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教师创造教育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灿明 吕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3,共7页
运用社会效度法,对6所幼儿园260名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内隐观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的创造教育内隐观各维度的内部差异较大,他们在目标上更重视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培养,内容上更重视五大领域和区角活动,方法上更重视游戏和情境教学,... 运用社会效度法,对6所幼儿园260名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内隐观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的创造教育内隐观各维度的内部差异较大,他们在目标上更重视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培养,内容上更重视五大领域和区角活动,方法上更重视游戏和情境教学,环境上更重视融洽的同伴关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评价上更重视情境和延迟评价;幼儿教师创造教育内隐观中存在着不少认知误区,部分教师以为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天才,他们依然留恋于灌输式的教学、严明的纪律和标准化的评价;学前创造教育内隐观的整体差异不大,但乡村教师明显落后于城镇教师。因而,提升学前创造教育的水平,必须建立基于建构主义的幼儿教师培训模式,寻求"信奉的理论"与"采用的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努力消解乡村教师的文化疏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创造教育 内隐观 文化疏离感
下载PDF
再看“翻译的危机”与翻译批评
2
作者 李楠芳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翻译界的现状揭示"翻译的危机",文章剖析其中原因,并提出几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 危机 对策
下载PDF
医药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巧连 赵燕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623-624,共2页
医药数理统计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应用性极广的一门学科。本着以医药数理统计作为药理研究工具的实际出发,从课程教学措施与教师的教学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力图寻找... 医药数理统计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应用性极广的一门学科。本着以医药数理统计作为药理研究工具的实际出发,从课程教学措施与教师的教学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力图寻找"信奉理论"和"使用理论"最大限度的一致,避免教学改革成为空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奉理论 使用理论 医药数理统计
下载PDF
教师理论学习策略摭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义昌 《教师发展研究》 2020年第3期85-91,共7页
部分教师一方面认为理论学习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较少开展理论学习,造成这种“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矛盾的重要内在原因是教师理论学习策略不当。为了有效推动理论学习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教师应实施自我指导策略,重视发挥主体性,自... 部分教师一方面认为理论学习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较少开展理论学习,造成这种“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矛盾的重要内在原因是教师理论学习策略不当。为了有效推动理论学习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教师应实施自我指导策略,重视发挥主体性,自主确定学习要素;实施实践改进策略,重视在实践没有出现问题时开展理论学习;实施明智应用策略,重视将理论进行创造性应用;实施知识转化策略,重视将公共理论性知识转化为个人实践性知识;实施原点指向策略,重视确立内在目的,并处理好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以及内在目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信奉理论 使用理论
下载PDF
使用理论视角下教师PCK的理解与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歆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使用理论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和重构自己的PCK提供了独特的跨学科视角,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中关于基本教育理念、教师对学科内容本身、教学情境及学生的知识等多种内容会引发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构想和预设,形成教学过程主导变量的价值... 使用理论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和重构自己的PCK提供了独特的跨学科视角,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中关于基本教育理念、教师对学科内容本身、教学情境及学生的知识等多种内容会引发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构想和预设,形成教学过程主导变量的价值恒定域。当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结果和预设不一致的时候,单纯从行动策略上加以调整是不够的,教师应当从更高的价值观层面去寻找原因,找到自己真正信奉的教育理念。使用理论可以帮助教师看清实践中困难产生的原因并找到对策,但教师是否具有足够的反思能力是提高学科教学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K 行动理论 使用理论 双路径学习
下载PDF
坚守或逃离:幼儿园实习教师社会化的个案研究
6
作者 陈林 王姣莉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4期84-92,共9页
实习教师社会化即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不断发展与教学相关的观念和行为的过程。通过目的性抽样,对3名T幼儿园的实习教师进行半结构访谈和实物收集,分析各自的社会化过程和动因。研究发现:3名实习教师表征出“延续信念”与“倦怠逃离”... 实习教师社会化即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不断发展与教学相关的观念和行为的过程。通过目的性抽样,对3名T幼儿园的实习教师进行半结构访谈和实物收集,分析各自的社会化过程和动因。研究发现:3名实习教师表征出“延续信念”与“倦怠逃离”两种社会化类型;受家庭生活中与儿童的互动经历、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控制型”组织文化中实习教师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实习教师的社会化过程和类型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教师 幼儿教师 社会化 组织文化 信奉理论 使用理论
下载PDF
Experienced College Instructors' Personal Epistemology in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Using Technology
7
作者 Li-chu Su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1年第5期360-377,共18页
Experience includes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is from a person's "espoused theory" which is what a person believes and claims to follow. Tacit knowledge is from a person's "theory-in-use" ... Experience includes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is from a person's "espoused theory" which is what a person believes and claims to follow. Tacit knowledge is from a person's "theory-in-use" which lies behind a person's action or behavior.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demonstrated in the classroom can be referred to as tacit knowledge or theory-in-use which is often the theory behind the practice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Freema Elbaz (1983) points out that the "experience" is referred to as "practical knowledge",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 conceptualization which sees the teacher as possessing valuable resources" (6) and allows teachers to explicitly indicate and tacitly demonstrate their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experienced college instructors apply their good teaching qualities to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The participants are three experienced college instructors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A concept map and a final reflection are used to elicit experienced instructors' personal epistemology in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echnology use in the classroom. Each participant was asked to generate nine good teaching qualities and draw their concept map based on the nine qualities. Their concept maps reflected their theory-in-use and show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ir teaching qualities by displaying them together in a graphic form and how each teaching quality is connected to another. Participants' technology use was also explored to get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their actual use of it in teaching. Then they were asked to validate their concept map data and reflect on their classroom teaching and use of technology. The findings show the three instructors taught under different schema and decided what their means and ends should be and how technology can help facilita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ever, most of them seemed to treat the content (e.g., democracy education)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integration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espoused theory theory-in-use critical thinking
