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对策 被引量:107
1
作者 毛友生 赫捷 程贵余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1-404,共4页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4位。目前,外科手术仍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现就我国目前食管癌外科治疗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及对...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4位。目前,外科手术仍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现就我国目前食管癌外科治疗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胸腔镜 治疗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胸部淋巴结清扫 被引量:73
2
作者 朱成楚 陈仕林 叶敏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胸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病灶切除、胸部淋巴结清扫(胸腔镜组),以同期22例行常规开胸手术者为对照(常规开胸组),对两组间胸部淋巴结清扫及围手术期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胸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病灶切除、胸部淋巴结清扫(胸腔镜组),以同期22例行常规开胸手术者为对照(常规开胸组),对两组间胸部淋巴结清扫及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患者平均年龄55岁(34~73岁),肿瘤分期为T1~T3期,经右胸颈腹切口途径切除胸段食管,行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结果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的胸部淋巴结平均切除数分别为(7.8±1.7)和(7.5±1.3)个/例,其中食管旁为(3.16±1.86)和(3.61±0.26)个/例,气管旁为(1.08±0.25)和(1.84±1.43)个/例,支气管旁为(1.21±0.87)和(1.03±0.89)个/例,隆突下为(2.04±1.02)和(1.39±0.76)个/例,下肺静脉旁为(2.47±1.65)和(1.97±1.47)个/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部失血量分别为(130±83)和(350±135)ml,术后1d引流量分别为(280±132)和(350±149)ml,术后住院(10.9±2.5)和(14.6±1.7)d,平均费用(12386±1353)和(12526±1432)元/例,两组术中胸部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5.87,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胸部淋巴结清扫可达到常规三切口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且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清扫 电视胸腔镜 食管癌手术 胸部 下行 临床应用效果 常规开胸 左颈部吻合术 术后住院时间 食管癌切除 病灶切除 胸腔镜下 围手术期 平均年龄 肿瘤分期 胸段食管 平均费用 开胸手术 统计学 失血量 癌患者 手术者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3
作者 林哲莹 姚晓冬 吴桂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97例,其中2013年3—10月接受手术患者48例(A组),围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97例,其中2013年3—10月接受手术患者48例(A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处理,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接受手术患者49例(B组),围手术期按常规处理,比较2组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的次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B组相比,A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的次数、术后住院时间(t值分别为2.165、14.996、2.488、1.998)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坼值为8.92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术后引流量、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能促进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胸腔镜 腹腔镜 快速康复
原文传递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8
4
作者 刘瀚 陈亮 +2 位作者 朱全 闻伟 张石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回顾性选取完全胸腔镜下的肺部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89例,其中肺段切除26例,肺叶切除术6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回顾性选取完全胸腔镜下的肺部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89例,其中肺段切除26例,肺叶切除术6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所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钉仓数目、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比较,肺段切除术组相比于肺叶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天数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中使用钉仓数多(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一样安全有效,但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部小结节
原文传递
内科胸腔镜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8
5
作者 姜淑娟 牟晓燕 +2 位作者 张嵩 苏莉莉 马卫霞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在胸腔镜下的特点,以评价内科胸腔镜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1年山东省立医院呼吸科2380例经内科胸腔镜术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1320例,女1060例,年龄15~94岁,平均...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在胸腔镜下的特点,以评价内科胸腔镜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1年山东省立医院呼吸科2380例经内科胸腔镜术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1320例,女1060例,年龄15~94岁,平均(45±11)岁。结果(1)2380例患者中,癌性胸腔积液1338例(56.2%),镜下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可呈葡萄状、菜花状,部分结节融合为肿块,亦可呈弥漫性小结节。癌性结节比结核性胸膜炎结节形态更具多样性。(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14例(21.6%),胸腔镜下主要表现为胸膜弥漫性充血、粟粒样改变;胸膜多发灰白色小结节;胸膜腔内纤维素苔沉积、粘连(常呈多房性);胸膜肥厚。(3)病理诊断:2380例患者中胸膜转移肿瘤899例(37.8%)、原发性胸膜间皮瘤439例(18.4%);结核性胸膜炎514例(21.6%),非特异性炎症226例(9.5%)、脓胸190例(8.0%)、肝源性胸腔积液36例(1.5%)、不明原因胸腔积液76例(3.2%)。胸腔镜诊断阳性率为96.8%(2304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埘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胸腔肿瘤 间皮瘤 结核 胸膜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放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李斌 谭雪梅 袁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4例,按其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n=32,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OT组(n=32,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4例,按其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n=32,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OT组(n=32,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明显少于OT组(P<0.05)。术后第1、3天OT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VAT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5天血清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VATS组于术后第1、5天时间点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切除术 肺肿瘤 疼痛 手术后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52
7
作者 陈效颖 黄美星 +1 位作者 鄢敏英 康明强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3-784,共2页
