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研究 被引量:72
1
作者 李志强 赵卫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协同创新 耗散结构论 熵理论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被引量:54
2
作者 陆林 鲍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5-768,共14页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认为千岛湖旅游地是以外部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为支撑,以吸引物子系统、设施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为基础的旅游地耗散结构系统(TDSS)。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认为从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到1981年"富春...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认为千岛湖旅游地是以外部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为支撑,以吸引物子系统、设施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为基础的旅游地耗散结构系统(TDSS)。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认为从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到1981年"富春江—新安江"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岛湖旅游系统处于萌芽状态,各子系统尚未完善成形;1982年至1994年为系统形成期,各子系统发展逐渐完善,旅游系统整体效应开始初步显现;从1995年起,千岛湖旅游地系统进入发展期,各子系统基本上发育成熟完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明显,系统的整体效应显著;2000年以后,千岛湖旅游地系统处于优化发展状态,各子系统之间进一步协调发展,旅游系统整体效应大大增强,并推动了旅游地的转型发展。探讨了其演化机制,认为旅游地系统演化的本质是耗散结构的负熵输入过程,系统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是其演化动力,并通过基于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导的中心控制的系统他组织与基于供给与需求、人地关系、区域协调以及利益主体平衡四类非线性作用的系统自组织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千岛湖旅游地 演化进程 演化机制
原文传递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 被引量:41
3
作者 宋会君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0,53,共3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以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存在于运动训练这一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可行...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以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存在于运动训练这一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可行的。增加竞技能力系统的“负熵”是实现竞技能力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运动员 竞技能力 有序性 运动训练 系统论 运动技能
下载PDF
基于最小熵产生与耗散结构和混沌理论的河床演变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徐国宾 杨志达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8-956,共9页
阐述了最小熵产生、耗散结构和混沌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河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河流只可能处于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河流处于近平衡态时,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其演变过程... 阐述了最小熵产生、耗散结构和混沌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河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河流只可能处于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河流处于近平衡态时,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其演变过程表现为逐渐趋向于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相对平衡状态,在相对平衡状态水流的熵产生或能耗率为最小值。当作用在河流上的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后,河流就会离开原来的相对平衡状态,寻求与新的约束条件相适应的相对平衡状态。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熵产生或能耗率并不是单调减少,而是有增有减,直到新的相对平衡状态,水流的熵产生或能耗率一定是与新的约束条件相适应的最小值。河流处于远离平衡态时,其演变过程可以经受突变,导致河型转化发生。河型转化是在外界条件缓慢变化过程中,超过某一临界值而发生的突变,这种突变相当于热力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因而可以用耗散结构和混沌理论解释河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 最小熵产生原理 最小能耗率原理 耗散结构理论 混沌 河床演变 河型转化
原文传递
破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要求 被引量:21
5
作者 母福生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06年第4期20-23,共4页
破碎理论是解决物料粉碎与能量消耗关系的理论基础,它对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要回顾与分析了破碎理论的发展,认为现有的破碎理论在粉碎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粉碎领域的拓宽,已显出了它的局限性,... 破碎理论是解决物料粉碎与能量消耗关系的理论基础,它对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要回顾与分析了破碎理论的发展,认为现有的破碎理论在粉碎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粉碎领域的拓宽,已显出了它的局限性,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寻求更完善、更准确、使用范围更广的破碎理论已成为技术发展的需要。阐述了物料粉碎系统是一个具有突变本质、不可逆特性与耗散结构的非平衡热力学复杂系统,提出需在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理论 非平衡热力学 能量消耗 突变理论耗散结构
下载PDF
围岩稳定分析的非线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许传华 任青文 《岩土工程技术》 2003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地下工程围岩体具有高度非线性 ,可以借助当代非线性科学研究和预测它的力学行为。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等非线性科学理论研究岩石非线性稳定问题 ,进一步揭示出岩体失稳过程和破坏机理 。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 非线性理论 耗散结构 非线性动力学 突变论
下载PDF
“港口-产业-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被引量:27
7
作者 蒋柳鹏 封学军 王伟 《水利经济》 2011年第1期11-14,18,共5页
分析了"港口-产业-城市"复合系统(port-industry-citycomposite system,以下简称PICCS)的特性,认为PICCS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系统。依据协同原理,构建了PICCS协调度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连云港市PICCS的协调度。结果表明,... 分析了"港口-产业-城市"复合系统(port-industry-citycomposite system,以下简称PICCS)的特性,认为PICCS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系统。依据协同原理,构建了PICCS协调度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连云港市PICCS的协调度。结果表明,PICCS协调度模型能够定量化地显示PICCS的协调发展状况,并找出PICCS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港口地区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机制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宏观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度 协同论 “港口-产业-城市”复合系统 耗散结构
