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
作者 苏敏 韩立影 +2 位作者 杨卫新 张红兵 昝云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利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评估脑卒中患者瘫痪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变,从电生理角度评估患者预后并指导康复治疗。方法选取早期脑卒中患者46例,根据病灶侧脑区TMS检查结果,将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低... 目的利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评估脑卒中患者瘫痪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变,从电生理角度评估患者预后并指导康复治疗。方法选取早期脑卒中患者46例,根据病灶侧脑区TMS检查结果,将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低于50汕V的患者归人运动诱发实验阴性组(阴性组),MEP波幅达到或超过50μV的患者则归入运动诱发实验阳性组(阳性组)。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及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TMS检查2组患者健侧脑区运动皮质静息阈值(RMT)、MEP波幅(Amp)、皮质潜伏期(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等。结果治疗4周时,阳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为(54.99±2.76)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同时亦高于阴性组水平(P〈0.05);治疗8周时,阳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73.11±2.98)分]进一步提高,同时亦显著高于阴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健侧脑区运动皮质RMT均呈渐进性降低趋势,阴性组RMT从(98.35±10.12)%下降至(30.35±7.31)%,下降幅度及下降速度均明显超过阳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Amp均呈渐进性增高趋势,并且阳性组Amp开始增加时间点早于阴性组,但在Amp增加幅度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阴性组CL及CMC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而阳性组CL及CMCT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健侧脑区运动皮质兴奋性呈动态变化过程,通过TMS分析其MEP特点有助于早期预测及评估脑卒中患者瘫痪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科学制订康复干预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大脑皮质兴奋性
原文传递
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超 刘璇 +5 位作者 侯增广 彭龙 杨昊 彭亮 张皓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验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训练,每天20 min,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肩、肘关节肌张力,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患者每次训练的运动轨迹。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032,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0.723,P〉0.05),实验组评分略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及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121,P〈0.05);对照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Z〉2.000,P〈0.05),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Z〈1.890,P〉0.05),但评分略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各项MAS评分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Z〈1.734,P〉0.05),但评分略低于对照组。系统记录的患者进行直线触点运动时的运动轨迹,由最开始的杂乱无章逐渐变得有规律性,运动控制能力有所提高。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可促进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与重复性运动训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机器人 重复性运动训练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欧非 苏东升 +1 位作者 陈艳 张力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神经内科收...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20d;于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表(China Stroke Scale,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EU、ARAT、MBI、FIM评分高于对照组,CSS、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Bobath握手训练 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双侧训练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何斌 张超 《中国康复》 2016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观察双侧训练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单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增加双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改... 目的:观察双侧训练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单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增加双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肩、肘、腕、手(MAS-S,MAS-E,MAS-W,MAS-H)、Fugl-Meyer评定量表肩/肘/前臂、腕手(FM-SEF,FM-WH)及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结果:训练12周后,2组FM-SEF,FM-WH评分,MAS各项评分及MBI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P<0.05),观察组训练后FM-SEF,及MAS-S,MAS-E,MAS-W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双侧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肩、肘及腕关节肌张力,并且对于上肢腕手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肌张力 双侧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路来冰 马忆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99-103,共5页
为了解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有运动治疗... 为了解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共治疗8周,每周治疗5 d,每天训练2次。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进行等速肌力训练。通过、FMA评分表、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表、上肢肩关节外展和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肌电积分值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通过BI指数和DASH量表对生活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平均功率、总功四个力学指标对肌力进行评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指标、生活方面评分指标和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各指标均有很大的改善。可见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屈伸肌力,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式运动功能改善,帮助患者加强自理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上肢运动 功能
下载PDF
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雷迈 卢斌 +3 位作者 吴旻 吴圣婕 杨清程 罗仲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业疗法 运动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志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研究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偏瘫病人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性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偏瘫病人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治疗的同时给予肌电反馈综合治疗,对比病人治疗前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病人上肢运动功能(FMA)、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肌电幅值(EMG)及Brunnstrom运动分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BI、FMA和EMG都有提高,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Brunnstrom分级Ⅰ级、Ⅱ级总人数减少,提高到Ⅲ级、Ⅳ级、Ⅴ级,甚至Ⅵ级,高等级的人数明显增多,但观察组治疗后高等级增加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偏瘫病人后,可提高上肢灵活性,增强上肢肌肉力量,促进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增强病人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 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 改良BARTHEL指数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振 吴建贤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EMG-BF)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EMG-BF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评...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EMG-BF)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EMG-BF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外展主动活动度(AROM)、肩关节主动外展肌电均值(AEMG),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外展的AROM与AEMG、FMA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外展AEMG与AROM呈正相关(P<0.05)。结论 EMG-BF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肩运动功能,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外展AEMG评分与AEMG评分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活动功能 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赖登军 刘弈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58例脑卒中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以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以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58例脑卒中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以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以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Wolf运动功能(WMFT)评定、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定、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周,治疗组三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WMFT、ARA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BI评分较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组WMFT、ARAT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2周比较无差异,但B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评分。治疗后4周,对照组WMFT、ARAT评分较治疗后2周无差异,但BI评分高于治疗后2周;治疗组三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后2周,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的三项评分。结论: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针刺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功能康复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顾赛勇 邵圣茜 杨煜 《中外医疗》 2023年第9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镜像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收治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康复训练)和研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镜像疗...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镜像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收治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康复训练)和研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镜像疗法),各30例,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研讨组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Barthel指数(BI)、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健康问卷简表(SF-36)评分更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常规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改善上肢功能、手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缓神经缺损程度,促进疗效、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手套 镜像疗法 脑卒中偏瘫 上肢运动 手功能 阶段性疗效
