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权利与私法 被引量:61
1
作者 克劳斯-威尔海姆·卡纳里斯 曾韬 曹昱晨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95,共25页
尽管人们针对基本权利与私法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为时已久,但两种相关学说均不能令人满意。"直接第三人效力"学说不仅在基本权利教义学理论上有站不住脚的地方,也会导致令人忧虑的实践后果;"间接第三人效力"学说的主... 尽管人们针对基本权利与私法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为时已久,但两种相关学说均不能令人满意。"直接第三人效力"学说不仅在基本权利教义学理论上有站不住脚的地方,也会导致令人忧虑的实践后果;"间接第三人效力"学说的主要问题则体现在教义学学理方面。因此,人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基本权利的相对人和基本权利作用于私法的具体方式问题。基本权利的相对人只能是国家。就基本权利与私法立法者的关系而言,基本权利的效力是直接的;而在私法主体的关系之中,基本权利主要通过保护命令这种形式发挥作用,其效力也是间接的。在此种思路的引导下,人们可以看到私法本身便已提供了手段多元的保护基本权利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私法 第三人效力 保护命令
原文传递
第三方支付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涂萌 张绵伟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0-75,共6页
[目的/意义]探析第三方支付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为当前支付平台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当前法律法规和学术观点,对一些典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行为、产品、服务及隐私条款进行研究,分析第三方支付用户个... [目的/意义]探析第三方支付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为当前支付平台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当前法律法规和学术观点,对一些典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行为、产品、服务及隐私条款进行研究,分析第三方支付用户个人信息存在的风险和原因。[结果/结论]支付账户的高价值性、主流支付平台独特的商业模式,以及立法监管不足是造成当前第三方支付用户个人信息面临安全威胁的三大主要原因。保护支付平台用户个人信息,应强化立法保护、设立专门个人信息保护机构,辅以行业自律、安全技术创新,同时网络用户也应提升信息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个人信息保护 风险 保护措施
原文传递
行政法上第三人保护的权利基础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世杰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9,共18页
第三人的公权利可谓行政法上第三人保护的权利基础。只有以公权利为支点,才能建构行政法上第三人保护的完整体系,为第三人提供周延的保护。第三人公权利形成的现实背景是现代的分配行政。随着行政活动形态的变化,社会联系日益密切,行政... 第三人的公权利可谓行政法上第三人保护的权利基础。只有以公权利为支点,才能建构行政法上第三人保护的完整体系,为第三人提供周延的保护。第三人公权利形成的现实背景是现代的分配行政。随着行政活动形态的变化,社会联系日益密切,行政机关经常要分配有限的资源,调整复杂利益间的冲突,进而可能侵害第三人的利益。在民主秩序中,第三人利益与对私益保护的自我决定结合起来,并被扩张的公权利概念所吸纳,第三人的公权利得到承认。应在三方行政法律关系的情境中观察第三人公权利。基于私人间利害关系的不同结构,第三人公权利的形态和判断方法都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保护 公权利 分配行政 行政法律关系
原文传递
从“一带一路”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机遇与前景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梅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7,127,共14页
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东亚地区局势变化、日本拓展海外市场的诉求增强、"一带一路"先期成果显著的情况下,2017年春季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势头,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变化。中日两国围... 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东亚地区局势变化、日本拓展海外市场的诉求增强、"一带一路"先期成果显著的情况下,2017年春季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势头,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变化。中日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对接合作的氛围升温,开始进入务实性探讨和初步合作阶段。2018年10月,安倍首相正式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五十多项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金融、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将逐步开展合作。今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将面临一些挑战,如美国因素干扰、中日关系不稳固、中日制度性差异、第三方市场不确定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促进中日关系良性运行,在合作中求同存异,携手共促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第三方市场 中日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 物流 能源环保
原文传递
论德国法中的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 被引量:15
5
作者 丁勇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德国法中长期由判例发展出的由第三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做法已借助新债法的修订正式纳入民法典中,这一对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缔约过失责任的突破昭示了该责任信赖保护的宗旨,可以对正确认识缔约过失责任提供启示。
关键词 德国法 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 债法 侵权法 管理人责任
下载PDF
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的范畴与本质 被引量:17
6
作者 许瑞超 《交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1期46-59,共14页
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也被称为水平效力、私人效力、基本权利在私法或私人法律关系中的效力等。第三人效力是指,基本权利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对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产生影响。实践中,公私二元划分是第三人效力探讨的基... 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也被称为水平效力、私人效力、基本权利在私法或私人法律关系中的效力等。第三人效力是指,基本权利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对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产生影响。实践中,公私二元划分是第三人效力探讨的基础;基本权利客观法属性是第三人效力的规范范畴;基本权利人类图像与自由权的多重面向是第三人效力的价值范畴;基本权利保护义务是第三人效力的义务范畴;基本权利取向解释是第三人效力的方法范畴。第三人效力具有体系正义、规范正义和个案正义的诉求,本质上是涵盖不同范畴的结构性效力。提出第三人效力的目的在于国家通过干预社会和消解社会不公正,为私人主体创造秩序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效力 客观法属性 保护义务 基本权利三角关系 结构性效力
下载PDF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监管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丽珠 吕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作为一种市场化机制,主要系污染者和第三方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对污染者和第三方监管的内容应有所不同。鉴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局限性,在推行第三方治理时应注重监管,实现第三方治理有效规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监管
下载PDF
第三方支付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6
8
作者 梁文彧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8期4-7,共4页
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行业飞速发展而国内对于第三方支付领域监管滞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刚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第三方支付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方的市场地位,加强了对于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理,但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 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行业飞速发展而国内对于第三方支付领域监管滞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刚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第三方支付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方的市场地位,加强了对于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理,但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使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面临很多风险。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不足,尤其是对于消费者保护力度的不足,制约着第三方支付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监管 消费者保护
