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并流地区干旱河谷植物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阳 韩杰 +7 位作者 刘晔 忠永茨仁 石松林 斯那此里 许玥 应凌霄 张婉君 沈泽昊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0-452,共13页
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典型干旱河谷段,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的东、西坡共设置了6条海拔梯度样带,通过标准样地的植物群落调查,分析各条样带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更替率的海拔梯度格局,并比较了地理和植被变量对分布格局的解释。干... 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典型干旱河谷段,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的东、西坡共设置了6条海拔梯度样带,通过标准样地的植物群落调查,分析各条样带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更替率的海拔梯度格局,并比较了地理和植被变量对分布格局的解释。干旱河谷植被带位于海拔3,000 m以下,以灌丛和灌草丛为主,其在各河谷的分布上限自西向东依次升高。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主要与海拔、流域、经纬度和植被带有关,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升高而显著增加的格局主要表现在草本层和灌木层,灌木物种丰富度还呈现自西向东显著增加的趋势。怒江的灌木和草本种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三条江的乔木种丰富度差异则不显著。森林带的样方草本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灌草丛带样方,并且还拥有后者没有的乔木种。不同样带的植物物种更替速率呈现了不一致的海拔梯度格局,但均在样带海拔下部的灌草丛群落与海拔上部森林群落之间的交错带出现峰值。森林–灌草丛植被交错带在怒江样带处于海拔1,900–2,100 m处,在澜沧江河谷位于海拔2,300–2,400 m,在金沙江河谷位于海拔2,700–2,900m。所有海拔样带的森林段或灌草丛段相对于同一样带不同植被段之间的物种更替程度为最小,不仅小于同一流域不同样带相同植被段之间物种更替率的均值,更小于所有样带相同植被段之间的更替率均值。在三条河流6条海拔样带的12个植被带段之间的物种更替变化中,空间隔离因素可以解释34.2%,而植被类型差异仅能解释不到0.5%。本研究结果显示了环境差异对不同植被类型物种丰富度的首要影响,和各河流之间的空间隔离对植物群落构建和物种构成的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干旱河谷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矼 曹礼昆 陆树刚 《中国园林》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全世界单位面积内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欧亚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世界最著名的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亚洲大陆多种动物分化和...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全世界单位面积内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欧亚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世界最著名的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亚洲大陆多种动物分化和起源中心。可以说是北半球除沙漠、海洋景观外各类自然景观的大观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 生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金亮 蒋莲芳 李瑞林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年第1期5-12,23,共9页
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地表覆盖,从而影响环境质量及陆地生态系统性质。开展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可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土地详查资料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定... 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地表覆盖,从而影响环境质量及陆地生态系统性质。开展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可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土地详查资料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三江并流区1983年到1999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法相比,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更能反映土地变化趋势及在时空上变化特点;(2)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其中林地园地、耕地与城郊用地增加较快;(3)1983~1996年间的变化大于1996~1999年间的变化;(4)州政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县、泸水县、丽江县)的变化较其它地区大;(5)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政策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指数 模型 三江并流区
下载PDF
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的概况及其保护工作的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Yunnan Province Three Parallel Rivers Administration Bureau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5,共4页
"三江并流"地区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在地质上,是青藏高原的东南延伸部分、横断山脉的主体,是世界上挤压最紧、压缩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是欧亚大陆主要的动、植物分化中心和起源中心;"三江... "三江并流"地区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在地质上,是青藏高原的东南延伸部分、横断山脉的主体,是世界上挤压最紧、压缩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是欧亚大陆主要的动、植物分化中心和起源中心;"三江并流"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是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以"三江并流"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的全部4条标准,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三江并流"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通过科学规划、建立监测系统、保护性建设、依法行政等手段,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建成生态系统协调,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保持完好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遗产地 三江并流 遗产价值 保护情况
下载PDF
