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 被引量:36
1
作者 韩岩 卢丙仑 +5 位作者 杨力 熊猛 舒茂国 宋保强 张辉 雷永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6-168,i002,共4页
目的 为减少背阔肌皮瓣切取时供区的代价 ,尽可能保留肌皮瓣切取后背阔肌的功能。 方法 通过了解胸背神经、血管的解剖特点 ,切取肌皮瓣时不将胸背神经完全切断 ,保留部分或全部神经的支配。手术前后对背阔肌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进行... 目的 为减少背阔肌皮瓣切取时供区的代价 ,尽可能保留肌皮瓣切取后背阔肌的功能。 方法 通过了解胸背神经、血管的解剖特点 ,切取肌皮瓣时不将胸背神经完全切断 ,保留部分或全部神经的支配。手术前后对背阔肌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进行检查 ,了解术后保留的背阔肌功能。临床应用 2 0例修复下肢或前臂软组织缺损或伴骨外露。 结果  19例移植皮瓣成活良好 ,保留的背阔肌有收缩功能存在。 结论 在切取一定大小的背阔肌皮瓣时 ,保留胸背神经的支配 ,可减小背阔肌的功能损失 ,使供区的代价降低 ,符合皮瓣切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神经 背阔肌皮瓣 游离移植 手术治疗 肌肉组织
原文传递
人背阔肌肌内神经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方玖 薛黔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1-503,506,共4页
目的:为背阔肌亚部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和肌构筑法。结果:(1)支配背阔肌的胸背神经发出2~3支一级神经支入肌,入肌后发出呈树枝状分支分布到该肌,在肌中部构成网格状的神经分支密集区。(2... 目的:为背阔肌亚部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和肌构筑法。结果:(1)支配背阔肌的胸背神经发出2~3支一级神经支入肌,入肌后发出呈树枝状分支分布到该肌,在肌中部构成网格状的神经分支密集区。(2)背阔肌内上部肌重(58.91±10.29)g、肌长(18.76±1.67)cm、生理横切面积(3.39±0.65)cm2,外下部肌重(119.60±20.89)g、肌长(29.33±1.70)cm、生理横切面积(4.69±0.92)cm2。结论:(1)背阔肌有恒定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可分为两个亚部:内上部和外下部。(2)背阔肌内上部在肢体运动中更多的维持肩关节的稳定;而背阔肌外下部则更多参与肢体的速度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 肌内神经 肌构筑 胸背神经 肌移植
下载PDF
背阔肌节段肌瓣移植修复面瘫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莉 苗华 +3 位作者 王炜 张涤生 杨川 胡鸿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3-86,共4页
对86侧背闼肌及其内部血管进行了分段观测。1.背阔肌的节段动脉在肌肉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根据节段动脉的支数可将背阔肌分为4~6个节段肌瓣,其中以外3、4段最薄,血管蒂最长。3.胸背动脉分出内、外侧支的位置在肩胛骨下角平面上... 对86侧背闼肌及其内部血管进行了分段观测。1.背阔肌的节段动脉在肌肉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根据节段动脉的支数可将背阔肌分为4~6个节段肌瓣,其中以外3、4段最薄,血管蒂最长。3.胸背动脉分出内、外侧支的位置在肩胛骨下角平面上方18.5mm、背阔肌外侧缘内侧21.5mm.文中设计了四种形态的节段肌瓣供临床选用参考,并讨论了截取肌瓣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 节段肌瓣 移植 胸背动脉
下载PDF
选择性肌支神经转位治疗臂丛上干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东生 刘尚礼 +2 位作者 马若凡 李春海 戴绍业 《临床骨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选择最好的肌支神经转位治疗臂丛上干损伤。方法采用选择性肌支神经转位治疗臂丛上干损伤16例24人次,供转位的胸背神经、副神经、胸长神经和肋间神经等与腋神经的三角肌支、肌皮神经的肱二头肌支缝接。结果16例24块肌肉经... 目的选择最好的肌支神经转位治疗臂丛上干损伤。方法采用选择性肌支神经转位治疗臂丛上干损伤16例24人次,供转位的胸背神经、副神经、胸长神经和肋间神经等与腋神经的三角肌支、肌皮神经的肱二头肌支缝接。结果16例24块肌肉经4~14年随访,疗效优12块,良5块,可4块,差3块。结论手术的关键是肌支神经与肌支神经的缝接,从而使吻合口靠近肌肉,关节功能恢复快,转位神经中以胸背神经转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支神经 臂丛损伤 胸背神经 神经移植
下载PDF
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增红 曹东升 +3 位作者 谢娟 李红红 娄寅 朱邦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8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解剖胸背神经至见到内侧支和外侧支,将内侧支与外侧支分离,离断外侧支保留内侧支。应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进行... 目的:探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解剖胸背神经至见到内侧支和外侧支,将内侧支与外侧支分离,离断外侧支保留内侧支。应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进行美学评估。结果:16例乳房缺损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1例修复乳房早期形态及大小良好,因受放疗影响晚期出现挛缩,患者自我感觉不满意,再次手术置入假体重新塑形后效果满意,其余15例术后外形及感觉良好,患者均满意。美学评估结果:良6例,中9例,差1例。结论: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行乳房缺损修复操作简单、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皮瓣 胸背神经 乳房缺损 保乳术
下载PDF
人背阔肌的亚部化研究
6
作者 杨方玖 薛黔 刘茂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为背阔肌亚部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对35具尸体背阔肌行亚部化研究。结果(1)胸背神经主要(91.43%)发出两支一级分支,即内上支和外下支,其中内上支发出2~3支二级神经... 目的为背阔肌亚部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对35具尸体背阔肌行亚部化研究。结果(1)胸背神经主要(91.43%)发出两支一级分支,即内上支和外下支,其中内上支发出2~3支二级神经支,外下支发出3~5支二级神经支;二级神经支在肌内发出树枝状分支,并在肌中部构成网格状的神经分支密集区。(2)背阔肌内上部和外下部的肌质部表面积分别为134.33±16.82cm^2、226.93±32.05cm^2。结论背阔肌有较恒定的胸背神经分支分布,可分为两个亚部:内上部和外下部。外下部的肌质部表面积是内上部的1.6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 胸背神经 肌内神经 亚部
