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220
1
作者 江亚洲 郁建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83,157,158,共10页
第三次分配是由社会机制主导的资源配置活动。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第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它有利于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缓解社会个体焦虑情绪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 第三次分配是由社会机制主导的资源配置活动。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第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它有利于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缓解社会个体焦虑情绪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包括发展慈善捐赠、社会企业、志愿服务和文化艺术等。运用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培育社会慈善主体,拓展第三次分配的体量和范围;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探索完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 道德 慈善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34
2
作者 王名 蓝煜昕 +1 位作者 王玉宝 陶泽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05,116,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各种新经济社会形态蓬勃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制度层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部署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各种新经济社会形态蓬勃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制度层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部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战略中,特别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本文在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发展和主要观点进行综述和厘清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年来实践领域的新发展和新需求拓展了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将其界定为丰裕社会的财富流向如何适应个体精神追求并达成人民美好生活的命题;随后在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第三次分配的特征,并就第三次分配的研究和政策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公益慈善 社会治理 美好社会
原文传递
第三次分配:背景、内涵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74
3
作者 白光昭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第三次分配的出现,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克服市场分配失灵与政府分配失灵的需要、是推进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国家治理的需要。第三次分配体现了道德性、民间性、自愿性、... 第三次分配的出现,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克服市场分配失灵与政府分配失灵的需要、是推进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国家治理的需要。第三次分配体现了道德性、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特征。未来中国推进第三次分配的治理路径主要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精神、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人人参与公益的慈善氛围、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性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公益慈善事业治理的现代化、强化公益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建设、推动“善经济”的发展、积极完善第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公益慈善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百年共同富裕:演进历程、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1
4
作者 侯晓东 朱巧玲 万春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守正创新、共同富裕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守正创新、共同富裕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共富发展理念。在对百年共同富裕演进历程和理论创新梳理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物质基础、巩固公有主体、完善分配制度、保障公平正义和实现共富共享的维度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演进历程 三次分配 路径选择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的伦理阐释 被引量:45
5
作者 孙春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92,共6页
第三次分配与推进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伦理目标直接相关。由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难以改变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就成为一种必然。第三次分配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它是社会成... 第三次分配与推进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伦理目标直接相关。由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难以改变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就成为一种必然。第三次分配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它是社会成员自发的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道德实践活动;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实现形式,基于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更多的指向物质生活方面的共同富裕和财富分配正义;立足于志愿服务的第三次分配,更多的指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伦理 道德 慈善事业 志愿服务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更高维度的财富及其分配机制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名 蓝煜昕 +1 位作者 高皓 史迈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近期,第三次分配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认知框架,尝试站在财富升维的视角解读第三次分配。我们认为,三次分配都关乎财富及其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是财富分配的两种解决方案... 近期,第三次分配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认知框架,尝试站在财富升维的视角解读第三次分配。我们认为,三次分配都关乎财富及其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是财富分配的两种解决方案: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强调产权和效率,政府干预强调公平和正义,都是对财富的归属及其权益这一问题进行的规范与诠释。第三次分配超越了财富的归属及其权益这一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问题,它的核心不再是财富如何在不同人群之间分配,而是藉由财富及其分配如何来改善社会进而改善人的社会过程,从而指向财富的升维、人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一哲学命题。因而在现实中,第三次分配直接表现为财富向善的种种公益慈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财富升维 社会过程 公益慈善
