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建秀
刘志宁
+1 位作者
谷雨
李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4,共7页
以1979年、1989年、1999年、2008年、2012年5期Landsat TM/MSS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以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对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9-2012年...
以1979年、1989年、1999年、2008年、2012年5期Landsat TM/MSS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以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对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9-2012年间生态环境状况在"差"和"较差"级别之间转化。研究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特点是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1979-1999年间林地、水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面积大量增加,1999-2012年林地、水域湿地面积小幅度增加,草地面积以7.28km2/a速度减少;研究区荒漠面积占绝大比例(>59%),近30多年没有明显变化,但局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扩展趋势仍然存在,并威胁黄河西岸地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动态变化
黄河西岸
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十六天魔舞源流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国韬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72,共13页
文章对元代的"十六天魔舞"进行研究,认为此舞渊源于藏传密教的金刚舞,所表现的内容与莲花生大师收伏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有关。创编这种乐舞的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上师,初期原在河西流传,后来随着黑帽系的得宠而于元末和其他...
文章对元代的"十六天魔舞"进行研究,认为此舞渊源于藏传密教的金刚舞,所表现的内容与莲花生大师收伏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有关。创编这种乐舞的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上师,初期原在河西流传,后来随着黑帽系的得宠而于元末和其他密法一起进入宫廷。它在汉地的流传过程中不止一次被改造,并逐步减少了宗教因素。元亡以后,此舞仍不时出现在汉族戏曲表演之中,反映出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天魔舞
金刚舞
藏传密教
河西
流传
改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贾文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11,共7页
两汉时期,河西因地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经济、政治区域的结合部,又是交通要冲,地形险要,因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河西归汉后,面对政治形势和地理形势变化的需要,汉朝在河西的防务建设经历了初创和成熟两个阶段。...
两汉时期,河西因地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经济、政治区域的结合部,又是交通要冲,地形险要,因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河西归汉后,面对政治形势和地理形势变化的需要,汉朝在河西的防务建设经历了初创和成熟两个阶段。防御措施不断加强,建立河西四郡、属国,增筑居延、休屠塞;作战方略适时调整,以河西军为主力或偏师与多路大军协同作战,使河西的战略前沿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汉朝北伐和西征的必经之地。综观汉与匈奴百年作战的历史,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河西
匈驭
军事地理
战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走廊中部粮食预测及农业生态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金自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3-96,121,共5页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河西走廊中部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两大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指出自然灾害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比总播种面积影响更大,建议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同时,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视为战略性举措。并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对199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河西走廊中部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两大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指出自然灾害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比总播种面积影响更大,建议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同时,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视为战略性举措。并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对1991~2000年该区粮食总产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预测
农业生态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被引量:
25
5
作者
卫新东
宋林韩
+2 位作者
王筛妮
喻昭
王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4,共9页
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为地理单元,从县域层面系统分析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基于陕西省2005-2018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采用动态度模型法、面积加权平均法、耕地质量区位指数法...
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为地理单元,从县域层面系统分析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基于陕西省2005-2018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采用动态度模型法、面积加权平均法、耕地质量区位指数法、重心迁移模型法研究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变化。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5-2018年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资源数量上表现下降趋势,质量上平均利用等别不高且变化不大。数量方面:年平均下降率为5.86%,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18年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态势,平均年变化率分别为17.46%,3.58%,1.60%,耕地数量变化更加平稳;质量方面: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平均利用等别不高且变化不大,分别为12.46,12.60,12.50,12.50。相比全国平均耕地利用等9.96,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利用等处于较低水平,相比陕西省平均利用等11.34,耕地利用等约低于省内一个等。(2)空间上,2005-2018年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大致呈现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分异格局。区位指数角度:位于关中平原的潼关县和大荔县耕地利用等较高,为高等地的聚集区,但开展城市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补充一般耕地,造成耕地质量有所下降。陕北地区耕地质量较差,中、低等地的区位指数较高,由于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程耕地利用等别均有提升。重心迁移角度:高等地重心在2005-2018年期间处于大荔县,中等地重心由合阳县向黄龙县迁移,低等地重心由佳县迁向米脂县,再迁回佳县。且中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低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高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均愈加平稳,耕地质量大致呈现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格局,应保证潼关县和大荔县耕地质量不降低的同时保持黄河西岸陕北县市耕地质量增长趋势。本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时空变化
分异规律
耕地保护
黄河西岸
陕西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8年9月张掖地区的太阳辐射状况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7
6
作者
季国良
江灏
+3 位作者
左勇前
候旭宏
文军
周晓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4-201,共8页
1988年8~9月,在河西走廊的化音和张掖地区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观测实验。本文利用预备观测中所取得的少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各个分量和太阳分光谱辐射的一些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大气透明度较好;光资源充足;兰紫光...