下载PDF
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的调查
7
作者 叶蒙福 宋鹤九 +2 位作者 赵林昌 马仁俊 孙树功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调查52具成年尸体(男38,女14)的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结果发现:上肩胛下神经多数为2支(53.85+4.89%),常起自后束(86.98±2.43%)。胸背神经均为1支,大多数起自后束(74.29±4.27%),有时与下肩胛下神经共干(22.86±4.1%)。... 调查52具成年尸体(男38,女14)的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结果发现:上肩胛下神经多数为2支(53.85+4.89%),常起自后束(86.98±2.43%)。胸背神经均为1支,大多数起自后束(74.29±4.27%),有时与下肩胛下神经共干(22.86±4.1%)。下肩胛下神经多数为1支(98.1±1.33%),半数以上起自腋神经(54.29±4.86%),所以应视为腋神经的分支。大圆肌支为下肩胛下神经的终支,但偶而可单独起自腋神经(1.87±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后束 肩胛下神经 胸背神经
下载PDF
C_7神经根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术中胸背神经电生理检测的意义
8
作者 李文翠 陆伟 +1 位作者 王大平 李继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生理检测对预测C7神经根移位术中胸背神经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7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均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术中切断C7之前分别刺激健侧臂丛上、中、下干,以及C7神经根各束支,采用肌电仪记录背阔肌动作电位波...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生理检测对预测C7神经根移位术中胸背神经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7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均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术中切断C7之前分别刺激健侧臂丛上、中、下干,以及C7神经根各束支,采用肌电仪记录背阔肌动作电位波幅(Amp),了解各神经对背阔肌的支配权重。结果干部刺激后,背阔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Amp在上、中、下干分别为(2.26±1.17)mv,(3.47±1.48)mv及(2.67±1.21)mv,中干与上、下干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C7各股束支中,后股总体Amp为(4.14±1.94)mv,明显高于前股(2.08±1.24)mv(P<0.01),且后股内侧Amp最大,为(3.97±1.53)mv,大于后股外侧(2.87±1.41)mv(P<0.05)。背阔肌支配权重在臂丛干部,以中干(41.30%±2.56%)为大,而中干又以中干后股(66.90%±1.72%)、后股内侧(38.37%±1.65%)为大。结论术中电生理检测可以较精确定位背阔肌的支配神经来源,对合理选择C7神经根移位术式、提高C7神经根移位术式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手术中 臂丛 颈7移位 胸背神经 动作电位
下载PDF
大鼠胸背神经和背阔肌在脊髓节段及脊神经节的定位研究
9
作者 林浩东 顾玉东 +1 位作者 王劼 陈德松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背神经和背阔肌在脊髓及脊神经节的定位,为临床作同侧C_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上干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一组在胸背神经内注入30%HRP,另一组在背阔肌内注入30%HRP。术后48h经升主动脉灌注处死... 目的探讨胸背神经和背阔肌在脊髓及脊神经节的定位,为临床作同侧C_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上干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一组在胸背神经内注入30%HRP,另一组在背阔肌内注入30%HRP。术后48h经升主动脉灌注处死,取双侧C_4~T_2脊髓节段和脊神经节,冰冻切片后利用TMB法进行呈色反应,观察切片内HRP标记细胞的情况。结果胸背神经和背阔肌注射HRP后,在脊髓可见标记的运动神经元胞体分布在同侧C_6~C_8前角,主要分布在C_7、C_8。两组C_7的HRP标记细胞数分别为[(19.60±2.61)个,x±s,下同]和(10.90±1.27)个,C_8的HRP标记细胞数分别为(21.30±3.24)个和(11.80±1.66)个。感觉神经纤维来自于同侧C_6~C_8脊神经节,各神经节的HRP标记细胞数量相近(P>0.05)。结论背阔肌主要由C_7、C_8神经根支配,胸背神经的运动纤维主要来自C_7和C_8脊髓节段,因而临床开展同侧C_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上干损伤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神经 背阔肌 脊神经节 脊髓
原文传递
胸背神经转移与腋神经吻接治疗三角肌麻痹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国兴 张立平 +1 位作者 孙红 樊平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18-18,共1页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 ,分别测量胸背神经和神经转移途径的长度 ,为胸背神经转移与腋神经吻合治疗三角肌麻痹术式的可能性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2 2具成人尸体 ,41侧 ,均为男性 ,测量胸背神经的起始点至前肌支入肌点的长度 ;于上肢下垂位...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 ,分别测量胸背神经和神经转移途径的长度 ,为胸背神经转移与腋神经吻合治疗三角肌麻痹术式的可能性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2 2具成人尸体 ,41侧 ,均为男性 ,测量胸背神经的起始点至前肌支入肌点的长度 ;于上肢下垂位从胸背神经起始点过腋鞘的后侧穿四边孔至其后缘 ,测量神经的转移途径。结果 胸背神经平均长度为 (12 .47± 1.2 0 )cm ,神经转移途径为 (9.62± 1.2 7)cm。结论 胸背神经要比其转移途径的长度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神经转移 腋神经吻接 治疗 三角肌麻痹 解剖学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