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景观多样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矼 曹礼昆 陈阳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代表地球演化史和重要地质过程的杰出和关键地区。除独有的“三江并流”世界奇观外,集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珍稀动植物、丹霞泉华等自然景观于一体,雄、险、秀、...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代表地球演化史和重要地质过程的杰出和关键地区。除独有的“三江并流”世界奇观外,集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珍稀动植物、丹霞泉华等自然景观于一体,雄、险、秀、奇、幽、奥等各类景观齐备。可以说是北半球除沙漠、海洋景观外各类自然景观的大观园。有13个原生状态的世居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服饰、节日和习俗,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三江并流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生物多样性 人居环境
下载PDF
纵向岭谷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明庆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5-69,共5页
西南纵向岭谷地貌区北部的三江并流区是我国高山深谷发育的典型区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向南奔流,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以峡谷为主的河谷地貌。其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有:突出的纵向岭谷地貌,构成了少有的三江并流奇观;地貌相... 西南纵向岭谷地貌区北部的三江并流区是我国高山深谷发育的典型区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向南奔流,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以峡谷为主的河谷地貌。其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有:突出的纵向岭谷地貌,构成了少有的三江并流奇观;地貌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河谷地貌形成演化发育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流域范围内地貌类型和地貌组合多样化特征突出;地质地貌环境具有较强烈的生态脆弱性;河谷支流水源多发源于高山湖泊,两岸支流河谷分布不均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江并流”河谷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深谷 纵向岭谷 三江并流 地貌特征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景观特征评估研究
7
作者 刘乐怡 张龙 宋钰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8,共8页
为探索自然遗产地景观特征现状,厘清自然遗产地景观特征类型和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云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德钦县自然遗产地自然人文景观特征要素数据库,以景观特征评估(LCA)为主要方法媒介,对案例地进行地方尺度... 为探索自然遗产地景观特征现状,厘清自然遗产地景观特征类型和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云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德钦县自然遗产地自然人文景观特征要素数据库,以景观特征评估(LCA)为主要方法媒介,对案例地进行地方尺度和场地尺度两个维度的特征评估,结合聚类分析,形成德钦县“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景观特征分类和描述。结果显示:地方尺度得出26个景观特征类型和102个景观特征单元;场地尺度分别为11种景观特征类型和23个景观特征单元。自然要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主导了地方尺度的景观特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特征 自然遗产地 三江并流 评估研究
下载PDF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绿色贫困问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邹波 刘学敏 +1 位作者 宋敏 朱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7,共7页
从"绿色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的重要生态价值和区域性贫困现状。认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态脆弱性是当地陷入贫困的主要根源,地方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性约束以及地理区位限制也是影响当... 从"绿色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的重要生态价值和区域性贫困现状。认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态脆弱性是当地陷入贫困的主要根源,地方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性约束以及地理区位限制也是影响当地资源开发和脱贫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增设"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为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制定统一的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规划,加大国家对生态工程资助力度,探索绿色资源开发模式,实现当地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最终走出"绿色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绿色贫困 三江并流 区域开发 生态价值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高山林线的遥感识别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姜鲁光 刘晓娜 封志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高山林线作为一条重要生态界限,是长时间气候变化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借助遥感手段,选取垂直地带性最为显著的“三江并流区”,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得到林地空间分布图;基... 高山林线作为一条重要生态界限,是长时间气候变化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借助遥感手段,选取垂直地带性最为显著的“三江并流区”,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得到林地空间分布图;基于DEM数据提取山顶点信息,采用距离分析方法,提取距离山顶点最近距离的林线点集,进一步通过目视确定林线点数据集,并系统分析林线分布与坡度、坡向、纬度、经度4个地理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①三江并流区的林线分布高度范围是3521~4650m;②林线主要分布在15°~35°的急坡和陡坡上,很少分布在〈2°或〉55°坡度上;最高林线分布在急陡坡上,坡度太低或太高都不适于林线的存在;林线分布明显表现为西坡高于东坡,北坡高于南坡的特征,林线海拔高程的最大值出现在西北方向,最小值出现在东南方向;③林线分布与经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但与纬度高度相关,林线高度表现出随纬度升高而不断上升的特征。三江并流区的林线高度受地势差异、水分、热量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遥感识别 地理因子 空间格局 三江并流区
原文传递
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中华蜜蜂形态特征分析
10
作者 徐曦 李年瑶 +5 位作者 赵洪木 梁铖 尤方东 刘军 匡海鸥 赵文正 《蜜蜂杂志》 2023年第10期1-5,共5页
