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 被引量:71
1
作者 张汝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5-163,共9页
实践哲学的现代复兴是在哲学普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实践哲学不仅指示了哲学的出路,还体现了它的根本性质。要确立实践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地位,首先要明确规定“实践”概念的哲学含义。实践不同于生产劳动,它涉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实践哲学的现代复兴是在哲学普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实践哲学不仅指示了哲学的出路,还体现了它的根本性质。要确立实践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地位,首先要明确规定“实践”概念的哲学含义。实践不同于生产劳动,它涉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后者只是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马克思正确地把生产方式看作是人一定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没有充分说明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前提。非经济的实践不是从生产劳动中派生出来的,而是相反。亚里士多德将理论作为最高的实践的结果,他的第一哲学是形而上学,而不是实践哲学。因此,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必须超越亚里士多德,而不是回到亚里士多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实践哲学 第一哲学 亚里士多德 阿伦特 马克思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兼及与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关联 被引量:36
2
作者 徐长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3,共8页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他把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理论主要指求知自然的普遍原理的思想活动,实践主要指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动,创制主要指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理论和实践都以自身为目的,是...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他把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理论主要指求知自然的普遍原理的思想活动,实践主要指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动,创制主要指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理论和实践都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人从事的活动,创制则以其产品为目的而以自身为手段,主要是奴隶从事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是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又与科学理论具有统一性,这是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一次综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 实践 实践哲学
下载PDF
葛兰西对克罗齐哲学的批判改造 被引量:6
3
作者 仰海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40,共9页
批判改造克罗齐哲学,是葛兰西实践哲学建构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克罗齐虽然想消除黑格尔哲学形而上学的残余,他关于历史与精神同一性的思考、关于伦理政治史的分析,关于历史是自由的故事的论断,虽然有助于批判马克思哲学解释中的机械决... 批判改造克罗齐哲学,是葛兰西实践哲学建构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克罗齐虽然想消除黑格尔哲学形而上学的残余,他关于历史与精神同一性的思考、关于伦理政治史的分析,关于历史是自由的故事的论断,虽然有助于批判马克思哲学解释中的机械决定论倾向,但由于他只是从精神同一性的角度出发,就只能在不触动现实基础的情况下,提倡一种“消极革命”,强调对现实进行改良。因此,必须实现对克罗齐哲学的再颠倒,使克罗齐哲学中的有益部分真正成为实践哲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的普遍 相异辩证法 伦理政治史 实践哲学
下载PDF
教学作为学术何以可能:实践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培森 叶波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6-69,共4页
教学学术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视角和实践举措。探讨教学作为学术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是教学学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教学是大学教师对其所处教学世界整体把握的实践活动,具有实践之知,并蕴含学术品性... 教学学术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视角和实践举措。探讨教学作为学术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是教学学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教学是大学教师对其所处教学世界整体把握的实践活动,具有实践之知,并蕴含学术品性。学科教学知识、反身相向和行为改进分别构成了教学学术的知识表征、思维表征与成果表征。以教学生命力提升为取向,以课程教学行为改进为核心,在多元主体的视域融合中改进大学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学术可能性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 实践哲学 教学评价
原文传递
英国新左派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总体释义
5
作者 李瑞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6,共6页
英国新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哲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从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不同视角和层面切入,具体探讨了马克思的技术实践论、文化实践论和政治实践论等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质内涵,凸显了... 英国新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哲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从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不同视角和层面切入,具体探讨了马克思的技术实践论、文化实践论和政治实践论等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质内涵,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体论、生存论和价值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新左派 实践哲学 技术实践论 文化实践论 政治实践论
原文传递
