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愉与自由:庄周梦蝶之“化”境试析
1
作者 张玉晶 《理论界》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庄周梦蝶”作为《庄子》内篇中的典型梦境,蕴含玄妙哲理,呈现的场景充满真实之感。多数学者在讨论此梦境时注重“觉”与“梦”之间的义理阐发,尝试体悟何谓庄子的精神自由。后又有学者另辟蹊径,在哲学诠释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感知... “庄周梦蝶”作为《庄子》内篇中的典型梦境,蕴含玄妙哲理,呈现的场景充满真实之感。多数学者在讨论此梦境时注重“觉”与“梦”之间的义理阐发,尝试体悟何谓庄子的精神自由。后又有学者另辟蹊径,在哲学诠释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感知庄周彼时心境。实则,唯有将《齐物论》末章置于《逍遥游》的主旨之中才可以回归本真,以此窥见深藏于庄子内心深处的渴望。透过迷雾一般的梦境,看到的恰是庄子在“化蝶”这一虚拟物化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心理,这是“齐物”想要消弭万物界限的旨趣所在,更是一种追寻超脱世俗世界,安放心灵的处世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周梦蝶 处世之法 物化之境 愉悦感知 逍遥自由
原文传递
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详 李骥 +2 位作者 刘祎绯 高雨婷(译) 田乐(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5-10,4,共7页
作为一种关于文化实践的现代概念,“遗产”体现着不同民族国家对于特定价值的理解与建构方式。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遗产与景观的关联极大扩展了人们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方式,文化景观也成为相关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特定遗... 作为一种关于文化实践的现代概念,“遗产”体现着不同民族国家对于特定价值的理解与建构方式。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遗产与景观的关联极大扩展了人们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方式,文化景观也成为相关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特定遗产类型。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整体性视角使相关实践尝试从景观载体的角度解读遗产的价值内涵,并将遗产资源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框架。在多元化视角下,对遗产与景观的关联性的强调推动了对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的学术体系构建。在未来,数字化时代遗产景观研究拥有巨大的价值和潜力,同时也需解决相应的基本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价值 认知方式 文化景观 历史性城市景观 数字化时代
原文传递
老子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国惠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以"道"为中心范畴的老子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之深,表现在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表达方式、感知方式等几个方面,同时美学重要的范畴也多源于老子哲学。
关键词 老子哲学 中国古典美学 感知方式 表达方式
下载PDF
夜景照明的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健 张越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11期99-100,104,共3页
光电技术的革新成为引领城市夜景观的形态和构成的转变因素,夜景照明不再是当初简单的功能照明,而是提升到艺术的视觉震撼,它也逐渐发展成为新的互动体验。文章在分析当前的国内外的夜景观照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夜景照明交互的新分... 光电技术的革新成为引领城市夜景观的形态和构成的转变因素,夜景照明不再是当初简单的功能照明,而是提升到艺术的视觉震撼,它也逐渐发展成为新的互动体验。文章在分析当前的国内外的夜景观照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夜景照明交互的新分类,并从感知体验的三个层面,知觉交互、行为交互和情感交互提出夜景观空间照明交互设计的不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设计 夜景照明 交互方式 感知
下载PDF
中国居民水果线上线下消费倾向和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972份微观调查数据
5
作者 侯煜庐 赵俊晔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1期95-101,共7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消费模式逐渐向新形式线上消费转变。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和消费大国,居民水果消费是否发生转变、发生了哪些转变,以及其背后原因是什么是本研究的探索目标。通过发放2972份网络问卷,本研究调查了解中国居民...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消费模式逐渐向新形式线上消费转变。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和消费大国,居民水果消费是否发生转变、发生了哪些转变,以及其背后原因是什么是本研究的探索目标。通过发放2972份网络问卷,本研究调查了解中国居民线下线上水果消费行为变化,并进行微观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居民水果消费仍然以线下购买为主,但明显发生了由线下向线上转移的趋势;居民家庭收入影响线上线下水果购买行为,收入水平越高,线上购买倾向越大;居民对水果价格的感知影响其线上线下水果购买行为,对线下价格感知越高、对线上价格感知越便宜,线上购买行为变化越大。基于此,应从加强供应体系建设、建立价格监测体系、发展电商平台、提升居民收入等多方面,促进水果市场健康发展,确保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本研究样本多来自农村居民,对城市居民和60岁以上群体的研究有待后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消费 购买渠道 价格感知 行为变化
下载PDF
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学生课文认知的影响
6
作者 崔磊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9期I0044-I0045,I0093,共3页
