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再评价 被引量:35
1
作者 沙健孙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和国家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任务的需要;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和国家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任务的需要;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质,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情况,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科学地评价社会主义改造,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庸俗生产力论的界限;衡量社会主义改造是非得失的主要标准应当是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引入市场机制的先声——陈云与1956年农村自由市场的开放 被引量:14
2
作者 武力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4,共9页
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与市场调节机制退出经济运行同步进行的。而市场调节机制从农村经济退出的表现之一就是自由市场的关闭。陈云最早发现了由此产生的严重弊端,并提出了在国家计划市场为主体的前提下,开放农村自由市场。这个设想... 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与市场调节机制退出经济运行同步进行的。而市场调节机制从农村经济退出的表现之一就是自由市场的关闭。陈云最早发现了由此产生的严重弊端,并提出了在国家计划市场为主体的前提下,开放农村自由市场。这个设想的付诸实施,也确实活跃了城乡经济。但是自由市场在短缺的条件下,必然会对高积累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产生冲击,同时也为农民脱离集体经营和集体经济进而脱离国家计划控制提供了空间。因此,在1957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后自由市场就又被关闭了。尽管如此,这次短暂的探索不仅为后来的改革积累了历史经验,而且使人们认识到如果没有生产环节的变革,仅有流通环节的改革是行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自由市场 市场机制 社会主义改造
原文传递
也谈建国初期私营传媒消亡的原因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斯颐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7,共8页
从1949年到1952年底,我国新闻业初步完成了转型,形成了集中统一的宏观体系格局,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做好了准备。在这一新体系建立的同时,私营传媒迅速消亡,但经营不善并不是私营传媒消亡的主要原因,私营传媒的消亡是由其所有制性... 从1949年到1952年底,我国新闻业初步完成了转型,形成了集中统一的宏观体系格局,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做好了准备。在这一新体系建立的同时,私营传媒迅速消亡,但经营不善并不是私营传媒消亡的主要原因,私营传媒的消亡是由其所有制性质、活动特征以及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表现。此外,党和国家集中统一的新闻业体系的迅速建立也使私营传媒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传媒 社会主义改造 所有制性质 活动特征 意识形态属性
原文传递
再论《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纪念中文版发表100周年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双利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44,157,共15页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之下对资本主义自我否定式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纲领性思考。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展开,可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理解《共产党宣言》与...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之下对资本主义自我否定式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纲领性思考。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展开,可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理解《共产党宣言》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背景之下,西方民主政治的危机和西方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误读是必须面对的两大现实问题。从《共产党宣言》的立场出发,一方面能够具体理解西方民主政治危机的复杂根源;另一方面也能够深入批判来自西方世界各种不同立场的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误读,进一步在概念的高度上明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具有的超越资本主义的实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践 资本主义的转型 民主的危机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改造中上海资本家阶级的思想动态 被引量:6
5
作者 陆和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4,共7页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上海资本家阶级表面上拥护而实际上不满,这种矛盾的思想动态反映到企业管理与生产中便是各种对抗改造的消极表现。对此,上海市党政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细致开展统战工作,到1955年,在听了毛泽东关于前途和命运的...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上海资本家阶级表面上拥护而实际上不满,这种矛盾的思想动态反映到企业管理与生产中便是各种对抗改造的消极表现。对此,上海市党政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细致开展统战工作,到1955年,在听了毛泽东关于前途和命运的讲话以后,上海资本家阶级开始表现出服从的心态,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上海资本家阶级在改造过程中的疑惧不满—较量—服从的思想动态演变说明他们内心的矛盾与苦闷,无奈与挣扎,最后终于不太情愿地走向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资本家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 思想动态
下载PDF
经济体制变革中的“混合所有制”——20世纪50年代私营工业企业“公私合营”再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学军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公私合营只是一种经营方式,混合所有制只是一种企业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公私合营转变为... 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公私合营只是一种经营方式,混合所有制只是一种企业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公私合营转变为私营企业的改造方式,混合所有制也成为私营工业企业的改造机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桥梁。在将私营工业企业改造为公有企业过程中,政府利用了公私合营混合所有制企业分层产权结构的特点,分步骤、分层次地实现了产权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 混合所有制
原文传递
从“高管层”变动看公私合营企业权力的转移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岸冰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1,共7页
公私合营是20世纪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途径。上海14家公私合营试点厂的经验表明,通过公私合营企业"高管层"的变动,企业经营管理权力从私方转移到公方,其实质上是企业产权从私有转变为公有,从而实现... 公私合营是20世纪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途径。上海14家公私合营试点厂的经验表明,通过公私合营企业"高管层"的变动,企业经营管理权力从私方转移到公方,其实质上是企业产权从私有转变为公有,从而实现了企业性质的转变。公私合营后企业中出现了公方、私方和工人三方并存的格局,实行以公方领导为主、公私方合作共事和民主集中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合营 高管层 社会主义改造 企业权力
原文传递
关于对资改造中“定息”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明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0,共4页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形势发展的需要 ,由于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国家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同时推行定息制度。定息表面像“息” ,但是实质上是国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在实施定息的过程中 ,中央注意到应将资本家与一般工商...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形势发展的需要 ,由于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国家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同时推行定息制度。定息表面像“息” ,但是实质上是国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在实施定息的过程中 ,中央注意到应将资本家与一般工商业者相区别。实施定息制度使企业的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有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有利于工商业者的改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定息 股息 私营企业 企业性质