1988年8~9月,在河西走廊的化音和张掖地区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观测实验。本文利用预备观测中所取得的少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各个分量和太阳分光谱辐射的一些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大气透明度较好;光资源充足;兰紫光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较大;地表净辐射具有平原地区的特征,其值介于平原与高原地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光谱
辐射
反射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颢
《酿酒》
CAS
2010年第3期11-13,共3页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的发展优势、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河西地区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以建立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生产基地;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纽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增强龙头企业...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的发展优势、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河西地区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以建立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生产基地;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纽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优化市场秩序,完善生产经营,促进啤酒大麦生产健康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啤酒大麦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农作图所见农具研究
8
作者
董佩东
黄兆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河西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在这些壁画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作类图像的壁画砖,经笔者统计大约有143块。主要分布于高台、嘉峪关、敦煌地区,金昌、玉门等地也有零星发现。本文就农作图所见的农具进...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河西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在这些壁画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作类图像的壁画砖,经笔者统计大约有143块。主要分布于高台、嘉峪关、敦煌地区,金昌、玉门等地也有零星发现。本文就农作图所见的农具进行相关探讨,分析其功能形制,从而了解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和耕种技术,反映出河西民众的日常耕作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
魏晋十六国
农作图
农具
农耕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走廊流域治理的科学问题及其思考
被引量:
12
9
作者
王忠静
郑航
耿国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针对河西走廊三流域治理,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水资源利用秩序等方面,剖析各流域产生生态问题的科学必然性,以及流域治理手段的针对性。从黑河、石羊河流域治理的效果及流域演化基本规律出发,提出河西走廊三流域后治理...
针对河西走廊三流域治理,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水资源利用秩序等方面,剖析各流域产生生态问题的科学必然性,以及流域治理手段的针对性。从黑河、石羊河流域治理的效果及流域演化基本规律出发,提出河西走廊三流域后治理时代可持续发展在气候变化、经济转型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科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水资源承载能力
水权
流域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之争与秦都栎阳
被引量:
4
10
作者
陈正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河西之地从春秋到战国,秦与晋、秦与魏间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且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秦穆公拥有河西而成霸业,魏名将吴起经略河西建树颇多,而秦献公新政,迁都地处河西之地的栎阳,以此为契机,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由...
河西之地从春秋到战国,秦与晋、秦与魏间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且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秦穆公拥有河西而成霸业,魏名将吴起经略河西建树颇多,而秦献公新政,迁都地处河西之地的栎阳,以此为契机,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由弱变强的转折点。秦都栎阳在秦国历史上存在了34年,在秦国发展史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之争
秦都栎阳
商鞅变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然邻点插值计算的溃堤洪水二维模型
被引量:
1
11
作者
苑希民
薛文宇
+1 位作者
冯国娜
李培杰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CAS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为了模拟溃堤洪水的演进过程,建立计算区域的二维水动力模型,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Roe格式离散求解。针对保护区内存在线状地物等实际特点,将道路、灌渠渠堤等建筑物线性处理,概化为宽顶堰的形式计算,赋予实际高程,将其作为特殊边界与...
