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74
1
作者 李宏男 成虎 王东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共16页
随着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全概率决策框架的提出,要求从概率的角度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合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和结构损伤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国内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的发展,首先回顾了易损性研究的... 随着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全概率决策框架的提出,要求从概率的角度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合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和结构损伤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国内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的发展,首先回顾了易损性研究的历史阶段与发展过程,评述了国内外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别从经验型、理论型以及经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常用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和一般过程,指出了当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对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总结既有研究成果表明,环境因素、地震动、场地条件以及桥梁自身参数等的不确定性问题,地震动强度参数和结构能力指标的合理选择问题,各主要构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桥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贡献问题等都是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此外,对于更为复杂的情况,包括液化或特殊场地以及特殊大跨度桥梁等的研究,都将对桥梁抗震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综述 地震易损性 易损性曲线 经验分析法 理论分析法 地震动强度参数 结构能力指标
下载PDF
火工品失效分析概论 被引量:25
2
作者 严楠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06年第1期10-14,56,共6页
论述了火工品失效分析的概念、分类、失效模式及失效分析技术。文献上一直缺少关于火工品失效分析理论体系和试验体系的报道,这种现状给火工品失效分析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并缺少如何开展失效分析理论体系构架研究工作的思路... 论述了火工品失效分析的概念、分类、失效模式及失效分析技术。文献上一直缺少关于火工品失效分析理论体系和试验体系的报道,这种现状给火工品失效分析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并缺少如何开展失效分析理论体系构架研究工作的思路。本文在总结火工品作用原理、特点和已发生过的各种失效案例基础上,较完整地提出了火工品的失效概念、失效模式和失效分析技术的理论体系框架,重点在于提出火工品失效分析的一般思路和分析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失效分析 理论研究 分析方法
下载PDF
泥石流颗粒物质分选机理和效应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公旦 孙其诚 崔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6,共9页
泥石流是一种由大量固体颗粒和液态水充分掺混所形成的多相流体,泥石流体内固体颗粒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泥石流颗粒物质的分选是引起泥石流流动性和冲击力大增的重要原因,是现阶段大型泥石流防治的重要关注方向。从基本的泥石流动力... 泥石流是一种由大量固体颗粒和液态水充分掺混所形成的多相流体,泥石流体内固体颗粒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泥石流颗粒物质的分选是引起泥石流流动性和冲击力大增的重要原因,是现阶段大型泥石流防治的重要关注方向。从基本的泥石流动力学理论出发,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构建泥石流运动的模型,初步分析颗粒分选对泥石流流动性的影响;进而采用离散元(DEM)数值模拟颗粒流的方法,对泥石流发展过程中颗粒间的作用方式和分选机理开展详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泥石流颗粒分选可以导致颗粒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重新分布,进而影响到龙头运动速度和颗粒体长度的激增;离散元数值模拟和分析进一步显示,区别于一般均匀颗粒所形成的颗粒流的边界层效应,颗粒分选能够显著地改变颗粒体内部的剪切速率的分布,从而弱化边界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颗粒分选 理论分析 离散元模拟
下载PDF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卓卫东 颜全哲 +1 位作者 吴梅容 谷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为从概率角度定量地描述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探讨采用理论分析法建立其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调查统计国内已建成的百余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基本资料,总结其设计参数常用的取值范围及构造特点。以三跨无推力中承式钢管... 为从概率角度定量地描述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探讨采用理论分析法建立其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调查统计国内已建成的百余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基本资料,总结其设计参数常用的取值范围及构造特点。以三跨无推力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典型桥梁样本;通过线弹性静力分析和时程分析,确定典型桥梁样本在地震组合下的易损部位,进而定义各构件的性能水平;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建立典型桥梁样本的理论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对三跨无推力体系,交接墩及其上设置的盆式支座是主要的易损构件,拱肋、吊杆和系杆以及基础一般不会因地震作用而破坏;与Ⅰ类场地条件相比,Ⅱ类场地条件下结构的损伤概率相对较高,而且地震动强度越高,场地条件的影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理论分析法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曲线 无推力拱桥
下载PDF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斜拉索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武剑 王波 +1 位作者 杨金保 柴小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1,共5页