总结了98例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变换体位,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操作,以降低术后感染及肿瘤细... 总结了98例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变换体位,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操作,以降低术后感染及肿瘤细胞扩散;术后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工作。98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手术中护理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张卫强 左建新 +2 位作者 谭健 梁海龙 赵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确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NSCLC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ATS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确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NSCLC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ATS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取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1周内的心、肺功能评定情况。结果 (1)VATS组共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其中4.7%(2/43)的患者发生心脏并发症,14.0%(6/43)的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2例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9.5%,其中24.3%(9/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心脏,35.1%(11/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肺部。VAT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TS组患者心脏和肺部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前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TS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高于对照组(P<0.05),VATS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采取VATS进行开胸手术可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非小细胞肺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毅 李元博 +5 位作者 刘宝东 陈东红 王若天 刘磊 钱坤 支修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7期2972-2975,共4页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小切口开胸手术在肺癌微创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胸腔镜组(n=47)及胸腔镜辅助小...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小切口开胸手术在肺癌微创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胸腔镜组(n=47)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手术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量亦明显低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可获得同样根治切除效果、安全可行,且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外科手术 非小细胞肺 肺叶切除
原文传递
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10
作者 林敏 涂远荣 +3 位作者 李旭 赖繁彩 陈剑锋 代祖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2315-231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差异。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开展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400例(2例因严重胸膜粘连放弃右侧手术),将398例分为3组。A组:T(2-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207例;...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差异。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开展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400例(2例因严重胸膜粘连放弃右侧手术),将398例分为3组。A组:T(2-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207例;B组:T3胸交感神经干切断131例;C组:L(3-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60例。结果各组均获成功,术后手掌多汗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无严重并发症。B组和C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分别为5.3%和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和A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分别为5.8%和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12,P〈0.01),B+C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T3或T(3-4)胸交感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疗效可靠,能有效减少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交感神经切除术 胸腔镜 代偿性多汗
原文传递
36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希文 赵俊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围术期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该科收治的74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36例和开放组38例。分析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效果及并发症,并应...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围术期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该科收治的74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36例和开放组38例。分析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效果及并发症,并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食管癌补充量表(EORTC QLQ-OES18)中文版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及住院时间,术后肺炎、胸腔积液和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开放组低,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2周时两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和功能评分均下降,症状评分均升高,术后24周时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腔镜组术后1周和12周在总体健康状况、躯体、角色、社会功能及疲倦、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困难症状方面评分优于开放组,其中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及疲倦症状评分术后24周仍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在术中出血、带管、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一些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手术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12
