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问题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樊崇义 李静 《证据科学》 2008年第3期257-270,共14页
传闻证据规则是普通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原则上要求排除传闻证据。在我国确立这一规则对倡导证人出庭、遏制书面证言泛滥有积极意义。但是单纯地引进该规则并不能直接全面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考察传闻证据规则的制度背景及... 传闻证据规则是普通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原则上要求排除传闻证据。在我国确立这一规则对倡导证人出庭、遏制书面证言泛滥有积极意义。但是单纯地引进该规则并不能直接全面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考察传闻证据规则的制度背景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只有结合本国情况,继承性地进行司法改革才能有效地解决本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闻证据规则 对质权 证人出庭作证
原文传递
对抗秘密取证:对质权属性及范围重述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8,共14页
就对质权的理论定位而言,学界一直莫衷一是:有功利主义视角下的工具论,亦有自由主义视角下的权利论,还有混合了两种主义的有限权利论。对于对质权应该坚持较为宽泛意义上的权利论,其首先应作为一项权利而存在,其次才是追求其他价值,例... 就对质权的理论定位而言,学界一直莫衷一是:有功利主义视角下的工具论,亦有自由主义视角下的权利论,还有混合了两种主义的有限权利论。对于对质权应该坚持较为宽泛意义上的权利论,其首先应作为一项权利而存在,其次才是追求其他价值,例如发现真实。进而,对质权之于当事人应侧重程序性而非实体性保障。相应地,对质权的调整范围也应当作广义解释,即可以调整全部庭外陈述。当然,调整范围上的平等对待,并不意味着调整程度上的一视同仁。对质权的核心在于防止追诉方滥权,因此对属于证词性陈述(testimonial statements)应当由最为严厉的对质规则调整。对于非证词性庭外陈述,检察官可以在满足证人“无法寻获”的前提下,引入未经对质但可采的庭外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质权 防止滥权 证词性陈述 第六修正案
下载PDF
论脆弱证人作证制度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吉喜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26,共20页
脆弱证人是指那些按照通常的方式作证会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或不能全面、准确地提供证言的证人。在相关国家,脆弱证人主要包括三类:未成年人,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以及按照通常方式作证可能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证言质量的其他证人... 脆弱证人是指那些按照通常的方式作证会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或不能全面、准确地提供证言的证人。在相关国家,脆弱证人主要包括三类:未成年人,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以及按照通常方式作证可能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证言质量的其他证人。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脆弱证人,提高其证言的质量,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了脆弱证人适用特殊的作证方式。虽然这在理论上受到了一些质疑,但是这些质疑并不能否定脆弱证人作证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脆弱证人缺乏相应规定,理论界对脆弱证人作证制度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迫切需要我国确立脆弱证人作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证人 作证方式 对质权
原文传递
公众有权获得任何人的证言 被引量:9
4
作者 易延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175,共13页
证人作证义务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社会契约论。证人作证义务既包括出席法庭并回答提问的义务,也包括向法庭如实作证的义务。凡是负有作证义务的主体,当然可以被强制履行。强制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的主体仅包括人民法院,不包括公安机关和... 证人作证义务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社会契约论。证人作证义务既包括出席法庭并回答提问的义务,也包括向法庭如实作证的义务。凡是负有作证义务的主体,当然可以被强制履行。强制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的主体仅包括人民法院,不包括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司法实践中有关证人出庭作证问题仍然存在着三大乱象:一是必要证人不出庭现象仍然普遍;二是证人出庭后不回答问题的情况不断发生;三是侦查机关阻挠证人出庭的现象渐成趋势。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一是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赋予被告人与不利于己的证人当庭对质的权利和申请法庭强制传唤有利于己的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二是通过司法解释,明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88条但书规定确立了配偶、父母子女特免权,从而免除被告人配偶、父母子女提供不利于被告人证言的义务,但在被告人配偶、父母子女自愿要求提供证据时,应当传唤其出庭作证;三是在拟议中的证据法中确立传闻法则,以排除证人非在当下法庭上所作的传闻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证义务 社会契约论 对质权 强制程序权 配偶/父母子女特免权
