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逊 孙湘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6-535,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析南海南部17964柱状样的孢粉记录,重建了该地区26000aB.P.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南海南部末次盛冰期时高山雨林的范围可能是现在的2~3倍,表明气温明显下降;从末次盛冰期到冰消期,巽他陆架一直为... 本文通过分析南海南部17964柱状样的孢粉记录,重建了该地区26000aB.P.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南海南部末次盛冰期时高山雨林的范围可能是现在的2~3倍,表明气温明显下降;从末次盛冰期到冰消期,巽他陆架一直为热带低地雨林及红树林占据,表明在此期间湿度没有明显变化,但存在着千年级的准周期波动。这种波动一直持续到全新世中期。本地区在2000aB.P.以来芒萁孢子大量增加,一些高山雨林的成分重新出现,可能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低地植被的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深海钻孔 环境演变 南海 古气候 未次冰期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中中新世(T_3界面)构造变革界面地震反射特征及构造含义 被引量:35
2
作者 姚永坚 杨楚鹏 +6 位作者 李学杰 任建业 姜涛 佟殿君 韩冰 殷征欣 徐巧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4-1286,共13页
南海南部海域油气资源丰富,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大、沉积相横向变化快和构造演化复杂等原因,致使该海域新生代地层的划分方案差异大,地层时代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分歧,这极大地制约了对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的正确认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不同分层... 南海南部海域油气资源丰富,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大、沉积相横向变化快和构造演化复杂等原因,致使该海域新生代地层的划分方案差异大,地层时代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分歧,这极大地制约了对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的正确认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不同分层方案基础上,通过收集国外在南海南部深水区两口关键钻井的资料,开展曾母和北康两盆地重处理二维地震剖面的构造-地层解译,以及联井剖面的井震对比,重新识别和标定新生代重要构造变革面的地震反射特征.根据海域钻井、地层岩性、沉积环境、构造应力体系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对比研究,结合婆罗洲陆地测年结果和区域构造事件,重新厘定中中新世T3构造变革面的发育时代,年龄为15~17Ma,分析了该界面的构造含义,认为其是南海海底扩张停止的一个构造响应界面,在南海南部海域对应南沙运动,在北婆罗洲地区表现为沙巴造山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海域 新生界 构造变革界面 地震反射特征 地质属性
下载PDF
GIS辅助估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 被引量:28
3
作者 曾维平 周蒂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45,共11页
具有低温高压条件的深海是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场所。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分布的赋成条件入手,分别根据Levitus水温数据和Sloan的CSMHYD程序拟合出水温水深方程和相界线方程。假定南海南部温度梯度范围为59—90℃·km-1,得天... 具有低温高压条件的深海是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场所。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分布的赋成条件入手,分别根据Levitus水温数据和Sloan的CSMHYD程序拟合出水温水深方程和相界线方程。假定南海南部温度梯度范围为59—90℃·km-1,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与水深的关系方程。采用最新的南海南部海底数字地形图数据,在GIS平台上分析得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分布图,进而获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最大厚度为230—355m,容积为5.7×1013—9.5×1013m3;甲烷量为2.451×1015—4.085×1015m3;资源量为1.729×1013—2.169×1013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南海南部 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量 资源量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洋环流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方文东 方国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综合近期南海南部环流研究的主要成果,描述南海南部的主要流系及其变化。指出研究海区环流主要由季风所驱动。东北季风期,其西部主要由气旋式环流所控制,东部则受较弱的反气旋式环流控制,在二者结合部形成强的逆风海流。西南季风期... 综合近期南海南部环流研究的主要成果,描述南海南部的主要流系及其变化。指出研究海区环流主要由季风所驱动。东北季风期,其西部主要由气旋式环流所控制,东部则受较弱的反气旋式环流控制,在二者结合部形成强的逆风海流。