作者 周斌 刘传彬 +1 位作者 王家富 安术祥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90例根据入院病案单双号将其分为单孔切除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50例...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90例根据入院病案单双号将其分为单孔切除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50例与三孔切除组(采用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4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孔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切除组,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短于或低于三孔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切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6%(8/50),三孔切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5%(14/40),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临床效果基本相当,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稍微延长,但其可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切除术 胸腔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宗雨 谢言虎 +2 位作者 胡利国 周维德 柴小青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组)及静脉自控镇痛+SAPB组(S组)。2组术毕均行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S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组)及静脉自控镇痛+SAPB组(S组)。2组术毕均行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S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立即行超声引导下术侧SAPB,注射0.375%罗哌卡因0.4 mL/kg。记录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内吗啡累积消耗量及术后30 min、1 h、2 h、6 h、12 h、24 h NRS疼痛评分。若NRS疼痛评分大于4分,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必要时可重复,并记录镇痛补救比例、术后RASS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术后30 min、1 h、2 h、6 h 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1),2组术后12 h及24 h NR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NRS疼痛评分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S组术后6、12、24 h内吗啡累积消耗量均明显低于P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组间的RASS镇静评分,镇痛补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SAPB能明显减少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吗啡消耗量及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切除术 镇痛 吗啡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35
14
作者 林剑锋 郑炜 +2 位作者 朱勇 郭朝晖 陈椿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术后肺癌患者炎症反应程度的差别。方法选取73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孔组43例,三孔组30例,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及5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术后肺癌患者炎症反应程度的差别。方法选取73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孔组43例,三孔组30例,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及5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后1,3和5d的血清CRP和PCT浓度均较术前升高,但单孔组的升高幅度小于三孔组。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可能进一步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镜检查 肺癌 非小细胞 炎症 胸廓切开术 肺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T_3、T_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比较 被引量:31
15
作者 刘彦国 杨劼 +6 位作者 王俊 刘军 李剑锋 姜冠潮 黄宇清 杨帆 赵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2318-2320,共3页
目的探索在较低的单一位置切断交感神经链的T3、T4切断术用于手汗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多中心的回顾性对照研究,搜集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连续接诊的103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男49例,女54例,平均年龄23.2岁。103例患者分别进入T3... 目的探索在较低的单一位置切断交感神经链的T3、T4切断术用于手汗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多中心的回顾性对照研究,搜集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连续接诊的103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男49例,女54例,平均年龄23.2岁。103例患者分别进入T3、T4两个治疗组,接受同期双侧T3(n=66)或T4(n=37)交感神经链切断手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平均随访8.6个月±5.2个月。患者手掌多汗症状均完全改善,全组有效率100%。T4组有54.1%患者诉在天气过热时手掌略有潮湿,但患者对此结果表示满意,T3组有15.2%患者有类似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8,P〈0.01);T3组有25.8%术后出现手掌明显干燥、皴裂,T4组中5.4%出现类似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P〈0.05);33.6%患者出现代偿性出汗,其中T3组30例(45.6%),T4组8例(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P〈0.05)。结论较低节段单一位置的T3、T4切断术在手汗症治疗中效果肯定。其中T4切断术并发症少,更加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交感神经切除术 胸腔镜 纵隔镜
原文传递
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乔坤 曾绮桥 +3 位作者 林少霖 王正 洪英才 任康奇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FTS)流程在肺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49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分别应用后外侧小切口开胸肺切除(Ⅰ组)、单纯胸腔镜辅助开胸(Ⅱ组)、FTS联合胸腔镜辅助开胸(Ⅲ组)3种治... 目的评价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FTS)流程在肺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49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分别应用后外侧小切口开胸肺切除(Ⅰ组)、单纯胸腔镜辅助开胸(Ⅱ组)、FTS联合胸腔镜辅助开胸(Ⅲ组)3种治疗模式,快速康复流程包括:有效宣教、有效镇痛、早期下床、早期拔管,对比3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3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Ⅱ、Ⅲ组与Ⅰ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切口长度减少、术后曲马多针用量减少,但手术时间延长,以上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相比,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胸管拔除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曲马多针用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快肺癌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
原文传递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剑锋 李金锐 +2 位作者 杨帆 姜冠潮 王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2312-2314,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长期效果。方法对5年来同一医院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资料收集来自病历记录和电话随访。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5月,连续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了同... 目的评价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长期效果。方法对5年来同一医院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资料收集来自病历记录和电话随访。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5月,连续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了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9~48岁,平均33.4岁±9.4岁。多数经右侧入路完成胸腔镜下胸腺切除和前纵隔脂肪组织清除术。结果术后平均闭式引流2.1d±1.2d,平均术后住院6.3d±3.1d。围术期呼吸机辅助通气占28%(5/18),其中3例为术后短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不超过72h),另2例由于胆碱能或肌无力危象导致二次气管插管。全组失访2例,无死亡。随访时间26.4个月±10.9个月。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判定,9例(50%)完全稳定缓解(CSR),6例(33.3%)部分缓解,1例稳定(5.6%)。