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相干体技术探测煤矿微小构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怀洪 王秀东 田育鑫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42-1649,共8页
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地质保障体系要求探明煤矿微小构造,相干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分析检测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比常规解释方法更有利于小断层等小构造的识别;相干技术算法中C3比C1、C2两种相干算法在断层识别和... 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地质保障体系要求探明煤矿微小构造,相干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分析检测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比常规解释方法更有利于小断层等小构造的识别;相干技术算法中C3比C1、C2两种相干算法在断层识别和边缘检测上具有更高的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相干体技术与地震属性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形成煤田地震资料解释的新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煤矿生产中遇到的构造、岩性等实际问题,极大提高三维地震成果的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相干体技术在许厂、梁家等煤矿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三维地震 相干体技术 小构造
下载PDF
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磊 田雪丰 刘登有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4期57-58,61,共3页
为了适应煤田开发的需要,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倍受青睐,随着煤田野外三维采集技术、室内全三维处理技术、解释方法与技术不断发展和交互工作站功能的改进与更新,采区三维解释技术日趋完善和丰富。本文将从采区三维构造解释与成图技术以及... 为了适应煤田开发的需要,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倍受青睐,随着煤田野外三维采集技术、室内全三维处理技术、解释方法与技术不断发展和交互工作站功能的改进与更新,采区三维解释技术日趋完善和丰富。本文将从采区三维构造解释与成图技术以及采区解释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 方差体技术 模式识别 三维可视化 时深转换 断层
下载PDF
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地震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恩科 袁峰 +2 位作者 王双明 谢晓深 吴宝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429,共16页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保水采煤的关键参数,但导水裂隙带散射波、多次波发育,成像质量差,地震识别难度大,很难精确获取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为进一步解决导水裂隙带地震识别问题,并揭示导水裂隙带空间发育特征,通过测井、钻探资料分析和...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保水采煤的关键参数,但导水裂隙带散射波、多次波发育,成像质量差,地震识别难度大,很难精确获取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为进一步解决导水裂隙带地震识别问题,并揭示导水裂隙带空间发育特征,通过测井、钻探资料分析和三维模型正演对导水裂隙带的地震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阻率、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冲洗液漏失量均能表征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但单一因素解释误差较大,准确度低;谱分解、相干体、瞬时频率和蚂蚁追踪4种叠后地震属性分析能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导水裂隙带发育位置、高度特征,但只能对导水裂隙带部分部位实现较准确判断,无法准确反映导水裂隙带三维整体形态和发育特征。在综合地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电阻率、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冲洗液漏失量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导水裂隙带定量解释指标,通过地震属性优选、叠后确定性反演、叠前弹性阻抗反演、各向异性检测,结合裂隙指示曲线,利用神经网络反演形成裂隙指示数据体,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发育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提出了适宜回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的地震识别方法,并成功识别了陕北某矿首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实践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走向方向导水裂隙带发育形态呈“半马鞍形”,即发育高度由开切眼至面内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工作面倾向方向导水裂隙带呈两边高中间略低的形态特征,近似“马鞍形”;采空区开切眼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最大,两侧采空边界煤柱处裂隙带发育高度略低,裂采比为25.86~30.76;垮落带以高角度裂隙为主,水平方向呈网状,垮采比为3.44~5.72。经验证,该导水裂隙带地震识别方法获取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误差在2.42~6.81 m,垮落带识别误差1.60~12.89 m,误差相对较小,能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三维地震 三维正演和反演 各向异性检测 保水开采
下载PDF