西南季风期,海区大部分受反气旋式环流控制,其北侧为一气旋式环流,二者结合部形成强的东向离岸流。还讨论了环流的演变特性和流涡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环流结构 驱动机制 流涡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浮游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白洁 刘小沙 +2 位作者 侯瑞 赵阳国 高会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50-2957,共8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海南部海域浮游细菌丰度、群落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浮游细菌丰度为107~108个/L,近岸大于离岸,同一站位不同水层细菌分布差异明显.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海南部海域浮游细菌丰度、群落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浮游细菌丰度为107~108个/L,近岸大于离岸,同一站位不同水层细菌分布差异明显.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蓝藻门和拟杆菌门,优势亚群为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蓝藻菌纲和黄杆菌纲,研究区域内不同水体间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该海域还存在大量未被认知的细菌类群.该海域浮游细菌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H′)(4.44~7.00),研究区域内表层水体H′接近,分别为5.26、5.33和5.07,处于上升流的次表层水体中H′为6.70明显高于其他水层.DOC和磷酸盐是影响该海域浮游细菌丰度的主要因素,同时磷酸盐也是影响其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表明该海域异养浮游细菌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浮游细菌 16SrDNA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南海南部NS93-5柱样揭示的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涂霞 郑范 陈木宏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4期36-44,共9页
由南海南部海区NS93 - 5柱样的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地层学和浮游有孔虫分析结果获得的古环境参数 ,揭示了距今 1 90ka以来南部海区受西太平洋热带水的影响 ,以及南沙海区表层水和苏禄海变性水的变化历史 ;在末次盛冰期碳酸盐含量较低 ,... 由南海南部海区NS93 - 5柱样的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地层学和浮游有孔虫分析结果获得的古环境参数 ,揭示了距今 1 90ka以来南部海区受西太平洋热带水的影响 ,以及南沙海区表层水和苏禄海变性水的变化历史 ;在末次盛冰期碳酸盐含量较低 ,但是碳酸盐含量的最低值出现在氧同位素 4期 ;表层水体的含氧量呈现为间冰期大于冰期 ,而古生产力的变化则为冰期大于间冰期 ;依据氧同位素和浮游有孔虫特征分析结果 ,建立了南部海区距今 1 90ka以来的古气候演变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海区 古海洋环境 古气候 晚第四纪
下载PDF
南海南部晚第四纪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及其与极地冰芯古气候记录的比较 被引量:23
7
作者 翦知湣 王博士 乔培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1-398,共8页
本次研究选取南海南部"太阳号"95航次17961-2柱状样(8°30.4′N,112°19.9′E,水深1795m,柱长10.3m)的175块样品进行浮游(Globigerinoides ruber)和底栖有孔虫(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及浮游有... 本次研究选取南海南部"太阳号"95航次17961-2柱状样(8°30.4′N,112°19.9′E,水深1795m,柱长10.3m)的175块样品进行浮游(Globigerinoides ruber)和底栖有孔虫(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及浮游有孔虫G.ruber壳体的Mg/Ca比值测定,再造了距今约140ka以来时间分辨率约800年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变化,揭示末次冰期南海南部的SST曾降温达约5℃,且存在类似Dansgaard-Oeschger(D/O)事件的千年尺度波动。将南海南部的研究结果与极地冰芯古气候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南海南部SST的变化特征与南极冰芯的古气候变化相一致,而与格陵兰冰芯δ18O所展示的锯齿状形态D/O事件的变化不一样,且最近的两个末次冰消期南海南部SST与代表高纬冰盖体积大小的底栖有孔虫δ18O几乎同步变化,反映南海南部热带海区古气候变化的特殊性,为进一步研究低纬热带海区在全球古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表层海水温度 Mg/ca比值测定 高低纬度气候联系 晚第四纪
下载PDF
南海南部与外海间的体积和热、盐输运及其对印尼贯穿流的贡献 被引量:24
8
作者 方国洪 魏泽勋 +1 位作者 黄企洲 方文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6-302,共7页