从伦理学到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探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臣 《兰州学刊》 2007年第6期17-21,共5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开启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而“实践”正是这个实践哲学传统的核心概念。“实践”,也就是行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要意指与生产劳动相区别的伦理和政治行为。因此,伦理学和政治学便构成了亚氏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开启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而“实践”正是这个实践哲学传统的核心概念。“实践”,也就是行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要意指与生产劳动相区别的伦理和政治行为。因此,伦理学和政治学便构成了亚氏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伦理学通过对善的思考导向对人的有目的的行为的思考,进而研究统摄一切目的的目的——人存在的意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成为实践哲学的基本科学。而政治学研究的是人在共同体中的自由生活,研究的是善在自由的政治共同体中的实现。伦理学指向道德行为的政治起源,政治学指向政治共同体的道德意义和道德目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伦理学到政治学,标志着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实践哲学 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 政治学 实践智慧
下载PDF
多维视域下的实践哲学研究刍议 被引量:1
7
作者 乔瑞金 王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S1期12-14,共3页
实践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聚焦点。对实践哲学 2 0年较为集中的思考研究使实践哲学的内涵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现 ,形成了多维度的理解和视界。但是我们对于实践哲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并没有在实践哲学的基本范式上达成一个基本的... 实践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聚焦点。对实践哲学 2 0年较为集中的思考研究使实践哲学的内涵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现 ,形成了多维度的理解和视界。但是我们对于实践哲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并没有在实践哲学的基本范式上达成一个基本的理解。本文的目的在于 ,对当代中国实践哲学的思考进行多维视角的论析 ,在回顾和总结过去实践哲学思想得失的同时 ,对实践予以技术维度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域 实践 实践哲学 维度 技术
下载PDF
辩证本性的回归: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有机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秀华 朱雅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0,共7页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回归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本性,在合理的辩证法下确立起联系性、融贯性、生成性、历史性等总体的有机观,将任何事物都放在有机关联与动态过程中加以考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循辩证的总体观超越旧唯物主义与唯心...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回归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本性,在合理的辩证法下确立起联系性、融贯性、生成性、历史性等总体的有机观,将任何事物都放在有机关联与动态过程中加以考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循辩证的总体观超越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坚持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二是将社会视为有机体,立足变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强调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交汇贯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三是将有机知识分子看作是连接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之间的中介,以争取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同时重视经济与政治领导权的获取,持守领导权的总体性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合理的辩证法 有机性 历史性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进路与困境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彦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32,237,共12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传统,创造了一种以人的实践、行动为核心范畴的实践哲学。它虽然没有像经典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思考实践的基础和源泉,但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仍然秉承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传统,创造了一种以人的实践、行动为核心范畴的实践哲学。它虽然没有像经典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思考实践的基础和源泉,但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仍然秉承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原则,并赋予了实践概念以新的、不同的意义。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自身演进过程中,不仅经历了内在的批判和重建,而且也遭遇了外在的挑战。由于它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初衷,不断否定自己的前提,结果在面对挑战时无力重塑自身,甚而走到了对手的逻辑上,使自身存在陷入危机。这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困境。如果这种实践哲学还有出路,就需要将革命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将文化批判与经济分析结合起来,重塑实践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西方马克思主义 实践哲学
原文传递
哲学的实现:马克思、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彦丽(译) 葛勇义(译)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5期51-63,共13页
