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国英 刘增长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347-350,共4页
永久性心脏起搏已成为症状性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基于最大程度恢复心脏正常激动和传导顺序的原则,生理性起搏成为近年来心脏起搏研究的热点。关于起搏部位的研究也有很多新的进展,现综合近年来心脏起搏部位... 永久性心脏起搏已成为症状性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基于最大程度恢复心脏正常激动和传导顺序的原则,生理性起搏成为近年来心脏起搏研究的热点。关于起搏部位的研究也有很多新的进展,现综合近年来心脏起搏部位临床研究的结果,对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起搏部位 生理性起搏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苗文清 郭涛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5-69,共5页
回顾心脏起搏器的发展简史及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国内外起搏技术的最新进展,促进临床起搏器治疗技术的新发展.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已不局限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和传导系统疾病的狭小范围内,新的治疗作用、新的适... 回顾心脏起搏器的发展简史及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国内外起搏技术的最新进展,促进临床起搏器治疗技术的新发展.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已不局限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和传导系统疾病的狭小范围内,新的治疗作用、新的适应证不断拓宽,纠正心电紊乱和治疗非心电紊乱疾病已成为起搏器治疗的新领域,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起搏部位 适应证
下载PDF
多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参战 崔长琮 +5 位作者 张全发 薛小临 傅文 刘维维 刘引会 徐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比较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左心室基底部起搏等 5种不同起搏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5例患者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6 6± 6 4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Ⅲ... 目的 :比较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左心室基底部起搏等 5种不同起搏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5例患者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6 6± 6 4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7例。分别行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左心室基底部及双心室同步起搏 (VVI ,6 0~ 90次 /分 ) ,测定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 (CI)、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QRS波群宽度和电轴。结果 :①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 ,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双部位、左心室基底部、双心室同步起搏的CO、CI显著增加 ,PCWP明显降低 (P均 <0 0 1) ;②右心室双部位、双心室同步起搏较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基底部起搏的CO、CI增高而PCWP降低 (P均 <0 0 5 ) ;③右心室双部位与双心室同步起搏、右心室流出道与左心室基底部起搏之间CO、CI和PCWP无显著差异 ;④右心室双部位、双心室同步起搏的QRS波群宽度较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基底部起搏显著缩短 (P均 <0 0 1) ,而左心室基底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和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位起搏 急性血流动力学 对比研究 QRS波群宽度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 双心室同步起搏 心电图
下载PDF
右室单双部位起搏对心功能和QRS宽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参战 张全发 +5 位作者 崔长琮 薛小临 傅文 刘维维 刘引会 徐琳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 )、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 RQS宽度的变化。方法 :患者 15 (男 10 ,女 5 )例 ,年龄 66± 6岁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8例 ,三度房室阻滞 ( °AVB) ...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 )、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 RQS宽度的变化。方法 :患者 15 (男 10 ,女 5 )例 ,年龄 66± 6岁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8例 ,三度房室阻滞 ( °AVB) 7例。分别行 RVA,RVOT,RV- Bi起搏 (VVI,60~ 90· min- 1 ,测定心排出量 (CO)和心脏指数 (CI)、平均肺动脉压 (m PAP)和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RCWP) ,QRS宽度 (QRSd)和电轴 (QRSa)。结果 :1与 RVA起搏 (CO:4.16±0 .5 1L/ min;CI:2 .3 9± 0 .3 4L· min- 1 · m- 2 ;PCWP:17.5± 3 .7mm Hg)相比 ,RVOT起搏 (CO:4.42± 0 .63 L/min;CI:2 .5 7± 0 .45 L· min- 1· m- 2 ;PCWP:14.9± 3 .7m m Hg)和 RV- Bi起搏 (CO:4.77± 0 .69L/ min;CI:2 .76± 0 .5 3 L· m in- 1 · m- 2 ;PCWP:13 .7± 3 .1mm Hg) CO,CI显著增加、PCWP明显降低 (P<0 .0 5~ 0 .0 1) ;2 RV - Bi起搏较 RVOT起搏的 CO,CI增高 (P<0 .0 1)而 PCWP降低 (P<0 .0 5 ) ;3 RVOT,RV- Bi起搏的 QRSd(分别为12 8± 11ms;111± 16m s)较 RVA起搏时 (146± 18m s)显著缩短 (P<0 .0 5~ 0 .0 1) ;RV - Bi起搏又比 RVOT起搏明显缩短 (P<0 .0 1)。结论 :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的心功能明显优于 RVA,RVOT等单部位起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右室单双部位起搏 心功能 QRS宽度
下载PDF
