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叶燮《原诗》中的细读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心强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叶燮在建构理论体系时,对传统的经典诗作逐一进行了细读。其细读策略表现在:反问和设问相结合,造成一种气势和节奏;在设想中进行替换比较;点面结合,重视整体感知。这种细读法体现出叶燮独特的诗学追求和美学旨趣:求雅反俗,求新逐变;反... 叶燮在建构理论体系时,对传统的经典诗作逐一进行了细读。其细读策略表现在:反问和设问相结合,造成一种气势和节奏;在设想中进行替换比较;点面结合,重视整体感知。这种细读法体现出叶燮独特的诗学追求和美学旨趣:求雅反俗,求新逐变;反对学究式拈字摘句的鉴赏,批驳拘泥于陈法和陋规,重视印象式的感悟和反复的涵泳;诗歌创作应突破一己之情和个人遭际,升华为关乎宇宙、生命、人生的情感和体验。这种细读法既有对传统品鉴的传承,又充分显示出叶燮高超的艺术鉴别力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原诗》 细读
下载PDF
《原诗》的写作镜鉴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心强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清代文学批评著作《原诗》蕴藏着叶燮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智慧,值得挖掘和承传。叶燮的写作不一味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名家、不唯古人是论,敢于在纷乱中保持清醒、拨云见日、独辟蹊径;写作中流露出他推崇新变的勇气、创新更进的精神追求;... 清代文学批评著作《原诗》蕴藏着叶燮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智慧,值得挖掘和承传。叶燮的写作不一味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名家、不唯古人是论,敢于在纷乱中保持清醒、拨云见日、独辟蹊径;写作中流露出他推崇新变的勇气、创新更进的精神追求;展示出浓郁的人文之思,极富个性色彩,尽显批评家的人格魅力,文如其人,见文知人,主体性异常鲜明;在行文中充分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娴熟、精湛地运用破立结合、设问反问结合及对比手法等。其写作思想、人格精神和表达个性等值得当代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诗》 写作 创新 人格 手法
下载PDF
《原诗》的写作镜鉴
3
作者 邓心强 《邯郸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清代文学批评著作《原诗》蕴藏着叶燮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智慧,值得挖掘和承传。叶燮的写作不一味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名家、不唯古人是论,敢于在纷乱中保持清醒、拨云见日、独辟蹊径;写作中流露出他推崇新变的勇气、创新更进的精神追求;... 清代文学批评著作《原诗》蕴藏着叶燮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智慧,值得挖掘和承传。叶燮的写作不一味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名家、不唯古人是论,敢于在纷乱中保持清醒、拨云见日、独辟蹊径;写作中流露出他推崇新变的勇气、创新更进的精神追求;展示出浓郁的人文之思,极富个性色彩,尽显批评家的人格魅力,文如其人,见文知人,主体性异常鲜明;在行文中充分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娴熟、精湛地运用破立结合、设问反问结合及对比手法等。其写作思想、人格精神和表达个性等值得当代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诗》 写作 创新 人格 手法
下载PDF
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音乐性的变迁 被引量:2
4
作者 沈亚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44,共7页
诗乐套语是诗歌和音乐的共同源头 ,但诗歌的材料——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两部分组成的 ,因而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具有必然性。乐府的“采诗”行为是诗乐分离的契机之一 ;对于“文气”的自觉和四声的归纳 ,使得语言发现了自身的节律 ,诗歌文... 诗乐套语是诗歌和音乐的共同源头 ,但诗歌的材料——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两部分组成的 ,因而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具有必然性。乐府的“采诗”行为是诗乐分离的契机之一 ;对于“文气”的自觉和四声的归纳 ,使得语言发现了自身的节律 ,诗歌文本脱离外在的曲调存在成为可能。对于永恒的追求 ,进一步成为诗歌摆脱音乐瞬间生灭这一宿命的契机 ,促使诗歌通过寂静抵达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共生 乐府 文气 四声
下载PDF
毕竟高歌能拔剑——论祁寯藻诗的师法渊源和诗歌意象
5
作者 周芳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祁寯藻是清代道、咸、同三朝帝师,位居首辅,影响整个咸丰初期的政局走向。他在政事之余作诗,出之以性情,寓平生哀乐于诗中,展示出晚清特定的时代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心态。他是宋诗派领袖,诗歌除宗法杜甫、韩愈、苏轼外,尤其推崇白居易,... 祁寯藻是清代道、咸、同三朝帝师,位居首辅,影响整个咸丰初期的政局走向。他在政事之余作诗,出之以性情,寓平生哀乐于诗中,展示出晚清特定的时代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心态。他是宋诗派领袖,诗歌除宗法杜甫、韩愈、苏轼外,尤其推崇白居易,在师法渊源上独具特色。在表情达意方面,则常借助"剑""春晖""萱草"等意象,形成个性鲜明的抒情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寯藻 师法渊源 意象
下载PDF
孔子诗教观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平安 《鄂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6-48,共3页
诗教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诗教以诗经为范本,浸润着礼、义、德、行、教化的教育,深为整个社会所看重。也有一些学者对孔子诗教观持不同看法。该文旨在对孔子诗教的形成、功用及特点作简要阐明,以期获得对孔子诗教观... 诗教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诗教以诗经为范本,浸润着礼、义、德、行、教化的教育,深为整个社会所看重。也有一些学者对孔子诗教观持不同看法。该文旨在对孔子诗教的形成、功用及特点作简要阐明,以期获得对孔子诗教观有较深入的认识。文章从“诗教”的历史渊源、《诗经》与诗教、诗教与乐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渊源 《诗经》与诗教 诗教与乐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