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三维面形测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启灿 苏显渝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共14页
近年来,光学非接触三维面形测量技术被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其中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投影一个载频条纹到被测物体表面,利用成像设备从另一个角度记录受被测物体高度调制的变形条纹图像,再从中解调重建出被测物体的三维面形分布。与单帧图... 近年来,光学非接触三维面形测量技术被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其中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投影一个载频条纹到被测物体表面,利用成像设备从另一个角度记录受被测物体高度调制的变形条纹图像,再从中解调重建出被测物体的三维面形分布。与单帧图像的傅里叶条纹分析方法相结合,这种基于条纹投影的调制和解调技术被拓展应用到动态过程(物体)的三维面形测量和重建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动态过程分析需求。回顾了近年来在基于条纹投影和傅里叶分析的动态过程三维面形测量以及薄膜振动模式检测研究中的进展,讨论了不同动态过程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给出了相关应用的实验结果。讨论了该技术的优点和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三维面形测量 动态过程 条纹投影 傅里叶分析 形变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结构光的大型曲面动态测量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阴雷 王向军 秦贯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42-151,共10页
针对大型曲面的三维重建和形变分析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结构光系统的曲面动态测量方法。在曲面重建过程中系统可自由移动,通过视觉定位方法恢复系统的移动路径。为保证曲面重建的精度,利用全局优化方法将各个位置提取的结构光... 针对大型曲面的三维重建和形变分析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结构光系统的曲面动态测量方法。在曲面重建过程中系统可自由移动,通过视觉定位方法恢复系统的移动路径。为保证曲面重建的精度,利用全局优化方法将各个位置提取的结构光点云统一在全局坐标系下,有效避免了位姿计算过程中的误差累积,得到了高精度的曲面形貌。将两次测量的全局坐标系位姿进行统一,利用高精度姿态传感器及静态基准点计算两次测量过程中全局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且曲面形变测量相对误差在0.1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结构光 全局优化 三维重建 形变分析
原文传递
桩基地连墙码头结构新形式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家顺 李新国 卢昭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5-169,共5页
埃及塞德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成功应用桩基地连墙码头结构,项目设计过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进行结构计算,采用修正的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进行结构内力计算,整体稳定性计算考虑截桩力。项目在结构形式和设计计算方法方... 埃及塞德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成功应用桩基地连墙码头结构,项目设计过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进行结构计算,采用修正的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进行结构内力计算,整体稳定性计算考虑截桩力。项目在结构形式和设计计算方法方面均具有创新性。桩基地连墙组合码头结构,是介于桩基和地连墙结构间的新型结构,较适用于软弱土层较厚、具有陆上施工条件的大中型码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地连墙码头结构 修正竖向弹性地基梁法 整体稳定性分析 三维计算
下载PDF
北斗在安全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勇 邹浩 +1 位作者 傅清心 张攀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随着国家和行业对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工程地质形变安全保障工作的不断重视,安全监测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凸显出来。以国内某工程为例,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三维形变监测,结合北斗基准站和监测站1个月的观测数据,参考相关精度指标... 随着国家和行业对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工程地质形变安全保障工作的不断重视,安全监测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凸显出来。以国内某工程为例,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三维形变监测,结合北斗基准站和监测站1个月的观测数据,参考相关精度指标,对北斗观测数据质量与监测站三维形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北斗观测值的数据质量相比于GPS表现更加稳定,两种类型国产接收机性能表现基本相当;2个区域12个监测站北斗监测的内符合精度平面优于高程,且均能够满足3 mm的监测精度需求。该研究可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形变监测等领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安全监测 数据质量分析 三维形变分析 内符合精度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在隧道断面测量中应用研究——以宁杭高速公路梯子山隧道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严慧敏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1年第6期108-111,共4页
鉴于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在不中断公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以宁杭高速公路梯子山隧道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的作业过程,并对该隧道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公路隧道施工和养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控制网施测 外业扫描 隧道纵横断面 变形分析
原文传递
曲轴感应淬火变形的模型分析方法
6
作者 张仓平 李二红 +6 位作者 张彦岗 郭俊宝 陈建军 李晓霞 祁慧青 孟金雷 于巍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7期258-262,共5页
针对曲轴中频感应淬火时曲轴主轴线的复杂变形,建立了主轴线变形简化模型,利用三维软件对变形曲线建模并进行变形分析,为工艺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曲轴主轴线 感应淬火变形 三维建模 变形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塔式建筑物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奎 王云川 +1 位作者 段平 李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6期76-78,83,共4页
