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灵魂的转向——教育理念 |
毕世响
|
《江苏教育研究》
|
2009 |
4
|
|
2
|
哥特式教堂与经院哲学认识论的转向——在可见世界“迎向”不可见世界 |
林季杉
徐嘉欣
|
《基督宗教研究》
|
2024 |
0 |
|
3
|
一种古典的理性启蒙观——对柏拉图“洞喻”和“线喻”的现代解读 |
刘臻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4
|
自我认同与他者目光:论西方儿童文学中的镜子意象 |
王海燕
|
《昆明学院学报》
|
2011 |
1
|
|
5
|
中外早期插图蒙学教材共性探赜——以《新编对相四言》与《世界图解》为例 |
顾月琴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6
|
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当代教育价值浅析 |
刘冉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7
|
柏拉图“洞喻”视域下的逃离与回归——论艾玛·多诺霍的小说《房间》 |
陈姝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0 |
|
8
|
通达存在真理——惠特曼“我自己的歌”新释 |
骆谋贝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9
|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探析——从囚徒的境遇看王者的风范 |
李海峰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