右室双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参战 张全发 +5 位作者 崔长琮 薛小临 傅文 刘维维 刘引会 徐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15例患者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例 )。分别行RVA、RVOT、RV Bi起搏 (VVI ,6 0~ 90次 /min) ...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15例患者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例 )。分别行RVA、RVOT、RV Bi起搏 (VVI ,6 0~ 90次 /min) ,测定心排血量 (CO)和心排血指数 (CI)、平均肺动脉压 (mPAP)和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 ,QRS宽度 (QRSd)和电轴 (QRSa)。结果 :RV Bi起搏较RVOT、RVA起搏CO、CI明显增加 ,均P<0 .0 1;PCWP显著降低 ,为P <0 .0 5~ 0 .0 1;3个不同部位起搏mPAP无明显变化 ;RV Bi起搏较RVOT起搏的QRS波时限平均缩短 17ms,较RVA平均缩短了 35ms ,均P <0 .0 1。结论 :RV Bi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RVOT ,RVA等单部位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多部位 血流动力学 人工起搏器
原文传递
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乔万海 朱参战 +1 位作者 王小闯 李小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7-789,共3页
目的 在无束支阻滞、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比较5种不同起搏模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QRS宽度的影响。方法 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分别行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右室双部位、左室基底部、双室同步起搏(ⅤⅥ,60~80次/min)5min,测定心... 目的 在无束支阻滞、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比较5种不同起搏模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QRS宽度的影响。方法 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分别行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右室双部位、左室基底部、双室同步起搏(ⅤⅥ,60~80次/min)5min,测定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以及QRS宽度。结果(1)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流出道、左室基底部、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CI显著增加、PCWP明显降低(P均<0.01);(2)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较右室流出道、左室基底部起搏的CI增高而PCWP降低(P均<0.05);(3)右室双部位与双室同步起搏、右室流出道与左室基底部起搏间CI和PCWP无显著差异;(4)右室流出道、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的QRS宽度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时显著缩短(P<0.01),而左室基底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时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无束支阻滞、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双部位起搏的QRS宽度也比单部位起搏明显缩短。在单部位起搏中,右室流出道和左室基底部起搏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但左室基底部起搏的QRS宽度无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位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QRS宽度
下载PDF
三位点起搏与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威 杨峰彪 +2 位作者 苏芳菊 蔡晓庆 张卫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73-678,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三位点起搏与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 目的 系统评价三位点起搏与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搜集三位点起搏与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5月31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共计19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比,三位点起搏治疗可以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MD=5.84,95%CI:2.43~9.24,P=0.0008),改善左室收缩末容积(MD=-24.67,95%CI:-45.19^-4.16,P=0.02);而两者在左室舒张末容积(MD=-14.06,95%CI:-38.83~10.71,P=0.27)、QRS波时限(MD=-12.70,95%CI:-39.10~13.70,P=0.35)、6分钟步行试验(MD=14.16,95%CI:-25.90~54.23,P=0.49)、明尼苏答生活质量评分(MD=-4.95,95%CI:-11.96~2.05,P=0.17)、最大摄氧量(MD=0.65,95%CI:-0.58~1.88,P=0.30)、心室内延迟时间(MD=-3.02,95%CI:-9.44~3.40,P=0.36)、术中透视时间(MD=2.18,95%CI:-2.39~6.74,P=0.35)和手术时间(MD=31.78,95%CI:-21.37~84.92,P=0.24)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三位点起搏治疗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缩小左室收缩末容积.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点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META分析
下载PDF
左室双部位心室三位点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8
作者 谢启应 孙泽琳 +5 位作者 杨天伦 蒲晓群 李传昶 易军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介绍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射血分数(EF)值降低心力衰竭的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共有3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女性患者,因EF值降低心力衰竭植入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 目的介绍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射血分数(EF)值降低心力衰竭的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共有3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女性患者,因EF值降低心力衰竭植入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局麻下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在钢丝导引下送一根左室电极至心大静脉或侧静脉;另送一根左室电极至侧静脉或后静脉;再送心室电极入右室心尖部,分别连接脉冲发生器的心房、左室和右室孔。结果 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起搏参数满意,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12,24个月,1例患者出现导线移位和起搏阈值增高,患者心功能恶化。其他2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超声提示心脏缩小,左室EF升高,起搏器参数理想。