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理论重构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51
1
作者 马丽华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8-35,共8页
人口结构老化将成为人类社会新常态,老年教育开始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存在。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受到相关制度储备缺位、资源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发展差异以及个体动态学习需求的影响。老年教育的概念和框架需要与当... 人口结构老化将成为人类社会新常态,老年教育开始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存在。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受到相关制度储备缺位、资源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发展差异以及个体动态学习需求的影响。老年教育的概念和框架需要与当前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进行系统性地应对,在政策制度、推进方式、机构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层面重构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将融入老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老年教育统筹机制、激活老年教育参与力量、挖掘远程老年教育潜力作为当前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现实困境 肇因分析 理论重构 策略选择
原文传递
危机即新纪元:基于本体论反思的公共行政理论重构 被引量:21
2
作者 何艳玲 张雪帆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96,128,共16页
从公共行政学的知识本体特点及其危机切入,可以对学科本体论在中国的所指与所不能指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论证中国场景对公共行政理论重构的影响。政府作为公共行政学不断变化的最大公约数,在对象上框定了公共行政研究的变与不变;而在千... 从公共行政学的知识本体特点及其危机切入,可以对学科本体论在中国的所指与所不能指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论证中国场景对公共行政理论重构的影响。政府作为公共行政学不断变化的最大公约数,在对象上框定了公共行政研究的变与不变;而在千变万化的议题之中,“公共特质”成为公共行政议题的重要锚定点,也即一旦所研究议题与公共特质无关,则其必然也不再是公共行政学议题。公共行政理论的重构本质上是政府理论的重构(重建场景、理性和秩序),重构的关键是公共行政学如何更好地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此而言,危机即为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公共行政学 公共特质 理论重构 中国场景
原文传递
从针灸疗法临床思维的多态性看针灸理论的多样性与重构 被引量:17
3
作者 杜元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3-777,共5页
通过对古今针灸疗法临床思维的多态性分析,认为针灸疗法的指导理论体系呈现多样性,经典经络系统只是针灸疗法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之一,古今针灸临床都没有将经典经络系统作为指导针灸临床治疗选穴的唯一和纯化的理论体系。古代有局部病... 通过对古今针灸疗法临床思维的多态性分析,认为针灸疗法的指导理论体系呈现多样性,经典经络系统只是针灸疗法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之一,古今针灸临床都没有将经典经络系统作为指导针灸临床治疗选穴的唯一和纯化的理论体系。古代有局部病灶直接选穴或选位、按经典经络理论选穴、按腧穴主治选穴、按病选穴、按证候群选穴、按病寒热虚实选穴、脉候选穴、按时选穴,按经脉之标本、终始、根结选穴以及按针具指导临床等,内容十分丰富。现代针灸临床除上述古代理论外,更有西医解剖学等现代理论的应用,而且也有现代建立的各种微针体系和新疗法新理论。通过对古今针灸疗法理论多样性的分析,初步提出针灸疗法理论体系的重构设想,即应包括经典理论体系和现代理论体系。经典理论体系可大体上分经典经络系统、经典非经络(经络以外)的理论体系和经典中医理论体系;现代理论体系应包括神经系(线性联系)和非神经系(非线性联系)两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临床思维 多态性针灸理论 多样性理论重构
原文传递
论20世纪中国汉语转型语法学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葆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不同语言类型制约着不同研究方法的自发形成,如果不拘于西方语形语法学的眼光,进行实字语义训释和虚字功能考索的训诂学就是汉语传统语法学。20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引进西方理论的“汉语转型语法学”,根据所引进西方语法理论方法... 不同语言类型制约着不同研究方法的自发形成,如果不拘于西方语形语法学的眼光,进行实字语义训释和虚字功能考索的训诂学就是汉语传统语法学。20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引进西方理论的“汉语转型语法学”,根据所引进西方语法理论方法,可分为草创、变革、发展、重建四个阶段。马建忠在1898年就创立了“两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叶斯泊森语法哲学是欧洲新传统语法学,从属关系语法与三品说的基本原理存在渊源关系。汉语转型语法学存在两条主线:以普遍唯理为基础的马建忠传统-引进语法哲学理论-吕叔湘的传统·结构语法学;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赵元任传统-借鉴生成语言学方法-朱德熙的结构·语义语法学。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东西方语法学合流的基点不应是语形语法学,而应当是语义语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转型语法学 四个阶段 两条 主线 理论重建
下载PDF
数智时代营销战略理论重构的思考 被引量:13
5
作者 魏江 杨洋 杨佳铭 《营销科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数字化所带来的市场主体虚拟化、 生产要素数字化、 生产过程动态化、 市场组织平台化,重构了传统组织内部个体与组织的关系逻辑、企业与市场的交易逻辑,由此颠覆了现实管理场景,使得企业组织内外关系特征、结构特征以及组织生产和运行... 数字化所带来的市场主体虚拟化、 生产要素数字化、 生产过程动态化、 市场组织平台化,重构了传统组织内部个体与组织的关系逻辑、企业与市场的交易逻辑,由此颠覆了现实管理场景,使得企业组织内外关系特征、结构特征以及组织生产和运行基本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营销战略的本质是回答如何以最佳方式解决产品生产方与需求方的交互关系以保证交互双方的价值实现,显然,数字技术正在颠覆交互的关系和方式,使得传统的4P和4C营销战略分析框架的效力大大减弱.基于此,本文提出了4I(Interaction、Interest、Interface、Iteration)框架来重构数智时代的营销战略体系.最后,本文给出未来营销战略研究的重点议题,并由此去思考营销战略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营销战略 理论重构 4I框架
下载PDF
《民法典》时代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重构与功能实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昌凤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8,共8页
