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 被引量:83
1
作者 张进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7,共6页
人类生命体是由个体生命体、家庭生命体、群体生命体三元构成的生命体,教育应该划分为由个体意志主导的个体自我教育、由家庭意志主导的家庭教育和由群体意志主导的群体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给予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智慧,即建构... 人类生命体是由个体生命体、家庭生命体、群体生命体三元构成的生命体,教育应该划分为由个体意志主导的个体自我教育、由家庭意志主导的家庭教育和由群体意志主导的群体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给予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智慧,即建构个体灵魂的雏形或树立个体生活的最初立场,它不但使个体认识到“我”是什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我”之外的一切,而且培养个体完善的心灵。人类家庭教育的行为,内在地实现着人类对后代的生命之爱、后代的独立生存、家庭生命体的利益和家庭的精神追求,外在地构成了教育大厦的基础,制约着个体人生的教育成败和事业成败,进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结构和发展。家庭教育的亲和性、内在性和先在性,决定了不能以辅流教育来界定其存在,它也不是社会教育向人生早期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生命观 教育观 个体 家庭 群体
下载PDF
运筹学类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马满好 刘进 《高教学刊》 2020年第35期176-179,共4页
文章提出了在运筹学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三种课程思政思路:一是以运筹学大师的人生经历和追求真理的执着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以中国学者在运筹学领域的贡献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三是以运筹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开展时代特征教育。
关键词 运筹学课程 课程思政 人生观 价值观 文化自信 时代特征
下载PDF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学校的生命教育 被引量:10
3
作者 尹伶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570-574,共5页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引出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生命价值引导等问题 ,提出学校教育应挑起生死教育观的重担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 。
关键词 生命观 死亡观 生命教育 青少年自杀现象
下载PDF
美好生活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23
4
作者 邱耕田 王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7,共8页
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总体上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在"生活态"上进入了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新阶段,创造广大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已然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奋斗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生活存在和生活意识... 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总体上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在"生活态"上进入了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新阶段,创造广大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已然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奋斗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生活存在和生活意识的矛盾促使人的生活不断向着美好的状态跃升,美好生活的出现正是人的生活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看来,美好生活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在主体形式上是个体和群体的统一、在内容结构上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在功能上关注和发展的对象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生活主体对生活的感知上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在价值属性上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在演变进程上是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存在状态上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在实现机制上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实现形式上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美好生活需要美好发展,因为只有美好的发展才能真正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生活观 生活矛盾 美好发展
原文传递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人性观 被引量:23
5
作者 郝敬习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9-62,共4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最为全面的和著名的,其核心内容强调潜在意识动机的存在以及性和攻击本能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反映了其理论决定论、悲观主义、因果论、潜意识动机及生物学因素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最为全面的和著名的,其核心内容强调潜在意识动机的存在以及性和攻击本能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反映了其理论决定论、悲观主义、因果论、潜意识动机及生物学因素等人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人性观
下载PDF
生命本位与自然关怀——道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道家哲学的核心是其生命观念 ,道家生命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即倡导生命本位 ,强调自然关怀。前者表现在重生、贵生、尊生、养生乃至长生等主张中 ,后者则反映在将生命与自然自始至终联系在一起的宇宙大生命观中。道家深具生命关怀和... 道家哲学的核心是其生命观念 ,道家生命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即倡导生命本位 ,强调自然关怀。前者表现在重生、贵生、尊生、养生乃至长生等主张中 ,后者则反映在将生命与自然自始至终联系在一起的宇宙大生命观中。道家深具生命关怀和自然关怀的宇宙大生命观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启迪我们认真思考人如何生存、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等重大问题 ,提示我们既要珍惜生命也要爱惜自然 ,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生命观 生态学
下载PDF
北京市中学生生命健康观及对中医药文化认知需求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颖洲 闫兴丽 +4 位作者 周晓菲 韩爱庆 陶丝雨 王一程 穆芳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3-858,共6页
为了解北京市中学生的生命健康观现状,以及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需求,为构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校本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及依据,本课题组以《中医健康生命文化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0所中学学生... 为了解北京市中学生的生命健康观现状,以及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需求,为构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校本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及依据,本课题组以《中医健康生命文化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0所中学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2 270份。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较为模糊,对中医药文化兴趣高但认知度不足,缺乏可靠的了解渠道。普及中医药文化,进行生命观、健康观教育,已经成了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生命观 健康观 调研分析
原文传递
浅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由5·12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顺领 蒋洪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使人们开始改变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逆境和死亡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存能力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使人们开始改变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逆境和死亡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存能力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坎坷和死亡,增强他们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汶川大地震 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观 生存能力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大学生人生观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姚本先 何元庆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9,92,共4页
