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水乳化转相黏度预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秦积舜 张星 +2 位作者 耿宏章 郭文敏 陈兴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应用高温、高压流体黏度测量装置,模拟地层条件,测试新疆塔河油田油水乳化液的黏度,测试结果表明其转相点在含水率为50%~60%。绘制相应的测试曲线,分析含水率与油水乳化液黏度的关系,并用高斯函数和劳伦兹函数拟合测试曲线。拟合结... 应用高温、高压流体黏度测量装置,模拟地层条件,测试新疆塔河油田油水乳化液的黏度,测试结果表明其转相点在含水率为50%~60%。绘制相应的测试曲线,分析含水率与油水乳化液黏度的关系,并用高斯函数和劳伦兹函数拟合测试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在地层条件下,乳化液黏度的变化规律符合高斯函数和劳伦兹函数,与常温、常压下不含气的油水乳化液黏度的变化规律相类似。据此建立了黏度预测数学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含水率高于50%时,用高斯、劳伦兹函数预测的油水乳化液黏度误差较小,为原油在地层、井筒及输油管道中的流动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乳化液 黏度 转相点
下载PDF
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美蓉 于光松 +1 位作者 张丁涌 刘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5-339,366,共6页
为揭示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机理、指导稠油开采及运输,以胜利油田五种稠油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含水率稠油乳状液的黏度及稠油视HLB值并结合灰熵关联方法,研究分析了稠油由W/O型乳状液向O/W型乳状液的转化过程、稠油乳状液黏度... 为揭示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机理、指导稠油开采及运输,以胜利油田五种稠油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含水率稠油乳状液的黏度及稠油视HLB值并结合灰熵关联方法,研究分析了稠油由W/O型乳状液向O/W型乳状液的转化过程、稠油乳状液黏度与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关系,尝试用稠油的视HLB值解释了不同稠油乳状液乳化转相点的差异原因。按灰熵关联法排列乳化稠油黏度与其极性组分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重质组分(胶质+沥青质)>芳香分>饱和分,重质组分是影响乳化稠油高黏的主要因素。对于同一种稠油来说,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稠油乳状液转相点增大。胜利油田5种脱水稠油黏度(50℃)由大到小顺序为:草20-平124(14400 m Pa·s)<王152-1(22400m Pa·s)<草20-平149(24000 m Pa·s)<草20-平131(76800 m Pa·s)<草南平40(89400 m Pa·s);含水率30%的5种稠油乳状液黏度的大小顺序与脱水稠油黏度的顺序一致,稠油乳状液的乳化转相点(50℃)由高到底的顺序为:草20-平124(59.1%)>王152-1(55.5%)>草20-平149(53.5%)>草20-平131(47.9%)>草南平40(45.7%);随着脱水稠油黏度的增大,乳化转相点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黏度 转相点 视HLB值
下载PDF
海上超稠油高温脱水技术研究
3
作者 辛迎春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64-68,共5页
某海上超稠油富含胶质和沥青质,原油密度大、黏度高、油水密度差小、原油流动性差,并且油水乳化严重,导致热化学沉降脱水速度慢、脱水周期长。因海上平台空间受限和缺少稀油资源,该超稠油脱水不能采用陆上油田掺混稀油和长时间大罐沉降... 某海上超稠油富含胶质和沥青质,原油密度大、黏度高、油水密度差小、原油流动性差,并且油水乳化严重,导致热化学沉降脱水速度慢、脱水周期长。因海上平台空间受限和缺少稀油资源,该超稠油脱水不能采用陆上油田掺混稀油和长时间大罐沉降脱水的常规方法。开展了超稠油高温脱水技术研究,优选出耐高温破乳剂,破乳剂加剂量400 mg/L,在150℃高温、0.6~0.7 MPa压力下沉降4 h,含水15%~65%超稠油的原油含水率均达到<1%,实现了较好的脱水效果。根据室内脱水实验结果,获得海上超稠油高温脱水工艺参数,确定最佳破乳剂加药量、脱水温度和沉降时间,推荐了海上超稠油二段热化学脱水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反相点 耐高温破乳剂 高温脱水
下载PDF
渤海稠油油田油井乳化伤害含水率区间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庞铭 陈华兴 +5 位作者 冯于恬 方涛 赵顺超 王宇飞 刘义刚 白健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36,共6页
原油乳化伤害在稠油开发生产中较为普遍,但影响原油乳化的因素较多,乳化伤害的预测和预防难度较大。通过室内实验测定渤海J油田原油乳化反相点,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出了原油乳化反相点与脱水原油黏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J油田... 原油乳化伤害在稠油开发生产中较为普遍,但影响原油乳化的因素较多,乳化伤害的预测和预防难度较大。通过室内实验测定渤海J油田原油乳化反相点,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出了原油乳化反相点与脱水原油黏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J油田发生乳化伤害的典型油井生产动态进行统计,得到了脱水原油粘度与反相区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建立了将实验数据与现场生产动态相结合的原油乳化伤害含水率区间预测方法。本文建立的原油乳化伤害区间预测方法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吻合较好,目前已在J油田A2H、A25H井进行成功应用,修井作业后产能恢复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稠油油田 乳化伤害 预测方法 反相点 反相区间
下载PDF
