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现代中国女性人才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分异 被引量:42
1
作者 任泉香 朱竑 李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有关女性地理的研究基本缺失,而以往人才地理学研究中对女性人才的忽视,以及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中女性人才研究的薄弱,都使女性人才地理研究有了自己的空间。利用人才数量、类型和籍贯三个指标对活动于1840~1949...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有关女性地理的研究基本缺失,而以往人才地理学研究中对女性人才的忽视,以及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中女性人才研究的薄弱,都使女性人才地理研究有了自己的空间。利用人才数量、类型和籍贯三个指标对活动于1840~1949年期间的中国著名女性人物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近现代中国女性人才的数量和地位、分布领域和特点以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论述,并对影响其数量、类型和区域分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与同一时期的男性人才相比较,近现代女性人才数量仍然偏少,但相对于过去,其数量却有所增加,影响领域也更扩大;近现代女性人才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少数几个省份,西北地区较少;湖南、广东、浙江、江苏四省女性人才尤为突出,其中,湘粤两省在社会政治领域影响较大,江浙两省在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占有较大优势。近现代女性人才数量的增加和影响领域的扩大受近现代中国政治改良运动和政治革命的影响,而其区域分异特点则充分体现了中国近现代政治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人才 人才类型 地理分布 近现代中国 妇女解放
下载PDF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女权运动对它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丹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7-43,91,共8页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 (表现在词缀、词汇、称呼、俗语、谚语、隐喻等方面 )反映了英语国家中性别歧视问题。这些现象是由历史、社会、心理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2 0世纪 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对性别歧视语言进行了诸多改革 ,使英语发生了...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 (表现在词缀、词汇、称呼、俗语、谚语、隐喻等方面 )反映了英语国家中性别歧视问题。这些现象是由历史、社会、心理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2 0世纪 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对性别歧视语言进行了诸多改革 ,使英语发生了许多变化。笔者进行了一个旨在研究这次运动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的影响的调查 ,认为语言改革只是一种表面的变革 ,只有现实生活中女性地位提高了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才会彻底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女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 中性词
下载PDF
建国初妇女解放中的自杀现象——以福建省惠安县妇女集体自杀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8
3
作者 汪炜伟 《南方人口》 CSSCI 2012年第3期23-31,共9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妇也获得了解放。然而,建国初福建惠安县妇女集体自杀现象仍非常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解放进程。这是社会转型时期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惠安地方政府曾积极治理这种社会陋俗,收到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妇也获得了解放。然而,建国初福建惠安县妇女集体自杀现象仍非常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解放进程。这是社会转型时期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惠安地方政府曾积极治理这种社会陋俗,收到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安妇女 妇女解放 集体自杀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男权陷阱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彤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326-334,共9页
论题以福柯的某些视角重新阐述了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意义以及在哪些方面为今后女权主义运动留下了宝贵遗产;阐述了在第三世界民族民主革命中出现的新的妇女依附模式以及这个模式的思想和社会来源。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 男权主义 父权制 社会性别关系
下载PDF
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十九号房间》 女性自我意识 男权社会 妇女解放运动
下载PDF
五四时期李达关于妇女解放途径的思想 被引量:5
6
作者 廖雅琴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使李达完成了对妇女解放问题的认识过程;社会生活平等是妇女解放的社会基础,教育平等是妇女解放的前提,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根本,参政议政是妇女解放的核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妇女解放的制度保证,要实现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使李达完成了对妇女解放问题的认识过程;社会生活平等是妇女解放的社会基础,教育平等是妇女解放的前提,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根本,参政议政是妇女解放的核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妇女解放的制度保证,要实现全世界妇女最终解放,就必须加强妇女国际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李达 妇女解放途径 世界妇女运动
下载PDF
谈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冀鸿彬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4-56,共3页
关于对中国女性的描写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 ,但是只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女性才开始成为主角 ,这主要受到西方国家的妇女解放运动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文学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 妇女解放运动 文学影响 中国
下载PDF
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均霞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4,159,共9页
