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文学表象与群体文学表象浅论
1
作者 于小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0-146,共7页
文学表象是由个体来完成的,其中渗透着个体的生命理解、情感宣泄以及生命意志,它的终极目的是个体生命真理感的表达。拥有相近生命真理感的不同个体构成了一个潜在的群体,文学是把这一潜在群体中的个体联结在一起形成显在群体的方式之... 文学表象是由个体来完成的,其中渗透着个体的生命理解、情感宣泄以及生命意志,它的终极目的是个体生命真理感的表达。拥有相近生命真理感的不同个体构成了一个潜在的群体,文学是把这一潜在群体中的个体联结在一起形成显在群体的方式之一。个体生命真理感与群体生命真理感在文本中有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作者和读者以自发的生命真理感自由地进行交流是文学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表象 生命真理感 知音感 价值认定 潜在群体 显在群体
下载PDF
浅析程度副词“かなり·相当·大分·なかなか·よほど”
2
作者 彭杰 《大连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244-247,共4页
从学生作文及日语国际水平测试答卷出现的错误中,选出有关程度副词的若干典型病句。并以此为例,分析了造成其误用的原因,同时又具体分析了日语程度副词中的“、相当、大分、”的共性和个性。最后从语感上对该组副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 从学生作文及日语国际水平测试答卷出现的错误中,选出有关程度副词的若干典型病句。并以此为例,分析了造成其误用的原因,同时又具体分析了日语程度副词中的“、相当、大分、”的共性和个性。最后从语感上对该组副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的表现 主观性的表现 同感 感叹 评价
下载PDF
主客相融 体异性通——试论钱钟书的"同感"说
3
作者 郭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钱钟书注重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揭示艺术进而是文学的本质与规律,"同感"说即是他对文艺创作主客体关系问题所作的探讨。本文把钱钟书的观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同感"与设想、比拟等的比较,同感的内涵得到确定... 钱钟书注重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揭示艺术进而是文学的本质与规律,"同感"说即是他对文艺创作主客体关系问题所作的探讨。本文把钱钟书的观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同感"与设想、比拟等的比较,同感的内涵得到确定,而且它是形象思维的最高境界;第二,达到"同感"的心理条件是"虚静"。如果有先入之见,同感就会沦为幻觉;第三,由诗与史、诗与禅、诗与画的比较,指出文学在传达同感上的独特优势,进而发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魅力。钱钟书的"同感"说既吸收了中学与西学成果,又超越了它们,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文艺心理学 “同感” 文艺创作 主客体关系 ”形象思维
下载PDF
钻研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4
作者 陈丽清 《闽江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89-91,共3页
利用教科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各种课堂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智能,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引发兴趣 情感共鸣 形象思维
下载PDF
探析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
5
作者 崔浩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5,共2页
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是在休谟道德同情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不仅是道德发生的基础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同感"是通过"公正旁观者"的想像,在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同感"的作用是对他... 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是在休谟道德同情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不仅是道德发生的基础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同感"是通过"公正旁观者"的想像,在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同感"的作用是对他人行为和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道德同感
下载PDF
行走在精英、农民和智者之间——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周立波故乡生活短篇小说
6
作者 陈正清 邢玲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0-82,共3页
尽管周立波所创作的故乡生活小说中描写的生活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不为今天的大众所熟悉,但其作品本身的价值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具有文学的认识功能和艺术的审美价值,同时越来越为民间和学术界所接受。
关键词 周立波 短篇小说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共鸣
下载PDF
The Faithfulness in Translation
7
作者 蔡睿 《学周刊(下旬)》 2010年第11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英语词汇 英语翻译
下载PDF
闺怨词中意象组合的认知解读和翻译策略
8
作者 邹幸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19,共7页
意象是创造汉语古诗词诗意的重要手段,以"哀怨""愁思"为主题的闺怨词常常使用意象静态并置和意象动态跳跃组合两种形式的搭配。从认知视角看,意象是语言符号激活的认知结构的空位,意象意义的获得是读者调用框架或... 意象是创造汉语古诗词诗意的重要手段,以"哀怨""愁思"为主题的闺怨词常常使用意象静态并置和意象动态跳跃组合两种形式的搭配。从认知视角看,意象是语言符号激活的认知结构的空位,意象意义的获得是读者调用框架或脚本等认知结构的默认信息填补空位的过程。译者的任务是在译入语中选取恰当的语言符号,使得源语和译入语达到认知结构激活对等的效果,使译入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框架 脚本 默认信息 激活对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