原文传递
论证人匿名作证制度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吉喜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27,共15页
新《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了证人匿名作证制度。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在国际法层面,多数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和国际人权司法机构都表达了对证人匿名作证的态度,其中,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欧洲人权法院的证人匿名作证制度最为详细;在国内法层... 新《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了证人匿名作证制度。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在国际法层面,多数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和国际人权司法机构都表达了对证人匿名作证的态度,其中,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欧洲人权法院的证人匿名作证制度最为详细;在国内法层面,英国和法国对证人匿名作证作了具体规定,而意大利则禁止证人匿名作证。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欧洲人权法院、英国和法国对待匿名证人的态度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证人匿名作证虽然限制了被告人的对质权,但是从权利冲突的角度来看,这种限制是具有一定正当性的。我国当前关于证人匿名作证的规定较为粗疏,尚存在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 匿名 对质权
原文传递
证人保护与被告人权利保障 被引量:6
6
作者 高长见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更加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但证人保护与被告人知悉权、对质权可能发生冲突,各国为此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予以平衡,包括限制披露证人身份信息和采用视频技术或设置屏障的方式出庭作证等。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有...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更加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但证人保护与被告人知悉权、对质权可能发生冲突,各国为此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予以平衡,包括限制披露证人身份信息和采用视频技术或设置屏障的方式出庭作证等。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有必要在平衡证人保护与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基础上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保护 对质权 知悉权
下载PDF
对强制证人到庭例外规定的思考—评《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1款 被引量:4
7
作者 薛向楠 《证据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316-324,共9页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一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这一规定并未赋予特定亲属拒绝作证权。《刑事诉讼法》一方面要求...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一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这一规定并未赋予特定亲属拒绝作证权。《刑事诉讼法》一方面要求被告人的上述亲属必须提供相关证言,同时又允许这些特定亲属拒绝出庭,实际上是以维护家庭关系之名,严重妨害了被告人的对质权,有必要以法治国家通行的亲属拒绝作证权取代强制证人到庭例外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证人到庭 拒绝作证权 对质权 近亲属
原文传递
中国式亲属拒证制度的法治路径研究
8
作者 王译晨 王晓华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0-40,共11页
亲属拒证制度不应局限于庭审阶段的近亲属免于强制出庭作证。2012年《刑事诉讼法》增设的亲属免证制度既是对法治文化传统所蕴含的“容隐”观念的扬弃,也是对当下社会治理需要的回应。然而,不论是古代亲属拒证权从民间观念到法律权利的... 亲属拒证制度不应局限于庭审阶段的近亲属免于强制出庭作证。2012年《刑事诉讼法》增设的亲属免证制度既是对法治文化传统所蕴含的“容隐”观念的扬弃,也是对当下社会治理需要的回应。然而,不论是古代亲属拒证权从民间观念到法律权利的法律规制进程,还是曾经片面追究实体真实等思维藩篱下废除亲属拒证制度,既不符合限制自由以实现自由的形式法治,也不符合法律给予人行为指引的实质法治。当前局限于庭审阶段的亲属免证制度并未充分达成法治应有之义,依赖司法矫治而孤立社会自我规训,导致社会治理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在《刑事诉讼法》新一轮修订背景下系统设计中国式亲属拒证制度,须建立在权属主体为亲属—被告人“双主体”的基础上,明确亲属拒证权适用案件范围的四种例外与内容范围的适度扩大,并通过修订《刑法》妨碍司法类犯罪中关于亲属的规定,以实现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法秩序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拒证 质证权 证据规则 法治化 社会治理
下载PDF