针对传统变形监测手段面对高大的塔式建筑物时观测困难的问题,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塔式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采用Leica P40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其进行两期三维点云数据采集,经点云数据绝对定向、拼接与融合等数据处理后,构建两期点云数据模... 针对传统变形监测手段面对高大的塔式建筑物时观测困难的问题,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塔式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采用Leica P40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其进行两期三维点云数据采集,经点云数据绝对定向、拼接与融合等数据处理后,构建两期点云数据模型,对两期数据进行模型拟合与点位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塔式建筑物整体未发生明显水平位移与沉降,墙体表面存在脱落可能。该结论表明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塔建筑物形变分析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三维激光扫描仪 塔式建筑 变形分析
下载PDF
TLS技术支持下的边坡点云重构与形变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孟万利 蔡来良 +2 位作者 杨孝翠 杨望山 王姗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75,共5页
针对边坡地形点云存在空洞、分布不均匀,以及直接建立表面模型进行形变分析效果差的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反距离权重插值对地形点云快速压缩重构的方法,并以程序实现了该方法的自动化处理;然后快速地对压缩重构点云建立了NURBS曲面模... 针对边坡地形点云存在空洞、分布不均匀,以及直接建立表面模型进行形变分析效果差的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反距离权重插值对地形点云快速压缩重构的方法,并以程序实现了该方法的自动化处理;然后快速地对压缩重构点云建立了NURBS曲面模型,并从面、线、点进行了全面形变对比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符合实际地形变化情况,实现了利用激光点云数据快速构建边坡模型并进行形变分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监测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重构 NURBS曲面建模 形变分析
下载PDF
A rapid 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n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被引量:2
9
作者 Zhi Yao Li-Wei Yan +7 位作者 Tao Wang Shuai Qiu Tao Lin Fu-Lin He Ru-Heng Yuan Xiao-Lin Liu Jian Qi Qing-Tang Z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953-1960,共8页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include histological and radiology techniques.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have many drawbacks including an enormous manual worklo...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include histological and radiology techniques.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have many drawbacks including an enormous manual workload and poor image registration. 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icro-MRI), an emerging radiology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report results in the brain, liver and tumor tissues. However, micro-MRI usage for obtaining intraneural structures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a new imaging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by ~1T micro-MRI. Freshly harvested sciatic nerve samples from an amputated limb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wo different scanning conditions(Mannerist Solution/GD-DTPA contrast agent, distilled water) were selected, and both T1 and T2 phases programmed for each scanning condition. Three clinical surgeons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s via a standardized scale. Moreover, to analyze deforma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image, the nerve diameter and total area of the micro-MRI images were compared after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pid micro-MRI imaging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scicle structure. Nerve sample immersed in contrast agent(Mannerist Solution/GD-DTPA) and scanned in the T1 phase was the best. Moreover, the nerve sample was scanned freshly and can be recycled for other procedures. MRI images show better stability and smaller deformation compared with histological images. In conclusion, micro-MRI provides a feasible and rapi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which can clearly show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peripheral n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fascicula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ascicular topography micro-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rapid acquired images contrast agent Mannerist Solution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deformation analysis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三维激光点云在隧洞病害缺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伟 施富强 +2 位作者 张铱莹 王立娟 路祥祥 《大坝与安全》 2021年第5期46-51,共6页