下载PDF
社会使命与时代叙事:1949~1965年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民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爱红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伴随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展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人民性”文艺精神,在传统工艺美术中逐步落实:以“人民”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手工艺人,成为工艺美术“人民性”的阐释主体;深入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伴随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展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人民性”文艺精神,在传统工艺美术中逐步落实:以“人民”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手工艺人,成为工艺美术“人民性”的阐释主体;深入理解、深刻表现人民新生活,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为人民”,成为工艺美术创作的社会使命;以“人民性”重建“民族性”,在“人民文化”中得以重构的“民族形式”,成为工艺美术叙事的时代元素。在“为人民”的社会需求中,作为“人民”的手工艺人,在实践中诠释了工艺美术的“人民性”,履行了工艺美术服务人民日常生活、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塑造新时代人民形象的时代使命,也形成了融传统技艺、时代内容和民族意象于一体的新民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性” “为人民” 民族形式
下载PDF
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重要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宪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207,共6页
在完成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第一个农村社会革命之后,毛泽东积极领导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着眼于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通过推行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 在完成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第一个农村社会革命之后,毛泽东积极领导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着眼于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通过推行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民知识化,实现由个体农业经济向集体农业经济的转变、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无论从根基于制度上的“顶层设计”,立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强化农民是“第一资源”,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都给予我们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现代化 农业合作化 农业机械化 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人福利问题探析——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学勤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5,共10页
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北京市工商企业工人福利状况较为复杂,不同行业间、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间均存在很大差别。社会主义改造伊始,为了保障工人的利益和顺利地完成公私合营任务,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人福利几乎参照公营企业进行了调整,普遍... 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北京市工商企业工人福利状况较为复杂,不同行业间、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间均存在很大差别。社会主义改造伊始,为了保障工人的利益和顺利地完成公私合营任务,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人福利几乎参照公营企业进行了调整,普遍提高了工人的福利待遇,职工福利制度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客观来看,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工人福利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应该指出的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在任何时代都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其保障水平既不能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又不能超越当时经济水平所能够承受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工人 福利 北京市 公私合营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探究——比较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 被引量:4
12
作者 颜廷平 《宁夏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53-56,共4页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对二者进行历史比较分析,深入挖掘、研究、总结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对二者进行历史比较分析,深入挖掘、研究、总结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整合
下载PDF
转制冲动与属性回归:1950年代我国联合医疗机构的制度史考察
13
作者 李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合作性质的联合医疗机构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组织联合医疗机构实现了将社会开业医生“组织起来”的目的,并被视为“从私医制过渡到公医制的桥梁”。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和社会主义... 合作性质的联合医疗机构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组织联合医疗机构实现了将社会开业医生“组织起来”的目的,并被视为“从私医制过渡到公医制的桥梁”。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出现,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冲动同样影响到医疗卫生领域,1956年出现了联合诊所全部由国家接办的动议。遵照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指示,经过卫生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调研,转制问题逐渐回归原初的制度设计,回归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并存最终成为共识。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医疗机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波折,有助于加深对当代中国医疗事业历史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诊所 国有化 社会主义改造 医疗机构转制 医疗体制
下载PDF
试论湖北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新涛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100,共7页
在恢复和发展湖北手工业、试办手工业合作社的基础上,1953~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多次召开手工业会议,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集中解决手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手工业合作社的性质、任务和方针,建立... 在恢复和发展湖北手工业、试办手工业合作社的基础上,1953~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多次召开手工业会议,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集中解决手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手工业合作社的性质、任务和方针,建立全省手工业管理机构,保证手工业合作社及其生产的快速发展。到1956年底,全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全省又着重解决了农业社和手工业社的关系、集中经营和分散经营的关系,以及社员分配问题,从而大大促进了湖北手工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 合作社 湖北