下载PDF
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 被引量:81
8
作者 陈华平 唐军 《管理科学》 CSSCI 2006年第6期48-55,共8页
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探讨影响接受与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提出了研究模型,该模型是对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扩展,新增的两个影响移动支付接受意愿的因素是风险认知和成本。通过对移动支付使用... 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探讨影响接受与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提出了研究模型,该模型是对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扩展,新增的两个影响移动支付接受意愿的因素是风险认知和成本。通过对移动支付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可知,社会影响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最显著积极影响,其次是期望效用,成本和努力期望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也没有显著影响,风险认知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也有显著积极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技术接受行为 风险认知
原文传递
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述评 被引量:73
9
作者 高芙蓉 高雪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05,共11页
本文对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TAM2、UTAUT和TAM3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模型提出的工作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各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局限,后续的扩展模型尽管对前人的成... 本文对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TAM2、UTAUT和TAM3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模型提出的工作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各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局限,后续的扩展模型尽管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但仍然存在着测量方法问题、忽视动态过程变化、研究对象单一等共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扩展模型 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3
下载PDF
电子书阅读客户端的用户使用意愿研究——基于UTAUT和VAM理论视角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李武 胡泊 季丹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10,共8页
随着电子图书的发展和数字设备的普及,电子书阅读客户端日益成为用户阅读图书的重要工具。文章整合UTAUT和VAM模型,引入感知价值变量,考察影响用户对电子书阅读客户端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1)感知价值存在中介效... 随着电子图书的发展和数字设备的普及,电子书阅读客户端日益成为用户阅读图书的重要工具。文章整合UTAUT和VAM模型,引入感知价值变量,考察影响用户对电子书阅读客户端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1)感知价值存在中介效应,感知价值在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愿之间扮演的是完全中介角色,而在感知趣味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价格、社会影响和使用意愿之间发挥的则是部分中介的作用。(2)感知收益的两大维度,感知趣味性对用户使用意愿的解释力大大高于感知有用性。(3)社会影响不仅对用户使用意愿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而且总效应在所有自变量中仅次于感知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读 阅读客户端 电子书 阅读行为 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理论 基于感知价值的采纳模型
下载PDF
基于UTAUT的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明均仁 张俊 +1 位作者 杨艳妮 陈康丽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7,共8页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和利用整合模型理论(UTAUT),结合移动图书馆的特点,引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趣味性、感知风险、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社会影响和促成因素等8个变量,构建基于UTAUT的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技术采纳模型;利用问...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和利用整合模型理论(UTAUT),结合移动图书馆的特点,引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趣味性、感知风险、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社会影响和促成因素等8个变量,构建基于UTAUT的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技术采纳模型;利用问卷调查获得244份样本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感知趣味性、信息质量、促成因素和社会影响正向影响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愿文章从上述5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服务 移动图书馆 用户行为 UTAUT 行为意愿
下载PDF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欣颖 徐恺英 盛盼盼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3-139,共7页
[目的 /意义]移动商务快速发展,O2O模式的移动商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及推进O2O模式移动APP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及感... [目的 /意义]移动商务快速发展,O2O模式的移动商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及推进O2O模式移动APP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及感知信息质量理论为基础,构建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收集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所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 /结论]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意向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采纳意向未达到显著性影响;采纳意向和促进因素正向影响采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外卖移动APP 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 感知信息质量 信息采纳
原文传递
Mobile Commerce User Acceptance Study in China: A Revised UTAUT Model 被引量:12
13
作者 闵庆飞 季绍波 曲刚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257-264,共8页
User acceptance is one of the key fundamentals for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 mobile commerce (m-commerce). Based on the revised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model, we described a the... User acceptance is one of the key fundamentals for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 mobile commerce (m-commerce). Based on the revised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model, we describ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incorporat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m-commerce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m-commerce acceptance and usage in China. The revised UTAUT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commerce, inclus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user satisfaction theory,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commerce user acceptanc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原文传递
手机支付采纳者的动力和阻力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彭红霞 徐贤浩 刘伟丹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0-59,共10页
手机支付在我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应用前景十分光明。本研究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成本和感知风险两个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影响用户采纳手机支付行为的主要驱动和制约因素。利用SPSS和AMOS在数据分析的... 手机支付在我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应用前景十分光明。本研究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成本和感知风险两个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影响用户采纳手机支付行为的主要驱动和制约因素。利用SPSS和AMOS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社会影响和期望效用是消费者采纳手机支付的动力,感知风险和成本是消费者采纳手机支付的阻力。该研究结论具有理论贡献,也为手机支付运营商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支付 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 采纳者 模型修正
原文传递