本组总有效率为83.3%。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可靠,长期效果肯定,疗效等同于其他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重症肌无力 疗效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段忠心 吴小慧 +1 位作者 王佳恒 刘菲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组和对照(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频率为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组和对照(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频率为2/100 Hz,电刺激强度由弱至强,逐渐调节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值(10~15 mA),持续30 min;术中麻醉期间持续TEAS,刺激强度为30 mA,频率为2/100 Hz,直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在相同的穴位上贴电极片,不进行相应的电刺激。结果T组患者舒芬太尼[(57.93±5.54)μg和(44.30±4.03)μg,t=-10.903,P=0.000]、瑞芬太尼[(1.56±0.26)μg和(1.08±0.18)μg,t=-8.3043,P=0.000]、丙泊酚[(763.23±62.04)mg和(559.20±46.44)mg,t=-14.420,P=0.000]及右美托咪定[(545.07±53.36)μg和(301.67±43.27)μg,t=-19.405,P=0.000],镇痛泵按压次数[(9.9±2.0)次和(2.9±1.3)次μg,t=-10.903,P=0.000],术后24 h[(3.53±1.07)分和(1.90±0.66)分,t=-7.090,P=0.000]、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37±0.61)分和(0.93±0.37)分,t=-4.660,P=0.000]评分均减少;T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均缩短,术后进食时间、开始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住院天数缩短,麻醉费用降低(均P<0.01或P<0.05);T组患者术毕恶心、呕吐、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头晕、躁动及嗜睡均较C组减少(均P<0.05);T组T1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降低。两组患者麻醉后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0~60之间(均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能有效减轻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胸腔镜 疼痛 康复
原文传递
胸腔镜手术1264例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29
19
作者 曲家骐 高昕 +4 位作者 侯维平 滕洪 童向东 王述民 许世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2309-2311,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12年胸腔镜手术,探讨胸腔镜手术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1264例,包括肺大疱切除62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切除119例、食管疾病手术107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215例、... 目的回顾性总结12年胸腔镜手术,探讨胸腔镜手术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1264例,包括肺大疱切除62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切除119例、食管疾病手术107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2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17例、胸外伤手术2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72例、胸腔疾病活检术84例。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食管癌切除经右胸游离食管和淋巴结清扫,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胃经食管床拉至颈部行食管、胃吻合。结果 1230例经 VATS 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34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为达到根治目的而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主要并发症45例,占3.56%。包括肺泡漏≥7 d 30例;术后出血4例,其中3例再次 VATS 手术止血,1例开胸止血;3例术后胸腔积液或积气,再次置闭式引流管;4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和1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食管憩室术后胸腔感染,食管胸膜瘘;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1例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患者,肺大疱切除术后第5天死于呼吸衰竭;10例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后2~26个月复发,其中3例再次 VATS 手术,并胸膜腔粘连术。结论 (1)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 VATS 主要适应证,胸部恶性肿瘤 VATS 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2)注重对胸外科医生 VATS 手术培训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3)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患者病情倡导个体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适应证
原文传递
前锯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在胸腔镜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邓康 许世杰 +4 位作者 钱燕飞 陈国栋 袁孝忠 周煦燕 姚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0-575,共6页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在胸腔镜手术后的应用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至8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前锯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组(PCNA组)和静...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在胸腔镜手术后的应用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至8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前锯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组(PCN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术毕,PCNA组行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注入0.3%罗哌卡因30 ml,留置导管予0.2%罗哌卡因行自控镇痛。PCIA组则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后1 h(T1)、4 h(T2)、8 h(T3)、24 h(T4)、2 d(T5)、3 d(T6)、4 d(T7)、出院前(T8)、30 d(T9)视觉模拟评分(VAS)和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PS)。记录首次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排便、拔胸引管及出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NA组静息状态T3、T4、T5时点VAS评分分别为0(0)、0(0)、0(0)分,低于PCIA组的0(2.0)、2.0(2.0)、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24、-3.944、-3.652,P〈0.05或P〈0.01)。PCNA组上臂活动T2~T7时点VAS评分分别为0(0)、0(0)、0(2.0)、0(2.0)、0(0)、0(0)分,低于PCIA组的0(2.0)、2.0(2.5)、2.0(2.0)、2.0(2.0)、2.0(2.0)、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84、-3.915、-4.484、-4.450、-3.422、-2.456,P〈0.05或P〈0.01)。PCNA组咳嗽状态T3~T7时点VAS评分分别为2.0(2.0)、2.0(2.5)、2.0(2.5)、2.0(2.0)、2.0(2.0)分,低于PCIA组的2.0(2.5)、4.0(4.0)、4.0(4.0)、3.0(2.0)、2.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32、-3.410、-2.643、-3.210、-2.746,P〈0.05或P〈0.01)。与PCIA组比,PCNA组PHPS评分在T3[1.0(1.3)比2.0(2.0)]、T4[1.0(2.0)比3.0(1.0)] 、T5[1.0(1.3)比2.0(1.3)]、T6[1.0(1.3)比2.0(2.0)]、T7[1.0(1.0)比1.0(2.0)]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49、-3.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阻滞 胸腔镜 镇痛 患者控制 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