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是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者的一种潜在共识,但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中的妇女问题研究仍没有被作为一个出发点进行探讨,妇女问题研究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的关系依旧晦暗不明。以歌谣与妇女研究为中心来分... 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是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者的一种潜在共识,但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中的妇女问题研究仍没有被作为一个出发点进行探讨,妇女问题研究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的关系依旧晦暗不明。以歌谣与妇女研究为中心来分析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妇女问题研究的整体取向及其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的关系,会注意到在五四妇女解放运动思潮与民俗学眼光向下的革命中,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者从歌谣中发现了乡村妇女。一方面,他们发现了妇女的文学,认为由于未受礼教的熏陶,乡村妇女的文学在形式上质朴自然,不受咬文嚼字之累,在内容上更敢于表达感情;另一方面,他们发现了妇女的问题,认为乡村妇女歌谣中所吟唱的是受传统家族制度压迫的悲惨生活,歌谣是妇女的"家庭鸣冤录""茹痛记"。无论是对妇女文学的赞颂还是对妇女问题的揭露与批判,研究者都将矛头指向了儒家文化所建立的一套礼教制度,妇女问题成为其批判儒家伦理纲常、参与社会改造的浪漫主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眼光向下 歌谣 妇女的文学 妇女的问题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的女权运动:重要的转变和事件 被引量:6
9
作者 Affrica Taylor 徐航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6,71,共6页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女性学研究在过去的20年中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同时阐述了澳洲的理论家们为全球女性主义所作出的一些重要贡献。作者也介绍了影响澳大利亚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源于法国的女性主义哲学,另一个...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女性学研究在过去的20年中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同时阐述了澳洲的理论家们为全球女性主义所作出的一些重要贡献。作者也介绍了影响澳大利亚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源于法国的女性主义哲学,另一个产生于澳洲种族政治的背景下。在文章最后,作者对当前性别和文化研究的焦点问题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妇女解放运动 性别与文化
下载PDF
从地缘文化的视阈审视艺术体操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恬 汪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5,共8页
利用文献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地缘文化与艺术体操发展历程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艺术体操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缘文化背景下创立的;地缘文化差异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世界各地艺术体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研究提示,在今后艺术... 利用文献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地缘文化与艺术体操发展历程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艺术体操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缘文化背景下创立的;地缘文化差异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世界各地艺术体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研究提示,在今后艺术体操发展策略制定和发展方向的思考时,应关注地缘文化的影响;应充分研究、认识和汲取艺术体操在俄罗斯等国家良好发展的地缘文化精髓;利用当代中国文化背景下艺术体操的发展机遇,推动民族化的发展,创造出融入"中国美"元素的艺术体操"中国样式",并为其他运动项目本土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操 地缘文化 妇女解放运动 文化体系 宗教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虞花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30-134,161,共6页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具有鲜明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结合,一个主体”,即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把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相结合,把妇女的特殊利益与一般利益相结合,以广大劳动妇女为主体。同时...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具有鲜明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结合,一个主体”,即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把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相结合,把妇女的特殊利益与一般利益相结合,以广大劳动妇女为主体。同时,中共妇女运动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极其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社会解放
下载PDF
民国时期女律师职业形象的塑造与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志红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91,共11页
本文尝试从性别史的视角探究民国时期法律专业女性进入律师界的历史过程,以及她们在律师业内的职业发展,尤其是注意发掘上海地区以外女律师的形象与声音,从观察女性律师的性别认同、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角色定位、社会期待与观感出发,审... 本文尝试从性别史的视角探究民国时期法律专业女性进入律师界的历史过程,以及她们在律师业内的职业发展,尤其是注意发掘上海地区以外女律师的形象与声音,从观察女性律师的性别认同、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角色定位、社会期待与观感出发,审视女性律师在性别意识与法律精英意识相互激荡影响之下,附丽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是如何塑造以及实践法律职业形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界 女性律师 妇女解放运动 职业形象
下载PDF
道路的另一种——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与凌叔华的写作
13
作者 孟宁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9-70,共12页
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通过演绎旧式女子的悲惨命运,控诉封建旧伦理、旧秩序的不合理成分;同时,借助宣讲易卜生主义,创作大量模式化的“娜拉剧”,建构起对妇女解放思潮的理解以及新女性的设想。伴随着大革命的惨淡煞尾以及社会上对“娜... 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通过演绎旧式女子的悲惨命运,控诉封建旧伦理、旧秩序的不合理成分;同时,借助宣讲易卜生主义,创作大量模式化的“娜拉剧”,建构起对妇女解放思潮的理解以及新女性的设想。伴随着大革命的惨淡煞尾以及社会上对“娜拉走后怎样”这一问题的讨论,知识分子对妇女解放方式的探索逐渐深入且多元,突破了既定的二元模式。作为激进时代中的渐进者,凌叔华借助性别的对立缓释了旧式家庭内部“父”与“子”的冲突,并以撕裂的女性欲望书写、绝望的“新”之变局呈现,打破了五四时期知识界在妇女解放命题上的乐观想象。凌叔华独特的“破旧立新”表达根植于个体的成长经验和知识结构,呈现出超脱时代的倾向,展示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道路的“另一种”形态及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五四文学 妇女解放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茶室概述