下载PDF
网络隐私第三方认证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9
作者 董燕影 周庆山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研究表明,由于担心个人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人们对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心存疑虑,严重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旨在给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网络隐私法律框架之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产生了基于市场运作的网络隐私... 研究表明,由于担心个人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人们对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心存疑虑,严重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旨在给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网络隐私法律框架之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产生了基于市场运作的网络隐私第三方认证。为了减少网络用户担心隐私遭到侵犯的不安全感,不少网站加入网络隐私认证计划。本文介绍了网络隐私第三方认证运行机制,以及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第三方认证机制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隐私 第三方认证 隐私保护
原文传递
移动支付崛起背景下强化支付账户监管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涛 蒋光高 +1 位作者 李平 汪东灵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96,共8页
支付账户作为第三方支付资金来源、运用和周转过程的载体,记录、反映用户的电子商务交易信息。随着我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逐步衍变,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发展趋势,但同时存在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支付账户非本地化、消费维权难等问题,... 支付账户作为第三方支付资金来源、运用和周转过程的载体,记录、反映用户的电子商务交易信息。随着我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逐步衍变,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发展趋势,但同时存在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支付账户非本地化、消费维权难等问题,监管问题随之凸显。本文通过解析我国支付账户的演变历程和监管实践,并借鉴国外监管模式,力求提出一些有益于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和规范支付账户监管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金融 电子商务 支付结算 支付市场 支付风险 风险监管 支付账户监管 穿透式监管 互联网金融监管 金融消费者保护
下载PDF
第三方施工中燃气管道设施的保护 被引量:9
11
作者 曹义四 谢高新 夏卫国 《煤气与热力》 2010年第5期26-30,共5页
介绍了深圳市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概况,分析了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主要成因,总结了深圳市遏制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关键词 第三方施工 第三方破坏 燃气管道保护
下载PDF
论中介机构在消防管理中的作用及地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元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5期419-420,共2页
在分析中介机构参与消防管理作用和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介机构参与消防管理的范围 ,对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介机构 消防管理 消防监督 高层建筑
下载PDF
人事诉讼判决效力的扩张与第三人程序保障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美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93,共8页
为保持身份关系的稳定,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诸多国家都赋予了人事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它是判决"相对效原则"的例外。通过检察官参与人事诉讼、限制适用辩论主义、实行职权探知等特别"法则"的施行,为人事诉讼判决既... 为保持身份关系的稳定,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诸多国家都赋予了人事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它是判决"相对效原则"的例外。通过检察官参与人事诉讼、限制适用辩论主义、实行职权探知等特别"法则"的施行,为人事诉讼判决既判力的扩张提供了依据。但从施行这些特别法则国家的司法实践来看,难以实现对案外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在固守人事诉讼判决"对世效力"为基本原则的同时,应另辟它路实现对法律地位受到影响的第三人的程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事诉讼 判决效力 扩张 第三人 程序保障
下载PDF
云计算数据安全 被引量:7
14
作者 聂雄丁 韩德志 毕坤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32-33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解决云环境下数据的隐私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安全挑战的方法。综述了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安全技术,着重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单一性缺陷,并通过改进使之更加完善。提出了使用第三方审计不仅可以批量验证云租户数据的完整... 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解决云环境下数据的隐私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安全挑战的方法。综述了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安全技术,着重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单一性缺陷,并通过改进使之更加完善。提出了使用第三方审计不仅可以批量验证云租户数据的完整性,还可以构建云环境的可信链以及保障云租户数据隐私性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安全 第三方审计 隐私 分级保护
下载PDF
基于保序加密的网格化位置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楠 贾春福 +2 位作者 梁爽 李瑞琪 刘哲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88,共11页
集中式可信第三方结构是基于位置的服务中常用的隐私保护结构。然而,一旦中心第三方服务器被攻破或不可信任,用户的位置隐私就有被泄露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用户自定义网格化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先将查询范围自动网格化处理,... 集中式可信第三方结构是基于位置的服务中常用的隐私保护结构。然而,一旦中心第三方服务器被攻破或不可信任,用户的位置隐私就有被泄露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用户自定义网格化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先将查询范围自动网格化处理,再结合保序加密技术,使用户的实时位置在隐藏状态下仍能进行比较。由于该方案在整个查询过程中,信息全程处于加密状态,服务器不知道任何用户的具体位置信息,增强了对用户位置隐私的保护;又由于该方案的中心第三方服务器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比较操作,有效减少了它在处理大量数据时的时间开销。安全分析阐明了该方案的安全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使中心服务器的时间开销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第三方 基于位置的服务 位置隐私保护 用户自定义网格 保序加密
下载PDF
A Literature Review: Potential Effects That Health Apps on Mobile Devices May Have on Patient 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
16
作者 Anna Sheri George Jomin George Judy Jenkins 《E-Health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2024年第3期23-44,共22页