论比例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困境及突破——以刑事诉讼法第52条、62条、148条及149条为参照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国庆 《天津法学》 2014年第2期36-42,共7页
比例原则作为法治国的"帝王"条款,有助于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紧张关系,有助于限制公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该原则不仅在行政法领域中广泛运用,在刑事诉讼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62条、第148... 比例原则作为法治国的"帝王"条款,有助于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紧张关系,有助于限制公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该原则不仅在行政法领域中广泛运用,在刑事诉讼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62条、第148条及149条之规定有违比例原则的内在要求,既不利于建设法治中国,也容易对公民权利造成过度侵害,有必要予以检讨并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比例原则的内在要求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技术侦查 证人保护 质证权
下载PDF
庭审实质化下强化证人出庭的规范再造
10
作者 鲍文强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7,共18页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因具有阻断侦审联结、抑制卷宗依赖等功能,被视为落实“庭审实质化”的重要方式,我国《刑事诉讼法》围绕该制度呈现出的“严进宽出”规定,造成证人出庭率长期低位运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凸显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因具有阻断侦审联结、抑制卷宗依赖等功能,被视为落实“庭审实质化”的重要方式,我国《刑事诉讼法》围绕该制度呈现出的“严进宽出”规定,造成证人出庭率长期低位运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凸显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要求,强调理念转型、制度完善,进一步彰显公平正义和人权保障理念,通过赋予被告人程序性对质权,规范法官判断证人“出庭必要性”的裁量要素;明确证人不具备“出庭可能性”的正当理由,通过在线远程作证形式实现出庭的技术补强;厘清证人“出庭例外性”的应然定位和价值意涵,借助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精准构建,贯彻宪法确立的法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证人出庭 对质权 在线远程作证 亲属拒证权
原文传递
两岸刑事审判中证人庭外陈述之证据能力比较——以传闻法则与对质诘问权为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上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第4期87-94,共8页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年已建立传闻法则,排除庭外证言;我国大陆目前仍大量采用庭外证言,造成证人出席率偏低,影响被告对质诘问权。庭外证言中,尤其以共同被告供述问题最为复杂,对此供述的证据属性与证据能力问题在我国大陆还未明确,我国...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年已建立传闻法则,排除庭外证言;我国大陆目前仍大量采用庭外证言,造成证人出席率偏低,影响被告对质诘问权。庭外证言中,尤其以共同被告供述问题最为复杂,对此供述的证据属性与证据能力问题在我国大陆还未明确,我国台湾地区则是透过一系列修法与大法官解释确立共同被告亦有证人地位,有接受诘问与伪证罪之适用。台湾地区数十年的立法经验与司法判决历史,可为我国大陆日后修法的借鉴。最后厘清传闻法则与对质诘问权的关系,当传闻例外与对质诘问权相冲突时,应以保障宪法人权为依归,以对质诘问权的例外作为传闻例外的检验标准,否则即使符合传闻例外,也应无证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外陈述 书面证言 共同被告 传闻法则 对质诘问权
下载PDF
证人出庭作证“必要性条款”解释适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奋飞 匡旭东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09,共17页
证人出庭与否不仅关系到案件事实真相的准确查明,还直接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通过对420份裁判文书的梳理可以发现,人民法院在证人“有必要出庭”条款的适用上,主要关注事实认定的准确性,而对被告人诉讼权利... 证人出庭与否不仅关系到案件事实真相的准确查明,还直接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通过对420份裁判文书的梳理可以发现,人民法院在证人“有必要出庭”条款的适用上,主要关注事实认定的准确性,而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缺乏应有的关照。在权利保障已成为刑事司法主流话语的今天,有必要“以对质权为中心”对该条款进行规范解释。但在个案适用过程中,为了实现证人出庭背后多重法益的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对质权的行使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控辩双方提出实质异议的情况下,法官原则上应当允许证人出庭,即使在例外情形下认为“没有必要出庭”,也应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为此,需要在比例原则的基本框架下,对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没有必要出庭”的充分理由进行类型化建构,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正审判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作证 有必要出庭 对质权 比例原则 类型化建构
