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证公开”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廖中洪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7,共8页
对于“心证公开”制度的设置目的、范围、内容、方式以及一些相关特殊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从理论上深入把握这种制度的基本特点,也有利于对于这一制度的立法设置及其在司法审判上的适用。
关键词 “心证公开” 目的 范围 方式 立法形式
下载PDF
关于刑事鉴定的几个问题——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晓农 彭志刚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3,共5页
《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从而确立了事实认定的主体应为司法工作人员,而非鉴定人。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理由却无法真正得到司法人员的回应。鉴定意见... 《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从而确立了事实认定的主体应为司法工作人员,而非鉴定人。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理由却无法真正得到司法人员的回应。鉴定意见的质证有效性不仅有赖于鉴定人出庭接受交叉询问,更需要借助专家辅助人员的专业性意见。鉴定意见的采信必须以法官的心证公开原则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意见 事实认定 质证 心证公开
原文传递
论民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基于《证据规定》第64条和第79条的分析
3
作者 黄文官 谷佳杰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随着各国自由心证制度的确立,心证公开也日益为各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心证公开作为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因而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 随着各国自由心证制度的确立,心证公开也日益为各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心证公开作为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因而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制定也为我们研究我国的心证公开制度提供了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证公开 不足 完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