在传统法学理论和制度体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被视为异端邪说。然而,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亟待发展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一,其独特的威慑和惩罚功能是其他制度无法替代的。在对传统公私法二元区分理论合理扬弃、赋予民法公... 在传统法学理论和制度体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被视为异端邪说。然而,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亟待发展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一,其独特的威慑和惩罚功能是其他制度无法替代的。在对传统公私法二元区分理论合理扬弃、赋予民法公平原则以新的时代内涵等理论创新的基础之上,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构建应当以《民法典》的立法精神为基本遵循,秉持审慎谦抑理念,按照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原则,以"统"来保障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和谐统一,以"分"来促进惩罚性赔偿制度焕发强大的生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制度 公私法二元区分理论 理论重构 功能实现 审慎谦抑
下载PDF
保险理论重构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和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6,共4页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保险的制度基础,由于"科技赋能"和"社会变革",正在发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更体现在商业模式乃至理论层面。本文用发展的视角,观察基...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保险的制度基础,由于"科技赋能"和"社会变革",正在发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更体现在商业模式乃至理论层面。本文用发展的视角,观察基础环境对保险理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变化,提出"科技重构保险理论"的命题,同时,进一步观察科技发展与理论重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理论重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提出基本思路和路径。面向未来,保险理论的重构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思考、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理论 科技创新 理论重构
原文传递
新时期产业区理论视角重构及相关实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加伟 陈雯 袁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7-503,共17页
产业区作为全球区域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社会"空间,具有带动发展和就业、提升竞争力的作用,备受经济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关注。经典产业区理论强调集聚经济、专业化分工、本地制度等内生因素对其成长演化作用,但在经... 产业区作为全球区域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社会"空间,具有带动发展和就业、提升竞争力的作用,备受经济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关注。经典产业区理论强调集聚经济、专业化分工、本地制度等内生因素对其成长演化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与技术变革等现实背景以及制度文化、关系、尺度、演化转向等理论背景下,经典产业区理论对产业区外部化、"锁定"效应、空间功能转变等解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首先,通过国外产业区研究进展综述,发现新时期研究呈现由产业区系统向企业战略、本地根植向全球网络、自发增长向多元化管治、生命周期理论向多重路径依赖等视角转变;其次,对新时期产业区成长演化路径、影响因素及效应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最后,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未来产业区研究的不足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区 全球化 理论重构 转型升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重构浅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岳晓宁 丁宇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基于大数据特征,统计学的抽样理论和总体理论的存在价值、统计方法的重构及统计结果评价标准的重建等成为统计学理论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统计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传统统计学的继承、发... 基于大数据特征,统计学的抽样理论和总体理论的存在价值、统计方法的重构及统计结果评价标准的重建等成为统计学理论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统计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传统统计学的继承、发展和完善,重构大数据时代新的统计理论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统计学 数据分析 抽样理论 理论重构
下载PDF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的路径差异--以帕森斯与阿格尔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艺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4,共10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包含多重内容维度和研究进路的理论或话语体系,不仅基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应用,也离不开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绿色转型实践的批判性分析与超越性构想.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形...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包含多重内容维度和研究进路的理论或话语体系,不仅基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应用,也离不开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绿色转型实践的批判性分析与超越性构想.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形成初期就呈现出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路径.一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经典阐释”路径,帕森斯坚持从经典文本出发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并从辩证的生态自然观、资本主义寄生性生态批判、社会主义生态及其转变战略三重维度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基本框架.二是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理论重构”路径,阿格尔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重构来拓展其生态向度,并从异化消费分析、生态危机阐释、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构想三个方面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两种差异化的研究进路直接影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多样化的理论样态与发展格局,其理应成为推动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个相互补充的维度,这对于构建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帕森斯 阿格尔 经典阐释 理论重构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救助法的理论反思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思斌 李德健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5,共11页
