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需求理论的团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5-58,共4页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将为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供依据。本文针对团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理论,构建符合和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的培训内容,促使团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 需求理论 团干部 教育培训 内容
下载PDF
“暖男”现象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1
2
作者 章道德 邓会敏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8,11,共3页
"暖男"现象说明了当代青年对爱的理解较之以前有所突破,表达了当代青年内在的心理诉求,更反映了时代的重要变迁。对"暖男"现象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考察,并着重从哲学上进行审视,会给人们带来诸多的启示。
关键词 “暖男”现象 意义世界 需求理论
下载PDF
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 被引量:12
3
作者 华正学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5-39,共5页
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当前中国政治社会学领域一个独特而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如何分析把握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规律 。
关键词 私营企业主 政治参与 需要层次理论 参与规律
原文传递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崔红娟 《现代情报》 200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本文从马斯洛理论的基本内容出发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人员管理上 ,应该如何采取符合人的基本需要措施 ,以利激励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 ,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管理 马斯洛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科学管理 馆员管理 激励机制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胜 周绍东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8年第2期41-55,共15页
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立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统一。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其最重要的公理性假设,这个公理性假设决定了理论体系是不能轻易被经验证据驳斥的,经济学的立论基础是有关人的经济本性的假设。立论基础对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立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统一。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其最重要的公理性假设,这个公理性假设决定了理论体系是不能轻易被经验证据驳斥的,经济学的立论基础是有关人的经济本性的假设。立论基础对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两者共同构成理论体系的核心。本文比较了西方主流经济学、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三种理论体系的核心,结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超越“经济入”和“机械的社会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能动的社会人”这一立论基础,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能动的社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立论基础 实践要求 能动的社会人
原文传递
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育的本源回归探索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德 王华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2-116,127,共6页
生命安全教育是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现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体育的本源为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从生命安全教育的视角审视体育产生过程和体育起源学说。旨在探索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 生命安全教育是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现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体育的本源为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从生命安全教育的视角审视体育产生过程和体育起源学说。旨在探索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和隐性功能,进而分析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本源地位和作用,阐释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品性,体现个体生命发展的安全需求,以期回归体育教育的本真。其研究价值在于为学校体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论:体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带有明显的生存技能及安全教育特征;生命安全教育是体育的本源要素;进入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安全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起源 安全需求论 自保公理 本源探索
原文传递
违法性的体系定位困境与重构--违法性前置说的提倡
7
作者 邓毅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167,共20页
关于违法性的体系定位,有概念论和构造论之争。概念论有导致违法判断主观化和道德化的风险,而当前的构造论未能妥当处理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为解决上述困境,应采违法性前置说。首先,违法性以客观的法益侵害性为内核。根据客观主义... 关于违法性的体系定位,有概念论和构造论之争。概念论有导致违法判断主观化和道德化的风险,而当前的构造论未能妥当处理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为解决上述困境,应采违法性前置说。首先,违法性以客观的法益侵害性为内核。根据客观主义刑法观,只有在评价行为的法益侵害性的基础上,才能判断行为人的谴责可能性。因此,违法性在逻辑位序上应前置于以谴责可能性为内核的罪责。其次,根据刑法规定,只有在行为危害社会的前提下,才有必要进一步考察行为是否符合犯罪类型。因此,违法性在逻辑位序上应前置于以行为类型性为内核的构成要件。再次,构成要件对于责任年龄等罪责要素有制约意义,因而罪责应置于构成要件之后,作为犯罪构成体系中最后一个阶层。最后,违法性前置说不仅适用于犯罪实体构造,还适用于犯罪认定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体系定位 概念论 构造论 构成要件前置说 违法评价一体说 违法性前置说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适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帅卫 姚书志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7X期155-156,共2页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忽视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内心需求,调动不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核心因素的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忽视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内心需求,调动不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核心因素的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体间性 需求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动态问题的基本挑战和技术路线 被引量:53
9
作者 袁小明 张美清 +1 位作者 迟永宁 鞠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04-1916,共13页
源-网-荷装备电力电子化是当前我国电力一次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运行实践中与装备电力电子化相关的不明机理事故频发,开展电力电子化新一代电力系统动态问题研究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需求。文中基于源-网-荷环节中电力... 源-网-荷装备电力电子化是当前我国电力一次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运行实践中与装备电力电子化相关的不明机理事故频发,开展电力电子化新一代电力系统动态问题研究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需求。文中基于源-网-荷环节中电力电子化装备比重持续提升的现实,凝练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故障分析与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分析和解决电力电子化驱动下电力系统控制和保护问题的技术路线图,结合电网运行实践提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主要需求,为相关管理部门、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 稳定分析与控制 故障分析与保护 技术路线图 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需求
下载PDF
违纪构成体系:比较与选择
10
作者 庞仕平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2期72-85,共14页
违纪构成体系是党纪处分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追究违纪党员党纪责任的制度基础。借鉴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违纪构成分别形成了“四要件”违纪构成论、“三阶层”违纪构成论和“两要素”违纪构成论三种学说和相应的违纪构成体系。其中“四... 违纪构成体系是党纪处分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追究违纪党员党纪责任的制度基础。借鉴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违纪构成分别形成了“四要件”违纪构成论、“三阶层”违纪构成论和“两要素”违纪构成论三种学说和相应的违纪构成体系。其中“四要件”违纪构成论与“四要件”犯罪构成论一样,缺陷较为明显。与“四要件”违纪构成论相比,“三阶层”违纪构成论较为合理,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相比较而言,植根于“三阶层”违纪构成论基础上的“两要素”违纪构成论更有利于坚持违纪客观性,使违纪概念保持独立性,便于更准确界定违纪行为;确保了客观判断优先和事实真实优先;明确区分违规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有利于得出正确结论;使违纪认定更具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纪构成体系 “四要件”违纪构成论 “三阶层”违纪构成论 “两要素”违纪构成论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企业目标推理
11
作者 高俊涛 文必龙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2年第10期53-56,80,共5页
目标建模是早期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关键技术.针对企业高层目标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企业目标量化建模方法,以证据理论作为逻辑基础,对企业目标可满足性进行定量表征,借助Dempster证据合成法则,设计多目标贡献关系合算法,通过实验验... 目标建模是早期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关键技术.针对企业高层目标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企业目标量化建模方法,以证据理论作为逻辑基础,对企业目标可满足性进行定量表征,借助Dempster证据合成法则,设计多目标贡献关系合算法,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建模 证据理论 需求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