为研究斜拉索在主梁振动形成的端部位移激励下的振动特性,在斜拉索面内振动、理想索、垂度为抛物线和满足Hook定理的假设下,建立了考虑主梁端部激励的斜拉索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阐明了端部位移激励引起斜拉索大幅横向振动的机理。利用... 为研究斜拉索在主梁振动形成的端部位移激励下的振动特性,在斜拉索面内振动、理想索、垂度为抛物线和满足Hook定理的假设下,建立了考虑主梁端部激励的斜拉索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阐明了端部位移激励引起斜拉索大幅横向振动的机理。利用动力有限元方法计算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的动力特性,根据频率匹配关系,初步确定可能发生大幅振动的斜拉索。利用推导的振动控制方程,对可能发生大幅振动的斜拉索进行数值积分分析,得到了各斜拉索内共振和参数共振的共振区,发现足够的斜拉索阻尼比可以避免斜拉索产生大幅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端部位移激励 振动特性 阻尼比 理论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振动频率法测量斜拉桥索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发源 虞庐松 翟启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在施工阶段斜拉索的索力对主梁的线形控制及内力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在成桥及运营阶段斜拉索的索力依然影响着主梁和塔柱的内力和线形。通过调整拉索索力,可以使斜拉桥结构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因此索力...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在施工阶段斜拉索的索力对主梁的线形控制及内力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在成桥及运营阶段斜拉索的索力依然影响着主梁和塔柱的内力和线形。通过调整拉索索力,可以使斜拉桥结构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因此索力的准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以天水市藉河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研究振动频率法测量索力的影响因素。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垂度、阻尼器、频率等因素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垂度对索长超过50 m且自重张力比>23.89的拉索影响较大;若忽略斜拉索垂度的影响,频率阶数对测量的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力测量 理论分析 频率法 垂度影响
下载PDF
阻尼器对悬索桥双吊索减振效果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寿英 曾庆宇 +2 位作者 王世峰 邹国栋 陈政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6-192,226,共8页
多座悬索桥吊索发生大幅振动,需提出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阻尼器对悬索桥吊索的减振效果。首先,考虑双索股吊索的面内振动,忽略吊索的弯曲刚度影响,推导了双索股之间安装阻尼器时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采用有限... 多座悬索桥吊索发生大幅振动,需提出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阻尼器对悬索桥吊索的减振效果。首先,考虑双索股吊索的面内振动,忽略吊索的弯曲刚度影响,推导了双索股之间安装阻尼器时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吊索-阻尼器结构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该结构体系的振动频率、振型和阻尼比;以西堠门大桥的典型吊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索股之间安装单个和多个阻尼器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索股间安装阻尼器,不能提高索股同向振动模态的阻尼比,减振效果不佳;在吊索之间等间距安装多个阻尼器,且确保阻尼器阻尼系数较大时,可使两根索股成为整体,缩短单根索股的有效长度,提高单根索股的刚度,对抑制风致振动有利。不建议采取该方法进行吊索振动控制。从西堠门大桥的振动控制经验来看,在索股之间安装刚性分隔架能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吊索 振动控制 阻尼器 理论分析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城际铁路无砟轨道PC部分斜拉桥变形及线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刚 李伟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2-67,共6页
铁路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结构变形和成桥线形直接影响轨道的平顺性、列车运营安全性和舒适性,尤其大跨度桥梁结构刚度小、施工控制难度大,需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全桥模型,分析不同作用和工况下的结构变形、索对结构竖向刚度贡献、... 铁路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结构变形和成桥线形直接影响轨道的平顺性、列车运营安全性和舒适性,尤其大跨度桥梁结构刚度小、施工控制难度大,需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全桥模型,分析不同作用和工况下的结构变形、索对结构竖向刚度贡献、索对温度变形的抑制作用、梁体残余变形;采用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入索梁温差影响进行行车动力仿真分析;联合施工方开展铁路PC部分斜拉桥无砟轨道分阶段单元化、动态化线形控制施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竖向刚度良好,温度作用对结构变形影响显著,经梁体残余变形对比分析提出推荐施工方案,斜拉索对结构变形抑制明显;索-梁温差对车辆运行性能影响较小;按研究的施工方法,无砟轨道施工完后梁体线形与设计线形基本吻合,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PC部分斜拉桥 理论分析 施工方法 梁体变形 无砟轨道 城际铁路
下载PDF
膜式空气弹簧非线性垂向刚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贺亮 顾林 朱思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0,85,共5页
基于Firestone公司生产的1T15M-2膜式空气弹簧,运用膜式空气弹簧的理论刚度计算公式对空气弹簧的垂向刚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在ANSYS中建立该空气弹簧的精确模型,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并逐次迭代的方法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空气弹簧在三种不同气... 基于Firestone公司生产的1T15M-2膜式空气弹簧,运用膜式空气弹簧的理论刚度计算公式对空气弹簧的垂向刚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在ANSYS中建立该空气弹簧的精确模型,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并逐次迭代的方法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空气弹簧在三种不同气压下的垂向刚度。仿真及理论计算的垂向刚度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理论分析表明由有效面积变化产生的垂向刚度最大达到了总垂向刚度的一半以上,计算时不能忽略不计。该方法对于任意截面活塞的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的计算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空气弹簧 理论分析 非线性 垂向刚度 有限元法
下载PDF
车下弹性吊挂设备悬挂刚度选取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涛 雷成 +1 位作者 肖守讷 于金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18,共8页