流动改进剂降低含水原油转相点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洪升 李文庆 +2 位作者 邢均 孙晓宝 王小兵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地面集输管路中含水原油随含水率的增大导致其流变性发生的情况,开展了在室内水平管试验装置中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试验,探讨了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对含水率与表观粘度之间关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 针对大庆油田地面集输管路中含水原油随含水率的增大导致其流变性发生的情况,开展了在室内水平管试验装置中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试验,探讨了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对含水率与表观粘度之间关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原油中添加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可以使含水原油的转相点提前到35%~45%之间,提前形成具有适度稳定性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显著降低了原油的表观粘度,改善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并且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集输管路 含水原油 流动改进剂 转相点 试验
下载PDF
降纤酶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6
作者 邹剑 李炯 +4 位作者 杨金亮 李炎 杨蕾 马晶 袁月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7-2146,共10页
目的:通过对降纤酶鉴别、纯度、分子量、等电点、N端序列、比活性6个方面关键质量属性的表征,为后续标准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法分析不同来源的蛇毒原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SDS-PAGE电泳法、体积排阻色谱和反相... 目的:通过对降纤酶鉴别、纯度、分子量、等电点、N端序列、比活性6个方面关键质量属性的表征,为后续标准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法分析不同来源的蛇毒原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SDS-PAGE电泳法、体积排阻色谱和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等电聚焦电泳法、“edman”N端测序法以及凝固法和生色底物法对不同企业提供的降纤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不同来源的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成基本一致,尖吻蝮蛇蛇毒和白眉蝮蛇蛇毒蛋白质组成差异较大。降纤酶对苯甲酰-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最大吸收波长为247 nm,对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盐酸盐最大吸收波长为254 nm,但对苯甲酰-DL-精氨酰对硝基苯胺无水解作用。降纤酶能完全水解纤维蛋白原α肽链,活性受到苯甲基磺酰氟、二硫苏糖醇和对氨基苯甲醚的抑制。尺寸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降纤酶纯度测定结果高于反向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前者为99.9%,后者为95.4%。SDS-PAGE电泳法测降纤酶完整分子量受标准品线性范围的影响,采用10~250 kDa范围的标准品点拟合,降纤酶完整分子量为(42.1±1.6)kDa;采用10~100 kDa范围的标准品点拟合,降纤酶分子量为(38.4±1.3)kDa。MALDI-TOF-MS法测得降纤酶完整分子量为(33.3±0.5)kDa,脱糖基分子量为(28.8±0.02)kDa。降纤酶pI值在3.0~4.0之间,N端序列为VIGGVECDINEHRFL。凝固法和生色底物法测比活性相关性显著(P<0.01),但凝固法结果高于生色底物法。结论:不同企业提供的降纤酶的6个方面的关键质量属性基本一致。现行降纤酶药品国家标准中鉴别、纯度、分子量等项目有待进一步增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 白眉蝮蛇 蛇毒 降纤酶 SDS-PAGE电泳 尺寸排阻色谱 反向色谱 纤维蛋白原 分子量 等电点 N端序列 比活性
原文传递
稠油极性四组分与其黏度及乳状液反相点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锋 李美蓉 齐霖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37-641,共5页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胜利油田稠油黏度与其极性四组分含量和极性组分偶极矩的关联。同时通过改变实验油样乳状液的含水率及温度,探究了稠油组成性质与其乳状液反相点的关联。结果表明:稠油极性四组分含量与其黏度关联度的顺序是...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胜利油田稠油黏度与其极性四组分含量和极性组分偶极矩的关联。同时通过改变实验油样乳状液的含水率及温度,探究了稠油组成性质与其乳状液反相点的关联。结果表明:稠油极性四组分含量与其黏度关联度的顺序是: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稠油极性组分偶极矩与其黏度的关联度顺序是: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随着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增大,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油滴Zeta电位绝对值的增大,乳状液含水率的反相点及温度的反相点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四组分 偶极矩 稠油黏度 乳状液 反相点
下载PDF
双Duffing振子逆向联合信号检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海洋 王海燕 +1 位作者 张之琛 申晓红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2-1290,共9页