从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怒江州、迪庆州)的8个采样点共采集27群中华蜜蜂样本,针对每群10只工蜂分别测定了29个形态指标。以云南省其他地区及吉林、辽宁、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份的中华蜜蜂形态学数据作为参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因素分... 从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怒江州、迪庆州)的8个采样点共采集27群中华蜜蜂样本,针对每群10只工蜂分别测定了29个形态指标。以云南省其他地区及吉林、辽宁、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份的中华蜜蜂形态学数据作为参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中华蜜蜂种群内部呈现较大形态特征差异。与云南省其他地区及其他省份的种群相比较,亦存在显著地形态差异。三江并流区域中华蜜蜂在第五背板覆毛长度5h、后足基踏节长ML、前翅翅脉角K19/E9/L13、第三背板长T3、第四背板长T4、第四背板色度Pt4等形态指标上呈现较显著地差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中华蜜蜂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云岭片区居民点发展模式研究
11
作者 刘晓萍 张德顺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70,共7页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及缓冲区普遍存在大量社区居民,如何科学选择居民点发展模式是遗产保护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云岭片区为例,首先通过对社区历史风貌、人口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等进行田野调查,利用指标体系法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及缓冲区普遍存在大量社区居民,如何科学选择居民点发展模式是遗产保护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云岭片区为例,首先通过对社区历史风貌、人口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等进行田野调查,利用指标体系法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人口结构、产业发展模式、景观风貌与传统文化五方面对云岭片区居民点居住适宜性进行评估。其次,利用物种分布模型研究居民点对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影响,得到基于遗产地核心价值保护的居民点分类结果。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将片区内各居民点分为搬迁型、疏解型、传统生活生产控制型和生态旅游控制型4种发展模式。研究成果将为以标准x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的探讨提供技术指导和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居民点发展模式 居住适宜性 滇金丝猴栖息地保护 三江并流 世界自然遗产
下载PDF
“地球生物多样性黄金十字带”的提出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明明 朱文宇 +2 位作者 李若愚 卿华 魏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地球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大量丧失的威胁,没有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的支撑,21世纪生物经济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寻找生物种质资源的“新大陆”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提出:在以中国云南省瑞丽县为中心,纵向的三江并流地区和横... 地球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大量丧失的威胁,没有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的支撑,21世纪生物经济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寻找生物种质资源的“新大陆”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提出:在以中国云南省瑞丽县为中心,纵向的三江并流地区和横向的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结合在一起的十字交叉地区,蕴藏着地球上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这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黄金十字带”.本文分析了这一地区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的原因,指出这一“十字带”对发展生物产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十字带 生物多样性 生态脆弱 三江并流 北回归线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13
作者 陶德双 罗明灿 +3 位作者 岳彩荣 徐吉洪 卢颖钰 邓喜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1,48,共7页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021年,区域整体和8县(市)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协调发展水平地域差距明显。整个区域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度失调状态进入勉强协调状态,协同发展从低水平阶段进入了磨合阶段。香格里拉市进入较高水平阶段,玉龙县和兰坪县进入磨合阶段,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维西县和德钦县等5县(市)仍处于颉颃阶段。自然保护地体系综合评价指数显著高于经济、社会体系综合评价指数,但水平都很低。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深入探索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 协同发展 综合评价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树轮宽度指数与NDVI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平 徐健楠 +4 位作者 菊花 浩仁塔本 郭丰毅 慕晓炜 阮超越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48,共7页
利用云南三江并流区域的4个针叶树树轮年表和1982—2005年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ling and Mapping Studies)3g NDVI数据,分析了该区树轮宽度指数、NDVI及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区域NDVI年际变化与年际降水具有较好正相... 利用云南三江并流区域的4个针叶树树轮年表和1982—2005年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ling and Mapping Studies)3g NDVI数据,分析了该区树轮宽度指数、NDVI及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区域NDVI年际变化与年际降水具有较好正相关关系,且都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树轮宽度指数与夏季温度显著正相关,而NDVI则与上一年及当年7月降水显著正相关,反映出树干生长与冠层生长受控因子的不同;树轮宽度指数仅与7月NDVI具有正相关关系,针叶树反映部分NDVI变化,三江并流地区NDVI影响因子复杂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树轮 宽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气候响应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6种森林类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营哲 何欢 +2 位作者 肖蒙 秋新选 何忠俊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1期52-57,63,共7页