结论对于EF降低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有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征的患者,经皮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安全、疗效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左室双部位 心室三位点起搏 心力衰竭 再同步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志辉 曹宇 +1 位作者 欧阳茂 杨侃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88例,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7.6±24.3(28~9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测定有关参...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88例,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7.6±24.3(28~9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共使用主动电极导线151根,其中心室电极导线88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80根,右室流入道间隔部5根,右室中间隔3根);心房电极63根(右心耳37根,低位房间隔10根,高位房间隔10根,心房侧壁6根)。起搏参数在电极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值。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无电极导线脱位,起搏参数与置入时比较没有差异。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心脏特殊部位起搏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部位起搏对正常犬楔形心肌块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初红霞 阮磊 +6 位作者 樊静静 谭含璇 白融 林立 吕家高 刘启功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以正常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为模型,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3层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带冠状动脉分支的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将3根玻璃微电极插入心肌块的不同位置记录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 目的以正常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为模型,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3层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带冠状动脉分支的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将3根玻璃微电极插入心肌块的不同位置记录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跨膜动作电位;同时记录心肌块的整体电活动(容积心电图)。从心肌块的心外膜面、心内膜面分别、同时或多部位发放刺激,记录并分析不同部位起搏时的QRS时限、QT间期、Tp-Te间期及心律失常的诱发率。结果反映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心电图指标如Tp-Te间期在心外膜刺激(Epi)时最大:(83.63±19.30)ms,其次为内外膜同时刺激(Bi):(75.63±16.47)ms,最小为心内膜刺激(Endo):(54.75±13.18)ms(两两比较,均P<0.01);Tp-Te指数(Tp-Te/QT)也有相似变化,上述部位刺激时分别为(0.28±0.05),(0.27±0.04)和(0.20±0.04)(两两比较,均P<0.01)。但是当从心内膜面或者心外膜面双部位发放刺激时,Tp-Te间期或Tp-Te/QT较单部位刺激时均明显缩短或减小(P<0.01)。此外,心外膜刺激、内外膜同时刺激及心内膜刺激时分别有6例(75%)、5例(60%)和1例(13%)诱发了室性心律失常(χ2=7.0,P=0.03)。结论心内、外膜面同时刺激使心室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而从心内膜面或者外膜面同一面双部位发放刺激并不延长心肌复极时间,与单部位刺激相比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反而减小。这一发现或许能为改进心力衰竭时心脏再同步治疗的起搏方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极 跨室壁离散 楔形心肌块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多部位起搏
下载PDF
右心室选择部位起搏的导线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强 白明 张钲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右心室选择部位起搏是实现生理性起搏的重要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和植入器械改善,目前相关的临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起搏和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现介绍上述三种起搏部位的导线定位的相关解剖、辅... 右心室选择部位起搏是实现生理性起搏的重要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和植入器械改善,目前相关的临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起搏和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现介绍上述三种起搏部位的导线定位的相关解剖、辅助工具、方法和判断标准的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右心室 选择部位起搏 起搏导线植入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者的治疗——升级为左室双部位起搏(附二例报道)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胜梅 宿燕岗 +1 位作者 陈海燕 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研究左室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反应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方法 2例CRT无反应、仍然存在左室收缩不同步、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植入第二根左室电极,尽量选择与原左室导线和右室导线间隔较远的静脉分支,... 目的研究左室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反应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方法 2例CRT无反应、仍然存在左室收缩不同步、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植入第二根左室电极,尽量选择与原左室导线和右室导线间隔较远的静脉分支,原心房导线埋置于原囊袋中,术前术中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用以选择最佳的导线与起搏器联接顺序。结果左室双部位起搏能改善左室收缩同步性,术后即刻和短期随访发现心脏功能均有改善。结论对CRT无反应、仍然存在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双部位起搏是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左室双部位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Implantation of Lumenless Pacing Leads at the Inter-atrial Septum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ith Deflectable Catheter-sheath
13
作者 白融 Ruth KAM +2 位作者 Chi Keong CHING Li Fern HSU Wee Siong TEO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6期639-644,共6页