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唐晓波 文鹏 蔡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482,共8页
通过对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问卷调查,获取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信息,尝试将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和使用满足理论相结合构建理论模型,对影响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 通过对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问卷调查,获取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信息,尝试将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和使用满足理论相结合构建理论模型,对影响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SPSS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该理论模型解释度较高,对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给出了比较全面的解释.结果表明,技术接受因素、内容资源因素和使用满足因素对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使用行为有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因素对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使用行为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用户使用行为 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感知风险 媒介丰富度 使用满足
下载PDF
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明均仁 郭财强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101,共9页
系统全面地获取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主导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采取开放式问卷获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用户采纳理论中的TTF模型和UTAUT模型构建用户... 系统全面地获取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主导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采取开放式问卷获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用户采纳理论中的TTF模型和UTAUT模型构建用户采纳行为模型,面向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发放与回收问卷,实证分析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愿。研究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度、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等主导因素显著影响大学生采纳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愿,而努力期望对大学生的采纳行为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移动信息服务 用户采纳
下载PDF
网络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及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常玮 马玲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1期85-91,共7页
在分析网络教学特点、学生、学习风格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出发,采用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等,对国内网络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将学生按照学习风格进行分组,识别出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对于网... 在分析网络教学特点、学生、学习风格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出发,采用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等,对国内网络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将学生按照学习风格进行分组,识别出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对于网络教学效果的显著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合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网络教学策略,对网络教学服务提供者改善网络教学适应性和教学效果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学效果 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 认知 学习风格
下载PDF
UTAUT模型在国内IT/IS采纳实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熠 徐艺玲 +1 位作者 程慧平 金玲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1期123-129,共7页
[目的/意义]对UTAUT模型在国内IT/IS采纳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指出UTAUT模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发现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启发国内应用UTAUT模型进行IT/IS采纳的未来研究。[方法/过程]选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以UTAUT为检索词... [目的/意义]对UTAUT模型在国内IT/IS采纳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指出UTAUT模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发现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启发国内应用UTAUT模型进行IT/IS采纳的未来研究。[方法/过程]选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以UTAUT为检索词进行全文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从研究主题、理论或模型应用方式、调查对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4个方面对筛选出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结果/结论]国内应用UTAUT模型进行IT/IS采纳研究主要围绕互联网+"X"、移动服务领域展开,大部分文献通过扩展UTAUT模型方式,以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中萃取的影响因素除UTAUT模型常规变量外,更多关注的是风险、成本、信任。UTAUT模型应用方式主要分为:单一模型、模型扩展、模型组合、模型整合4种方式;按影响因素属性不同可以分为:技术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质量因素;按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分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两栖性因素、调节变量。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AUT模型 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 采纳行为 采纳意愿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农业大数据服务使用行为研究——基于973农户的微观数据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立梅 陈东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32,共10页
本文以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农业大数据服务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农业大数据使用行为主要受到采纳意愿和便利条件两个关键因素影响,其中采纳意愿对使用行为的影响更... 本文以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农业大数据服务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农业大数据使用行为主要受到采纳意愿和便利条件两个关键因素影响,其中采纳意愿对使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采纳意愿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和数据质量的共同作用,是影响行为态度的重要前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技术接受理论(UTAUT) 感知成本 数据质量
下载PDF
农户对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采纳意愿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露 郭晴 +1 位作者 李文静 张俊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各界的关注,由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高度依赖性和敏感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逐步成为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研究农户采纳水稻低碳生产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各界的关注,由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高度依赖性和敏感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逐步成为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研究农户采纳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干预路径,对有效推动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和中国低碳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湖北省水稻产地111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采纳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改进的UTAUT(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模型构建农户水稻低碳生产技术采纳的概念模型,采用PLS-SEM(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方差分析法)对农户采纳水稻低碳生产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干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提高农户的气候变化认知有助于提高农户采纳低碳生产技术的意愿;②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实施成本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农户对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受周围人群的影响较为显著;④技术门槛和实施条件等表征便利条件对农户采纳低碳生产技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生产技术 水稻 采纳意愿 UTAUT(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