下载PDF
电针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霞 李淑景 +3 位作者 崔秀萍 刘立安 宋钏 周娃妮 《光明中医》 2012年第6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比较电针、强制性运动疗法、及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象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A组——强制性运动疗法组(10名),B组——电针治疗组(10名),C组——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9名)。脑卒中患者... 目的比较电针、强制性运动疗法、及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象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A组——强制性运动疗法组(10名),B组——电针治疗组(10名),C组——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9名)。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康复训练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进行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三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强制性运动疗法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电针治疗组,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电针、强制性运动疗法均利于脑卒中早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二者结合对脑卒中早期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叠加效应,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强制性运动疗法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烨雯 叶静静 +3 位作者 梅诗雪 杨灵狄 林小芬 裘一星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8期256-259,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2组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措施与针刺疗法,观察组加用肌...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2组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措施与针刺疗法,观察组加用肌内效贴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傅格-梅尔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Barthel指数(BI)评分,检测肩关节活动度,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3.18%,对照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FMMS、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MS、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的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1),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神经内科疗法干预基础上以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可明显减轻肩关节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肩痛 针刺 肌内效贴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肩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叶珠 曹小英 +2 位作者 陆茹 吴彩虹 陈迎春 《护理与康复》 2015年第12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 目的观察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份)评定其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辅以虚拟现实训练,可进一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上肢 虚拟现实训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基于上肢机器人分离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从洋洋 陈威 +2 位作者 蒋留军 邱晓 白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9-96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上肢机器人分离运动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并通过分析其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MEP),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招募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 目的:本研究探讨上肢机器人分离运动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并通过分析其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MEP),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招募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3),试验组进行固定轨迹(肘关节屈曲伸直、肩关节内收外展的分离运动)的上肢机器人训练,对照组进行随意运动轨迹(够取物品的复合动作)的上肢机器人训练。两组的机器人训练均1次/天,20min/次,5次/周,连续3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的评定。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P的潜伏期以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结果:治疗3周后试验组患者的FMA-UE、MBI评分及ME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FMAUE、MBI评分、MEP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周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FMA-UE、MBI评分及ME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的分离运动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这可能与增强了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机器人 分离运动 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龙门式上肢偏瘫康复训练机器人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宇 孙容磊 王晓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6-188,共3页
介绍一种龙门式上肢偏瘫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水平左右运动机构、水平前后运动机构和竖直上下运动机构。可以带动患者手部作水平左右、水平前后和竖直上下三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同时,手柄组件具有三个旋转轴正交的被动旋转自由度,通过三... 介绍一种龙门式上肢偏瘫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水平左右运动机构、水平前后运动机构和竖直上下运动机构。可以带动患者手部作水平左右、水平前后和竖直上下三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同时,手柄组件具有三个旋转轴正交的被动旋转自由度,通过三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和三个旋转轴正交的旋转运动可以合成出任意复杂的上肢动作,从而使患者上肢各关节、运动肌肉群以及运动功能神经系统群得到有效的物理刺激,达到恢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目的。本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特点在于采用龙门直角坐标的结构形式,扩大了患者上肢的运动范围,同时三个方向的直线自由度不存在运动耦合,便于实现复杂的轨迹规划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式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 上肢偏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患侧上肢手部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莫丽华 龙耀斌 罗水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CIMT)应用在偏瘫型脑瘫(HCP)患儿中的效果及对改善患侧上肢手部精细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HC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CIMT)应用在偏瘫型脑瘫(HCP)患儿中的效果及对改善患侧上肢手部精细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HC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CIMT治疗,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CIMT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状况、腕屈肌、肘屈肌肌张力与功能独立性。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Peabody精细发育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屈肌、肘屈肌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为(88.47±5.01)分,高于对照组的(80.37±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CP患儿实施rTMS联合CIMT治疗,可以改善上肢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肌张力,提高功能独立性,有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型脑瘫 患侧上肢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制性诱导疗法 手部精细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姬鹏博 仵志强 +2 位作者 贾党培 王霖 舒媛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脑梗死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脑梗死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肢关节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镜像神经元理论。对比两组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以及两组患肢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差异均不具可比性(P>0.05),经治疗,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2、3、4周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上肢各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前驱、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的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应用镜像神经元理论,可以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理论 脑梗死 上肢关节运动 康复治疗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18
作者 王芬芬 徐蓉贞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71-875,共5页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观察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75例,行常规康复)和观察组(75例,行上肢康复机...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观察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75例,行常规康复)和观察组(75例,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lf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FMA-U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Wolf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单一的常规康复,具有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镜像疗法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一种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俊敏 史海文 袁修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人上肢点取前方不同目标点的定位运动规律,探讨评价上肢运动障碍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尝试为肢体运动障碍者的康复训练和检测提供对照和比较。方法:选择21名健康男性自愿者,设计并进行了人体上肢定位实验,得到了拾取时... 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人上肢点取前方不同目标点的定位运动规律,探讨评价上肢运动障碍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尝试为肢体运动障碍者的康复训练和检测提供对照和比较。方法:选择21名健康男性自愿者,设计并进行了人体上肢定位实验,得到了拾取时间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人体上肢拾取不同位置目标点的运动时间特性,以此为参考可以对肢体运动障碍者的上肢定位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人体上肢定位运动中,点取前方不同位置目标点时食指尖运动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结论:以健康人的上肢定位运动规律为比照,用食指尖运动持续时间来评价肢体运动障碍者的上肢定位运动功能,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上肢 定位运动 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障碍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章粉连 王丽前 陈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50例脑损伤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在康复治疗3周末的... 目的探讨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50例脑损伤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在康复治疗3周末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有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改善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加强制性运动疗法,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损伤性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康复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