本实验通过多种呈现方式的使用,以研究多媒体条件下,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对课文认知的影响,着重对认知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解与记忆。结果显示:对初一学生来讲,同一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在理解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记忆方面,四种呈现方... 本实验通过多种呈现方式的使用,以研究多媒体条件下,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对课文认知的影响,着重对认知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解与记忆。结果显示:对初一学生来讲,同一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在理解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记忆方面,四种呈现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文字与文字加声音、文字加声音加画面之间有着显著差异,声音与文字加声音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对课文的综合掌握水平上,这四种呈现方式间也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呈现方式 认知效果 理解 记忆
下载PDF
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学生课文认知的影响
7
作者 崔磊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1期32-33,53,共3页
本实验通过多种呈现方式的使用,以研究多媒体条件下,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对课文认知的影响,着重对认知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解与记忆。结果显示,对初一学生来讲,同一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在理解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记忆方面,四种呈现方... 本实验通过多种呈现方式的使用,以研究多媒体条件下,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对课文认知的影响,着重对认知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解与记忆。结果显示,对初一学生来讲,同一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在理解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记忆方面,四种呈现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文字与文字加声音、文字加声音加画面之间有着显著差异,声音与文字加声音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对课文的综合掌握水平上,这四种呈现方式间也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呈现方式 认知效果 理解 记忆
下载PDF
论霍夫曼斯塔尔《途中幸福》的图像性特征
8
作者 刘永强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2,共8页
1900年前后在德语国家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一种非模仿的图像性特征。它关注对梦境、幻象、错觉等虚拟景象的文学呈现,作品人物的感官世界往往游移于现实与想象之间,文本通过一定的叙事策略消解了语言与图像的边界。本文以霍夫曼斯... 1900年前后在德语国家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一种非模仿的图像性特征。它关注对梦境、幻象、错觉等虚拟景象的文学呈现,作品人物的感官世界往往游移于现实与想象之间,文本通过一定的叙事策略消解了语言与图像的边界。本文以霍夫曼斯塔尔的短篇小说《途中幸福》为例,探讨其图像性特征。论述从小说主人公的观看行为入手,剖析其高度审美化和诗意化的视觉感知方式,随后阐释其由观看生发的联想画面与幸福愿景,最后着眼于小说结尾处“看”与“读”的更替,探究文本中的“语图互动”和“语图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曼斯塔尔 《途中幸福》 图像性 观看 想象
原文传递
广州市居民分级诊疗认知与就医行为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钱锡红 刘佳 戴源源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55,59,共4页
目的:研究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以及分级诊疗背景下居民的就医行为。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市39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居民对分级诊疗的知晓度整体偏... 目的:研究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以及分级诊疗背景下居民的就医行为。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市39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居民对分级诊疗的知晓度整体偏低,不了解或未曾听说过分级诊疗的占43.56%,性别、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及转诊经历对分级诊疗认知度有显著影响;居民对首诊医疗机构的选择仍倾向于非基层机构。结论:为高效推进分级诊疗,应加强宣传,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完善配套政策,提高基层机构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认知度
下载PDF
信息单向传输过程网络安全趋势感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飞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6-460,共5页