贯穿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特色构成一种趋向——实践哲学。哲学的"实现"依赖于实践哲学,元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早期著作把元批判观点限定在政... 贯穿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特色构成一种趋向——实践哲学。哲学的"实现"依赖于实践哲学,元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早期著作把元批判观点限定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是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最初基础,理性的元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和早期实践哲学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在当代,技术的批判理论拒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从对理性的一般性批判,转化为对技术和技术学科的实现形式的批判,更新了实践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哲学的实现 元批判 技术的批判理论
下载PDF
行动中的民族——切什考夫斯基和赫斯的行动哲学及其对比
11
作者 赖诗奇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3年第2期309-332,共24页
行动与实践的概念差异及其张力在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之间达到了极致,以切什考夫斯基和赫斯为代表,他们在同一时期提出了从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和关注法国大革命而开始、以促进本民族的解放运动为最终目的的行动哲学。从1838年到1848... 行动与实践的概念差异及其张力在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之间达到了极致,以切什考夫斯基和赫斯为代表,他们在同一时期提出了从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和关注法国大革命而开始、以促进本民族的解放运动为最终目的的行动哲学。从1838年到1848年,切什考夫斯基和赫斯对行动哲学提出不同筹划:前者以反“事后”为口号提出了以行动引导未来的行动哲学;后者以德法的两重革命为对照,以“自由、平等、统一”为原则追求哲学行动的现实化。1848年之后,二者的核心关切和极致差别在于如何认识行动者——谁是救世主,谁在行动中改写命运?从结果看,强调本民族的核心行动者身份的意识形态激发了强烈的现实效应:切什考夫斯基就此发展波兰弥赛亚主义,在19世纪波兰民族运动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赫斯则既是德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也是现代犹太复国主义的先驱,他的犹太复国理论在20世纪以色列现代犹太复国运动中得到了实践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哲学 实践哲学 民族主义 切什考夫斯基 赫斯
下载PDF
论以劳动为核心的马克思实践哲学——从亚里士多德传统解读实践哲学
12
作者 陆鹏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7-83,共7页
马克思开创了现代实践哲学。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哲学界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何种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只有回溯到实践哲学的源头,即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劳动为核心,研究人类... 马克思开创了现代实践哲学。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哲学界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何种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只有回溯到实践哲学的源头,即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劳动为核心,研究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宗教、政治等活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没有否定和抛弃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和伦理维度,而是既包含了亚里士多德认为“自身即是目的”的实践,又包含了手段性的劳动。只有看到马克思将劳动提升为实践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解为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才能驳斥阿伦特和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质疑。总之,将劳动作为实践的主要形式是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解释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实践哲学 实践 马克思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实践哲学、历史主义和人道主义——论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宜晓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6-70,95,共6页
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总的态度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基础问题。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是奠定在实践基础之上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哲学;是把一切纳入历史范围加以考察,探求... 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总的态度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基础问题。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是奠定在实践基础之上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哲学;是把一切纳入历史范围加以考察,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历史主义;是站在人的高度考察人的自由发展与主体创造性的人道主义。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民族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历史主义 人道主义
下载PDF
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历史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102,共10页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对于文化和政治的看法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历史性要素在实践哲学中的运用。葛兰西用实践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视它为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这种历史主义不仅通过马克思吸收了德国历史主义的传统,也容纳了克罗...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对于文化和政治的看法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历史性要素在实践哲学中的运用。葛兰西用实践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视它为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这种历史主义不仅通过马克思吸收了德国历史主义的传统,也容纳了克罗齐绝对历史主义的精髓。葛兰西以建构历史的方式来沟通理论与实践,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同一体。他同样擅长运用历史建构中形成的历史性力量,例如:从历史之具体性中激发的想象力;在历史与逻辑一致性建构中生成的推断力;由历史与现在、未来沟通中形成的意志力。葛兰西运用这些历史性力量时的深刻自觉,令实践哲学表现出有别于西方哲学传统的卓越的实践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马克思 克罗齐 绝对历史主义
