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古代的诗画理论看图文内在张力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向荣 巩辉 《包装学报》 2014年第3期66-70,共5页
中国古代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命题主要有二:诗画同源与诗画一律。至明清时期,前者演变为"以书入画",后者则演变成"题诗入画"。诗与画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各有其内在张力,诗与画,或者说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 中国古代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命题主要有二:诗画同源与诗画一律。至明清时期,前者演变为"以书入画",后者则演变成"题诗入画"。诗与画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各有其内在张力,诗与画,或者说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者互文表达的共同情境,也由此形成了图文关系的张力表达。以诗画关系为切入点,对当下图文关系展开学理渊源层面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当下图文战争的学理立场和图文的互文建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诗画理论 图文关系 张力
下载PDF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坚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9-23,共5页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展现了鱼跃鸢飞、花开花落的无限生机景象,启迪着诗画艺术追求淡尽风烟、澹泊空明的审美境界。禅道和诗画艺术的相通圆融,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意蕴空间,给我们很深的审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境 山水诗画 诗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