以车体低阶弹性振动、刚体振动和设备有源振动为输入,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简便确定弹性设备悬挂刚度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吊挂设备各个方向上可能出现耦合振动、设备安装间隙、允许最大振动位移等因素的前提下,推导了任意悬挂方式吊挂设... 以车体低阶弹性振动、刚体振动和设备有源振动为输入,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简便确定弹性设备悬挂刚度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吊挂设备各个方向上可能出现耦合振动、设备安装间隙、允许最大振动位移等因素的前提下,推导了任意悬挂方式吊挂设备的刚体振动频率计算公式;给出了车下弹性吊挂设备悬挂刚度的选取方法与分析流程;以某动车组为例,建立了车体与动力包的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动力包的点头、摇头、浮沉、侧滚等刚体振动频率和三向悬挂刚度的取值范围,并对比了动力包悬挂刚度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车体或吊挂设备基本参数的前提下,采用提出的方法无需通过复杂的动力学建模分析即可计算出其点头、摇头、浮沉、侧滚等刚体振动频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刚体振动频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88%;计算所得动力包刚体振动频率与车体对应振动频率的比值均有效避开了耦合区间[0.750,1.414],因此,采用提出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吊挂设备的刚度范围,从而避免设备与车体之间的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车下设备 弹性吊挂 隔振 共振 理论分析 刚度选取方法
原文传递
扣件失效对车-线-桥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毛建红 张金喜 罗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基于车-线-桥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动柔度法建立了车-线-桥垂向耦合振动频域分析模型,分析了1个和3个扣件失效对耦合系统垂向振动频率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扣件失效对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很小,但对钢轨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且其影... 基于车-线-桥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动柔度法建立了车-线-桥垂向耦合振动频域分析模型,分析了1个和3个扣件失效对耦合系统垂向振动频率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扣件失效对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很小,但对钢轨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且其影响随着失效扣件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扣件失效对桥梁振动加速度的影响比对钢轨要小一些;扣件失效对相邻扣件支反力的影响较大,会加速相邻扣件的破坏,引起连锁反应,危及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频率响应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车线桥耦合系统 扣件失效 动柔度法
下载PDF
抽水引起的土层与地面沉降规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建民 隋颜阳 纪森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99,共8页
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相关科技文献数量极多,除了少部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以将流固耦合作用、土的本构关系等因素全面考虑之外,绝大多数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沉降计算未考虑土层径向相邻点位移差引起的摩阻力,且个例的计算结果难以充分证明某... 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相关科技文献数量极多,除了少部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以将流固耦合作用、土的本构关系等因素全面考虑之外,绝大多数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沉降计算未考虑土层径向相邻点位移差引起的摩阻力,且个例的计算结果难以充分证明某些内在的沉降规律。本文基于竖向分层、水平微分的思想,选取柱坐标下任一土层中的土体微单元,考虑其因水位降低引起的有效应力增加和摩阻力导致的有效应力减少,基于土体一维压缩变形本构关系,建立该层土体微单元偏微分控制方程,联立各层获得多层偏微分方程组。经求解得到上述方程组的理论解析解,解析解显示各层分层沉降值和地面沉降值与井距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用国内外抽水导致地面沉降的3个实测数据验证了该规律,此规律可用于推算非实测点的沉降值,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地面沉降 理论分析 抽水 分层总和法 位移差 摩阻力
下载PDF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进展及其色谱法分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长江 田晓艳 +1 位作者 岳喜庆 李长彪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0-105,110,共7页
评述了应用色谱法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进行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分离、纯化和制备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色谱法 分离 分析方法 理论研究 纯化 制备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育平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9-64,共6页
以基于CVT并联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理论和工况相结合的分析法,分别匹配电机峰值功率和电机额定功率;然后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发动机参数和电池参数进行匹配,以整车油耗和排放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主减速器速比进行... 以基于CVT并联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理论和工况相结合的分析法,分别匹配电机峰值功率和电机额定功率;然后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发动机参数和电池参数进行匹配,以整车油耗和排放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主减速器速比进行优化;最后用MATLAB建立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制定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并进行整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匹配的参数满足整车动力性能的设计要求,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合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参数匹配 理论分析法 工况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岩溶隧道突水风险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小通 黄芮 +2 位作者 田大鹏 李德宏 李维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为准确评价隧道突水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筛选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8个水文地质指标作为隧道突水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突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风险预测方法。根据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分别确定指标的主客观权... 为准确评价隧道突水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筛选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8个水文地质指标作为隧道突水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突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风险预测方法。根据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分别确定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之和的最小值作为综合权重并动态修正。运用该方法对杨林隧道4个突水区域的风险等级进行预测,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风险评价 理论分析 突水 理想点法 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 熵权理论 综合权重