下载PDF
行动者的马克思主义——葛兰西的内在主义探析
15
作者 付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8,共6页
葛兰西的内在主义具有直指改变世界的实践意蕴。在对宗教的批判、对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的反思以及实践哲学建构等问题上,葛兰西继承了“内在性”与“超越性”的二分法,力图排除马克思主义解释中的神秘主义要素,展现出独特的内在主义立场,... 葛兰西的内在主义具有直指改变世界的实践意蕴。在对宗教的批判、对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的反思以及实践哲学建构等问题上,葛兰西继承了“内在性”与“超越性”的二分法,力图排除马克思主义解释中的神秘主义要素,展现出独特的内在主义立场,强调“现实的主体内在于政治—历史”以及“现实的主体内在于哲学—历史”。葛兰西的内在主义体现出其具有“行动者视角”。这一视角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既往解释世界的旁观者立场而直指改变世界的行动者立场的本质内蕴得以显明,而这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内在主义 行动者 马克思主义 实践哲学
下载PDF
克罗齐对葛兰西实践哲学建构的影响探析
16
作者 薛方圆 《武陵学刊》 2016年第4期27-31,共5页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克罗齐的精神哲学体系,对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葛兰西首先将克罗齐着重强调的精神能动原则置于特定的历史现实中,从以头立地到以脚立地完成了对克罗齐哲学的颠倒;其次在关注哲学与政治生活的...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克罗齐的精神哲学体系,对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葛兰西首先将克罗齐着重强调的精神能动原则置于特定的历史现实中,从以头立地到以脚立地完成了对克罗齐哲学的颠倒;其次在关注哲学与政治生活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中,实现哲学与政治实践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化霸权的建构使哲学与大众集体意志的形成统一起来,进而指导群众的行动,凝聚改造世界的力量,以一种全新的实践哲学真正实现了对克罗齐精神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齐 葛兰西 实践哲学
下载PDF
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
17
作者 W.F.豪格 阮航(译) 万健琳(译) 《德国哲学》 2017年第1期95-109,共15页
本文基于对葛兰西"实践哲学"这一术语的考察,阐述了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分析了葛兰西理论的四个领域及其相互关系。最后,作者强调研究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关键在于转换视角重读马克思,从而努力实现马克思理论... 本文基于对葛兰西"实践哲学"这一术语的考察,阐述了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分析了葛兰西理论的四个领域及其相互关系。最后,作者强调研究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关键在于转换视角重读马克思,从而努力实现马克思理论的现代化,以分析已经变化的当今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马克思 实践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实践哲学:让思想进入历史以及让哲学成为政治
18
作者 李永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3,共6页
葛兰西在接受拉布里奥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克罗齐的哲学理论提出了实践哲学这一概念。葛兰西在建构其实践哲学理论的过程中,首先以拉布里奥拉的理论改造了克罗齐的"伦理政治史"理论,指出人的意识与现实历史... 葛兰西在接受拉布里奥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克罗齐的哲学理论提出了实践哲学这一概念。葛兰西在建构其实践哲学理论的过程中,首先以拉布里奥拉的理论改造了克罗齐的"伦理政治史"理论,指出人的意识与现实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详细分析了思想的历史化过程。同时,葛兰西也以克罗齐的"伦理政治史"改造了拉布里奥拉的理论,使实践哲学进入现实政治斗争领域,成为一种承载着明确政治内涵的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历史 政治
下载PDF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评析
19
作者 张晓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68-470,共3页
主要根据葛兰西《狱中札记》这部著作,把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归纳整理为三方面内容:实践一元论、物质观和人性观,该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综合与超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主要根据葛兰西《狱中札记》这部著作,把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归纳整理为三方面内容:实践一元论、物质观和人性观,该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综合与超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与从实践出发理解物质,局限性包括对唯物主义的误解和排斥、具有主观主义倾向的实在观与夸大意志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实践一元论 物质观 人性观
下载PDF
培育对教育实践的高位目光与普遍视野
20
作者 余清臣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8,156,共7页
当前,教育研究者经常面临"不接地气"的质疑,而应对这个质疑需要从根本上全面而不简略地认识现实的教育实践。对现实教育实践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教育科学认识传统、教育解释论认识传统和现象学教育学认识传统三种认识传统。... 当前,教育研究者经常面临"不接地气"的质疑,而应对这个质疑需要从根本上全面而不简略地认识现实的教育实践。对现实教育实践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教育科学认识传统、教育解释论认识传统和现象学教育学认识传统三种认识传统。这三种传统在丰富和加强对现实教育实践认识的同时,还存在对现实教育实践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整体认识上的不足。要形成对现实教育实践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整体认识,需要以作为精神修炼的反思哲学方式对已有的现实教育实践思想认识进行整合,即建构"教育实践的哲学"。在目标和内容上,"教育实践的哲学"通过反思对现实教育实践的各种已有认识,不断超越片面和局限的视角,从而提升到对现实教育实践的"高位目光"和"普遍性视野"。在研究与学习上,"教育实践的哲学"追求在占有关于教育实践各种认识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最终得到对教育实践更整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的哲学 批判性思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