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石蜡热氯化工艺的探讨
1
作者 白瑞安 张爱萍 《中国氯碱》 CAS 2003年第2期25-26,共2页
通过估算氯化石蜡分解的热力学数据,探讨了热氯化工艺温度与压力的关系,解释了反应中出现的现象,并提出操作控制方法。
关键词 氯化石蜡 热氯化工艺 分解 热力学 工艺温度 压力
下载PDF
二甲基一氯硅烷和三氯氢硅的热氯化反应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锐 贾朝航 +3 位作者 徐茂兰 马天悦 彭文才 张建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2-87,101,共7页
去除三氯氢硅(SiHCl_(3))中的碳杂质可提高多晶硅的纯度,但SiHCl_(3)和二甲基一氯硅烷[(CH_(3))_(2)SiHCl]的沸点极为接近,在精馏过程中易形成共沸物。因此,SiHCl_(3)中的(CH_(3))_(2)SiHCl较难去除。提出以Cl_(2)为氯源,通过热氯化反应... 去除三氯氢硅(SiHCl_(3))中的碳杂质可提高多晶硅的纯度,但SiHCl_(3)和二甲基一氯硅烷[(CH_(3))_(2)SiHCl]的沸点极为接近,在精馏过程中易形成共沸物。因此,SiHCl_(3)中的(CH_(3))_(2)SiHCl较难去除。提出以Cl_(2)为氯源,通过热氯化反应将(CH_(3))_(2)SiHCl转化为高沸点的甲基氯硅烷,以增大相对挥发度,便于后续精馏除杂。但(CH_(3))_(2)SiHCl和SiHCl_(3)会同时发生氯化反应,为此,探究了两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0℃、120 min时,(CH_(3))_(2)SiHCl的转化率为53.1%,SiHCl_(3)的转化率为14.3%,(CH_(3))_(2)SiHCl的转化率最佳。最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了反应路径,确定了反应机理。SiHCl_(3)、(CH_(3))_(2)SiHCl氯化反应的能垒差在于Cl_(2)与SiCl_(3)·、(CH_(3))_(2)SiCl·反应的能垒,且Cl_(2)与SiCl_(3)·反应的能垒比与(CH_(3))_(2)SiCl·反应的能垒高60.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一氯硅烷 热氯化 三氯氢硅 氯气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1,1-二氟-1-氯乙烷(R142b)合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青松 罗建科 史俊峰 《浙江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介绍了1,1-二氟-1-氯乙烷(R142b)的主要合成方法,并重点对R152a光氯化法和VDC加成氟代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R142B 加成氟代法 热氯化 光氯化 氟化 高沸物
下载PDF
热氯化反应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扈小丹 王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以热氯化反应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其控制的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 ,根据热氯化反应过程的运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建立了控制系统知识库 ,设计构造了热氯化反应过程的知识分层智能专家控制系统。整套系统已在工程实际中成功运行 。
关键词 热氯化反应器 反应过程 智能控制 设计 专家系统 知识库 甲烷氯化物 甲醇法
下载PDF
二氯乙烷氯化制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刚 周强 李宗伟 《中国氯碱》 CAS 2021年第9期15-17,32,共4页
通过对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氯化反应进行研究,实现了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共线生产,并大幅度降低副产物,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关键词 二氯乙烷热氯化反应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下载PDF
化学辅助方法用于剩余污泥减量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迟军 龚辉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年第8期4-6,共3页
最近,基于化学氧化和解偶联的污泥减量新方法得到更深入研究。回顾了化学辅助方式减少剩余污泥产生的方法,包括碱(酸)加热处理,活性污泥自氧工艺,氯活性污泥工艺,新陈代谢解偶联和高浓度溶解氧方法。
关键词 剩余污泥减量 碱-加热处理 臭氧 新陈代谢解偶联 化学氧化 污泥减量 剩余污泥 辅助方法 活性污泥工艺
下载PDF
聚丙烯水相悬浮热氯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坚 黄志明 +5 位作者 张贺 张照龙 包永忠 单国荣 孔万力 翁志学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4,共5页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水相悬浮热氯化,考察了氯化时间和温度、IPP粒径、搅拌转速、通氯速率等条件对氯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氯含量随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IPP粒径的减小而呈线性增大;在IPP充分分散条件下搅拌和通氯速率对氯化几无...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水相悬浮热氯化,考察了氯化时间和温度、IPP粒径、搅拌转速、通氯速率等条件对氯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氯含量随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IPP粒径的减小而呈线性增大;在IPP充分分散条件下搅拌和通氯速率对氯化几无影响。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氯化反应首先发生在粒子表面,氯化产物将粒子表面孔隙填充,增加了氯向粒子内部扩散的阻力,致使粒子内部的氯化反应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氯化反应 温度 IPP粒径 搅拌转速
下载PDF
热冲击和加氯对海水中叶绿素a恢复的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江志兵 曾江宁 +1 位作者 陈全震 郑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6-801,共6页
于室内研究了海水中四季浮游植物在受不同升温幅度(△T)和加氯浓度(CD)胁迫后,其现存量叶绿素a在15d内的恢复过程.结果表明,自然水温越高,△T越大,叶绿素a含量恢复越慢.春、秋、冬季自然水温较低,热冲击对浮游植物生产力影响不大,△... 于室内研究了海水中四季浮游植物在受不同升温幅度(△T)和加氯浓度(CD)胁迫后,其现存量叶绿素a在15d内的恢复过程.结果表明,自然水温越高,△T越大,叶绿素a含量恢复越慢.春、秋、冬季自然水温较低,热冲击对浮游植物生产力影响不大,△T=4,8,12℃时,叶绿素a仅需1-7d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夏季自然水温较高,热冲击对其生产力影响较大,当△T为4-8℃时,叶绿素a恢复需9-10d;当△T=12℃时,叶绿素a不可恢复.加氯较热冲击对浮游植物生产力影响更大,CD=1.0mg/L时,各季节叶绿素a尚能恢复,但当CD≥3.2mg/L时,叶绿素a不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击 加氯 叶绿素A 滨海电厂
下载PDF
甲烷热氯化制氯代甲烷工艺原理
9
作者 张令谋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33,共10页
介绍了甲烷热氯化反应的化学热力学与化工动力学,包括理想置换型与理想混合型连续式氯化反应器的化学反应工程公式。强调了入炉气的稀释与预热问题是反应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甲烷热氯化反应的典型工艺流程,物料衡算方法,主要工艺参数的... 介绍了甲烷热氯化反应的化学热力学与化工动力学,包括理想置换型与理想混合型连续式氯化反应器的化学反应工程公式。强调了入炉气的稀释与预热问题是反应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甲烷热氯化反应的典型工艺流程,物料衡算方法,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公式及甲烷热氯化反应炉热量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热氯化反应 氯代甲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