为了模拟溃堤洪水的演进过程,建立计算区域的二维水动力模型,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Roe格式离散求解。针对保护区内存在线状地物等实际特点,将道路、灌渠渠堤等建筑物线性处理,概化为宽顶堰的形式计算,赋予实际高程,将其作为特殊边界与非结构网格耦联;采用自然邻点插值计算方法,将保护区与排水沟分区插值,还原区域内排水沟地形,通过以上方法,获得了具有真实地形的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青铜峡河西灌区四排口险工溃堤洪水模拟,有效模拟了道路、渠堤等特殊边界阻水和桥涵过水效果,以及排水沟内排水和入河口洪水倒灌过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洪水在计算区域内的演进过程和淹没范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模型
特殊边界
非结构网格
耦联
自然邻点插值计算
分区插值
青铜峡河西灌区
原文传递
题名
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建秀
刘志宁
谷雨
李静
机构
内蒙古阿拉善盟环境保护局
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4,共7页
基金
阿拉善盟黄河西岸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编号:2013-26)资助
文摘
以1979年、1989年、1999年、2008年、2012年5期Landsat TM/MSS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以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对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9-2012年间生态环境状况在"差"和"较差"级别之间转化。研究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特点是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1979-1999年间林地、水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面积大量增加,1999-2012年林地、水域湿地面积小幅度增加,草地面积以7.28km2/a速度减少;研究区荒漠面积占绝大比例(>59%),近30多年没有明显变化,但局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扩展趋势仍然存在,并威胁黄河西岸地区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动态变化
黄河西岸
综合治理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ynamic
change
the
west
of
yellow
rive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十六天魔舞源流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国韬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72,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观念
视野
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项目批准号:08AZW002)成果之一
文摘
文章对元代的"十六天魔舞"进行研究,认为此舞渊源于藏传密教的金刚舞,所表现的内容与莲花生大师收伏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有关。创编这种乐舞的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上师,初期原在河西流传,后来随着黑帽系的得宠而于元末和其他密法一起进入宫廷。它在汉地的流传过程中不止一次被改造,并逐步减少了宗教因素。元亡以后,此舞仍不时出现在汉族戏曲表演之中,反映出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
十六天魔舞
金刚舞
藏传密教
河西
流传
改造
Keywords
Sixteen
-
Tian
-
Mo
Dance
Vajra
-
Dance
Tibetan
Buddhism
west
of
yellow
river
spread
reform
分类号
J709.2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贾文丽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11,共7页
文摘
两汉时期,河西因地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经济、政治区域的结合部,又是交通要冲,地形险要,因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河西归汉后,面对政治形势和地理形势变化的需要,汉朝在河西的防务建设经历了初创和成熟两个阶段。防御措施不断加强,建立河西四郡、属国,增筑居延、休屠塞;作战方略适时调整,以河西军为主力或偏师与多路大军协同作战,使河西的战略前沿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汉朝北伐和西征的必经之地。综观汉与匈奴百年作战的历史,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汉朝
河西
匈驭
军事地理
战争
Keywords
the
Han
Dynasty
the
west
of
yellow
river
the
Hun
military
geography
war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走廊中部粮食预测及农业生态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金自学
机构
张掖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3-96,121,共5页
文摘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河西走廊中部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两大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指出自然灾害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比总播种面积影响更大,建议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同时,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视为战略性举措。并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对1991~2000年该区粮食总产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粮食预测
农业生态
灰色关联分析
Keywords
grain
output
grey
correlative
analysis
establishing
model
for
predic-tio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rridor
of
t
he
west
of
yellow
river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分类号
S326.11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181 [农业科学—农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被引量:
25
5
作者
卫新东
宋林韩
王筛妮
喻昭
王宁
机构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4,共9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耕地生态质量等别评价体系研究(21192718013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价值的分级分类体系与评价导则(2019YFD1100901)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文摘
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为地理单元,从县域层面系统分析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基于陕西省2005-2018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采用动态度模型法、面积加权平均法、耕地质量区位指数法、重心迁移模型法研究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变化。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5-2018年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资源数量上表现下降趋势,质量上平均利用等别不高且变化不大。数量方面:年平均下降率为5.86%,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18年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态势,平均年变化率分别为17.46%,3.58%,1.60%,耕地数量变化更加平稳;质量方面: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平均利用等别不高且变化不大,分别为12.46,12.60,12.50,12.50。相比全国平均耕地利用等9.96,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利用等处于较低水平,相比陕西省平均利用等11.34,耕地利用等约低于省内一个等。(2)空间上,2005-2018年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大致呈现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分异格局。区位指数角度:位于关中平原的潼关县和大荔县耕地利用等较高,为高等地的聚集区,但开展城市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补充一般耕地,造成耕地质量有所下降。陕北地区耕地质量较差,中、低等地的区位指数较高,由于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程耕地利用等别均有提升。重心迁移角度:高等地重心在2005-2018年期间处于大荔县,中等地重心由合阳县向黄龙县迁移,低等地重心由佳县迁向米脂县,再迁回佳县。且中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低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高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均愈加平稳,耕地质量大致呈现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格局,应保证潼关县和大荔县耕地质量不降低的同时保持黄河西岸陕北县市耕地质量增长趋势。本研�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时空变化