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救助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而社会救助法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性以及现有社会救助法规对核心价值观的部分体现则为该融入提供了制度准备。与此同时,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救助法依然面临价值观伦理性... 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救助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而社会救助法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性以及现有社会救助法规对核心价值观的部分体现则为该融入提供了制度准备。与此同时,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救助法依然面临价值观伦理性的法律规范转化困境、价值观一般性的特殊机制保障困境以及价值观冲突性的法律技术化解困境。为此,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救助法时,应以核心价值不同层次为区分实现伦理性的法律规范化改造,以社会救助领域特殊要求为基点建构部门法特别保障机制,以比例原则具体方法为路径化解社会救助法中的诸类价值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社会救助法 理论反思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场审思与重构
12
作者 吴坚 盘劲呈 +1 位作者 丁雅坤 黄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以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发展内在逻辑为依据,运用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场进行审视与重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源于对体育学科的认识,是从学科借鉴、学部组建、范式引入等理路的“... 以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发展内在逻辑为依据,运用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场进行审视与重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源于对体育学科的认识,是从学科借鉴、学部组建、范式引入等理路的“洋土之争”不断走向“科学与民主”“现代与规范”的思想历程。由体育学术思想复归到现代话语审视,面对中西方体育学术话语鸿沟、话语逆差、学术与现实的矛盾、体育国际关系以及体育思想本体论缺位等困境,重构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理论基础,提出了增强“体育强国建设”学术集体观,以“思想内涵”“思想战略”“学术共同体”丰富话语内容,全面形成体育强国学术话语权竞争、综合影响及话语引领的未来发展新格局,对培育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下的体育学术国际话语体系及其理论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学术 国际话语权 立场审思 理论重构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美学的文化使命与理论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志云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承担着恢复人文精神、构建完整精神世界这一文化使命的当代中国美学在西方美学的强势压迫下遭遇着窘迫的理论困境。努力建构中国民族性的美学话语体系,应当从我国古典美学中找寻思想资源。而在方法论上,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构应该力避哲... 承担着恢复人文精神、构建完整精神世界这一文化使命的当代中国美学在西方美学的强势压迫下遭遇着窘迫的理论困境。努力建构中国民族性的美学话语体系,应当从我国古典美学中找寻思想资源。而在方法论上,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构应该力避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误区,建立起美学研究体验-反思-辩证的人文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美学 理论困境 文化使命 思想资源 理论重构
下载PDF
“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形式”与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吉方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9,共12页
中国美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经过40多年的理论旅行,"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美学界经历了一个从"批判/质疑/反对"到"认可/接受/赞同"的过程,也实质性地完成了与中... 中国美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经过40多年的理论旅行,"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美学界经历了一个从"批判/质疑/反对"到"认可/接受/赞同"的过程,也实质性地完成了与中国美学界的"理论对接"。作为一种西学话语,"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和其他理论一样面临着中国语境的考量,"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接受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当代美学话语转变的作用,使当代美学研究的问题性更加明显,增强了美学理论的现实批判性。但"法兰克福学派"在进入中国美学理论叙事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美学意义上的理论重塑,客观上已经成为一种"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理论重塑 “中国形式”
原文传递
身联网时代人身自由理论的数字法革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5,157,共10页
身联网智能设备的社会化应用,改变了“人身自由”理论的传统认知,也推动了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规范性反思。而对宪法“人身自由”条款的规范性分析业已证明,以技术手段控制身份信息,既符合“搜查人身”的特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减... 身联网智能设备的社会化应用,改变了“人身自由”理论的传统认知,也推动了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规范性反思。而对宪法“人身自由”条款的规范性分析业已证明,以技术手段控制身份信息,既符合“搜查人身”的特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减损人身自由的效果。即便身联网企业可以凭借“知情同意”规则来规避“减损人身自由”的合法性难题,但在个人信息保护路径下依然难以区分“减损人身自由”的法律对象和适用范围。因此,身联网时代“人身自由”理论的革新,应当明晰“人身安全先于信息自由”的权利位阶理念,实现个人信息由“渠道治理”向“源头保护”的路径转向;明确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安全互惠关系,增设“责任减免条件”,补充“强制人身保险”与“信息保障基金”等侵权救济机制;围绕“强制许可”设定人身自由的“法律底线”,围绕“知情同意”明确减损人身自由的“上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联网 人身自由 个人信息 数字法