根据中国近海高分辨率 ( 1 / 6°)环流模式的模拟结果 ,计算了南沙邻近海域与外海之间的海水体积、热量和盐量输运及其对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贡献。研究海域为 0°— 1 4°N的整个南海南部海域。计算得出 ,穿过研究海域流向... 根据中国近海高分辨率 ( 1 / 6°)环流模式的模拟结果 ,计算了南沙邻近海域与外海之间的海水体积、热量和盐量输运及其对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贡献。研究海域为 0°— 1 4°N的整个南海南部海域。计算得出 ,穿过研究海域流向印度尼西亚海域 ,最终流向印度洋的年平均体积、热量和盐量输运分别为 5 .2Sv( 1Sv =1× 1 0 6m3·s- 1 )、0 .5 7PW和 1 84Gg·s- 1 ,大约占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相应输运量的 1 / 4。这一结果表明南海是全球大传送带这一全球海洋最主要热盐环流系统的重要通道之一。从南海流向印度尼西亚海域的通道以卡里马塔海峡为最主要 ,以下依次为巴拉巴克海峡、民都洛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大的南向通量主要发生在冬、秋季 ,春末夏初总的通量向北。计算还得出输入本海区的热输运量比输出少 0 .0 64PW ,由这一结果推得 ,通过海 -气界面由大气进入海洋的年平均净热通量约为 30W·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体积输运 热输运 盐输运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下载PDF
南海南部新生代控盆断裂特征及盆地群成因 被引量:24
9
作者 熊莉娟 李三忠 +8 位作者 索艳慧 刘鑫 余珊 程世秀 薛友辰 安慧婷 戴黎明 马云 王霄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27,共15页
南海南部新生代盆地自北向南有南薇西、北康、礼乐、曾母、南沙海槽、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等多个中小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盆地总体具有南断北超的箕状结构,靠近北部陆坡部位具有单一地堑结构,但是靠近南部具有两层结构,下部为箕状... 南海南部新生代盆地自北向南有南薇西、北康、礼乐、曾母、南沙海槽、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等多个中小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盆地总体具有南断北超的箕状结构,靠近北部陆坡部位具有单一地堑结构,但是靠近南部具有两层结构,下部为箕状断陷,上部为叠瓦式逆冲推覆体。根据盆地不同演化阶段性质的转换和主控盆断裂特征,可将这些盆地归纳为3种盆地群:裂陷盆地群(南薇西、北康、礼乐)、裂陷-拉分-前陆叠合盆地(曾母)以及裂陷-前陆盆地群(南沙海槽、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这些盆地的形成与盆缘一级控盆断裂带和盆内次级断裂密切相关。根据断裂的性质,一级控盆断裂带可分为张性、剪性、压性3种,包括南沙海槽北缘张性断裂带,南海西缘、卢帕尔和廷贾-李准等走滑断裂带和南沙海槽南缘逆冲断裂带。南海南部渐新世南海运动、中中新世南沙运动等构造事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这些盆地,表现在盆地由裂陷或拉分盆地转换为海相前陆盆地,断裂带不同程度的反转或由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或走滑断层。盆地群的成盆动力学机制不同阶段是变化的,早期可能受欧亚大陆东南缘陆缘裂解作用、古南海的南向俯冲拖曳,导致南海南部裂离华南大陆并形成南断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晚期(16Ma以后)南海南部出现指向北的前展式、叠瓦式逆冲推覆,其动力来源于南部的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同时导致盆地性质转换和婆罗洲地块的逆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群 逆断裂 箕状断陷 碰撞 南海南部
下载PDF
南海南部约30ka来沉积有机质的生物输入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贾国东 彭平安 +1 位作者 房殿勇 汪品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1,共5页
对位于南沙海区的 1796 2柱状样中的有机质进行了热解色谱分析 ,估算了沉积有机质中水生生物输入和陆源生物输入的变化情况 ,得出了两种输入的高分辨率的堆积速率曲线 ,并依此探讨了有关的古海洋事件。发现Younger Dryas、Heinrich及 B... 对位于南沙海区的 1796 2柱状样中的有机质进行了热解色谱分析 ,估算了沉积有机质中水生生物输入和陆源生物输入的变化情况 ,得出了两种输入的高分辨率的堆积速率曲线 ,并依此探讨了有关的古海洋事件。发现Younger Dryas、Heinrich及 Bond周期事件在本海区皆有表现 ,说明“西太平洋暖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生物输入 南海 海洋沉积物 热解色谱质谱 海洋事件 堆积速率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演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保华 赵泉鸿 +2 位作者 陈民本 翦知湣 汪品先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对南沙海区 1795 7和 1795 8两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的研究 ,首次揭示了南海晚第四纪以来较长时间尺度上 (0 - 80 0 ka BP)存在 δ1 8O11期 (约 40 0 ka BP)开始的粉红色 Globigerinoides ruber大量出现和 Globigerinarubescens较高... 通过对南沙海区 1795 7和 1795 8两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的研究 ,首次揭示了南海晚第四纪以来较长时间尺度上 (0 - 80 0 ka BP)存在 δ1 8O11期 (约 40 0 ka BP)开始的粉红色 Globigerinoides ruber大量出现和 Globigerinarubescens较高相对丰度 ,δ1 8O5 e期 (约 12 0 ka BP)的粉红色 Globigerinoides ruber绝灭 ,Globoquadrina conglomerata大量出现 ,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左旋型分子绝对优势开始 ,和 δ1 8O4/ 5期界线附近 (约 80 ka BP)的 Globo-quadrina conglomerata绝灭等三次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南沙与南海北部及西北太平洋等海区的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对比表明 :南沙海区在 40 0 ka BP开始海水温跃层相对较深 ;至 δ1 8O5 e期时 ,受西北太平洋中层水加强的影响、南沙海水温跃层变浅 ;在 δ1 8O5 e至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演化 古海洋环境 晚第四纪 南沙
