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舌音声母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仁瑄 聂宛忻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7,共6页
梵汉对音材料证明从玄应音系到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和希麟音汞,舌音声母走过了由大体分立而完全分立的过程;泥、娘二纽到了可洪音系又变得几乎不分,由分立趋于合流。
关键词 唐五代 佛典音义 音系 舌音
下载PDF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牙音声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仁瑄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2-6,95,共6页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牙音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它们都对译梵语k组辅音,其音值分别是见[k]、溪[kh]、群[g]、疑[(?)],其中浊音声母还带有同部位的鼻音音色。
关键词 唐五代 佛典音义 音系 牙音
下载PDF
慧琳《一切经音义》疑难俗字考辨七则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建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40-45,共6页
慧琳《一切经音义》是佛经音义的集大成著作,通过提取、归纳慧琳《一切经音义》所释的文字信息,结合《慧琳音义》之外的相关文献,对《慧琳音义》中七组文字关系进行考辨,一方面可以疏通、辨析慧琳书中的一些疑难文字,另一方面也能为相... 慧琳《一切经音义》是佛经音义的集大成著作,通过提取、归纳慧琳《一切经音义》所释的文字信息,结合《慧琳音义》之外的相关文献,对《慧琳音义》中七组文字关系进行考辨,一方面可以疏通、辨析慧琳书中的一些疑难文字,另一方面也能为相关字词关系的考察提供更多证据。对这类文字的考辨,不但有利于解决具体的字词关系、字际关系,也有利于构建更为完善的汉字体系。因为那些看似是已识的字,常常存在或字际关系不清、或层级关系模糊、或形义关系不协等问题,这类文字现象更需要引起学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音义 慧琳 《一切经音义》 字际关系 俗字
下载PDF
也谈《玄应音义》的“近字”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建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玄应音义》中的"近字"概指随着社会和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文字为适应此种变化而新造的字。此种造字,或因同源词的分化而造成同源字,或由于为同一个词另造记录符号而成异体字,或者是为对译佛典而新造音译用字。这三种现象跟... 《玄应音义》中的"近字"概指随着社会和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文字为适应此种变化而新造的字。此种造字,或因同源词的分化而造成同源字,或由于为同一个词另造记录符号而成异体字,或者是为对译佛典而新造音译用字。这三种现象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作为汉字大变革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相符的:一方面产生了大量新字,另一方面汉字的使用非常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应音义》 《慧琳意义》 近字
下载PDF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唇音声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仁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2,共6页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唇音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它们都对译梵语p组辅音和半元音v,其中浊音声母都带有同部位的鼻音音色。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唇音声母走过了由大体分立而完全分立的过程。
关键词 唐五代 佛典音义 音系 唇音
原文传递
唐五代佛典音义中的借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仁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39-43,共5页
唐五代佛典音义中,初唐释玄应《大唐众经音义》、盛唐释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没有借用材料,中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后晋释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和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分别有35条、2条和1条注明“借用”的语言... 唐五代佛典音义中,初唐释玄应《大唐众经音义》、盛唐释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没有借用材料,中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后晋释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和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分别有35条、2条和1条注明“借用”的语言材料。慧琳借用包括音借、义借和形借三种类型,可洪借用和希麟借用则都是音借。音借是唐五代佛典音义借用的核心,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通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 佛典音义 借用 通假
下载PDF
《大佛顶经音义》所见的特殊语音现象
7
作者 江石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99-101,共3页
系统总结《大佛顶经音义》中的所有注音,与《广韵》进行对照,考察①其中特殊的声、韵、调现象,以此观察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特点。
关键词 唐五代 佛经音义 语音现象 敦煌
下载PDF
计算淹博现精证 考据细微出卓见——评黄仁瑄《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
8
作者 张义 魏金光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8-71,共4页
黄仁瑄教授《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从体例、术语、引书、音系等角度对唐五代时期佛典音义材料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该著内容丰富、方法独到、考据细微、结论可靠,对于汉语中古音研究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也正因为此,该书获得了教育部第... 黄仁瑄教授《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从体例、术语、引书、音系等角度对唐五代时期佛典音义材料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该著内容丰富、方法独到、考据细微、结论可靠,对于汉语中古音研究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也正因为此,该书获得了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仁瑄 佛典音义 中古音
下载PDF