下载PDF
基于脆弱性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韩豫 成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4-170,共7页
为揭示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的深层机理,基于脆弱性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地铁系统的脆弱链模型。从脆弱性的角度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演化机理和致因要素的影响机理,提出着眼于脆弱性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结果... 为揭示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的深层机理,基于脆弱性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地铁系统的脆弱链模型。从脆弱性的角度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演化机理和致因要素的影响机理,提出着眼于脆弱性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结果表明:地铁系统具有脆弱性,系统及其事故演化过程具有耗散结构特性;事故是干扰、暴露和地铁系统脆弱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干扰和暴露是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地铁系统脆弱性能够影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运营安全 事故致因理论 脆弱性 演化机理 耗散结构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知识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肖冬平 顾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68-172,共5页
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知识网络的耗散结构机理,探讨知识网络结构自组织演化的规律:从网络系统的组建之前的无序状态向网络组建之后的静态有序结构,再向网络运行阶段的动态有序结构演化。
关键词 知识网络 自组织理论 耗散结构 演化
下载PDF
基于熵及耗散结构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过程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伟珂 向兰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9-154,共6页
本文以封闭场所内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为研究起点,以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熵增理论的思想来描述突发事件产生的运动机理,将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动因及控制措施分别作为熵增因素和负熵因素进行分析,再运用结构耗散的思想来解... 本文以封闭场所内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为研究起点,以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熵增理论的思想来描述突发事件产生的运动机理,将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动因及控制措施分别作为熵增因素和负熵因素进行分析,再运用结构耗散的思想来解决熵增的问题,以达到使系统的熵最小化、使系统恢复至平衡状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熵理论 耗散结构
下载PDF
黄河流域发展质量综合评估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金良 曹智伟 +1 位作者 金鑫 李超群 《水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7-926,共10页
黄河流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中要素众多,关系复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人民治黄以来,流域保护治理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打破传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流域治理模式,亟需从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 黄河流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中要素众多,关系复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人民治黄以来,流域保护治理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打破传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流域治理模式,亟需从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角度深入开展流域发展质量综合评估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系统科学和信息论等基础理论,提出流域发展质量综合评估理论,构建了流域发展指数(BasinDevelopmentIndex,BDI)及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的评价体系,探索流域巨系统演变规律,为流域保护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研究发现,BDI总体演变规律为先降低后升高,呈现震荡式向好趋势;人均GDP、总冲淤量(黄河下游)、重要断面生态基流保证率、生境质量指数为影响黄河流域巨系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决策理论 流域发展指数 耗散结构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生旺 谢旭东 +2 位作者 孙庆祝 刘红建 孙久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及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封闭与开放性、线性与非线性、确定与不确定等方面对传统与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体育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所得启示:1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打破平衡态,实现开放性;2多种教学方式和组织...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及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封闭与开放性、线性与非线性、确定与不确定等方面对传统与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体育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所得启示:1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打破平衡态,实现开放性;2多种教学方式和组织手段相结合,建立非线性机制;3体育教师由程序意识转向策略意识,实现弹性教学设计;为体育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的思维范式,追求新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体育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耗散理论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崔旺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沙漠化逆转过程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 ,论述了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的“涨落”现象、耗散结构的形成及非平衡相变的发生。指出属于开放系统的沙漠化逆转过程表现为时间序列的有序和空间结构的无序 ,是多重耗散结构下的... 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沙漠化逆转过程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 ,论述了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的“涨落”现象、耗散结构的形成及非平衡相变的发生。指出属于开放系统的沙漠化逆转过程表现为时间序列的有序和空间结构的无序 ,是多重耗散结构下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自我调控的组织能力。熵增代表着沙漠化过程 ,负熵增代表着沙漠化逆转过程。这对研究沙漠化过程的平衡稳定有序与非平衡稳定有序的关系 ,恶化与逆转、单因素与综合、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并认为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有助于建立一门有关“过程”的沙漠生态学 ,以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耗散理论 时间序列 空间结构 沙漠生态学 人为因素
下载PDF
基于熵理论的重大事故复杂链式演化机理及其建模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浪 吴超 王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
