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主客观真实——浅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与生活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杰鹦 申屠云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伍尔夫对“生活”的意义有着独特见解。其文学创作观的独到之处在于突破主客观真实 ,超越孤立自我 ,在艺术中达到“自我”与“他者”的社会融合。伍尔夫的四部小说《达洛卫夫人》、《去灯塔》、《海浪》和《幕间》表现同一创作思想主题 ... 伍尔夫对“生活”的意义有着独特见解。其文学创作观的独到之处在于突破主客观真实 ,超越孤立自我 ,在艺术中达到“自我”与“他者”的社会融合。伍尔夫的四部小说《达洛卫夫人》、《去灯塔》、《海浪》和《幕间》表现同一创作思想主题 ,表明伍尔夫为此而作出不懈的探索所付出的努力 ;体现了伍尔夫要求超越现实 ,打破自我与他者的界限而达到融合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 主客观真实 一种生活 全宇宙 交流
下载PDF
从《大江东去》看反腐题材电视剧对培养理论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璀 曾欢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美国传播学家格伯纳认为电视文化可以培养和建构受众的世界观,使受众的主观现实更接近于电视媒介提供的符号现实,而非客观现实。格伯纳的该研究被称为培养理论研究,是一个著名的思考和探讨大众传媒影响力的研究范式。以《大江东去》为例... 美国传播学家格伯纳认为电视文化可以培养和建构受众的世界观,使受众的主观现实更接近于电视媒介提供的符号现实,而非客观现实。格伯纳的该研究被称为培养理论研究,是一个著名的思考和探讨大众传媒影响力的研究范式。以《大江东去》为例,论证我国反腐电视剧如何构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秩序最终都会被恢复”这样一个“符号现实”,将观众对腐败问题的认知即“主观现实”引向了一个相对安全和符合主流的方向,而不是陷入“客观现实”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现实 主观现实 客观现实
下载PDF
诉讼证明标准诸论评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江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证明标准是证据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存在广泛争议的知识点 。
关键词 证明标准 客观真实说 主观真实说 法律真实说 修正的客观真实说 证据法 诉讼理论 中国
下载PDF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之思
4
作者 朱宝信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9-92,共4页
哲学基本问题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由于本原方面的对立 ,导致了认识中倚重一方轻视一方的倾向 ,终以反复论证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的形态相互分离地局限于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和唯物主义的消极性质之中... 哲学基本问题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由于本原方面的对立 ,导致了认识中倚重一方轻视一方的倾向 ,终以反复论证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的形态相互分离地局限于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和唯物主义的消极性质之中。马克思从实践论哲学立场出发 ,克服了近代哲学两大对立学派的缺陷 ,实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两大成果的结合 ,以能动的反映论或实在的规定论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再是马克思实践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 存在 认识论 实践论
下载PDF
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薛锋 《青海师专学报》 2001年第5期40-41,共2页
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 ,是辩证逻辑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根本原则。思维的逻辑过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 ,但这种一致绝不是形而上学的同一 ,而是辩证的统一。在教学中 ,如何卓有成效地贯串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 ,使学生不... 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 ,是辩证逻辑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根本原则。思维的逻辑过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 ,但这种一致绝不是形而上学的同一 ,而是辩证的统一。在教学中 ,如何卓有成效地贯串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 ,使学生不仅提高对政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 ,而且还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叙述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 逻辑过程 思维客观现实 历史过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完全融合”论——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研究之一
6
作者 邹建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3-56,共4页
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完全融合”论实质上是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主流派的观点认为 ,诗美是诗人精神主体与客观客体相结合的结晶 ,诗人“主观战斗精神”的有无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 ,主体与客体只有在“对于血肉的现... 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完全融合”论实质上是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主流派的观点认为 ,诗美是诗人精神主体与客观客体相结合的结晶 ,诗人“主观战斗精神”的有无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 ,主体与客体只有在“对于血肉的现实人生的搏斗”中才可能达到完全的融合 ,意境与境界的形成是作家的主观与现实的客观“完全融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精神 客观现实 意境与境界
下载PDF
“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存在”——样本选取对通货膨胀的巨大影响
7
作者 约翰·莫登 《金融市场研究》 2013年第7期126-134,共9页
尽管CPI这个指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依然是目前较为可用的一个工具。毕竟它只是一个趋势指标,而非某种绝对指标,CPI依然会随着时间推移发挥巨大作用。更关键的是,一个月并不能形成某种趋势,所以纠结于最新单期CPI数据毫无意义。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样本选取 主观感受 客观存在
原文传递
论实践的超越性
8
作者 朱宝信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0-23,共4页
近代认识论哲学由于物质和意识在本体论上的僵硬对立而陷入停滞的僵局。马克思以改造世界的实践学说 ,一方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虚伪立场 ,并从中拯救出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因素 ;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质 ,并从中拯救出客观实在... 近代认识论哲学由于物质和意识在本体论上的僵硬对立而陷入停滞的僵局。马克思以改造世界的实践学说 ,一方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虚伪立场 ,并从中拯救出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因素 ;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质 ,并从中拯救出客观实在性的积极因素。两大积极因素的综合 ,既形成了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 ,又超越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本体论上的僵硬对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超越性 主观能动性 客观实在性
下载PDF
走不出困惑——论夏绿蒂在《简爱》中对妇女出路问题的探索
9
作者 张艳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4-36,共3页
《简爱》一书,呈现出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尖锐矛盾,反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知识女性在挑战传统规范,追求平等和自由爱情的执着及理想无法实现的速茫。在否定不公平现实的情况下,一方面,夏绿蒂宣传妇女不应局限于家庭琐事中,应走向社会,... 《简爱》一书,呈现出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尖锐矛盾,反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知识女性在挑战传统规范,追求平等和自由爱情的执着及理想无法实现的速茫。在否定不公平现实的情况下,一方面,夏绿蒂宣传妇女不应局限于家庭琐事中,应走向社会,追求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宣传打破门第悬殊,克服经济障碍,建立平等基础上的自由恋爱;另一方面,夏绿蒂笔下的理想女性简在社会中经历了艰辛后又回到家庭小圈子;而作为叛逆女性的简又终未能完全撇弃习俗的枷锁。简的这种形象透露出作家在对妇女出路摸索时的困惑,彷徨及不屈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文学评论 小说 勃朗特 英国 妇女形象 简爱形象 主观意识 客观现实 知识女性 觉醒意识
下载PDF
《纯粹理性批判》中两版先验演绎之比较
10
作者 潘卫红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先验演绎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第二版则通过两个相关的证明来进行,即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和客观实在性证明。比较起来,第一版也包括两个不同的证明,此外,虽然康德在第二版中删除了主观演绎,但并没有删除主...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先验演绎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第二版则通过两个相关的证明来进行,即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和客观实在性证明。比较起来,第一版也包括两个不同的证明,此外,虽然康德在第二版中删除了主观演绎,但并没有删除主观演绎要解决的范畴和直观的结合问题,这说明主观演绎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的。因此,两版的先验演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范畴 主观演绎 客观演绎 客观有效性 客观实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