以三江并流区白桦林、川滇高栎林、丽江铁杉林、长苞冷杉林、山杨林、苍山冷杉林6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三江并流区6种森林类型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 以三江并流区白桦林、川滇高栎林、丽江铁杉林、长苞冷杉林、山杨林、苍山冷杉林6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三江并流区6种森林类型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其中C、N降幅比较大,普遍呈"倒金字塔"分布形式;P含量降幅比较小,呈"圆柱体"分布形式。6种森林类型土壤的C∶N值均高于中国土壤的C∶N平均值,6种森林类型所在区域土壤具有较高的N含量和较低的P含量,森林植被生长主要受P限制。取样地点受人为活动的干预较小,有机质、全氮等土壤养分要素空间分布体现出较弱的空间相关性,因此认为,三江并流区6种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森林类型 化学计量特征 养分含量 计量比 结构性因素 三江并流区
下载PDF
商品交换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基于三江并流“核心区”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3-69,共7页
三江并流"核心区"属"藏彝走廊"的南段,虽然该区域内的人们信仰不同、族属各异,但身份特征的差异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过多的不便,相反却能够和平共处、相互包容。究其原因,除其他学者所重点讨论的"文化适应... 三江并流"核心区"属"藏彝走廊"的南段,虽然该区域内的人们信仰不同、族属各异,但身份特征的差异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过多的不便,相反却能够和平共处、相互包容。究其原因,除其他学者所重点讨论的"文化适应——融合"机制外,还在于各民族间持续不断的物资交流和商贸互动。也那是说,各民族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往来交流、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商品交换 民族关系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三江并流”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及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亚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近年来"三江并流"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新的生计来源。当地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是群众自身作为发展主体,从事各种旅游服务,从中受益。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 近年来"三江并流"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新的生计来源。当地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是群众自身作为发展主体,从事各种旅游服务,从中受益。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应当大力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当坚持当地民众在发展乡村旅游业中的主体地位,并处理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利益共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乡村旅游 民族生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探索--以丽江石鼓特色小镇为例
18
作者 刘小妹 苏航 《小城镇建设》 2020年第6期36-44,共9页
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是近年来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与学术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原则,总结提出遗产综合展示、特色产业发展、区域联动发展三个层次的遗产利用方式;并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特色小镇为例... 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是近年来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与学术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原则,总结提出遗产综合展示、特色产业发展、区域联动发展三个层次的遗产利用方式;并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特色小镇为例,探讨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在石鼓特色小镇规划实践中,确立"保护与利用规划统筹"的规划主线,重点实行"四个统筹"的规划策略,包括统筹"长江第一湾"与"石鼓特色小镇"生态保护,统筹"长江第一湾"与"石鼓特色小镇"联动发展,统筹存量与增量空间风貌协调,统筹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在保护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对遗产资源三个层次的利用,从而实现石鼓国家级精品旅游休闲特色小镇创建培育、"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理景观标志"长江第一湾"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保护利用 特色小镇 三江并流 长江第一湾 石鼓镇
下载PDF
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开发——以三江并流区为例
19
作者 包广静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7-81,共5页
“三江并流”在 2003年以中国唯一全部符合世界自然遗产 4项标准的保护区,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特殊的荣誉,引起了海内外人士对“三江并流”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开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以三江并流区人地关系... “三江并流”在 2003年以中国唯一全部符合世界自然遗产 4项标准的保护区,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特殊的荣誉,引起了海内外人士对“三江并流”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开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以三江并流区人地关系结构的分析为框架,从人地关系角度提出了三江并流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策,对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世界遗产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与社区治理
20
作者 普荣 白海霞 《高师理科学刊》 2015年第4期57-60,共4页
三江并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遗产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带动作用.从遗产地社区治理的角度出发,协调社区各方利益,建立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合理、科学的区域旅游开发策... 三江并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遗产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带动作用.从遗产地社区治理的角度出发,协调社区各方利益,建立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合理、科学的区域旅游开发策略,从而探索出一条依托社区治理,促进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创新举措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地 旅游开发 社区治理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