为完善重大事故演化的本质规律和探究事故后果累积放大原理,从安全物质学的视角提出事故链定义和形成机理,并解析其内涵;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表征事故链演化过程的载体反映;基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构建事故链式演化概念模型;基于... 为完善重大事故演化的本质规律和探究事故后果累积放大原理,从安全物质学的视角提出事故链定义和形成机理,并解析其内涵;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表征事故链演化过程的载体反映;基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构建事故链式演化概念模型;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论述事故阶段演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提炼事故预防与控制策略框架。研究结果丰富了事故链式演化理论,可为事故预防与控制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演化 事故链 事故载体 熵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 概念模型
下载PDF
耗散结构论中的哲学问题初探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强 田泽军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耗散结构论通过对客观世界中各类系统存在方式的研究与比较 ,着重揭示了开放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与背景条件 ,进而从整体上说明了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耗散结构论 系统分类 开放系统 存在方式 决定性 随机性 哲学问题
下载PDF
耗散结构论的理论价值及方法论意义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崧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第6期72-74,共3页
耗散结构是在无序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与演变规律的科学。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耗散结构形成的重要条件。耗散结构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是具... 耗散结构是在无序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与演变规律的科学。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耗散结构形成的重要条件。耗散结构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是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对系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普适性 方法论意义
下载PDF
非常规突发事件系统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红霞 袁晓芳 田水承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6-481,504,共7页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应急管理过程与开放系统的熵演变过程有很大共性,都属于一种耗散结构,具有典型的不规则性、突发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运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与应急管理过程中的熵态变化情况,...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应急管理过程与开放系统的熵演变过程有很大共性,都属于一种耗散结构,具有典型的不规则性、突发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运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与应急管理过程中的熵态变化情况,将增熵因子、负熵因子和系统承载能力作为系统的控制变量,建立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扇状模型。研究表明:非常规突发事件是由增熵因子、负熵因子和系统承载能力三者共同作用组成的动态系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管理必须强化负熵因子,控制增熵因子,使系统形成一个良好的耗散结构,尽量处于有序平衡区域和理想稳定区域。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并把握非常规突发事件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演化的整个危机运动过程,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危机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突发事件 熵理论 耗散结构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链式理论的单灾种向多灾种演绎 被引量:11
18
作者 梅涛 肖盛燮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1,共3页
从灾变链角度出发,以灾变链式理论的八种链式形态为依托,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自然灾害系统链式响应行为是外部环境复杂输入和自身内部结构关系变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系统的单灾种模型,并推演出多灾种模型,反映各灾种之间的耦... 从灾变链角度出发,以灾变链式理论的八种链式形态为依托,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自然灾害系统链式响应行为是外部环境复杂输入和自身内部结构关系变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系统的单灾种模型,并推演出多灾种模型,反映各灾种之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影响,探讨单灾种向多灾种的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各灾变链致灾因子所具有的能量是灾变链式阶段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防灾减灾策略,为单灾种和多灾种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 灾种模型 演绎机理 单灾种 多灾种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煤矿开采损伤建筑的能量耗散演化致灾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书贤 郭涛 +2 位作者 魏晓刚 张弛 麻凤海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2-449,共8页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从能量理论角度对煤矿开采区建筑物的动力破坏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提出了建筑物能量耗散的理论判据,研究了地震作用下煤矿开采区建筑的损伤演化灾变过程。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煤矿开采区建筑物在地震作...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从能量理论角度对煤矿开采区建筑物的动力破坏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提出了建筑物能量耗散的理论判据,研究了地震作用下煤矿开采区建筑的损伤演化灾变过程。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煤矿开采区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能量演化平衡方程,定量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煤矿开采区建筑物系统中耗散能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开采沉陷和地震联合作用下,建筑物与外界产生更多的有害的能量交换,进而产生更多的塑性损伤变形,结构阻尼耗能降低;根据建筑物能量耗散演化趋势应建立合适的抗开采沉陷变形隔震保护新体系,为我国矿区建筑物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能量耗散 开采沉陷 地震作用 损伤演化
下载PDF
语篇意义整合的过程与机制探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殷祯岑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67,共13页
语篇的意义不是天然的铁板一块,是由异质离散的意义单元交织互动,从混乱到有序地整合而成。语篇的意义整合经历前语言和语言表征两个阶段。前语言阶段的意义整合具有无意识属性,主体认知世界中的异质意义单元交织互动,自组织生成意义耗... 语篇的意义不是天然的铁板一块,是由异质离散的意义单元交织互动,从混乱到有序地整合而成。语篇的意义整合经历前语言和语言表征两个阶段。前语言阶段的意义整合具有无意识属性,主体认知世界中的异质意义单元交织互动,自组织生成意义耗散结构;语言表征阶段的意义整合在主体的有意控制下完成。主体运用符号资源对前语言意义结构进行转写和深化加工,促使其转化为结构完整、表达流畅、可用于人际意义交流的线性语篇。本文试图构拟语篇意义整合的完整过程,并根据前语言意义结构的形态特征,系统描写主体干预意义整合在4个角度、11个方面的具体操作,对意义整合的主体控制机制进行全面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意义整合 语篇意义结构 自组织机制 主体控制机制 互文语篇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