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时深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龚幸林 林建东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时深转换是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提高勘探精度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文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时深转换方法及时深转换速度的求取,并分别用实例加以说明,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深转换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勘探效果。
关键词 煤田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时深转换 速度 勘探效果
下载PDF
3维反射地震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试验——以芦花台断层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酆少英 刘保金 +3 位作者 赵成彬 何银娟 谭雅丽 贾艳霞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7-635,共9页
为了试验3维反射地震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8线10炮的束状观测系统在银川盆地进行浅层3维反射地震试验,得到了反映芦花台断层3维空间结构的数据体。精细处理和综合解释的结果显示,芦花台断层由2条相向倾斜的隐伏正断层组成... 为了试验3维反射地震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8线10炮的束状观测系统在银川盆地进行浅层3维反射地震试验,得到了反映芦花台断层3维空间结构的数据体。精细处理和综合解释的结果显示,芦花台断层由2条相向倾斜的隐伏正断层组成,主断层倾向SE,次断层倾向NW,二者在平面上的距离由北向南逐渐加大,在深度780~800m次断层归并到主断层上。主断层的上断点埋深自北向南逐渐加深,在试验区的北部上断点埋深为25~30m,而在试验区的南部上断点埋深为35~40m。试验结果表明,3维地震资料具有数据量大、信息丰富、偏移归位准确和断层成像精度高的特点,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地层、断层的3维空间展布形态,有利于复杂构造和断层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地震 城市活断层 芦花台断层 观测系统 资料解释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海斌 王艳刚 郑滨 《煤》 2013年第2期21-22,29,共3页
近年来,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提高,各种地质勘探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入,各种勘探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煤矿的日常生产中来。综合物探作为煤矿地质勘探的一种经济有效途径,在该矿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文章... 近年来,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提高,各种地质勘探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入,各种勘探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煤矿的日常生产中来。综合物探作为煤矿地质勘探的一种经济有效途径,在该矿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文章介绍了综合物探探测断层的方法,通过在小常煤矿井田应用瞬变电磁和三维地震勘探的综合物探技术,有效解决了二岗山南断层的位置、倾角、落差及富水问题,很好地服务了矿山的生产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断层 三维地震 瞬变电磁
下载PDF
运用三维地震资料预测瓦斯富集区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永波 张玉忠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瓦斯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双介质理论对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矿瓦斯富集区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结果看,符合煤层气理论,同时符合地质规律。为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瓦斯 三维地震 双介质理论
下载PDF
高密度三维地震法在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升阳 邢颖 段力士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5年第7期37-39,42,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小窑采空区分布范围,东露天矿与煤科总院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法对工作平盘下部的采空区进行勘探,有效控制了采空区范围,保障了全矿安全生产和正常推进。
关键词 三维地震 露天矿 采空区
下载PDF
江西清江盆地岩盐溶腔的地震识别与特征分析——以樟树盐矿为例
9
作者 祝龙 单嘉祺 《中国井矿盐》 CAS 2024年第6期10-12,共3页
清江盆地内部盐岩层与泥岩夹层呈规律性的薄互层特征,受泥岩夹层影响,水溶法形成的腔体形态不规则,传统的声呐测腔受腔体内部残留泥岩夹层影响,难以准确测算腔内真实形态。本文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研究区盐腔空间展布特征... 清江盆地内部盐岩层与泥岩夹层呈规律性的薄互层特征,受泥岩夹层影响,水溶法形成的腔体形态不规则,传统的声呐测腔受腔体内部残留泥岩夹层影响,难以准确测算腔内真实形态。本文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研究区盐腔空间展布特征、腔体形态,为盐腔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腔 三维地震 地震属性 腔体刻画 矿山安全
下载PDF
应用地震物探引导岩盐资源挖潜效果浅析
10
作者 汤福彬 魏勇 彭继忠 《中国井矿盐》 CAS 2024年第6期16-17,20,共3页
目前,在盐矿山资源开发中,新建整装矿山相对较少,均在老采区内作相应的挖潜以利用残余和边角资源,实现提率增效目的。针对现有实施手段大多数采用大位移水平钻进与老溶腔对接,贯穿老采区破碎影响范围,施工难度极高,为此引入相应的物探手... 目前,在盐矿山资源开发中,新建整装矿山相对较少,均在老采区内作相应的挖潜以利用残余和边角资源,实现提率增效目的。针对现有实施手段大多数采用大位移水平钻进与老溶腔对接,贯穿老采区破碎影响范围,施工难度极高,为此引入相应的物探手段,查明地质构造发育和破碎层带情况非常必要。将地震物探引用到盐矿老采区资源挖潜,为钻井施工作好引导,控制好钻进轨迹、降低施工风险,发挥好地质预测的作用,避免不可预见地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水平钻进 资源挖潜 提率增效