下载PDF
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的制度缺陷及理论重构——从法释(2009)11号司法解释谈起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楚莹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法释(2009)11号司法解释对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作了进一步规定,但并未对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进行定性,也未能实质上保护优先购买权,另外"同等条件"和"合理期限"的规定仍然模糊。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应属附延缓... 法释(2009)11号司法解释对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作了进一步规定,但并未对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进行定性,也未能实质上保护优先购买权,另外"同等条件"和"合理期限"的规定仍然模糊。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应属附延缓条件的能够引起物权变动关系的形成权,且以是否进行了预告登记为标准,或具有物权属性或具有债权属性。同等条件应确定为相对同等的条件,还应该对出租人出卖房屋的通知期限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进行具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租人房屋优先购买权 权利属性 理论重构
下载PDF
立足思维革新 建构多元主张——徐拥军《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读后
17
作者 赵彦昌 刘婷婷 《兰台世界》 2023年第11期76-77,80,共3页
徐拥军教授所著《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一书于2023年5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的重要成果,其写作思路明晰、内容丰富,兼具对现代档案学理论的批判、创新、解构与重构。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提... 徐拥军教授所著《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一书于2023年5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的重要成果,其写作思路明晰、内容丰富,兼具对现代档案学理论的批判、创新、解构与重构。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提出新的研究主题及档案观念,对推动当代档案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档案学理论 理论解构 理论重构
原文传递
杜元灏论针灸疗法理论与诊疗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曼 杜元灏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10期1449-1451,共3页
总结杜元灏教授对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及诊疗规律的认识。杜元灏教授提出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应包括经典理论体系和现代理论体系;经典理论体系分为三大体系:经典经络系统、经典非经络理论体系和经典中医理论系统;现代理论体系分为两大体系:神... 总结杜元灏教授对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及诊疗规律的认识。杜元灏教授提出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应包括经典理论体系和现代理论体系;经典理论体系分为三大体系:经典经络系统、经典非经络理论体系和经典中医理论系统;现代理论体系分为两大体系:神经系(线性联系)和非神经系(非线性联系)。将针灸临床诊疗病症分为躯体病和内脏病,分别以经典经络系统及多维度辨证作为主要指导原则,可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元灏 学术思想 多样性理论重构 诊疗规律 针灸疗法 多态性针灸理论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理论还原和实践要求
19
作者 苏阳 罗丹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需直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但受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当前作为教育主形式的“灌输”受到种种质疑和非议。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不是填鸭式...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需直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但受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当前作为教育主形式的“灌输”受到种种质疑和非议。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不是填鸭式的“硬灌输”,从其理论渊源来看,其本质应该是具有双重意蕴的科学灌输。我们要通过理论还原重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理直气壮地开展灌输,灵活多元地实施灌输,不断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思政教育 灌输论 理论还原 实践要求
下载PDF
当代伊斯兰文明的思想危机与理论重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俊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157,共22页
近代以来,伊斯兰文明遭遇复杂多样的内忧外患,在诸多方面出现失衡,陷入了严重的思想危机。重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伊斯兰文明体系,是当前伊斯兰世界面临的时代重任。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兴起表明,伊斯兰世界已开始反思伊斯兰文明... 近代以来,伊斯兰文明遭遇复杂多样的内忧外患,在诸多方面出现失衡,陷入了严重的思想危机。重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伊斯兰文明体系,是当前伊斯兰世界面临的时代重任。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兴起表明,伊斯兰世界已开始反思伊斯兰文明的危机,通过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变革,探索适合自身传统与现实的发展道路,进而实现伊斯兰文明体系的理论重建。尽管当代伊斯兰文明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但其倡导对话包容、崇尚和平中道的核心价值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在未来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伊斯兰文明做出新的建树和贡献依然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世界 思想危机 理论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