分异规律
耕地保护
黄河西岸
陕西省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distribution
regulatio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the
west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F32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8年9月张掖地区的太阳辐射状况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7
6
作者
季国良
江灏
左勇前
候旭宏
文军
周晓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4-201,共8页
文摘
1988年8~9月,在河西走廊的化音和张掖地区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观测实验。本文利用预备观测中所取得的少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各个分量和太阳分光谱辐射的一些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大气透明度较好;光资源充足;兰紫光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较大;地表净辐射具有平原地区的特征,其值介于平原与高原地区之间。
关键词
太阳
光谱
辐射
反射率
Keywords
west
yellow
river
Corridor
Gansu
Solar
radiation
Spectral
radiation
Spectral
albedo
分类号
P42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颢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出处
《酿酒》
CAS
2010年第3期11-13,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的发展优势、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河西地区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以建立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生产基地;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纽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优化市场秩序,完善生产经营,促进啤酒大麦生产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河西地区
啤酒大麦
问题
对策
Keywords
west
of
the
yellow
river
district
malting
barley
problem
strategy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6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农作图所见农具研究
8
作者
董佩东
黄兆宏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基金
2021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凉州会盟的再认识”(项目编号:2021YB042)。
文摘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河西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在这些壁画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作类图像的壁画砖,经笔者统计大约有143块。主要分布于高台、嘉峪关、敦煌地区,金昌、玉门等地也有零星发现。本文就农作图所见的农具进行相关探讨,分析其功能形制,从而了解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和耕种技术,反映出河西民众的日常耕作生活。
关键词
河西
魏晋十六国
农作图
农具
农耕技术
Keywords
the
west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Sixteen
Kingdom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farming
picture
farming
tools
farming
techniques
分类号
K23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走廊流域治理的科学问题及其思考
被引量:
12
9
作者
王忠静
郑航
耿国婷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系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9076)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0DFA21750)
文摘
针对河西走廊三流域治理,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水资源利用秩序等方面,剖析各流域产生生态问题的科学必然性,以及流域治理手段的针对性。从黑河、石羊河流域治理的效果及流域演化基本规律出发,提出河西走廊三流域后治理时代可持续发展在气候变化、经济转型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科学思考。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水资源承载能力
水权
流域治理
Keywords
the
Hexi
Corridor
(
the
Corridor
west
of
the
yellow
river
)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ater
rights
river
basin
governance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之争与秦都栎阳
被引量:
4
10
作者
陈正奇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文摘
河西之地从春秋到战国,秦与晋、秦与魏间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且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秦穆公拥有河西而成霸业,魏名将吴起经略河西建树颇多,而秦献公新政,迁都地处河西之地的栎阳,以此为契机,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由弱变强的转折点。秦都栎阳在秦国历史上存在了34年,在秦国发展史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河西之争
秦都栎阳
商鞅变法
Keywords
competitive
wars
for
the
Territory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Yueyang
as
the
capital
of
the
kingdom
of
Qin
Shang
Yang'
s
transformation
of
law
分类号
K928.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然邻点插值计算的溃堤洪水二维模型
被引量:
1
11
作者
苑希民
薛文宇
冯国娜
李培杰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水务局海河管理处
出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CAS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4012)
文摘
为了模拟溃堤洪水的演进过程,建立计算区域的二维水动力模型,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Roe格式离散求解。针对保护区内存在线状地物等实际特点,将道路、灌渠渠堤等建筑物线性处理,概化为宽顶堰的形式计算,赋予实际高程,将其作为特殊边界与非结构网格耦联;采用自然邻点插值计算方法,将保护区与排水沟分区插值,还原区域内排水沟地形,通过以上方法,获得了具有真实地形的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青铜峡河西灌区四排口险工溃堤洪水模拟,有效模拟了道路、渠堤等特殊边界阻水和桥涵过水效果,以及排水沟内排水和入河口洪水倒灌过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洪水在计算区域内的演进过程和淹没范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二维模型
特殊边界
非结构网格
耦联
自然邻点插值计算
分区插值
青铜峡河西灌区
Keywords
two-dimensional
model
special
border
unstructured
mesh
coupled
natural
neighbor
interpolation
separated
interpo
lation
Qingtongxia
west
Irrigation
of
yellow
river
分类号
TV131.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
周建秀
刘志宁
谷雨
李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原文传递
2
十六天魔舞源流考
黎国韬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
贾文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河西走廊中部粮食预测及农业生态问题研究
金自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卫新东
宋林韩
王筛妮
喻昭
王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988年9月张掖地区的太阳辐射状况的初步分析
季国良
江灏
左勇前
候旭宏
文军
周晓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研究
王颢
《酿酒》
CAS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农作图所见农具研究
董佩东
黄兆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河西走廊流域治理的科学问题及其思考
王忠静
郑航
耿国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河西之争与秦都栎阳
陈正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自然邻点插值计算的溃堤洪水二维模型
苑希民
薛文宇
冯国娜
李培杰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CAS
2016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