下载PDF
南海南部上层水体中多孔放射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兰兰 陈木宏 +1 位作者 陆钧 郑范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64,共10页
通过对2002年5月采自南海南部11个站位的28个浮游分层拖网样品的定量研究,初步分析了南海南部上层水体中多孔放射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共鉴定出116属221种多孔放射虫,其中泡沫虫目123种,占总种数的55.7%;罩笼虫目98种,占总种数的44.3%... 通过对2002年5月采自南海南部11个站位的28个浮游分层拖网样品的定量研究,初步分析了南海南部上层水体中多孔放射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共鉴定出116属221种多孔放射虫,其中泡沫虫目123种,占总种数的55.7%;罩笼虫目98种,占总种数的44.3%。罩笼虫目在个体数量上占优势,罩笼虫目与泡沫虫目个体数量之比平均达1.73。多孔放射虫的属种组成呈现明显的热带暖水动物群的组合面貌,优势种相当突出,其组成与南海中北部海区及其它低纬度大洋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反映了南海南部海区独特的多孔放射虫属种组成特征。多孔放射虫丰度在不同水层中因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平面分布趋势,惟一相似之处是高值多出现于西南或东北部海区;在垂直方向上基本呈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分布趋势,丰度和属种数最高值均出现于0—50m水层,在50m以深丰度和属种数均明显减少。各站位间简单分异度S变化幅度较大,在75—140种之间;而复合分异度H(s)变化幅度较小,在3.5—4.0之间。总体来说分异度值均比较高,表明南海南部上层水体中多孔放射虫种类多样性程度比较高,种群比较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分布特征 放射虫 多孔 水体 上层 2002年5月 个体数量 北部海区 变化幅度 复合分异度 种类多样性 定量研究 初步分析 组成特征 南部海区 平面分布 环境因素 垂直方向 种数 动物群 优势种 低纬度 丰度 站位 泡沫
下载PDF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晋 李安春 +4 位作者 万世明 黄杰 卢健 蒋富清 李铁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共10页
对取自南海南部的1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粒度参数计算和Q型聚类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沉积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粒级组分为黏土和粉砂,底质类型主要为泥,还有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 对取自南海南部的1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粒度参数计算和Q型聚类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沉积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粒级组分为黏土和粉砂,底质类型主要为泥,还有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平行于等深线基本呈带状分布;结合Q型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区沉积物可分为外陆架及陆架坡折区粗粒沉积物(砂和粉砂)和陆坡区细粒沉积物(泥)两类,500m等深线是两类沉积物的分界线;对比粒度分析结果,判定两类沉积物属于不同成因类型,外陆架及陆架坡折区是现代沉积和残留沉积的混合沉积,陆坡区是现代沉积;影响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物源、水动力条件、水深与地形及洋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 陆架 陆坡 南海南部
下载PDF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兰兰 陈木宏 +2 位作者 向荣 陆钧 张丽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9,共6页
对南海南部25个表层沉积样进行了生物硅的测定分析,试图揭示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对现代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便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其所处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 对南海南部25个表层沉积样进行了生物硅的测定分析,试图揭示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对现代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便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其所处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82。陆架浅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非常低,不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生产力情况,这可能与沉积类型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有关。