原文传递
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化:实现机制与建构路径——基于制度理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杨 邓国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4,共9页
第三次分配作为一种基础性制度安排,必须经历一个制度化的过程才能发挥制度预期功能。基于制度理论,这一制度化过程需要激励机制、承诺机制和信念机制发挥作用。我国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已初步建成,但还面临激励机制不成熟、承诺机制不... 第三次分配作为一种基础性制度安排,必须经历一个制度化的过程才能发挥制度预期功能。基于制度理论,这一制度化过程需要激励机制、承诺机制和信念机制发挥作用。我国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已初步建成,但还面临激励机制不成熟、承诺机制不完善、信念机制不成熟等问题,三种机制的作用发挥有限。根据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制度目标,结合制度化相关理论,文本提出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化机制建构路径,指出应设计第三次分配有机协调的激励制度矩阵,建构策略完备的第三次分配规则和网络体系,凝聚第三次分配融合性价值认同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制度化 实现机制 建构路径
下载PDF
共同富裕理念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9
8
作者 高德胜 季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0,共7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所在。共同富裕理念下的第三次分配是历史性与时代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这一机制创新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所在。共同富裕理念下的第三次分配是历史性与时代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这一机制创新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改革开放“先富论”的有效衔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中发挥辅助功能,有利于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机制,要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合理运行,为财富向善提供法律支撑;推进反垄断建设,为缩小贫富差距提供制度保障;深化直接税体制改革,构建科学的财富分配格局;发挥道德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慈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 生成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慈善活动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贤 崔博俊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9,共10页
共同富裕包括了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富有,是涵盖城乡、东西部区域等多个层次的共同富裕。其不是福利主义,更不是平均主义,本质上体现为经济学的选择天平更多地向公平倾斜。现阶段的中国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共同富裕,分配方式的不合... 共同富裕包括了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富有,是涵盖城乡、东西部区域等多个层次的共同富裕。其不是福利主义,更不是平均主义,本质上体现为经济学的选择天平更多地向公平倾斜。现阶段的中国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共同富裕,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第三次分配”是适应新时期健康发展需求的有效分配方式,其能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市场失灵”,弥补“第二次分配”的“政府失灵”,还能引导各类人群实现精神上的富裕,是推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补充。作为“第三次分配”主体的慈善活动,其分配去向不仅包括“纾困扶弱”的传统方向,还能流向鼓励创新、造福人类的其它领域。在慈善活动的作用机理中,“代表性启发”可促成慈善活动的内在动机;“观众效应”形成外在动机;社会画像诱发形象动机;网络社交则强化了脉冲式慈善行为。这一机制适应了新时期的分配特点,较好地对社会资源进行了“第三次分配”。但现阶段的慈善活动,三方面的动机均较弱,需要优化宣传方式、强化外部压力以及培养慈善理念,以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 慈善活动 动机 行为经济学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第三次分配与慈善事业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方方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2年第1期133-159,共27页
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是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和共担社会风险。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作为与第三次分配紧密关联的系统均备受关注。“收入分配”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作为机制的第三次分配既独特,也具有“分配共性”... 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是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和共担社会风险。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作为与第三次分配紧密关联的系统均备受关注。“收入分配”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作为机制的第三次分配既独特,也具有“分配共性”;作为场域的第三次分配是开拓创新、机制融合与主体合作的平台。本研究在辨析慈善、公益、人道以及相关组合式表述的基础上,发现与第三次分配近似的组合式表述是“公益人道事业”。其中,聚焦于“雪中送炭”、社会自主性最强的慈善事业是当之无愧的价值担当。宏观来看,慈善事业有针对性地服务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和发展性弱势群体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效用并与初次分配、再分配建立有机衔接的过程,分别代表了慈善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这三者形成的三维发展疆域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体系中的可为空间和作用程度。微观来看,慈善资源流动是在信息对称引导下的“借力-给力-还力”循环。可以预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第三次分配不是被动、独自地填补其他分配层次留下的空白,而是更多地通过主动的机制融合来促进其他分配层次内扩、优化以弥合空隙。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支持和指导,第三次分配与慈善事业的发展均需要在经济学视角基础之上多学科参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第三次分配 慈善事业
下载PDF