对信息单向传输过程中网络安全趋势感知,能够有效提高网络信息传输安全性。对网络安全趋势的感知,需要对信息漏洞进行量化评估,计算信息节点攻击序列发生的概率,完成网络安全趋势的准确感知。传统方法将信息趋势描述与安全规则进行模式... 对信息单向传输过程中网络安全趋势感知,能够有效提高网络信息传输安全性。对网络安全趋势的感知,需要对信息漏洞进行量化评估,计算信息节点攻击序列发生的概率,完成网络安全趋势的准确感知。传统方法将信息趋势描述与安全规则进行模式匹配,并向用户提交漏洞报告,但忽略了对节点攻击序列概率的获取,导致感知结果不准确。提出基于概率风险评估的网络信息单向传输安全趋势感知方法。计算网络信息单向传输过程叶节点、根节点以及各个攻击序列发生的概率,对网络信息单向传输过程安全漏洞风险进行分析,依据网络信息单向传输过程安全威胁、漏洞、资产都会增加风险值的原则,获得信息安全漏洞风险值,实现信息安全漏洞的实时量化评估,完成网络安全趋势的感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时反映漏洞攻击行为阶段性变化,具有更高的安全趋势感知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单向传输 安全漏洞 趋势感知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居民“民生三感”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CSS2021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唐任伍 杨雨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48,共1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制约。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以及居住于城市的农村居民三大群体的“民生三感”水平存在显著群体异质性,呈现出一定程度“伊斯特林悖论”特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制约。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以及居住于城市的农村居民三大群体的“民生三感”水平存在显著群体异质性,呈现出一定程度“伊斯特林悖论”特征,但尚未形成“马太效应”;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房屋拥有量、负债额度、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政府服务和社会供给等因素对“民生三感”水平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建设普惠型、发展型、品质型民生,能够有效地凝聚民心、激发消费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差异 民生三感
下载PDF
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双向转诊认知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培云 方鹏骞 乐虹 《医学与社会》 2016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知,为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26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08%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制度仅是部分了解;71.67%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转诊指南或规... 目的:了解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知,为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26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08%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制度仅是部分了解;71.67%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转诊指南或规范的相关培训;康复期患者未下转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愿下转、基层医疗机构条件有限、转诊通道不顺畅及转诊手续复杂;影响双向转诊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统一的转诊标准、各级医院之间的利益冲突、转诊程序和费用问题。结论:强化医患双方的培训和宣传提升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知;合理调整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分配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长远发展;优化转诊流程、简化转诊手续推进双向转诊的顺利进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双向转诊制度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转诊 医务人员 认知 湖北
下载PDF
论《楞严经》对《老子》诠释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凌幸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73-78,共6页
从南北朝起,佛教思想就提供了一个理解《老子》的新视野。晋唐时期,《老子》诠释主要受到般若中观学的影响。宋代以后,《楞严经》深受僧人、文人、道士喜爱,并深刻地影响了宋明时期的《老子》诠释。第一,佛教界依据《楞严经》如来藏缘... 从南北朝起,佛教思想就提供了一个理解《老子》的新视野。晋唐时期,《老子》诠释主要受到般若中观学的影响。宋代以后,《楞严经》深受僧人、文人、道士喜爱,并深刻地影响了宋明时期的《老子》诠释。第一,佛教界依据《楞严经》如来藏缘起说来解说《老子》的宇宙论思想;第二,因缘与自然的冲突是隋唐佛道争论的焦点问题,宋代文人立足于《楞严经》"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说法,来定位《老子》的自然思想;第三,当心性论成为学术思想的核心主题时,《楞严经》的心性思想、修行论深刻地影响到了苏辙、白玉蟾等人的《老子》诠释。《楞严经》与《老子》的互动,是宋明时期佛老关系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体 阿赖耶识 因缘 自然 耳根圆通
下载PDF
单向交通复合指标评价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康 刘澜 禹伟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综合出行者感受直观的速度、距离、时间指标与表征路段拥挤状态的饱和度指标,提出基于出行者对交通通畅主观感受的复合指标评价模型,并给出案例,说明模型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单向交通 复合指标 评价模型 出行者感受
下载PDF
社会情结与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形态
15
作者 刘明 赵慧平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5-29,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融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社会意识介入,影响了其"艺术的假定性"原则的运用、艺术感知方式转化和创作文本的哲学性超越,表现出新奇怪诞的艺术内容缺少西方现代主义那种...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融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社会意识介入,影响了其"艺术的假定性"原则的运用、艺术感知方式转化和创作文本的哲学性超越,表现出新奇怪诞的艺术内容缺少西方现代主义那种深刻独特的哲学意识作依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绪 现代主义小说 艺术假定性 艺术感知方式 小说形态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