表及深部伤口感染各1例,经清创后伤口延期愈合。术后2周扶拐下床,后期2例出现钢板螺钉松动致骨折分离不愈合,再次手术后恢复。骨折骨性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5.2个月,优良率为92.7%。结论成人胫骨干骨折手术疗效良好。髓内钉或加压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钢板 胫骨干骨折 内固定术 效果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植骨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均泉 叶茂 +3 位作者 邹毅 冷华伟 张玉峰 陈思亮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7-59,I0016,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植骨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疗效比较。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40例成人胫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按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均20例,治疗组采用Judet植骨法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植骨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疗效比较。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40例成人胫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按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均20例,治疗组采用Judet植骨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术后随访1年,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内固定稳定性,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显著性缩短(P<0.05),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感染、骨髓炎、膝内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胫骨干骨折不愈患者中,锁定钢板联合Judet植骨法更利于骨折愈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肢的操作,创伤更小,促进术后的康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Judet植骨术 胫骨骨折 骨折不愈
下载PDF
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平虎 王盛海 +4 位作者 雷海春 陈建华 杨波 余弘 黄仁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病例,GustiloⅢa型彻底清创后一期行LISS钢板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创面置管持续冲洗、创面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式引流,GustiloⅢb... 目的探讨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病例,GustiloⅢa型彻底清创后一期行LISS钢板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创面置管持续冲洗、创面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式引流,GustiloⅢb型彻底清创后一期行外固定架固定,5—7d更换VSD材料,二期行LISS钢板固定骨折并植皮或行皮瓣转移术修复皮肤缺损。结果25例骨折24例骨性愈合,GustiloⅢa型19例行游离皮瓣及游离肌皮瓣,GustiloⅢb型4例行游离肌皮瓣转移术,2例行背阔肌皮瓣转移术。1例合并糖尿病发生软组织感染。结论在彻底清创的前提下VSD联合LISS钢板治疗GustiloⅢa、Ⅲb型胫骨干开放性复杂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 开放性 复杂骨折 LISS钢板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盛利 刘文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7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0年7月至2009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62例,按Iowa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0年7月至2009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62例,按Iowa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6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外固定支架针道松动,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愈合率90.32%。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按Iow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牢靠,有效维持肢体长度,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骨不连 治疗
下载PDF
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技术植入钢板辅助治疗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立军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4期139-140,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从而可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手术病历资料及治疗情况,其中甲组:经皮微创技术植入钢板,48例...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从而可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手术病历资料及治疗情况,其中甲组:经皮微创技术植入钢板,48例;乙组:交锁髓内钉,52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甲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C臂透视次数明显短(少)于乙组,P<0.05;然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率8.33%,明显低于乙组30.77%,P<0.05。甲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1.67%,明显高于乙组69.23%,P<0.05。结论应用经皮微创技术植入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因此可建议作为临床手术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技术植入钢板 胫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下载PDF
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术后再开展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17
作者 黄魏翔 黄班华 +2 位作者 马云杰 林万昌 游碧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5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在经历外固定支架初步固定后,进一步实施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成效,旨在深刻剖析此联合疗法对患者骨折愈合动态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龙岩市第二医院2018年10月—2022年5月收治的...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在经历外固定支架初步固定后,进一步实施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成效,旨在深刻剖析此联合疗法对患者骨折愈合动态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龙岩市第二医院2018年10月—2022年5月收治的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142例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序贯内外固定组(71例)和单一外固定组(71例)。序贯内外固定组接受外伤后先外固定,二期改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单一外固定组接受外伤清创后,二期行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痂成熟至愈合所需时间、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序贯内外固定组的住院时间、骨痂成熟至愈合所需时间均短于单一外固定组,肿痛缓解时间早于单一外固定组(P<0.05)。出院7 d后,序贯内外固定组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单一外固定组(P<0.05)。出院7 d后,序贯内外固定组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单一外固定组(P<0.05)。序贯内外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1%(1/71),低于单一外固定组的11.27%(8/71)(X^(2)=5.813,P<0.05)。结论: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后先实施外固定支架术,再行内固定治疗,可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缩短康复周期,强化骨折稳定性,使关节功能全面恢复,控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内固定治疗 骨折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69例诊疗体会
18
作者 黄鹏 朱健 +3 位作者 申小青 易黎明 唐接福 李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0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提高骨科医师对此类型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9例成人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 目的探讨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提高骨科医师对此类型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9例成人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后踝骨折块大小分为内固定组和石膏外固定组。胫骨骨折使用髓内钉或锁定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内固定组使用空心螺钉固定,石膏外固定组使用石膏托固定。门诊随访记录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发生率为81.2%,X线检查漏诊率为55.1%,同时合并腓骨骨折58例(84.1%)。内固定组和石膏外固定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末次随访踝关节AOFAS评分,优5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7.1%。结论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往往同时合并后踝骨折和腓骨骨折,CT是必要检查;后踝骨折根据损伤程度不同,采取石膏外固定或螺钉固定,但应避免漏诊,防止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1/3骨折 胫骨干骨折 胫骨螺旋形骨折 后踝骨折 腓骨骨折 髓内钉 锁定钢板
下载PDF
Treatment of Children’s Shaft 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 with ESIN Fixat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Ping Liu Zuo Wei +3 位作者 You-Xiu Wei Wen-Xiao Sun He-Wei Li Song Huang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1年第2期9-11,共3页
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ESIN) fixation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shaft 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09, 16 cases of children’s ... 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ESIN) fixation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shaft 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09, 16 cases of children’s shaft 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 had been treated by ESIN. 15 case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the surgery and the follow-up time was 4 - 12 months (4.5 in average). The results turn out that all the patients’ fractures have got healed by Phase I and the healing time is 10 weeks in average. The near joints’ activity and affected extremity completely return to normal. This group of cases doesn’t show any sign of infection, bone nonunion, malunion or epiphysis injury. And six patients have had their intramedullary nails taken out after six month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ESIN is good for treating children’s long diaphysis fracture which has difficulty in closed diaplasis and is suitable for children aged 6 - 13. ESI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cision, slight injury of soft tissue, short sur-gery time, rapid recovery and few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shaft 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 ESIN INTRAMEDULLARY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闭合性胫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渊武 沈笛 +3 位作者 陈子贤 姜晓幸 施德源 姜南春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闭合性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准确性。方法:对117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前X线检...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闭合性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准确性。方法:对117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前X线检查发现19例胫骨骨折患者合并后踝骨折;而三维CT重建图像发现34例患者伴后踝骨折,比X线摄片多检查出15例。结论:对于胫骨骨折合并后踝关节损伤,三维CT重建技术较X线检查的诊断率更高,能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摄片 CT三维重建技术 闭合性胫骨骨折 后踝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