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田京伟 蒋王林 +2 位作者 王振华 王超云 傅风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1-743,共3页
目的 研究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观察其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 ,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并研究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 目的 研究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观察其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 ,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并研究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红花总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大鼠的行为障碍 ,减少脑缺血区面积 ,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和 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结论 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凝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总黄酮 局部脑缺血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杨梅素分散片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覃洁萍 王乃平 +3 位作者 钟正贤 陈学芬 李燕婧 张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杨梅素分散片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机制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实验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脑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和丙二醛(MDA)、乳酸(LA... 目的研究杨梅素分散片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机制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实验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脑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和丙二醛(MDA)、乳酸(LA)的含量,观察杨梅素分散片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影响;采用体内静脉血栓形成法,观察杨梅素分散片对体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研究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杨梅素分散片各剂量组(140,70,35 mg/kg)均可显著改善脑水肿、减少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乳酸的聚积,并对单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显著减轻大鼠静脉血栓重量;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杨梅素分散片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并有明显抗血栓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损害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凝血状态、抑制血小板依赖性血栓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分散片 实验性脑缺血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衰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卞慧敏 龚婕宁 +2 位作者 魏凯峰 刘学风 俞晶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及其三补三泻配伍对衰老加阴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用复合因素制备衰老加阴虚血瘀动物模型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并通过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凝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等探讨了...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及其三补三泻配伍对衰老加阴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用复合因素制备衰老加阴虚血瘀动物模型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并通过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凝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等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 :六味地黄汤全方能抑制模型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 ,改善血液流变性 ,并通过延长凝血时间、TT、APTT ,抑制血小板聚集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降低Fg等 ,以全方作用为最强。 结论 :六味地黄汤具有改善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衰老 动物模型 大鼠 血液流变性 阴虚血瘀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化瘀丸联合化疗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及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明薇 杨国旺 王笑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79-3183,共5页
目的:观察临床有效的益气活血解毒代表方药——化瘀丸联合化疗对肿瘤生长及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CTX+低分子肝素组、CTX+化瘀丸高剂量组、CTX+化瘀丸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临床有效的益气活血解毒代表方药——化瘀丸联合化疗对肿瘤生长及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CTX+低分子肝素组、CTX+化瘀丸高剂量组、CTX+化瘀丸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定期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及肿瘤生长情况,接种后第13、20天处死小鼠,检测瘤重、肺转移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第20天,CTX+化瘀丸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模型组及CTX组(P<0.01);各化疗组均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和肺转移抑制作用,但组间无差异;CTX+化瘀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P-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CTX组(P<0.01)。结论:高剂量化瘀丸联合CTX化疗能够显著改善Lewis肺癌小鼠体质量下降的趋势,并能显著下调化疗引起的P-selectin水平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解毒 肿瘤 血栓形成 化瘀丸 中医药 化疗
原文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期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临床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立 王乐丰 +6 位作者 杨新春 张大鹏 孙昊 王红石 刘宇 李惟铭 倪祝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对比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不同时期发生支架内血栓(ST)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入选2005-01至2015-04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DES置入术后发生ST患者131例。根据ST发生时间分为早期ST组42例(≤30天)和晚期ST组89例(>30天)... 目的:对比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不同时期发生支架内血栓(ST)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入选2005-01至2015-04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DES置入术后发生ST患者131例。根据ST发生时间分为早期ST组42例(≤30天)和晚期ST组89例(>30天)。收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资料及随访结果,对比DES置入术后不同时期发生支架内血栓(ST)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早期ST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高于晚期ST组(16.7%vs 4.5%,P=0.04)。123例患者存活出院,随访时间为中位数38.00(15.00,62.00)个月。Kaplan-Meier分析,两组估测无MACE生存率分别为41.9%和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结论:DES置入术后早期发生ST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高于晚期发生ST患者,但两组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血栓形成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云飞 施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514-515,518,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葛根注射液,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造成大鼠血栓形成模型,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并用ADP诱导血小板...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葛根注射液,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造成大鼠血栓形成模型,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并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结果:葛根注射液能减少血栓的湿重及干重,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脑指数、脑含水量,并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葛根注射液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减少血栓形成及保护脑缺血的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注射液 大鼠 血栓形成 脑缺血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46例介入治疗及中短期随访