从声母系统看《韵镜》的产生年代
9
作者 刘华江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通过对《韵镜》列字的考察,可以得出其声母共有四十二类,与七八世纪佛经音义反映的声母系统极为一致。这可能是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韵镜》反映的是中唐甚至是更早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其成书年代亦当在七八世纪甚至更早。
关键词 《韵镜》 声母系统 《切韵》 佛经音义
下载PDF
《慧琳音义》的作者、成书、流传及版本综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建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慧琳音义》作为一部解释佛经疑难字词的工具书,在语言文字、民俗典籍、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在杨守敬、丁福保、陈垣、周法高、徐时仪、姚永铭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慧琳的个人生平以及《慧琳音义》的成... 《慧琳音义》作为一部解释佛经疑难字词的工具书,在语言文字、民俗典籍、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在杨守敬、丁福保、陈垣、周法高、徐时仪、姚永铭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慧琳的个人生平以及《慧琳音义》的成书、流传和版本勘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琳 一切经音义 生平 流传 版本
下载PDF
慧琳《一切经音义》各版本文字差异例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建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26-229,共4页
《慧琳音义》各版本用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刻写等因素的影响,或为异体字的不同,或为通假字之差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对《慧琳音义》原本错讹之字的考辨而疏于审校。基于上面原因,选取《慧琳音义》的部分各版本用字差异现象加... 《慧琳音义》各版本用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刻写等因素的影响,或为异体字的不同,或为通假字之差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对《慧琳音义》原本错讹之字的考辨而疏于审校。基于上面原因,选取《慧琳音义》的部分各版本用字差异现象加以考辨,一方面尽可能还原《慧琳音义》原貌,同时也可以为楷字形体演变提供更多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琳音义 用字差异 异体字 通假字
下载PDF
《慧琳音义》断句标点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建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4-87,共4页
徐时仪先生的《〈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是当前对《一切经音义》文本的最新研究成果,徐先生的研究在校正字词讹误、辨析版本异文以及断句、标点等方面均多有凿空之见。然由于《一切经音义》批阅佛经甚夥,引证文献颇丰,徐先生之作... 徐时仪先生的《〈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是当前对《一切经音义》文本的最新研究成果,徐先生的研究在校正字词讹误、辨析版本异文以及断句、标点等方面均多有凿空之见。然由于《一切经音义》批阅佛经甚夥,引证文献颇丰,徐先生之作亦难免有疏漏。本文就徐先生所校《慧琳音义》部份经卷中出现的断句、标点疑误14则加以按断,以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琳音义》 断句 标点
下载PDF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全浊声母
13
作者 黄仁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1,共6页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全浊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梵汉对音材料证明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全浊声母有两个重要特征:1)不送气;2)带同部位的鼻音音色。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语音基础是长安方言。
关键词 唐五代 佛典音义 音系 全浊声母
下载PDF
敦煌写卷佛经音义疑难字考释六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华斌 《中国文字研究》 2021年第1期155-158,共4页
敦煌写卷佛经音义存在一些疑难字,它们有的不能识别,有的被误释等。今摘录其中的六则疑难字,从文字、音韵、训诂、梵汉对音等逐一考释。形近相乱、训读、后世字书韵书漏收等是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形近相乱干扰了汉字的词义系统,训读干... 敦煌写卷佛经音义存在一些疑难字,它们有的不能识别,有的被误释等。今摘录其中的六则疑难字,从文字、音韵、训诂、梵汉对音等逐一考释。形近相乱、训读、后世字书韵书漏收等是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形近相乱干扰了汉字的词义系统,训读干扰了汉字的语音系统。漏收的疑难字补充例证后,可纳入后世的字书、韵书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字 六则 佛经音义 敦煌写卷
下载PDF
赵城金藏本《广弘明集》疑难字考释举例
15
作者 辛睿龙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3期95-103,127,128,共11页
通过对赵城金藏本《广弘明集》经文中那些形体变易难以辨识和书写讹误难以发现的疑难字进行考释与研究,论文认为赵城金藏本《广弘明集》卷三“光禄大夫刘向及子仍、歆等”之“仍”当为“伋”之形误,卷一六“自非淬德潜衍”之“淬”当为... 通过对赵城金藏本《广弘明集》经文中那些形体变易难以辨识和书写讹误难以发现的疑难字进行考释与研究,论文认为赵城金藏本《广弘明集》卷三“光禄大夫刘向及子仍、歆等”之“仍”当为“伋”之形误,卷一六“自非淬德潜衍”之“淬”当为“沛”之形误,卷一八“吾常以为殊太徑■”之“■”疑为“鋌”字俗讹,卷三〇“浮光映■池”之“■”当为“寶”之俗讹,卷三〇“腾波■漂客”之“■”当为“濟”之俗讹。在此基础上,提出赵城金藏本《广弘明集》疑难字考释在研究赵城金藏经文用字、整理《广弘明集》文本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城金藏 广弘明集 疑难字 佛经音义 考释
下载PDF
敦煌寫卷佛經音義的訛誤類型與校勘舉例
16
作者 李華斌 《文献语言学》 2020年第2期137-142,206,共7页
在前人考釋的基礎上,歸納了敦煌寫卷佛經音義6種類型的訛誤,並加以校釋,其中形近致誤2例,形省致誤2例,形增致誤2例,同義的隨意换讀2例,音譯字的誤用1例,被注字抄錯2例。字形訛誤是主要的類型,帶有普遍性。首音與又音相同、注音方法使用... 在前人考釋的基礎上,歸納了敦煌寫卷佛經音義6種類型的訛誤,並加以校釋,其中形近致誤2例,形省致誤2例,形增致誤2例,同義的隨意换讀2例,音譯字的誤用1例,被注字抄錯2例。字形訛誤是主要的類型,帶有普遍性。首音與又音相同、注音方法使用不當等訛誤主要集中在個别寫卷上,如斯6691、斯2821,帶特殊性。總的來説,敦煌佛經音義寫卷書法較精美,訓釋水準較高,保存了唐五代時期的原始材料,語言、文化價值大,但與傳世的經部文獻音義相比,敦煌寫卷的問題相對較多,抄寫者、注釋者的小學水準參差不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訛誤類型 校勘 佛經音義 敦煌寫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