本研究选取不同地区5所高等学校66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研究结果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总体上积极进取,他们追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认知量表的4个... 本研究选取不同地区5所高等学校66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研究结果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总体上积极进取,他们追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认知量表的4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没有生源地、文理科和独生子女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观 社会转型期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加明 秦启文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20世纪80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的关注都发生了变化,但价值目标的变化大于价值手... 采用20世纪80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的关注都发生了变化,但价值目标的变化大于价值手段的变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正在朝向世俗化、功利化和平民化的方向发展,而人生价值手段正在朝向具体化、现实化和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少数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取向;女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低于男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
下载PDF
从《地狱图》看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被引量:11
11
作者 白晶 《长春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09-110,共2页
通过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地狱图》的分析,阐明了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即追求艺术、崇尚艺术、为艺术无所顾忌的艺术至上思想。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地狱图》 人生观 艺术观 文学创作 历史小说 日本
下载PDF
人格与家教——《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之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 ,两部作品虽然描写的都是儿女情长 ,但侧重点不同 ,前者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 ,揭露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 ,后者则偏重于对个性独立 ,自我约束的描写 ,突出人格完善的重要性。从对两部小说的对比可发现... 《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 ,两部作品虽然描写的都是儿女情长 ,但侧重点不同 ,前者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 ,揭露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 ,后者则偏重于对个性独立 ,自我约束的描写 ,突出人格完善的重要性。从对两部小说的对比可发现家庭教育对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不同的人格结构会造就出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小妇人》 婚姻 人生观 价值观 人格 自立
下载PDF
论中国武术“德行”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志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21,共5页
在中国传统武术教育中,习武者的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崇德扬善、谦和含蓄、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的处世观和人生观.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武术重视人的德行培养和德艺并举的传统“武德”思想.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教育 德行观 德艺 人生观
下载PDF
论路遥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容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39-41,共3页
路遥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 ,同时也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作家。他的小说中无论是对家庭伦理的关注 ,还是对自强不息的个体形象的塑造 ,抑或是对男女青年爱情的抒写 ,都深深浸透着作家思想意识上的儒家本位观 ,因而一方面使小说... 路遥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 ,同时也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作家。他的小说中无论是对家庭伦理的关注 ,还是对自强不息的个体形象的塑造 ,抑或是对男女青年爱情的抒写 ,都深深浸透着作家思想意识上的儒家本位观 ,因而一方面使小说具有感人的力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小说 儒家思想 家庭观 "入世"观 爱情观 人性观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1-102,共2页
受教育体制、信息传播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生命漠视、践踏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应通过大力开展关于生命起源的教育、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教育和关于死亡的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缺失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佛教对中古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普慧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9,共10页
佛教自两汉之际输入中原后,即对中国中古文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时空观、人生观、死亡观方面给中古文人以全新的观念、思想和境界,促进了中古文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和探求,同时拓展了文学创作的思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佛教自两汉之际输入中原后,即对中国中古文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时空观、人生观、死亡观方面给中古文人以全新的观念、思想和境界,促进了中古文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和探求,同时拓展了文学创作的思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文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古文人 时空观 人生观 死亡观 文人 中古 思想观念 人生价值 思维空间
原文传递
试论佛教的生命观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小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25-29,共5页
佛教的归宿在彼岸 ,中心议题是如何成佛。但佛教针对的对象是现实众生 ,依然体现出生命关怀。本文从生命起源和构成、生命过程、生命价值。
关键词 佛教 生命观 生命起源和构成论 生命过程论 生命价值论 生命归宿论
下载PDF
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心理过滤器”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红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0-92,共3页
个体有选择地逐步内化外界精神文化的过程 ,是素质形成的关键。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选取教育资源的广度及其内化的深度 ,是其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心理过滤器”,也是导致大学中期大学生明显分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 人生价值观 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 大学教育
原文传递
朝鲜族人生观与消费文化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岿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7-10,共4页
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学的角度,朝鲜族消费文化可以分成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结构,通过朝鲜族人生观和消费特点之间的联系,能够看出“重现世”、“求乐生”的人生观是影响朝鲜族消费文化的核心。
关键词 朝鲜族 人生观 消费特点
下载PDF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向前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在“三观”教育中,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和新任务下“三观”教育的新思路、...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在“三观”教育中,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和新任务下“三观”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