原文传递
联合、改造与合作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联合诊所的演化及其历史价值
15
作者 张婷婷 周良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多重因素交织下,新生的政权试图通过组建联合医疗机构以动员最广泛力量投入到卫生健康事业中,联合诊所应运而生。通过对个体医生在医疗空间、组织形式与行医观念等方面的集体化改造,联合诊所成为联结个体开业医生从个...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多重因素交织下,新生的政权试图通过组建联合医疗机构以动员最广泛力量投入到卫生健康事业中,联合诊所应运而生。通过对个体医生在医疗空间、组织形式与行医观念等方面的集体化改造,联合诊所成为联结个体开业医生从个体松散状态走向集体化的桥梁。就其历史价值而言,联合诊所客观上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有效补充,而且“联合医疗”的组织形式也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走向“合作医疗”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诊所 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史 医疗卫生史
下载PDF
“和平赎买”与人道主义:重庆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研究
16
作者 胡俊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极其重要的课题和艰巨的历史性难题。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一次经济改造运动,还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政治运动,在中国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极其重要的课题和艰巨的历史性难题。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一次经济改造运动,还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政治运动,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以重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例,探究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和平赎买”政策,同时从思想改造、政治尊重、经济保障等方面,分析“和平赎买”政策如何彰显人道主义思想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和平赎买” 人道主义
下载PDF
确保民族自决的新中国工业化(1949—1973)
17
作者 梁泳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49-355,共7页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3年“四三方案”的提出,我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一直是确保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即从做好经济建设、提高国防能力、完成战略腹地产业备份等多个方面入手,保障国家安全、确保民族独立。这是通过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重...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3年“四三方案”的提出,我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一直是确保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即从做好经济建设、提高国防能力、完成战略腹地产业备份等多个方面入手,保障国家安全、确保民族独立。这是通过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事件来实现的:第一,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确立国家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奠定基础。第二,做好经济建设,以发展来保安全、保自决,包括确定中国推进工业化是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通过以“156项工程”为代表的项目建设、借助技术引进来快速奠定工业体系基础,促进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基础工业快速发展等。第三,“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产业的突破,一方面从国防实力上真正确保了民族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国防尖端产业的引领,带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体系的建设。第四,三线建设这个巨大的社会经济工程,一方面通过战略大后方的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面对战争威胁的博弈力量,加大了对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地区工业布局推动了区域协调,推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以上都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制度、物质、国际环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社会主义改造 重工业 两弹一星 三线建设
下载PDF
“四马分肥”办法下的公私协商与股息红利发放--以杭州市公私合营企业为例
18
作者 王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49,共18页
1952年“五反”期间,中共中央就已酝酿用“四马分肥”办法对企业的利润额进行重新划定,以协调各方利益。“四马分肥”办法确立后,四方面比例的协商是在公方掌握内部方案的前提下依托董事会开展的,公方对企业情况的调查和对私方意见的摸... 1952年“五反”期间,中共中央就已酝酿用“四马分肥”办法对企业的利润额进行重新划定,以协调各方利益。“四马分肥”办法确立后,四方面比例的协商是在公方掌握内部方案的前提下依托董事会开展的,公方对企业情况的调查和对私方意见的摸底是协商会议顺利召开的关键,这一过程体现了企业领导权的转移。从“四马分肥”推行过程来看,股息红利“一马”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大致由私营时期的“资本家所得25%”到“股息红利可占25%”,再到公私合营后“公私双方按股权分配25%左右”,反映了私方所得逐步受到限制。在合营企业中,股息红利“一马”的发放应是对公私双方所得的一次再分配,具体表现为“四马分肥,工人阶级得其大半”的情况下,股息红利分配中公方所得又占到大半,体现了合营企业中社会主义成分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马分肥 公私合营 杭州 社会主义改造 和平赎买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建设应加强历史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力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44,共17页
本文在世界历史视野下对中国独特性进行研究,说明了中国历史发展四个阶段的不同经济特色。作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产生了一统多元的经济特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背景促使中国... 本文在世界历史视野下对中国独特性进行研究,说明了中国历史发展四个阶段的不同经济特色。作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产生了一统多元的经济特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背景促使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对"文革"十年的反思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引导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本文论证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道路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统多元 新民主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改造与转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小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从社会改造与转型的角度来讲,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是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法制等政治原则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全面改造和整顿旧的封建官僚机构,建立有别于封建专制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道德新风尚;反对旧式教育,提倡... 从社会改造与转型的角度来讲,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是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法制等政治原则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全面改造和整顿旧的封建官僚机构,建立有别于封建专制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道德新风尚;反对旧式教育,提倡发展资产阶级新型教育;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彻底改造封建的经济结构,力图建立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化,为中华民族展现了灿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资产阶级 社会改造 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