下载PDF
府谷庙哈孤矿区断层特征及综合探查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庆涛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94-97,共4页
以府谷庙哈孤矿区为例,首先分析了矿区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成因;其次分析了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地面钻探、井下定向钻探3种构造探查方法的特征及适用性;最后以某煤矿为工程实践,综合运用3种探查技术的成果可直接指导矿井工程的工作面设计。... 以府谷庙哈孤矿区为例,首先分析了矿区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成因;其次分析了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地面钻探、井下定向钻探3种构造探查方法的特征及适用性;最后以某煤矿为工程实践,综合运用3种探查技术的成果可直接指导矿井工程的工作面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次级断层属于主断层的分级,主要分布在主断层上盘;综合运用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地面钻探、井下定向钻探3种探查方法,能精确控制断层分布、类型及产状,为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依据,能最优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哈孤矿区 构造特征 三维地震 地面垂直钻孔 井下定向钻
下载PDF
三向地震作用下传统框架与楼板局部设缝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敏 李晓康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8-16,共9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框架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框架柱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梁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柱端,呈柱铰屈服机制;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梁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柱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梁端... 本文通过对传统框架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框架柱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梁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柱端,呈柱铰屈服机制;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梁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柱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梁端,呈梁铰屈服机制;因此,楼板局部设缝框架能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从而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三向地震 设缝 动力弹塑性 塑性铰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河南永夏煤矿区李大庄煤矿探区构造精细解释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校辉 《矿产勘查》 2021年第3期703-709,共7页
河南永夏矿区李大庄矿探区内煤层构造发育。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在三维地震勘探区开展地层对比追踪、断点解释和组合断层等工作,查明了探区褶皱形态与类型,刻画了断层的数量、密度、性质、断距和展布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探区褶曲及... 河南永夏矿区李大庄矿探区内煤层构造发育。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在三维地震勘探区开展地层对比追踪、断点解释和组合断层等工作,查明了探区褶皱形态与类型,刻画了断层的数量、密度、性质、断距和展布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探区褶曲及小的波状起伏较多,主要发育有6个褶皱;共组合煤层断层274条,正断层273条,逆断层1条,其中7条为新生代继承性活动断层;断层密度大,平均为22.7条/平方千米;断层展布方向以NNE和近SN向为主,断层落差5~10 m者为主,亦发育落差过百米者。本次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工作改变了以往勘探区构造简单的认识,深化了对勘探区构造发育特征的认识,给李大庄生产矿井采矿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三维地震 断层 褶皱 构造解释 永夏 河南
下载PDF
综合物勘方法在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屈花荣 沈永坤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精准查明桑树坪煤矿北二采区范围内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依据三维地震勘探和瞬变电磁综合物探方法的探查成果,对研究区的地质异常体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为北二采区未来采掘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查明了北二采区3号煤层构... 为了精准查明桑树坪煤矿北二采区范围内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依据三维地震勘探和瞬变电磁综合物探方法的探查成果,对研究区的地质异常体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为北二采区未来采掘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查明了北二采区3号煤层构造形态,新发现挠曲11个,解译断层16条;查明了区内2处3煤层开采的采空区边界及其影响区;查明了北二采区3号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的富水情况,并解译了5处富水区;解译了奥灰含水层的起伏形态和富水性;解译了2处层滑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瞬变电磁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下载PDF