下载PDF
考虑湿接缝刚度损伤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邬晓光 钱若霖 苏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5,共3页
在外界环境和养护不足影响下,在役的桥梁往往会出现横向连接结构的损伤。为了研究在役多梁式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传统刚接梁法的基础上,考虑湿接缝刚度损伤导致的梁间剪力和弯矩传递的折减效应,根据力法原理建立正则方程并简化,... 在外界环境和养护不足影响下,在役的桥梁往往会出现横向连接结构的损伤。为了研究在役多梁式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传统刚接梁法的基础上,考虑湿接缝刚度损伤导致的梁间剪力和弯矩传递的折减效应,根据力法原理建立正则方程并简化,推导出考虑湿接缝刚度损伤的修正刚接梁法。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实体仿真分析并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湿接缝刚度损伤对在役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有影响,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更接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横向分布 理论分析 在役桥梁 刚接梁法
下载PDF
无砟道岔结构横移影响分析及病害整治 被引量:6
17
作者 开永旺 蔡小培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无砟道岔结构横移是高速铁路轨道出现的典型病害之一,导致了多处列车限速运行。本文以客运专线18号可动心轨道岔为例,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无砟道岔结构横移量对车辆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对横移病害整治... 无砟道岔结构横移是高速铁路轨道出现的典型病害之一,导致了多处列车限速运行。本文以客运专线18号可动心轨道岔为例,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无砟道岔结构横移量对车辆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对横移病害整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砟道岔结构横移会产生方向不平顺,导致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及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大幅增加;直、逆向过岔时,辙叉区横移对车辆动力特性的影响大于转辙器部分,而转辙器部分横移会持续影响车体通过辙叉区的横向加速度;采用抬升推移法对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进行调整时,底座板与基床表层之间的黏结力对顶推力的影响大于轨道结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结构横移 理论分析 无砟道岔 车体振动加速度 抬升推移法
下载PDF
盾构下穿施工参数控制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鹏飞 李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7期203-207,M0018,M0019,共7页
轨交5号线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从秀灵路站出发到达明秀路站的区段中,采用了盾构机穿越正在运营的轨交2号线,其垂直净空最小高度范围在2.05~2.10 m。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实际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推进速度下的盾构隧道位移变... 轨交5号线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从秀灵路站出发到达明秀路站的区段中,采用了盾构机穿越正在运营的轨交2号线,其垂直净空最小高度范围在2.05~2.10 m。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实际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推进速度下的盾构隧道位移变化规律、不同推力下的盾构隧道附加内力变化规律、不同泥水压力下的盾构隧道位移变化规律和不同刀盘转速下的盾构隧道位移变化规律。结合现场施工反馈的监测数据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通过相似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优化掘进参数,技术方面是可行的,为下穿既有线工程,合理选用盾构机推进速度、顶推力、泥水压力、刀盘转速,保证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相似实验 理论分析 盾构参数 工程风险 控制变量法
下载PDF
基于一维波动方程的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润忠 金晨 胡文韬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通过以一维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的低应变反射波法分析出病害处的波形传播规律及特征,并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混凝土桩基某处出现不连续、离析、空洞等缺陷进行分析,得到频域和时域导纳曲线。将低应变反射波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 通过以一维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的低应变反射波法分析出病害处的波形传播规律及特征,并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混凝土桩基某处出现不连续、离析、空洞等缺陷进行分析,得到频域和时域导纳曲线。将低应变反射波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现场钻芯法验证,可确定桩身缺陷程度及类型,为提高桩基质量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桩基检测 一维波动方程 理论分析 低应变法
下载PDF
燕山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与对比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广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70,共4页
地下水负效应分析是隧道风险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均有关系。本文以山岭长大深埋燕山隧道为例,通过合理概化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涌水位置及涌水量进行预测。通... 地下水负效应分析是隧道风险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均有关系。本文以山岭长大深埋燕山隧道为例,通过合理概化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涌水位置及涌水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针对燕山隧道,预测精度从高到底依次为数值法、经验公式法、裘布依公式法、佐藤邦明公式法;佐藤邦明公式法预测值严重偏大,是实测值的2~3倍;裘布依公式法预测值不足实测值的一半,严重偏小;数值法预测精度最高,预测值与实测值仅相差10%左右。建议山岭隧道涌水量预测采用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隧道涌水量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公式法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涌水量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