Purpos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threats to patient 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 posed by mHealth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s. Methodology: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selec... Purpos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threats to patient 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 posed by mHealth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s. Methodology: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selecting eighty-eight articles published over the past fifteen years. The study assessed data gathering and storage practices, regulatory adherence, legal structures, consent procedures, user education, and strategies to mitigate risks. Results: The findings reveal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ies designed to safeguard privacy and facilitate the widespread use of mHealth apps. However, persistent ethical issues related to privacy remain largely unchanged despite these technological str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Devices Patient Privacy Confidentiality Breaches Data Security Data protection Regulatory Compliance User Consent Data Encryption third-party Integration User Awareness
下载PDF
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宏伟 朱信铭 朱璇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1年第5期10-12,共3页
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满足了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的支付需求,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较为滞后,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监管不够,第三方支付产品质量参... 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满足了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的支付需求,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较为滞后,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监管不够,第三方支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用户的交易安全和个人信息受到威胁。国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规范,实行行政许可。本文作者参加了多家第三方平台的测评工作,对第三方平台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提高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信息安全 互联网支付 交易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
下载PDF
保险合同任意解除中的第三人保护检视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景善 郜俊辉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127,共13页
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对保险合同享有任意解除权。但是,投保人行使任意解除权将使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等第三人受损。为此,《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17条专门作出规定,对第三人予以保护。本文以该条前段部分为实证法基础,从限制任意解... 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对保险合同享有任意解除权。但是,投保人行使任意解除权将使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等第三人受损。为此,《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17条专门作出规定,对第三人予以保护。本文以该条前段部分为实证法基础,从限制任意解除权行使的角度,重新检讨该情形中的第三人保护问题。第三人保护其实等同于如何限制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权的问题:对第三人的保护越强,则对投保人解除权的限制越多;反之亦如此。对于任意解除权的限制,理论上一般有三种解决模式:"同意模式""通知模式"以及"自由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之间作抉择,其关键在于利他保险的对价关系。利他保险中一般存在两种对价关系:无偿的赠与关系和有偿的劳动关系,现行保险法是以无偿的赠与型利他保险为原型,所以在一般规则上,应当采用"自由模式",即投保人可以自由行使任意解除权,无需经过受到第三人的限制。而作为例外,在"职工型利他保险"之中则应当采取"通知模式",即投保人行使任意解除权时负有对第三人的通知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保险 任意解除权 第三人保护 对价关系
原文传递
第三方出资机制的二元监管模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鹏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随着新加坡、香港特区的立法改革,第三方出资机制作为一种争议解决费用的承担方式,已经在亚太区域的商事仲裁市场展露头角。当前,中国内地商事仲裁事业发展迅猛,带动争议解决费用融资需求增长,第三方出资机制的引入势不可挡。然而,人们... 随着新加坡、香港特区的立法改革,第三方出资机制作为一种争议解决费用的承担方式,已经在亚太区域的商事仲裁市场展露头角。当前,中国内地商事仲裁事业发展迅猛,带动争议解决费用融资需求增长,第三方出资机制的引入势不可挡。然而,人们忽视第三方出资机制可能对仲裁程序带来的潜在挑战,在金融市场对其也缺乏必要监管的意识。树立二元监管模式,以金融市场和仲裁程序两条主线规范第三方出资机制,既能保障仲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亦可引导、鼓励第三方出资产业化,使其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出资 商事仲裁 金融市场 二元监管模式 投资权益保障
原文传递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role of IPR protection 被引量:5
20
作者 Ou Bai Jiang Wei +1 位作者 Xiaohua Yang Roger (Rongxin)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 2020年第1期1-15,共1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By integrating the relational view and innovation appropriation persp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By integrating the relational view and innovation appropriation perspectives,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three mechanisms of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dco-reput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nd technological normsd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urvey data of high-technology firms in China are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hypothe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at IPR protection has different moderating effect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relational governance literature by add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ird parties and analyzing three mechanisms of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in a single model. This study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innovation appropriation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role of IPR protection in govern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Finally, this study offers suggestions on how Chinese firms should govern thei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o remedy the limitations of a weak IPR leg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PR protection Chinese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