角色扮演、场域切换与第三次分配——兼论分享经济作为广义第三次分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共14页
现关于第三次分配的讨论常常将其等同于公益慈善,并将其限定在收入分配的经济功能上,从而既无法穷尽归于“社会”名下的所有分配形式,又忽略了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之外的社会功能。实际上,第三次分配具有较为广泛的外延,狭义的第三次... 现关于第三次分配的讨论常常将其等同于公益慈善,并将其限定在收入分配的经济功能上,从而既无法穷尽归于“社会”名下的所有分配形式,又忽略了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之外的社会功能。实际上,第三次分配具有较为广泛的外延,狭义的第三次分配指公益慈善,而广义的第三次分配则包括公益慈善、关系分配和分享经济等多种资源分配形式。要从角色扮演、场域分化与场域切换的角度来理解第三次分配。随着自利人(经济人)角色从其他角色中分离出来,其他各种原来重叠的角色也发生了分化。不同的角色类型被分置到不同的资源分配场域,分别是市场分配场域(市场部门)、制度性(或政策性)资源分配场域(国家公共部门)、利他性资源分配场域(第三部门)和情感性资源分配场域(关系部门)。人们借助场域切换,分别在这四个不同场域扮演自利人(经济人)角色、公民角色、利他者(道义人)角色和情感人(关系人)角色。此外,第三次分配不但与角色分化和场域分化相联系,而且也可以出现在混合场域中(如分享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资源分配关系 公益慈善 关系分配 分享经济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第三次分配:应用逻辑、议题界定与优化机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吴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155,共10页
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而数字化技术是推动第三次分配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在创新方式上,数字化技术在供需两端赋能,供给端影响第三次分配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第三次分配工具向智能化转变;需求端聚焦于分配正义的实现,... 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而数字化技术是推动第三次分配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在创新方式上,数字化技术在供需两端赋能,供给端影响第三次分配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第三次分配工具向智能化转变;需求端聚焦于分配正义的实现,使分配载体场景化和互动化,同时催生出新的第三次分配数字化模式出现。数字化赋能第三次分配主要体现于主体赋能、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三个维度,其实践领域涵盖数字化慈善捐赠、数字化志愿服务、数字化民间互助、数字化社会企业和数字化文化艺术公益。针对数字化赋能第三次分配存在的“数字鸿沟”“伦理困境”“数据垄断”等瓶颈障碍,未来我们需要构建数字化赋能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协同机制,加强监督保障机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第三次分配 应用逻辑 优化机制
下载PDF
刑事和解: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 被引量:22
13
作者 史立梅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8,共9页
刑事和解是处于刑事纠纷解决的民间领域与国家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作用的发挥既依赖于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也依赖于国家与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作为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刑事和解充分体现了公力与私力之间的... 刑事和解是处于刑事纠纷解决的民间领域与国家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作用的发挥既依赖于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也依赖于国家与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作为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刑事和解充分体现了公力与私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弥补民间私了案件与国家垄断司法二者之不足。只有合理配置刑事和解中的各种权力,才能做到既尊重双方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减少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机会,又确保国家对该程序实施有效控制,消除各种社会不良因素对当事人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第三领域 权力配置
原文传递
概念内涵、路径取向与分配定位:对共同富裕关键理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立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1,共10页
目前学术界对共同富裕概念的理解存在泛化趋势,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取向存在模糊认识,对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定位不清。本文认为,应聚焦共同富裕的收入本质,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的落地;将发展经济、提高收入作为实... 目前学术界对共同富裕概念的理解存在泛化趋势,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取向存在模糊认识,对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定位不清。本文认为,应聚焦共同富裕的收入本质,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的落地;将发展经济、提高收入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分配制度;改进再分配结构,提升社会支出公平性;准确定位第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概念辨析 路径取向 第三次分配
下载PDF
马克思财富哲学视域中的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荣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马克思关于财富的对象性本质、社会性本质和主体性本质的三重规定中内含着财富本质的最高规定,即"社会个人"之"自由个性"的历史生成。从社会个人的规定理解财富的社会共享性和共同富裕,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马克思关于财富的对象性本质、社会性本质和主体性本质的三重规定中内含着财富本质的最高规定,即"社会个人"之"自由个性"的历史生成。从社会个人的规定理解财富的社会共享性和共同富裕,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从自由个性的规定理解财富的主体性自由和三次分配,需要我们从"补充形式"和"自愿行为"这两个基本定位入手,一方面正确把握三次分配同初次分配、再分配的关系,明确现阶段第三次分配只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而绝非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流分配方式;另一方面正确认识第三次分配中3种不同层次的自愿行为(基于现实功利、自我实现、自由实现的自愿行为)及其历史意义。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统一起来,既是马克思财富哲学的理论旨归,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它最好地诠释了马克思从财富的本质出发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哲学意蕴,为我们正确理解现阶段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历史性质与社会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财富哲学 共同富裕 三次分配 社会个人 自由个性 自愿行为
原文传递
新发展格局中的共同富裕 被引量:23
16
作者 余淼杰 曹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8,F0002,共11页