7
作者 刘月 朱荻绮 +6 位作者 李奋 傅立军 刘廷亮 郭颖 高伟 黄美蓉 沈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3-847,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介入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CAF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46例CAF患儿,男22例、女24例,中位年龄36.0(24.5~49.5)月,中位体重14.9(12.2~20.0)k...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介入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CAF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46例CAF患儿,男22例、女24例,中位年龄36.0(24.5~49.5)月,中位体重14.9(12.2~20.0)kg。瘘管引流口直径大小为3.4(3.0~4.4)mm;受累冠脉有不同程度增宽,开口处内径6.1(4.5~7.8)mm。46例CAF患儿中,9例行冠脉造影后评估为介入封堵困难,最终37例施行介入封堵术,其中35例成功封堵。建立动静脉轨道(A-V LOOP)逆向封堵者15例,经主动脉端正向封堵者20例;使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8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2例,弹簧圈3例,血管塞22例。35例封堵成功患儿术后出现即刻残余分流10例,8例随访中微小残余分流消失,2例末次随访时仍有残余分流。术后血栓形成2例。结论介入封堵是治疗儿童先天性CAF安全有效的手段,但需充分评估CAF的走行、开口以及侧枝血管情况,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于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患儿,可能需延长术后常规抗凝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介入治疗 残余分流 血栓 儿童
下载PDF
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在兔颈动脉损伤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8
作者 邹亚男 侯静波 +2 位作者 张瑶 聂宏刚 于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人组织网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基因在兔颈动脉损伤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40只,体质量2.5~3.0kg。将白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腺病毒介导的TFPI基因(Ad—TFPI)转染组、腺病毒介... 目的观察人组织网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基因在兔颈动脉损伤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40只,体质量2.5~3.0kg。将白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腺病毒介导的TFPI基因(Ad—TFPI)转染组、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Ad—LacZ)转染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另3组用PTCA球囊导管对白兔右侧颈动脉进行损伤,损伤处分别用Dispatch转基因导管按组别局部注射转染Ad—TFPI、Ad—LacZ液和PBS各0.2ml。转染10d后,采用相同方法对白兔颈动脉损伤处进行二次损伤,对照组进行第1次损伤,损伤后立即恢复血流。30min后处死白兔.分别取出损伤侧和对侧颈总动脉,沿长轴剪开、展平,2%戊二醛固定,扫描电镜下观察4组白兔损伤处动脉管壁血小板聚集及纤维素(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扫描电镜下,正常未经任何损伤的颈动脉管腔内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对照组在球囊损伤后血管内皮不完整,有部分血小板聚集,血管壁上无纤维素生成:Ad—TFPI组在二次损伤后血小板聚集增加,但血管壁上未见纤维素形成;Ad—LacZ组和PBS组可见血管壁上有大量的纤维素形成和红细胞堆积。血管壁血栓形成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5,P〈0.01);其中Ad—TFPI组(20%)低于Ad—LacZ组(80%,χ^2=7.20,P〈0.01)和PBS组(70%,χ^2=5.05,P〈0.05),高于对照组(10%,χ^2=0.39,P〉0.05);Ad—LacZ组(80%)高于对照组(10%,χ^2=9.90,P〈0.01),也高于PBS组(70%,χ^2=0.27,P〉0.05);PBS组(70%,)高于对照组(10%,χ^2=7.50,P〈0.01)。结论二次球囊损伤法可造成大量血栓形成;腺病毒表达载体TFPI可以抑制动脉损伤后纤维素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基因转染 颈动脉损伤 血栓形成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液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9
作者 程琼 张俊芳 丁斐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神经生长液(NGD)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NGD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连续20天。采用电刺激法致大鼠颈动脉... 目的:研究中药神经生长液(NGD)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NGD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连续20天。采用电刺激法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测量堵塞时间。体外实验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全血血小板聚集法,观察NGD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高、中剂量NGD可有效抑制电刺激致大鼠颈动脉形成的血栓及体外全血血小板聚集,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神经生长液可有效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和体外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液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锦鸡儿提取物对家兔血小板粘附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红英 金松哲 +2 位作者 戴蕴威 邢晓娟 金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295,共3页
锦鸡儿提取物iv100、200mg/kg能明显抑制家兔的血小板粘附性;对家兔颈动静脉旁路中形成的血栓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使湿血栓长度缩短,湿重、干重明显减轻。
关键词 锦鸡儿 提取物 血小板粘附性 血栓形成 中药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和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永红 陈群 +1 位作者 朱德晓 张世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20例(病例组)和同期对照者240例(对照组),收集年龄、性别和体重等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20例(病例组)和同期对照者240例(对照组),收集年龄、性别和体重等临床资料,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cy水平,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析。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血清总胆固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血浆Hcy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MTHFR TT基因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16.8%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T基因型、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血浆Hcy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照组中只有TT基因型与高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CC基因型、CT基因型或TT基因型,病例组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高Hcy水平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风险遗传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胺酸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苏海洪 包士尧 王天佑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本文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发现他们的血液粘度 ,血浆粘度 ,等呈升高趋势 ,而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尤其是在脑血栓形成患者中表现的更加显著 ,提示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 本文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发现他们的血液粘度 ,血浆粘度 ,等呈升高趋势 ,而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尤其是在脑血栓形成患者中表现的更加显著 ,提示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因此 ,预防性治疗在防治缺血性中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血液流变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栓形成 预防性治疗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的延续性护理在出院DVT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玮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29期3830-383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的延续性护理对下肢DVT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掌握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的延续性护理对下肢DVT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掌握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华法林知识掌握率85.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2,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00%,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 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组患者自我效能(19.90±2.11)分、饮食管理(22.02±2.17)分、运动管理(20.57±1.83)分,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94、9.452、4.929;P<0.05).结论出院DVT患者应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华法林抗凝知识掌握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延续性护理 华法林 抗凝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 依从性 自我管理