现有隐患检测方法存在工作量大、精度低等缺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弊端。以引水隧洞工程为例,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洞检测中的作业流程及数据处理过程,通过提取与对比隧洞断面曲线进行形变分析,以及基于裂缝渗水水迹... 现有隐患检测方法存在工作量大、精度低等缺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弊端。以引水隧洞工程为例,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洞检测中的作业流程及数据处理过程,通过提取与对比隧洞断面曲线进行形变分析,以及基于裂缝渗水水迹特征在二维影像图上进行裂缝提取,完成隧洞隐患检测。工程实践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检测隧洞形变量、准确提取隧洞表观裂缝,展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水工隧洞隐患检测中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水工隧洞 隐患检测 形变分析 裂缝提取
下载PDF
深埋隧道坚硬围岩变形特征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三庆 崔峰 +3 位作者 曹建涛 高崇霖 刘宝许 王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埋深大,地质环境复杂,2号竖井下洞群多次跨越既有公路与铁路隧道,结构尺寸多变,受力复杂;岩爆频发;滑坡、塌方和冒落等严重制约通风及建设效率。基于现场工程与地质特征分析,采用三维数值计算,对东线隧道和西线隧道...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埋深大,地质环境复杂,2号竖井下洞群多次跨越既有公路与铁路隧道,结构尺寸多变,受力复杂;岩爆频发;滑坡、塌方和冒落等严重制约通风及建设效率。基于现场工程与地质特征分析,采用三维数值计算,对东线隧道和西线隧道交叉点的稳定性对比分析,为隧道及洞群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定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坚硬围岩 三维数值计算 变形分析
下载PDF
微飞行器扇动扑翼的三维面形及形变测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效惠 张启灿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99-105,共7页
扑翼微飞行器(FMAV)是一种模仿鸟类和昆虫飞行设计的飞行器,在军用追踪侦查和民用检测勘察上有很大应用价值。研究其翅翼的运动机制和动态形变,有助于提升它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采用结构光投影和条纹分析方法,投影正弦光栅到快速扇... 扑翼微飞行器(FMAV)是一种模仿鸟类和昆虫飞行设计的飞行器,在军用追踪侦查和民用检测勘察上有很大应用价值。研究其翅翼的运动机制和动态形变,有助于提升它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采用结构光投影和条纹分析方法,投影正弦光栅到快速扇动的翅翼表面,使用高速相机采集变形条纹并对其进行傅里叶分析,重建了翼展为12 cm的扑翼微飞行器在不同扇动频率(14.60、17.54、20.62 Hz)的双翅运动过程,分析了翼面的形变;并着重分析和准确还原了翅翼上扑和下扑交替时产生强大升力的翼面剧烈翻转过程;提供了扑翼的扑动范围、旋转角及俯仰角等运动参数。为扑翼微飞行器的动力学研究、性能提升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动态三维测量 形变分析 微飞行器 扑翼 傅里叶变换 条纹投影
原文传递
基于海量点云的钢结构形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熹 成煜钤 +1 位作者 刘燕萍 赵磊 《工程勘察》 2019年第12期53-58,共6页
常规的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效率低,不能满足钢结构形变分析的要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采集速度快、点位精度高等技术优势使其适用于钢结构的形变分析中。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分段闭合扫描路线采集特高压南阳变电站海量点云数据... 常规的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效率低,不能满足钢结构形变分析的要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采集速度快、点位精度高等技术优势使其适用于钢结构的形变分析中。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分段闭合扫描路线采集特高压南阳变电站海量点云数据,并详细介绍了海量变电站点云数据的去躁、配准、重建过程,实现了变电站整体数字化重建。同时,根据挠度分析法讨论了站内钢架结构的挠度偏移,基于坐标分量中误差评价了钢架结构的健康程度,实现了变电站钢架结构的挠度形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三维激光扫描 钢结构形变分析 挠度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三维离散元的某抽水蓄能电站料场边坡变形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晓东 张发明 +1 位作者 董梦龙 刘畅 《勘察科学技术》 2019年第6期33-36,共4页
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对边坡进行开挖形成缓坡平台,进而形成新的临空面,可能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该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某抽水蓄能电站料场边坡变形体边界进行划分,并导入三维离散元建模,对变形体位移值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对边坡进行开挖形成缓坡平台,进而形成新的临空面,可能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该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某抽水蓄能电站料场边坡变形体边界进行划分,并导入三维离散元建模,对变形体位移值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边坡变形位移较大,可能沿1200m平台产生滑动,处于欠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离散元 数值模拟 变形分析 边坡
原文传递
人行天桥施工和运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继科 方建平 +1 位作者 马亮 李国权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年第5期82-85,共4页
以合肥市某道路改造中新建人行天桥项目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近距离钻孔灌注桩施工、人行天桥上部结构施工和人行天桥运营阶段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与桩基施... 以合肥市某道路改造中新建人行天桥项目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近距离钻孔灌注桩施工、人行天桥上部结构施工和人行天桥运营阶段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与桩基施工、上部结构施工两阶段对隧道结构和土体的位移影响明显;在运营阶段,隧道结构和土体的位移几乎没有变化。基坑开挖与桩基施工、上部结构施工两个阶段对隧道的弯矩影响明显;在运营阶段,隧道的弯矩变化很小。隧道结构和土体在人行天桥各施工阶段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均在安全控制值的范围内,满足地铁安全运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人行天桥 三维数值模型 施工阶段 变形分析