"十四五"时期,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成为必然要求。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共同富裕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十四五"时期,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成为必然要求。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共同富裕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8年,主要强调公平,社会整体贫富差距较小,但经济增长缓慢。第二个阶段是1978-1984年,农村改革率先开始,通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第三个阶段是1984-2012年,强调效率优先,城市改革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同时带来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第四个阶段是从党的十八大至今,兼顾效率和公平,有力促进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主要有三方面的举措:首先,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其次,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最后,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三次分配 税制改革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卫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2,共7页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素之一,构成特有的分配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分配理论的创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分配制度体系的构建上分了三个层次(三次分配),这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素之一,构成特有的分配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分配理论的创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分配制度体系的构建上分了三个层次(三次分配),这是适合我国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要求,这一制度体系具有巨大的制度优势和活力。三次分配的构建主要指:按劳分配是主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运用再分配调节,能够更好地扬优抑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是分配总体的必备手段;第三次分配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补充。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原文传递
区块链技术赋能三次分配:慈善治理公平与效率的现代化表达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东利 张剑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63-74,共12页
三次分配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三次分配重要手段的慈善事业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有着现实的逻辑进路和实践价值。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分散... 三次分配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三次分配重要手段的慈善事业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有着现实的逻辑进路和实践价值。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分散化与信任依赖等特征带来了公平、效率与公信力问题,亟需现代化的治理手段来解决。区块链技术体系是具备内置信任、自发治理、可编程化等特征的新型“价值互联网”,它既能够通过构建高效的慈善价值网络以提高慈善活动的效率,又可以通过旁路增信与资源精准匹配以保障资源分配的公平。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三次分配是解决慈善治理公平和效率问题、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进而完善三次分配手段的现代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 慈善治理 公平与效率 区块链技术
下载PDF
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9
19
作者 韩文龙 唐湘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9,F0002,共10页
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由高收入群体、企业和普通人群等,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参与济困扶弱、民生事业、公共福利、教育医疗、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的社会行为。它是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重要的分配形式,在... 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由高收入群体、企业和普通人群等,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参与济困扶弱、民生事业、公共福利、教育医疗、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的社会行为。它是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重要的分配形式,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补充性地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慈善、捐赠和公益等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分配领域,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立足新发展阶段,可从定义体系、制度设计、产权保护和政府定位等路径建立健全三次分配体制机制,进而推动完善收入分配基础性制度和更好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实践进路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张毓颖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0,F0002,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和客体条件。我国第三次分配作为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相互依赖”“物的相互依赖”及“自由人联合体”三大形态。对于中国而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和客体条件。我国第三次分配作为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相互依赖”“物的相互依赖”及“自由人联合体”三大形态。对于中国而言,三大社会形态的分配特征交织在一起,分配理念也融合为一体。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助观念、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分配要求、指向未来社会形态的分配目标,“共时性”地兼具内生动力和外部约束,兼顾分配结构和生产要求,兼容历史底蕴和未来导向,其历史使命在于消解人类解放主客体条件的互斥性,实现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劳动者精神境界的共同提升。从政策诉求看,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合的制度安排,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力量的协同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为完善的主体和客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 三大社会形态 生产与分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