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散文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剑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4-30,共7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主体的解放和散文艺术空间的拓展,散文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单一形式结构演化为情绪结构、意识结构、意象结构和寓言结构。本文结合90年代的散文创作对这几种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探讨了散文的显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主体的解放和散文艺术空间的拓展,散文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单一形式结构演化为情绪结构、意识结构、意象结构和寓言结构。本文结合90年代的散文创作对这几种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探讨了散文的显在结构和潜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散文结构 显在结构 潜在结构
下载PDF
中国古典散文的解读
2
作者 张庆利 《龙岩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7-62,共6页
中国古典散文源远流长,蔚为壮观。解读中国古典散文,既要明辨其文体,又要咀嚼其英华,做到能够知人论世,懂得解析结构,理解文学形象。
关键词 古典散文 知人论世 散文结构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谈郭沫若早期“自我小说”的审美追求
3
作者 李磊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郭沫若是"自我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强调感情的抒发,注重灵肉冲突的描写,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结构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这种审美追求是由强烈表现自我的创作个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 郭沫若 自我小说 日本私小说 结构散文化
下载PDF
“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 被引量:9
4
作者 高建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6,共5页
“以文为诗”是中国文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是后世论者多认为始于中唐的韩愈。当笔者认真考察了唐前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后 ,却惊奇地发现 :“以文为诗”并非始于韩愈 ,而是始于早韩愈 40 0年的陶渊明。所谓的“以文为诗” ,即以... “以文为诗”是中国文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是后世论者多认为始于中唐的韩愈。当笔者认真考察了唐前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后 ,却惊奇地发现 :“以文为诗”并非始于韩愈 ,而是始于早韩愈 40 0年的陶渊明。所谓的“以文为诗” ,即以散文的篇章结构、句法及其虚词、虚字入诗 ,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如散文般的平实自如、天然入妙 ,能够更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 ,而这一切在陶诗中都有鲜明具体的体现。“以文为诗”的运用 ,使陶诗更为亲切、平和 ,贴近人心 ,一种如叙家常的真切动人由此而生 ,这与陶渊明的为人及其诗歌朴素自然的风格是极其协调一致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以文为诗”陶渊明是韩愈的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诗 以文为诗 篇章结构 句法 虚词 虚字
下载PDF
论章法结构与意象系统之迭合——以“多”、“二”、“一(0)”螺旋结构切入作考察
5
作者 陈满铭 《南平师专学报》 2005年第3期5-8,共4页
自来研究意象的学者,大都只注意到“个别意象”,而忽略了“整体意象”;即使有的注意及此,也仅提出“意象群”或“总意象”、“分意象”的说法.而无法梳理出“意象系统”来。本文有鉴于此,即以个别意象”与“整体意象”为基础,试图借着... 自来研究意象的学者,大都只注意到“个别意象”,而忽略了“整体意象”;即使有的注意及此,也仅提出“意象群”或“总意象”、“分意象”的说法.而无法梳理出“意象系统”来。本文有鉴于此,即以个别意象”与“整体意象”为基础,试图借着由“层次逻辑”而形成之“章法结构”,将自“个别意象”逐层提升至“整体意象”的“意象系统”作一呈现,使深埋干意象与意象间的内在逻辑或“纽带”,得以开挖、显露出来,进而用“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作考察,以见“章法结构”与“意象系统”不可分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法结构 意象系统 辞章 纵横向迭合 “'多’、'二’、'一(0)’螺旋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