14
作者 张小宁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08,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美国茶室以燎原之势兴起。在茶室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个主要特点,即城市“包围”乡村、女性投资经营、殖民复兴与怀旧、如家与简洁、茶餐融合。20世纪上半叶,茶室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美国茶室以燎原之势兴起。在茶室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个主要特点,即城市“包围”乡村、女性投资经营、殖民复兴与怀旧、如家与简洁、茶餐融合。20世纪上半叶,茶室席卷全美,遍布城市和乡村,给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经济来源、社交空间、发声平台。茶室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出版业和茶室培训学校的繁荣,乡村茶室还成为美国乡村生活运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环境的改变和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美国茶室迅速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美国茶室 女性解放运动 茶文化
下载PDF
“五四”性别启蒙的策略与困境——以“李超之死”为中心 被引量:4
15
作者 颜浩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6,共6页
女高师学生李超之死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男性知识分子借此事件的讨论拓展了女性问题的言说空间,并将妇女解放与启蒙话语相结合,使新女性的形象构建成为现代性想象的一部分,显示了男性知识分子在女性问题上的言说策略与主导地位... 女高师学生李超之死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男性知识分子借此事件的讨论拓展了女性问题的言说空间,并将妇女解放与启蒙话语相结合,使新女性的形象构建成为现代性想象的一部分,显示了男性知识分子在女性问题上的言说策略与主导地位。而五四女性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处境,不仅凸显了个人身份认同与转型时代之间的矛盾,更呈现出五四时期社会性别问题的复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超 性别启蒙 妇女解放运动
下载PDF
文化启蒙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精神的形成原因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在亮 王桂艳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5-71,共7页
"沂蒙红嫂"精神是由沂蒙妇女群体共同创造的、具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近现代女性文化。"沂蒙红嫂"精神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红色文化,其中,地理环境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以新文化运动和五... "沂蒙红嫂"精神是由沂蒙妇女群体共同创造的、具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近现代女性文化。"沂蒙红嫂"精神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红色文化,其中,地理环境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代表的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推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是"沂蒙红嫂"精神能够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红嫂”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代文化启蒙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下载PDF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敏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4-67,共4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在文学批评界的分支,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分析评述其重要的理论观点,进而把握女性主义批评的精髓要义,廓清其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前景和走向。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妇女解放运动
下载PDF
皖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仁虹 马先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皖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实践,包括加强婚姻立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反对封建迷信,健全组织机制,保护妇女权益。皖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成效,在政治、经济... 皖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实践,包括加强婚姻立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反对封建迷信,健全组织机制,保护妇女权益。皖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成效,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这对今天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妇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苏区 妇女解放运动 农村妇女
下载PDF
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回顾与反思——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志宏 郝丹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经历了从重视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密切关联的"有机论"向强调妇女在整个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的"功能论"的转化,使妇女解放运动在给中国妇女带来空前解放的同时,又忽略了... 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经历了从重视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密切关联的"有机论"向强调妇女在整个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的"功能论"的转化,使妇女解放运动在给中国妇女带来空前解放的同时,又忽略了女性自身的权益与民族解放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当代视域中,应当将其中蕴含的历史资源转化为"一体多元"的新型妇女运动价值观,激活我国当代多元女性主体群自身的权利意识,方能继续完成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未竟事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 有机论 功能论 一体多元
下载PDF
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慧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抗战时期,中国女性在参与抗战活动的过程中,团结全国劳动妇女,反对妇女回家逆流,将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相结合,对妇女运动本身进行反思,其深层意识觉醒,开创出女性解放的新路子新思想。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女性 解放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