针对Duffing振子信号检测系统存在的输入噪声对系统扰动的影响、目标信号与内策动力的相位同步以及系统输出运动状态判断3个关键性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阈值字典的逆向相变方法,根据临界阈值随噪声强度的... 针对Duffing振子信号检测系统存在的输入噪声对系统扰动的影响、目标信号与内策动力的相位同步以及系统输出运动状态判断3个关键性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阈值字典的逆向相变方法,根据临界阈值随噪声强度的单调性建立临界阈值字典,有效避免了低信噪比下输入噪声对系统的扰动。提出了一种双系统联合检测方法,解决了目标信号相位和内策动力相位不同步问题,并推导出了由于相位的不遍历性导致的虚惊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相空间图形表征的系统运动状态判断方法,并进行了可行性的数学证明,实现了检测结果的低运算量、高精度的嵌入式表征。最终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实际的低信噪比下Duffing振子信号检测模型,使得检测概率不变的前提下最低检测信噪比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DUFFING振子 信号检测 逆向相变 双系统联合检测 点集拓扑
下载PDF
中低渗高温油藏乳状液驱油体系的研究
9
作者 严兰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用HLB值及界面张力法筛选出驱油用乳状液所需的CH系列表面活性剂,并对其配制的乳状液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110℃下,表面活性剂CH8/NX9模拟原油/纯5注入水配制的乳状液转相点含水率为55%,体系抗剪切稀释能力强;含水率为40%~... 用HLB值及界面张力法筛选出驱油用乳状液所需的CH系列表面活性剂,并对其配制的乳状液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110℃下,表面活性剂CH8/NX9模拟原油/纯5注入水配制的乳状液转相点含水率为55%,体系抗剪切稀释能力强;含水率为40%~80%时,乳状液体系随着时间变化呈"乳化-破乳-再乳化"动态平衡;物理模拟实验证明,乳状液驱对采收率的贡献大于活性水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高温油藏 中低渗 转相点 采收率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加剂降低转相点实验研究
10
作者 林浩然 尚凡坤 +1 位作者 管志伟 王泽鑫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9期3-4,共2页
转相点是原油乳状液输送时一个重要的参数,在转相点后输送时阻力较小,而在转相点前输送时阻力较大。为了节能降耗,降低输送成本,减小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在室内开展了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实验,研究加剂后转相... 转相点是原油乳状液输送时一个重要的参数,在转相点后输送时阻力较小,而在转相点前输送时阻力较大。为了节能降耗,降低输送成本,减小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在室内开展了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实验,研究加剂后转相点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含水原油中添加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可以使含水原油的转相点由原来的50%~70%提前到了30%~50%,形成具有适度稳定性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降低了原油乳状液的表观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流动改进剂 转相点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加剂降低转相点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朋 刘保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229-3230,3244,共3页
转相点是原油乳状液输送时一个重要的参数。在转相点后输送时阻力较小,而在转相点前输送时阻力较大。为了节能降耗,降低输送成本,减小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在室内开展了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实验,研究加剂后转... 转相点是原油乳状液输送时一个重要的参数。在转相点后输送时阻力较小,而在转相点前输送时阻力较大。为了节能降耗,降低输送成本,减小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在室内开展了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实验,研究加剂后转相点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含水原油中添加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可以使含水原油的转相点由原来的50%~70%提前到了30%~50%,形成具有适度稳定性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降低了原油乳状液的表观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流动改进剂 转相点
下载PDF
降黏剂对稠油乳化反相点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美蓉 于光松 +2 位作者 安波 孙秀婷 李晨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3-507,516,共6页
稠油乳化反相点附近的稠油黏度较大,对于稠油开采及运输极为不利。通过考察温度、搅拌转速对稠油乳化反相点的影响,得到稠油乳状液适宜的制备条件;考察了水溶性降黏剂及油溶性降黏剂对稠油乳化反相点的影响,并从界面膜及药剂对沥青质作... 稠油乳化反相点附近的稠油黏度较大,对于稠油开采及运输极为不利。通过考察温度、搅拌转速对稠油乳化反相点的影响,得到稠油乳状液适宜的制备条件;考察了水溶性降黏剂及油溶性降黏剂对稠油乳化反相点的影响,并从界面膜及药剂对沥青质作用角度分析了稠油乳化反相的机理。结果表明,在50℃、搅拌转速800 r/min的条件下制得的稠油乳状液的乳化反相点最大。水溶性降黏剂和油溶性降黏剂均会使稠油乳化反相点提前,但二者提前稠油乳化反相点的程度不同。随着降黏剂浓度的增大,水溶性降黏剂使稠油乳化反相点降低,由48%提前至35.6%;而油溶性降黏剂使稠油乳化反相点先减小后增大。水溶性降黏剂通过降低界面扩张模量和界面张力实现提前反相,而油溶性降黏剂主要通过降低界面扩张模量来实现反相;加入降黏剂前后沥青质的微观形貌表明,水溶性降黏剂对沥青质聚集体的破坏程度强于油溶性降黏剂,降黏剂主要通过降低沥青质所组成的界面膜强度来实现反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反相点 稠油 降黏剂 界面膜 沥青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