下载PDF
移动最小二乘投影法在点云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吕志鹏 伍吉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为更加全面的描述简支梁加载变形情况,采用不锈钢扁管加载实验模拟简支梁加载过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不锈钢扁管变形前后的点云数据,并假设变形沿着变形后曲面法线方向发生,将变形前的点云数据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投影法投影到变形后... 为更加全面的描述简支梁加载变形情况,采用不锈钢扁管加载实验模拟简支梁加载过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不锈钢扁管变形前后的点云数据,并假设变形沿着变形后曲面法线方向发生,将变形前的点云数据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投影法投影到变形后的曲面上获得变形数据.同时,利用TS30高精度测量机器人设置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点云变形分析方法的精度与TS30相当能够探测毫米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 移动最小二乘投影法 变形分析 点云 TS30
下载PDF
基于弯曲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成形
17
作者 伦凤艳 付文智 +3 位作者 李明哲 依卓 王欣桐 陈雪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6-883,共8页
阐明了柔性轧制方法成形三维曲面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典型曲面成形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板料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和3个主方向的变形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两种曲面的成形过程,结果表明:成形鞍曲面和凸曲面时分别出现正、负宽... 阐明了柔性轧制方法成形三维曲面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典型曲面成形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板料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和3个主方向的变形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两种曲面的成形过程,结果表明:成形鞍曲面和凸曲面时分别出现正、负宽展;无论是成形凸曲面还是鞍曲面,纵向纤维的相对伸长量越大,纵向变形越大。进行了成形试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成形件与目标值相比,最大成形误差不超过3.2mm,成形曲面质量好,回弹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柔性轧制 三维曲面 变形分析 成形模拟
下载PDF
枪炮发射过程中压力测试系统的设计
18
作者 张凯奇 周春桂 +3 位作者 王志军 尹建平 吴国东 孙艳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为了对枪炮进行发射过程中压力测试,本着简单方便,易操作的设计原则,设计了一个铜柱测压器。以雷明顿870散弹枪为例,利用铜柱测压器与枪管进行螺纹连接测量枪内燃气压力。利用UG软件对散弹枪结构以及铜柱测压器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然后... 为了对枪炮进行发射过程中压力测试,本着简单方便,易操作的设计原则,设计了一个铜柱测压器。以雷明顿870散弹枪为例,利用铜柱测压器与枪管进行螺纹连接测量枪内燃气压力。利用UG软件对散弹枪结构以及铜柱测压器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然后给定一个压力,利用ANSYS软件对铜柱进行变形分析,并通过铜柱的变形量查表得出膛内的燃气压力。研究成果可供迅速测量枪炮发射过程中任意位置的膛内压力,简单方便,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弹枪 铜柱测压器 三维实体建模 变形分析
下载PDF
三维块体接触判断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建全 林皋 刘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47-2257,共11页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和离散单元法都是可以计算非连续介质大位移问题的数值方法,目前在二维问题的计算中应用较多,但在工程实际问题的计算中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实际的工程问题如岩体结构都是三维问题。而在计算三维问题时存在一个困...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和离散单元法都是可以计算非连续介质大位移问题的数值方法,目前在二维问题的计算中应用较多,但在工程实际问题的计算中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实际的工程问题如岩体结构都是三维问题。而在计算三维问题时存在一个困难,就是难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块体之间的接触类型。对已有的3种接触判断方法尤其是其中已用于实际计算的公共面法、侵入边法进行分析,指出各种方法在进行接触判断时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综合已有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给出建立正确接触判断方法的原则并提出切割体法。2个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确有效地解决了已有方法存在的问题,能够正确判断三维块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从而模拟块体之间的错动滑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行力学 接触判断 岩石块体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 切割体
下载PDF
基于变形分析的3维边坡滑动面搜索新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科 曹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60,共6页
针对3维强度折减法定量化确定滑动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3维边坡滑动面搜索方法。边坡岩土体变形只有超过临界值后,才能产生滑裂破坏。因此可以根据3维强度折减法所得的位移场,采用临界位移等值面(即3维滑体与稳定体的分界面)定义临... 针对3维强度折减法定量化确定滑动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3维边坡滑动面搜索方法。边坡岩土体变形只有超过临界值后,才能产生滑裂破坏。因此可以根据3维强度折减法所得的位移场,采用临界位移等值面(即3维滑体与稳定体的分界面)定义临界滑动面。根据特定剖面边界的剪应变增量极大值点确定滑体剪出口位置,据此求解对应的临界位移值。采用自编的FISH程序将临界位移节点3维坐标和对应的位移值输出,通过离散节点网格化搜索滑动面。对不同实例进行分析,包括匀质边坡、坡顶荷载作用下的边坡、含软弱夹层的边坡以及凸面边坡等。研究表明,即使是匀质边坡,其滑动面形状都不能简单地假设为球面、椭球面或对数螺旋面。算例分析也进一步说明了3维强度折减法的优势,即不需要引入滑动面形状,更能真实地反映3维边坡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边坡 3维滑动面 自动搜索 位移场 变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