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分布表明,其不仅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的古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能指示上升流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来追踪上升流发育和变化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研究区域中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中放射虫和海绵骨针较硅藻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可能是由于硅藻易被溶解并易被其他生物体摄食的缘故。在有上升流发育的海域,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基本上表现出较高的丰度,这与高的生物硅含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表层沉积 生物硅 上升流
下载PDF
南海南部深部结构的复杂构造地震成像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孙福利 王真理 +1 位作者 郝天珧 李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10-3216,共7页
南海南部海底崎岖、地下构造复杂、二维地震资料中多次波非常发育,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成像效果,为此本文采用了预测反褶积后F-K域滤波及叠前时间偏移后Radon变换去除多次波的组合方案,有效地衰减了多次波,突出了有效信... 南海南部海底崎岖、地下构造复杂、二维地震资料中多次波非常发育,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成像效果,为此本文采用了预测反褶积后F-K域滤波及叠前时间偏移后Radon变换去除多次波的组合方案,有效地衰减了多次波,突出了有效信号能量;采用速度分析点加密法获取了更为准确的速度,实现了陡倾角构造与海山的准确成像;采用百分比扫描弯曲射线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法,有效地保证了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获得了清晰的地震成像,并最终形成了对南海南部海域地震数据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处理流程 叠前时间偏移 Radon变换
下载PDF
南沙海区更新世以来的火山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汝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6,共6页
南沙海区 1795 7和 1795 9柱状样中含有丰富的火山灰 ,它们可以分成 3种类型 ,即块状玻屑、泡状玻屑和微泥球 ,自下而上构成 8个火山灰层 (NM1— NB5 ) ,记录了 8次明显的火山活动 ,年龄从 0 .135 Ma到1.34 Ma,化学成分的分析显示这些... 南沙海区 1795 7和 1795 9柱状样中含有丰富的火山灰 ,它们可以分成 3种类型 ,即块状玻屑、泡状玻屑和微泥球 ,自下而上构成 8个火山灰层 (NM1— NB5 ) ,记录了 8次明显的火山活动 ,年龄从 0 .135 Ma到1.34 Ma,化学成分的分析显示这些火山灰可能来自南沙海区南面的巽他火山带 ,这些火山灰层具有时间标志作用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灰 更新世 地层划分 南沙海区 地质意义
下载PDF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3
17
作者 Fang Wendong Guo Zhongxin Huang Yut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8年第11期898-905,共8页
CTD data from two oceanographic survey cruises, conducted by "Shiyan No.3" R/V during two reversing monsoons, were employ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geopotentia... CTD data from two oceanographic survey cruises, conducted by "Shiyan No.3" R/V during two reversing monsoons, were employ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geopotential anomaly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SCS). Based on these distributions, the horizontal structures of the SSCS circulation are described systematically.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SCS circulation structure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 two-layer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pattern, and that the main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layer (0-400 m) is driven by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s and is opposite in direction to the reversal of the monsoons. The distributions of principal current systems and their features are presented. Two important local phenomena, local eddy and oceanic front, were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CIRCULATION structure EDDY OCEANIC front.