Current permanent right ventricular and right atrial endocardial pacing leads are implanted utilizing a central lumen stylet.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initiates an abnormal asynchronous electrical activation patt... Current permanent right ventricular and right atrial endocardial pacing leads are implanted utilizing a central lumen stylet.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initiates an abnormal asynchronous electrical activation pattern, which results in asynchronous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When pacing from right atrial appendage, the conduction time between two atria will be prolonged, which results in heterogeneity for both depolarization and repolarization. Six patients with Class Ⅰ indication for permanent pacing were implanted with either single chamber or dual chamber pacemaker. The SelectSecure 3830 4-French (Fr) lumenless lead and the SelectSite C304 8.5-Fr steerable catheter-sheath (Medtronic Inc., USA) were used. Pre-selected pacing sites included inter-atrial septum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hich were defined by ECG and fluoroscopic criteria. All the implanting procedures were successful without complication. Testing results (mean atrial pacing threshold: 0.87 V; mean P wave amplitude: 2.28 mV; mean ventricular pacing threshold: 0.53V; mean R wave amplitude: 8.75 mV) were satisfactory. It is concluded that implantation of a 4-Fr lumenless pacing lead by using a streerable catheter-sheath to achieve inter-atrial septum or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acing is safe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site pacing lumenless lead inter-atrial septu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下载PDF
选择性部位起搏与传统起搏79例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倪水清 贺集贤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816-817,共2页
目的探讨生理性起搏的实现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79例患者(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40例,右心室尖部起搏39例)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心衰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生理性起搏的实现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79例患者(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40例,右心室尖部起搏39例)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心衰的发生率及心脏扩大的情况明显低于右心室尖部起搏组。结论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选择性部位起搏 生理性起搏
下载PDF
选择性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15
作者 陈东骊 汤娇娇 +7 位作者 陈泗林 林纯莹 刘烈 张黔桓 梁远红 彭湖 陈燕 魏会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超声技术,通过计算起搏后左室各节段收缩时间的差异,比较右室心尖(RVA)起搏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起搏时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入选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RVA组30例,RVOT组30例。RV...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超声技术,通过计算起搏后左室各节段收缩时间的差异,比较右室心尖(RVA)起搏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起搏时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入选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RVA组30例,RVOT组30例。RVA组患者右室电极植于右室心尖部,RVOT组患者右室电极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所有患者术后程控心室电极100%起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室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异。结果 RVA组起搏后,左室6节段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标准差分别为105.27±19.74 ms、42.71±17.63 ms;RVOT组起搏后6节段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标准差分别为41.65±12.17 ms、17.63±5.62 ms,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差异(P<0.01)。结论 RVOT间隔部起搏后的左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选择性部位起搏 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心动图 同步性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新进展——左心室四极导线应用下的多位点起搏
16
作者 胡洋 彭小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vnchrnnization therapy,CRT)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部分满足CRT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因左心室高起搏阈值、膈神经刺激及左室导线不稳定,使经冠状静脉植入CRT手术失败。部分患者即使手...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vnchrnnization therapy,CRT)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部分满足CRT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因左心室高起搏阈值、膈神经刺激及左室导线不稳定,使经冠状静脉植入CRT手术失败。部分患者即使手术成功,也存在术后低反应或无反应,影响患者疗效。左室四极导线具有多达10种起搏向量组合,适用于难以进行普通CRT手术的患者,并能提高CRT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室四极导线 多位点起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