原文传递
脑心通胶囊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滨 王振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9期3621-3624,共4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在治疗脑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研究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的差异;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实验组患者血脂、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10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急诊内科住院...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在治疗脑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研究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的差异;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实验组患者血脂、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10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急诊内科住院治疗的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脑血栓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应用NIHSS量表给予患者评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0天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中,均取得疗效。实验组改善脑血栓形成神经功能缺损更为明显,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2例,总有效率为84.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Hcy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UA、Hcy水平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UA、Hcy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LDL、HDL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水平下降,HDL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HDL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脑心通胶囊可降低脑血栓形成患者的TC、TG、LDL的水平,对HDL水平无作用;脑心通胶囊可降低脑血栓形成患者的UA及Hcy水平;脑心通胶囊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更为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脑血栓形成 血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下载PDF
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5
作者 戴丽华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老年手术患者8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老年手术患者8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血流速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用于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少DVT,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骨折 老年手术患者 人性化优质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葡萄球菌激酶对家兔颈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洲 黄自强 许建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 研究葡萄球菌激酶的溶栓作用及其特点。 方法 家兔颈动脉挂线方法形成颈动脉血栓模型 ,并于给药前后取血测定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值、纤维蛋白原含量。 结果 葡萄球菌激酶能明显降低家兔颈动脉血栓的湿... 目的 研究葡萄球菌激酶的溶栓作用及其特点。 方法 家兔颈动脉挂线方法形成颈动脉血栓模型 ,并于给药前后取血测定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值、纤维蛋白原含量。 结果 葡萄球菌激酶能明显降低家兔颈动脉血栓的湿重。溶栓过程中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值增加 ,而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激酶 颈动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家兔
下载PDF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2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海龙 闫笑迎 李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8期941-942,共2页
目的 分析研究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4年9月CDT治疗的2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患肢静脉造影,以判断疗效。结果 28例CDT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全... 目的 分析研究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4年9月CDT治疗的2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患肢静脉造影,以判断疗效。结果 28例CDT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全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溶栓前后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t=13.926,P〈0.01)。溶栓后静脉通畅率为(60±19)%。结论 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早中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 形成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诸莹芬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2年52例大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67例大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干预护理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2年52例大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67例大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干预护理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制定基本预防和药物、机械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栓塞 高危患者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治疗对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内皮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毅 李江 罗俊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4期35-38,共4页
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支架内再狭窄,但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一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与再内皮化延迟有关。近年来对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使支架植入后快速再内皮化成... 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支架内再狭窄,但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一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与再内皮化延迟有关。近年来对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使支架植入后快速再内皮化成为可能,从而为有效防止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再内皮化 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
下载PDF
胸腺肽α1结合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孙红芝 李新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 :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胸腺肽α1结合抗凝与单纯抗凝的疗效。方法 :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随机分为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45例)、单纯抗凝组(47例)。比较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 目的 :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胸腺肽α1结合抗凝与单纯抗凝的疗效。方法 :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随机分为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45例)、单纯抗凝组(47例)。比较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和单纯抗凝组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栓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136支)与单纯抗凝组(145支)比较,血栓完全溶解的血管支数分别为67支(49.26%)和54支(37.24%);血栓进展或复发的血管支数分别为6支(4.41%)和16支(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的疗效优于单纯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胸腺肽Α1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