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现代中国女性人才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分异 |
任泉香
朱竑
李鹏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2
|
|
2
|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女权运动对它的影响 |
刘丹
|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1
|
|
3
|
建国初妇女解放中的自杀现象——以福建省惠安县妇女集体自杀为考察对象 |
汪炜伟
|
《南方人口》
CSSCI
|
2012 |
8
|
|
4
|
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男权陷阱 |
张彤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6
|
|
5
|
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
杜娟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8
|
|
6
|
五四时期李达关于妇女解放途径的思想 |
廖雅琴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6 |
5
|
|
7
|
谈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 |
冀鸿彬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6
|
|
8
|
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
王均霞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9
|
澳大利亚的女权运动:重要的转变和事件 |
Affrica Taylor
徐航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0
|
从地缘文化的视阈审视艺术体操的发展历程 |
徐恬
汪敏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1
|
论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及其启示 |
虞花荣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2
|
民国时期女律师职业形象的塑造与实践 |
邱志红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3
|
道路的另一种——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与凌叔华的写作 |
孟宁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24 |
0 |
|
14
|
20世纪美国茶室概述 |
张小宁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五四”性别启蒙的策略与困境——以“李超之死”为中心 |
颜浩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6
|
文化启蒙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精神的形成原因探析 |
王在亮
王桂艳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18 |
4
|
|
17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
胡敏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18
|
皖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 |
汤仁虹
马先锋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9
|
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回顾与反思——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苏志宏
郝丹立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3
|
|
20
|
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
刘慧娟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