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与“稳定”之辨——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天玉 《时代法学》 2009年第2期56-62,共7页
《劳动合同法》针对"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以此强化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但同时却没有对劳动者的辞职权进行合理的限制。这种制度设计没有充分照顾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平衡,忽视了... 《劳动合同法》针对"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以此强化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但同时却没有对劳动者的辞职权进行合理的限制。这种制度设计没有充分照顾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平衡,忽视了"和谐"的内涵。为此,应当修正目前劳动者辞职权制度对劳动关系矫枉过正的规定,减弱法律的刚性,实现劳动关系的动态平衡,使"和谐"与"稳定"的价值追求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 辞职权 劳动关系
下载PDF
人事档案当事人之权利保障——兼论“以档卡人”问题之解决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家宇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用人单位扣押人事档案,不予办理辞职手续,影响了职工合法流动的权益。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记载的个人信息关涉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益,具有物权与人格权双重属性。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与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 用人单位扣押人事档案,不予办理辞职手续,影响了职工合法流动的权益。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记载的个人信息关涉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益,具有物权与人格权双重属性。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与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当事人的人身与财产权益,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应依法赋予人事档案当事人知情权、异议权与更正权、利用权、请求档案转移权、赔偿权、申诉权与诉讼权。人事档案管理应由“政策之治”转向“法律之治”,构建人事档案查阅、人事档案保管时效等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职权 人事档案 知情权 档案转移 保管时效
原文传递
劳动者辞职权的合理边界——以制度制衡为中心 被引量:6
3
作者 田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7,共11页
关于劳动者辞职权的争论持续已久,在《劳动合同法》修改争议的背景下加剧。现行法之失在于以粗放的方式放纵了自由,辞职缺乏必要的条件限制与制度制约。辞职权重构的根本方向应当是为辞职权设定合理边界,为此应采制度制衡的系统化规制... 关于劳动者辞职权的争论持续已久,在《劳动合同法》修改争议的背景下加剧。现行法之失在于以粗放的方式放纵了自由,辞职缺乏必要的条件限制与制度制约。辞职权重构的根本方向应当是为辞职权设定合理边界,为此应采制度制衡的系统化规制路径。应将辞职权与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衔接起来,对身份分层的劳动者实行个性化的辞职规则,劳动者辞职构成违约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充分发挥意思自治在增加辞职弹性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职权 自由 合理边界 制度制衡
下载PDF
高校教师辞职权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29,共5页
高等学校的教师辞职是我国法律中的一个盲点问题。按照法律的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我们如何理解聘任制度?是把它作为一个劳动法律制度还是把它作为旧有的人事制度的延续?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牵涉到教师辞职的法律性质,我们... 高等学校的教师辞职是我国法律中的一个盲点问题。按照法律的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我们如何理解聘任制度?是把它作为一个劳动法律制度还是把它作为旧有的人事制度的延续?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牵涉到教师辞职的法律性质,我们应当把高校教师辞职当作是违约还是行使自身的权利?这个问题现在已经非常尖锐地体现出来。在此,通过对聘用合同的性质研究,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制度,对这个现实问题予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聘任制 违约 辞职权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聘用合同违约金问题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邵文龙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
我国目前聘用合同没有统一的立法规范,各地聘用合同违约金模式各异,高校教师违约金争议处理基本上以人事政策为依据。高校教师聘用合同违约金应采取限制型违约金模式,违约金应兼具赔偿性和惩罚性,以平衡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利益。
关键词 高校 聘用合同 违约金 辞职权
下载PDF
约定与法定辞职预告期限冲突的司法裁量 被引量:4
6
作者 洪小东 顾德瑞 《中国劳动》 2016年第10X期49-53,共5页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均对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作出了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能会延长这一期限,此时就会出现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的冲突。法律规定的辞职预告期限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最长期限,当合同...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均对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作出了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能会延长这一期限,此时就会出现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的冲突。法律规定的辞职预告期限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最长期限,当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时,并非当然意味着合同约定无效,而是取决于司法的裁量——因为这不是一个完全凭借立法就能解决的问题。但司法裁量不能是任意的,而是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标准与实体标准,最终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 辞职权 辞职预告期限 司法裁量
原文传递
探析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果——以司法裁判的实证分析为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皓 蔺皓然 《工会理论研究》 2022年第5期17-29,共13页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果有明确规定,但第90条对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却未有明确规范。考察司法裁判关于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否产生劳动合同解除的效力,可以发现辞职权在司法实践中...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果有明确规定,但第90条对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却未有明确规范。考察司法裁判关于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否产生劳动合同解除的效力,可以发现辞职权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远远超过《劳动合同法》第37条和第38条的范围。考虑到劳动合同的标的具有不可强制执行性,以及劳动者劳动权与用人单位经营权的利益权衡,承认超广义辞职权存在合理性与必要性。我国立法应明确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到达用人单位时,可产生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同时,因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辞职权 推定解雇权 被迫辞职 违约责任
下载PDF
劳动者是否有辞职权——浅析《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及劳动者的辞职权
8
作者 袁福刚 巩元东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过于笼统宽泛,导致司法实践中劳动者的辞职权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对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进行分析,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辞职权。
关键词 劳动者 辞职权
下载PDF
论劳动者的辞职权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怀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7-90,共4页
辞职权的具体适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达成共识,笼统的讨论辞职权存在较大的困难。从新的角度,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加以研究论证,辞职权可以分为法定辞职权和约定辞职权,前者又进一步分为无条件辞职权和有条件辞职权,... 辞职权的具体适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达成共识,笼统的讨论辞职权存在较大的困难。从新的角度,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加以研究论证,辞职权可以分为法定辞职权和约定辞职权,前者又进一步分为无条件辞职权和有条件辞职权,各类辞职权具有各自的性质、特点,在适用条件、适用范围、行使方式和责任承担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为有关辞职权的司法实务提供一套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法定辞职权 约定辞职权 无条件辞职权 有条件辞职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