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揭橥理论视域:“国进民退”争论背后的意识形态迷思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若龙 《云梦学刊》 2012年第5期10-17,共8页
"国进民退"争议热潮背后隐藏的是以前困扰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至今仍然困扰着部分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认知误区,回顾中国共产党宏观经济政策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变迁历程,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对"公有"和... "国进民退"争议热潮背后隐藏的是以前困扰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至今仍然困扰着部分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认知误区,回顾中国共产党宏观经济政策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变迁历程,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对"公有"和"非公有"经济成分的内在二元冲突,可以见出中国共产党要以"执政党"的自身定位来重构"革命党"时期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国退民进” 意识形态 二元冲突
下载PDF
“国民共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召鹏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63,共16页
“国民共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表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共进”问题的理论分析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国民共存”和“国民共进”。共存是共进的基础与前提,共进是... “国民共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表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共进”问题的理论分析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国民共存”和“国民共进”。共存是共进的基础与前提,共进是共存的结果与保障。对“国民共存”问题的分析应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理解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对“国民共进”问题的分析应建立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二重属性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性和商品性,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源。准确理解和把握“国民共进”,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共进 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二重属性
原文传递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及制度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力 李冰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7-35,共9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民共进的经济体系,是新一轮产业创新及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现改革方式组合逐渐增多、分层分类改革更加明晰、持续政策机制创新、民营企业积...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民共进的经济体系,是新一轮产业创新及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现改革方式组合逐渐增多、分层分类改革更加明晰、持续政策机制创新、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机制逐步成型等发展特色,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混改中存在着行业领域有待扩大、企业创新效率有待提升、区域金融环境有待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待探索、资本监管方式有待整合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改进。下一步应当持续深入地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创新。通过融入双循环战略,贯通产业堵点;通过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增量混改;通过形成国民共进的格局,共享技术红利;通过发展区域金融,改善营商环境;通过深化公司治理,提升履职能力;通过增强监督体系,实现过程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增量混改 国民共进 产业链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兼论“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 被引量:7
4
作者 胡乐明 王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国有企业的进入与退出,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其比重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应该与非国有企业保持适度平衡。在当前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的进入与退出,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其比重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应该与非国有企业保持适度平衡。在当前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食品、医药等,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再退出,而且还要适当增加比重,以引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比重 国进民退 国退民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