全文增补中
南海南部主要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龙 谢晓军 +5 位作者 刘世翔 宋双 王一博 唐武 郭佳 孙瑞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6-1554,共9页
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构造演化、沉积充填特征及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对南海南部3个主要盆地进行了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万安盆地和曾母盆地发育渐新统—下中新统煤系和陆源海相2类主力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为Ⅱ—Ⅲ型... 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构造演化、沉积充填特征及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对南海南部3个主要盆地进行了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万安盆地和曾母盆地发育渐新统—下中新统煤系和陆源海相2类主力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为Ⅱ—Ⅲ型;文莱—沙巴盆地发育中中新统—上新统煤系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为Ⅱ2—Ⅲ型。万安盆地油气富集于中新统储层,平面上具有"西油东气"的分布特征;曾母盆地油气富集于渐新统—中新统储层,具有"下油上气"分布特征,平面上具有"南油北气"的分布格局;文莱沙巴盆地油气富集于中中新统—上新统砂岩储层,近岸浅水区是油气主要富集区。3个盆地受古南海消亡和新南海扩张的控制,主力烃源岩发育时期沉积环境各异,后期盆地内成熟度的差异性控制油气分布的区带性,构造运动在各盆地的响应机制导致油气成藏具有明显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烃源岩 油气分布特征 古环境 成熟度 构造运动 油气成藏
原文传递
南华海泥盆纪烃源岩的古氧相和缺氧环境模式--以广西中、上泥盆统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杜远生 龚一鸣 +1 位作者 张哲 曾雄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6,共9页
缺氧条件是形成和保存优质烃源岩的重要条件。古氧相的研究对查明海相优质烃源岩时空分布、恢复地史时期古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泥盆纪时期,南华海受陆内裂陷作用影响,形成台地(滨岸台地和孤立台地)与台沟间列的盆地格局。不同的控制... 缺氧条件是形成和保存优质烃源岩的重要条件。古氧相的研究对查明海相优质烃源岩时空分布、恢复地史时期古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泥盆纪时期,南华海受陆内裂陷作用影响,形成台地(滨岸台地和孤立台地)与台沟间列的盆地格局。不同的控制因素控制了古氧相的类型。在台沟和钦防裂陷海槽中,海水分层控制了泥盆纪的古氧相类型和变化。台沟和钦防裂陷海槽以厌氧相与准厌氧相为主。在台地相区,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古氧相的类型和分布。台地相区的古氧相主要是常氧相和贫氧相。南华海中、晚泥盆世硅质沉积、磷质沉积发育,有机质丰富,形成了有机质—硅质—磷质沉积三位一体的特征,指示上升流作用明显。南华海地区泥盆纪位于赤道附近的信风带,向西的表面洋流越过南华海在西部形成离岸流,海底海水向东补充形成上升的底流,也说明了泥盆纪南华海上升流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海 晚泥盆世 缺氧环境模式 古氧相
下载PDF
Relations between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paleoclimatic changes during last 200 ka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2
20
作者 Muhong Chen Xia Tu +5 位作者 Fan Zheng Wen Yan Xianzan Tang Jun Lu Baogui Wang Miao’an L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4期1334-1340,共7页
Core NS-93-5 was taken from the mild slope terrace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which has preserved the steadiness depositional record of the normal marine environment since late Quaternary. Sedimentary sequ... Core NS-93-5 was taken from the mild slope terrace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which has preserved the steadiness depositional record of the normal marine environment since late Quaternary.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oxygen isotopic stratigraphy of high resolution in the near 200 ka of the southern SCS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GISP2’s ice core, the depositional record of D/O’s events 1-21 and Heinrich’s events H1-H6 in the southern SCS that reflected the quick climate change in short time scale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l stage is revealed, which indicates that in the last 200 ka in the southern SCS and the Arctic area there was tele-connection of paleoclimate and the unstability of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This note shows that the sedimentary layers order of this sea area classified by color identification and by oxygen isotope stratum has the very good corresponding relation. The color feature of sediment changes along with the climate and the for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EDIMENTARY sequence quick climate change D/O and Heinrich events Toba’s VOLCANIC recor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