原文传递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有效辩护的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扬 周煜川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2-27,共6页
有效辩护的构成应当包括辩护人的参与、辩护人提供认真、专业、合理且尽职的辩护行为,以及辩护行为能够达到一定的诉讼效果。关于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欧洲采取的是正向构建模式,美国采取的是无效辩护否定模式。我国引入了有效辩护的理念... 有效辩护的构成应当包括辩护人的参与、辩护人提供认真、专业、合理且尽职的辩护行为,以及辩护行为能够达到一定的诉讼效果。关于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欧洲采取的是正向构建模式,美国采取的是无效辩护否定模式。我国引入了有效辩护的理念,但由于有效辩护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较大,有效辩护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典型案例来看,有效辩护中常见的有利于被告人的辩护要点,对今后有效辩护的开展有指导作用。在审判中心主义的改革背景下,发挥律师刑事辩护的积极作用是审判中心主义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需求。为充分发挥有效辩护的作用,应树立有效辩护的理念、提高有效辩护的能力、设立相应的惩戒机制、提升律师执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辩护 审判中心主义 质证权 权利保障 平等对抗
下载PDF
“职权主导型”刑事分案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亢晶晶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3-1062,共20页
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着一种“职权主导型”刑事分案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分案被看作是公检法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并服务于办案需要,但是未能对被追诉人权利给予必要的关照。“职权主导型”刑事分案模式与域外的“权利主导型”刑事分案... 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着一种“职权主导型”刑事分案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分案被看作是公检法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并服务于办案需要,但是未能对被追诉人权利给予必要的关照。“职权主导型”刑事分案模式与域外的“权利主导型”刑事分案模式存在本质差异,其形成与我国刑事分案的服务型定位、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以及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传统等有密切关系。该模式虽然与我国当前的刑事诉讼构造相契合,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但是缺乏正当性内核,不仅有违程序公正,而且存在产生错案的风险。未来有必要在坚持“职权主导型”刑事分案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引入权利保障因素。具体可建立刑事分案的层层制约机制,赋予被追诉人分案参与权和救济权,保障被追诉人分案审理中的对质权,并有必要阻断前案裁判效力在后案中的扩张,以实现后案庭审实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权主导型 权利主导型 刑事分案 对质权 庭审实质化
原文传递
“面对面”的权利——论我国刑事被告人对质权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友好 欧书沁 《政法学刊》 2017年第4期23-31,共9页
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是指刑事被告人享有与提出对己不利证言的证人进行面对面诘问的权利,在庭审质证中,对质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使争议能尽量集中在庭审中解决,从而保证庭审的实质化。另外,对质权对于发现案件真实和保障诉讼权... 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是指刑事被告人享有与提出对己不利证言的证人进行面对面诘问的权利,在庭审质证中,对质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使争议能尽量集中在庭审中解决,从而保证庭审的实质化。另外,对质权对于发现案件真实和保障诉讼权利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包括"面对面"对质的权利、出庭审判的权利以及交叉询问的权利。目前我国刑事被告人对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涉及刑事被告对质权的启动以及不出庭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等。而完善我国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制度,需要树立公正审判的理念,确立对质权的权利属性,对不出庭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加以限制和规范,并同时完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告人 对质权 发现真实
原文传递
美国联邦证据法视域下对质权与传闻规则的互动研究——以联邦最高法院Bullcoming v.New Mexico案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乐 冯卫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0-176,共7页