复杂断块构造精细解释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英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14期101-104,共4页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受构造复杂性及技术手段限制,对微构造认识不足,影响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的现实,该文从低序级断层识别、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RFT、HDT等新技术的应用,多角度阐述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微构造的研究,此项配套技术...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受构造复杂性及技术手段限制,对微构造认识不足,影响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的现实,该文从低序级断层识别、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RFT、HDT等新技术的应用,多角度阐述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微构造的研究,此项配套技术能够提高对小幅度构造、小断层解释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对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特征、油气聚集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滚动勘探开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低序级断层 三维地震 低幅度 地层倾角
下载PDF
基于处理的观测系统优化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志林 程登峰 赵娟 《石油仪器》 2013年第2期46-48,9,共3页
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分析论证过程。文章从处理中静校正、速度分析、DMO、偏移成像等关键环节的需要出发优化设计观测系统参数,优选后的观测系统在五号桩工区实际采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观测系统 处理 静校正 速度分析 DMO 偏移成像
下载PDF
开滦范各庄煤矿地质特征及F_0断层富水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立 张兴平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4期21-22,共2页
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富水性的确定,多少年来人们主要靠地面钻探及井下揭露获得信息,继而提出矿井防治水措施。笔者根据采区三维地震成果,并结合瞬变电磁法成果,对贯穿开滦矿务局范各庄煤矿南一、南二、南三、南四四个采区的F0断层进行了研... 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富水性的确定,多少年来人们主要靠地面钻探及井下揭露获得信息,继而提出矿井防治水措施。笔者根据采区三维地震成果,并结合瞬变电磁法成果,对贯穿开滦矿务局范各庄煤矿南一、南二、南三、南四四个采区的F0断层进行了研究。主要对该断层的发育特征及其富水性进行了探讨与评价,其成果可为拟定煤矿防治水方案提供较全面可靠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质特征 三维地震 瞬变电磁法 断层 富水性
下载PDF
三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
18
作者 高盟 谢猛 +1 位作者 李佳文 矫慧慧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8,共10页
为确保地震发生时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性,建立土体-地铁车站-轨道相互作用的三维精细化计算模型,分别输入水平单向地震波和三向地震波,探究地铁车站重要组成结构的应力、位移及加速度响应特性,对比分析两种地震形式下车站主体结构响应的... 为确保地震发生时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性,建立土体-地铁车站-轨道相互作用的三维精细化计算模型,分别输入水平单向地震波和三向地震波,探究地铁车站重要组成结构的应力、位移及加速度响应特性,对比分析两种地震形式下车站主体结构响应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柱结构应力值最大,三向地震工况下柱结构应力峰值响应较水平单向地震工况时显著增大,下层柱底部所受应力峰值最大;三向地震工况下中线处较早达到最大相对水平位移峰值,中线处相对水平位移大于其他位置相对水平位移,三向地震工况下相对水平位移大于水平单向地震工况下相对水平位移,且变化更为复杂;三向地震工况下各板的水平加速度峰值响应较水平单向地震工况时显著增大,顶板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故各层板中顶板受地震影响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单向地震 三向地震 列车移动荷载 地铁车站结构 动力响应
下载PDF
余吾煤业南五采区东区三维地震勘探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洋洋 张二伟 《煤》 2017年第5期14-16,19,共4页
文章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了余吾煤业公司采区范围内3号、15号煤层断层、陷落柱、褶曲、古河床冲刷条带等煤层内构造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 三维地震 构造 勘探
下载PDF
范各庄煤矿南三、南四采区综合勘探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德松 《中国煤田地质》 2001年第2期68-68,85,共2页
文章介绍了在范各庄煤矿南三、南四采区运用高分辨三维地震、高精度磁法、瞬变电磁法进行综合勘探的成果,表明以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为主的综合勘探,在查明煤层赋存状况、断层、火成岩侵入、岩溶陷落柱发育、采空区、断层导水性、第... 文章介绍了在范各庄煤矿南三、南四采区运用高分辨三维地震、高精度磁法、瞬变电磁法进行综合勘探的成果,表明以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为主的综合勘探,在查明煤层赋存状况、断层、火成岩侵入、岩溶陷落柱发育、采空区、断层导水性、第四系冲积层厚度及底部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指导煤矿生产设计和施工、提高矿井回采率、安全生产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高精度磁法 瞬变电磁法 综合勘探 煤层 赋存状况 断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