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林语堂创作思想的变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
1
作者
夏正娟
马群仁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如何评价这一变化,成为学者们长期争议的话题。肯定前期创作的学者,多从社会性的层面考量;肯定后期创作的学者,则多从文学性的角度观照。不同视角的切入,极大地拓展了林语堂研究的空...
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如何评价这一变化,成为学者们长期争议的话题。肯定前期创作的学者,多从社会性的层面考量;肯定后期创作的学者,则多从文学性的角度观照。不同视角的切入,极大地拓展了林语堂研究的空间。但考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否成熟,不能仅依据社会学或文学性的单一尺度,创作风格、思想主张稳定与否都是重要的考察标准。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仍处于"文化认同"的"延展期",思想尚未稳定,文章论点常来源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名家。及至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西方文化中发现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并将之与道家文化相融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的口号,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理论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思想
克罗齐
道家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林语堂创作思想的变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
1
作者
夏正娟
马群仁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盐城市教科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文摘
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如何评价这一变化,成为学者们长期争议的话题。肯定前期创作的学者,多从社会性的层面考量;肯定后期创作的学者,则多从文学性的角度观照。不同视角的切入,极大地拓展了林语堂研究的空间。但考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否成熟,不能仅依据社会学或文学性的单一尺度,创作风格、思想主张稳定与否都是重要的考察标准。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仍处于"文化认同"的"延展期",思想尚未稳定,文章论点常来源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名家。及至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西方文化中发现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并将之与道家文化相融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的口号,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理论主张。
关键词
林语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思想
克罗齐
道家文化
Keywords
Lin
Yutang
the
thoughts
during
1920
s
-
1930
s
Benedetto
Croce
Taoism
cultur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林语堂创作思想的变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
夏正娟
马群仁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