联邦最高法院对于Bullcoming v.New Mexico案的裁决理由及其相关论证,反映出联邦最高法院目前在"证言性陈述"的认定方式及适用范围上的最新立场。即庭外陈述者向政府官员所做的"证言性陈述",属于"证言性传闻证... 联邦最高法院对于Bullcoming v.New Mexico案的裁决理由及其相关论证,反映出联邦最高法院目前在"证言性陈述"的认定方式及适用范围上的最新立场。即庭外陈述者向政府官员所做的"证言性陈述",属于"证言性传闻证据",应当受到对质权的约束,而不受传闻规则例外的规制;庭外陈述者向非政府官员所做的"证言性陈述",则属于"非证言性传闻证据",只受到传闻规则例外的约束,而不受对质权的规制。但是联邦最高法院目前对于对质权与传闻规则例外的两者适用范围存在着重大分歧,充分体现了联邦最高法院在此问题上的价值权衡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史 美国联邦证据法 对质权 传闻规则 明显可信性 证言性陈述 价值权衡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解析与完善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芳 《政法学刊》 2019年第3期83-89,共7页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进程中,传统公检法专业问题判断内部制约机制逐步消解,刑事领域专门问题鉴定失误频发,促生了刑事诉讼领域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引入。当前立法对该项制度的规定并不完善,专家辅助人的角色定位和意见属性相当模糊。适度扩张...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进程中,传统公检法专业问题判断内部制约机制逐步消解,刑事领域专门问题鉴定失误频发,促生了刑事诉讼领域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引入。当前立法对该项制度的规定并不完善,专家辅助人的角色定位和意见属性相当模糊。适度扩张专家辅助人的角色功能,完善其权利义务,明确其出庭的程序细节,是该项制度更好地嵌入原有刑事诉讼体系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辅助人 对质权 角色定位 意见属性
原文传递
亲属证言特免权的中国面相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颖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93-102,143,共11页
《刑事诉讼法》第193条第1款但书仅仅赋予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免于强制到庭的权利,而没有确立亲属证言特免权制度。我国可以借鉴大陆法系的立法例,构建亲属证言特免权制度,制度要点包括:应当同时规定基于特定身份的一般证言特免... 《刑事诉讼法》第193条第1款但书仅仅赋予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免于强制到庭的权利,而没有确立亲属证言特免权制度。我国可以借鉴大陆法系的立法例,构建亲属证言特免权制度,制度要点包括:应当同时规定基于特定身份的一般证言特免权与基于特定事项的证言特免权;特免权的主体宜限定为亲属证人,而不包括被告人;“亲属”的范围应在“配偶、父母、子女”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公安司法机关在未告知证言特免权的情况下取得的证言有可能被排除;国事犯原则上不应当成为特免权的适用例外;亲属证人与被告人的共同犯罪案件不应当排除特免权的适用;针对家庭成员的犯罪排除适用特免权,应限于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场合;面对威胁他人生命、重大的身体与财产安全的“紧迫”危险时,可以排除适用特免权;为了主张特免权而虚假结婚的情形,应当排除适用特免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证言特免权 亲属证人 对质权 实体真实
下载PDF
论医疗纠纷鉴定结论的质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艳梅 于大海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68,88,共5页
近年来,医患双方的紧张关系不断显现,医疗纠纷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人民法院受限于专业限制将医疗纠纷鉴定结论作为首要的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依据。审核现有医疗纠纷鉴定规则及其程序,存在医疗知识不确定、鉴定规则不完备、鉴定... 近年来,医患双方的紧张关系不断显现,医疗纠纷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人民法院受限于专业限制将医疗纠纷鉴定结论作为首要的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依据。审核现有医疗纠纷鉴定规则及其程序,存在医疗知识不确定、鉴定规则不完备、鉴定内容难以掌握等因素,导致双方对鉴定结论产生疑惑,造成了当事人对裁判依据的不信任与不认可。对此,完善针对医疗鉴定的质证制度是最重要的程序和手段。目前,主要切入口是完善鉴定人到场制度和建立专家参与审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鉴定 鉴定结论 质证权
下载PDF
台湾地区对质诘问权与传闻例外的关系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冉毅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6,共10页
我国台湾地区有关传闻法则例外的规定虽忽视对刑事被告对质诘问权的保障,但实务上以"司法院"将对质诘问权解释为"宪法之基本权利"为基础,先后发展出三种体现对质诘问权优位于传闻例外的解释路径。后续发展中,台湾... 我国台湾地区有关传闻法则例外的规定虽忽视对刑事被告对质诘问权的保障,但实务上以"司法院"将对质诘问权解释为"宪法之基本权利"为基础,先后发展出三种体现对质诘问权优位于传闻例外的解释路径。后续发展中,台湾地区法院刑庭总会将可信性保障作为传闻例外成立的重点考量因素,使得对质诘问权与传闻例外的关系再次陷入扑朔迷离之中。从长远来看,对质诘问权仍然可以依靠实务上独立发展出的容许例外以及严格证明程序的保障,确立其优先于传闻例外的地位。台湾地区对质诘问权与传闻例外关系的发展体现出实务部门在权利保障和真实发现之间的价值抉择,对于祖国大陆刑事被告对质诘问权的确立和保障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质诘问权 传闻例外 严格证明法则 真实发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