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学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101,共10页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有关批驳冲击—回应模式的论述,从对其自身社会的反思及进一步的推演出发,否认近代西方世界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否认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西方关系做...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有关批驳冲击—回应模式的论述,从对其自身社会的反思及进一步的推演出发,否认近代西方世界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否认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西方关系做了背离史实的阐释,是难以成立的。其"首次相撞"等概念的使用及论述的逻辑亦存在舛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文 冲击-回应模式 中西关系 中国中心观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小说话中的几个理论热点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7,共10页
清末民初涌现出来的小说话,数量众多,色彩斑斓。本文就当时小说话中较为集中讨论的有关古与今、中与西、"新派"与"旧派"之间关系的问题作了述评,反映了当时不同观点的冲突与调和。民初的小说话多为"旧派"... 清末民初涌现出来的小说话,数量众多,色彩斑斓。本文就当时小说话中较为集中讨论的有关古与今、中与西、"新派"与"旧派"之间关系的问题作了述评,反映了当时不同观点的冲突与调和。民初的小说话多为"旧派"小说家所作,他们指摘"新派"文学家的偏颇与问题,呼吁新旧两派"和衷共济",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未真正形成"和衷共济"的局面,值得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话 古今关系 中西关系 新派文学家 旧派小说家
下载PDF
“矩”哲学观与安清翘关于中西学关系的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小明 贾争卉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5,共6页
中西学关系,是自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以来困扰了国人400年的一大主题。"西学中源说",就是中国人对异质的西学的最早反应,并成为有清一代钦定的正统观点。终清之世,也只有安清翘一人对"西学中源说"进行过系统的... 中西学关系,是自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以来困扰了国人400年的一大主题。"西学中源说",就是中国人对异质的西学的最早反应,并成为有清一代钦定的正统观点。终清之世,也只有安清翘一人对"西学中源说"进行过系统的辩难。文章立足新的史料,对安清翘关于中西学关系的认知和实践以及深层的哲学基础——"矩"哲学观首次进行发掘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清翘 “矩” 哲学观 中西学 认知 实践
原文传递
晚清西方来华外交官夫人的中国观感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夕 史义银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第4期87-92,共6页
西方的中国形象伴随着中西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他者的意象"往往难免"在他自己的心灵中重新思想它们"的思想史痕迹,对中国的"美化"和"丑化"既有其客观观感,也有其主观臆测。晚清西方来... 西方的中国形象伴随着中西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他者的意象"往往难免"在他自己的心灵中重新思想它们"的思想史痕迹,对中国的"美化"和"丑化"既有其客观观感,也有其主观臆测。晚清西方来华外交官夫人的中国观感无疑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进行研究是区别于传统个案研究的新路径和新尝试。晚清西方来华女性不同的社会身份、政治背景、个人经历及其教育程度等,使得她们的对华观感异彩纷呈。通过探究晚清西方来华外交官夫人的中国观感,不仅可以厘清西方晚清来华男女关于中国观感的差异、归纳出西方来华女性群体中观感的差异,而且西方来华外交官夫人的中国观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并丰富了西方的中国形象,对西方外交政策的执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上谱写了独特的篇章,对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中西关系 西方的中国形象 西方来华女性 外交官夫人
下载PDF
对中西文学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思和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7,共5页
中国学者有一种普遍的焦虑心情:他们认为中国文学是孤立的,被排除在“世界”以外,所以必须促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被“世界”容纳。因此,研究中西文学关系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但我们或许过于相信西方... 中国学者有一种普遍的焦虑心情:他们认为中国文学是孤立的,被排除在“世界”以外,所以必须促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被“世界”容纳。因此,研究中西文学关系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但我们或许过于相信西方文学的影响,而忽略了在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的环境下,人们在相似的时代环境下面对同一类现象,有可能不通过直接的影响关系来达到某些思考结论的相似性。我把对这种相似性关系的研究称之为世界性因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学关系 影响研究 世界性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中西音乐关系”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和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取“中西音乐关系”的研究视角 ,对与中西音乐关系相关的 :“全盘西化”、“中西融合”、“复古倾向”、“民族性与时代性”、“音乐文化选择”及“音乐教育”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
关键词 中西音乐关系 全盘西化 中西融合 复古倾向 民族性 时代性 文化选择
下载PDF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下) 被引量:4
7
作者 居其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61,共10页
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 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的音乐观以及在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西音乐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本文(上)发表在《黄钟》2006年第二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关系 音乐价值相对论 后殖民批评 人本 乐本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上)——“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 被引量:4
8
作者 居其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60,共6页
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 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的音乐观以及在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西音乐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关系 音乐价值相对论 后殖民批评 人本 乐本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