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新政与中国警政近代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玉家 马学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91-93,共3页
20世纪初 ,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进行了具有自救意义的新政改革。编练巡警是其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准军事力量。清政府警政改革的措施客观上也推进了中国警政的近代化 。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警政 近代化
下载PDF
论清朝末年法制变革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法制改革是晚清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中国法制与西方法制如何衔接、并轨,晚清曾出现了张之洞、沈家本两种不同的变法模式。从宏观看,沈家本模式代表了中国法律发展演进的主流方向,而以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人士的主张亦不容忽视。... 法制改革是晚清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中国法制与西方法制如何衔接、并轨,晚清曾出现了张之洞、沈家本两种不同的变法模式。从宏观看,沈家本模式代表了中国法律发展演进的主流方向,而以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人士的主张亦不容忽视。正视并充分估量法制变革的难点与阻力,以渐进方式逐步推进法制变革,实为清末法制变革的上上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变革模式 中律为本 沈家本 张之洞 晚清新政
下载PDF
清末基层治理模式的嬗变——以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问题为中心
3
作者 朱淑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是近代国家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制度变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基层治理模式和政治生态。选举制度是城镇乡地方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移植而来的西式票选制度对当时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是近代国家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制度变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基层治理模式和政治生态。选举制度是城镇乡地方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移植而来的西式票选制度对当时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低估。“居民”等地缘主义视角的治理概念取代了传统“臣民”等身份视角的旧政治话语。“选民”观念确立的背后则是西式选举制度的移植,基层治理中的权力来源和权力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基层治理 城镇乡地方自治 选举制度
下载PDF
铁路开通与晚清北京官员出行--以《徐世昌日记》为中心的观察
4
作者 迟云飞 丁高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6,共9页
晚清铁路的开通,不仅大大便利了经济活动,更使人们的出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无铁路的时代,所有远行者都会慨叹“行路难”,有了快捷、舒适的铁路以后,徐世昌等官员的出行,几如家常便饭。徐世昌等官员对铁路的利用,一方面极大便利了政务... 晚清铁路的开通,不仅大大便利了经济活动,更使人们的出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无铁路的时代,所有远行者都会慨叹“行路难”,有了快捷、舒适的铁路以后,徐世昌等官员的出行,几如家常便饭。徐世昌等官员对铁路的利用,一方面极大便利了政务,他可以随时到北京周边检阅军队、查验铁路工程、考察并改变造币厂的地点,甚至到较远的东三省考察;另一方面与袁世凯的频繁会见,巩固了他与袁世凯的盟友关系。可以说铁路的利用直接影响了晚清政局。进一步,为适应铁路的快节奏,人们必须改变时间观念和生活节奏。因此,铁路的利用改变了官员的政务模式,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徐世昌 清末新政 火车出行
下载PDF
日本政府对清末新政前期的观察与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美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1,共14页
甲午战后,日本外交致力于化解清廷的对日恶感、拆解中俄联盟,构筑日英同盟下"拉华制俄"的东北亚格局以对外扩张。在清廷启动新政之初,日本政府高度关注清廷的相关动向,欢迎并期待新政切实推行。新政实施后,日本通过提供规章... 甲午战后,日本外交致力于化解清廷的对日恶感、拆解中俄联盟,构筑日英同盟下"拉华制俄"的东北亚格局以对外扩张。在清廷启动新政之初,日本政府高度关注清廷的相关动向,欢迎并期待新政切实推行。新政实施后,日本通过提供规章资料、派遣顾问、接收留学生、出口武器等手段积极配合清政府推行改革,并加紧对北洋的军事合作与扩张,以实现拆解"中俄联盟"的战略与"拉华制俄"的策略目标。然而,日本也观察到清廷权力中枢不愿真正推行改革,故而认定清廷终难逃脱"亡国"命运。这种认知助推日本继续推行侵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日关系 清末新政 日俄战争 袁世凯
原文传递
伊藤博文的清朝宪政认识
6
作者 陈伟 《日本问题研究》 2017年第4期42-49,共8页
通过对戊戌变法运动的亲身考察,一方面,伊藤反对清朝改革急切冒进,主张进行合乎秩序、循序渐进之改革,希望清朝最终建立立宪政治;另一方面,伊藤认识到清朝多年之积弊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且处于列强环俟之中,面临列强瓜分之危机,改革之... 通过对戊戌变法运动的亲身考察,一方面,伊藤反对清朝改革急切冒进,主张进行合乎秩序、循序渐进之改革,希望清朝最终建立立宪政治;另一方面,伊藤认识到清朝多年之积弊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且处于列强环俟之中,面临列强瓜分之危机,改革之良机已错过,仅依靠腐朽的清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很难取得成功。伊藤对清政府建立立宪政治的前途抱持怀疑态度。清末新政之际,随着伊藤对清朝宪政运动的深入了解,他进一步认识到清朝建立立宪政治的困难性,深感清朝立宪政治的建立并非易事,受各种因素制约,成功可能性极小。甚至相反还会由此引起国内动乱或革命,导致政权倾覆。连日本亦受其波及,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博文 戊戌变法 清未新政 清末政治改革 宪政认识
下载PDF
浅谈清末新政时期军国民教育的体育思想
7
作者 韦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80-183,共4页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于1901—1911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始称"清末新政",它的实施开启了中国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这些改革措施也涉及到了体育领域。本文通过考察在这...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于1901—1911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始称"清末新政",它的实施开启了中国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这些改革措施也涉及到了体育领域。本文通过考察在这一时期确立的军国民教育的体育思想,认为它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重文轻武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军国民教育 体育思想
下载PDF
晚清司法改革实践与反思
8
作者 胡谦 《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60-63,共4页
通过借鉴、移植国外司法制度,晚清政府进行了建立新式司法制度的司法改革,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由于晚清司法改革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司法改革更多的是注重在法律形式方面与外国接轨而忽视本国的实际,因此,这必然导致司法改... 通过借鉴、移植国外司法制度,晚清政府进行了建立新式司法制度的司法改革,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由于晚清司法改革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司法改革更多的是注重在法律形式方面与外国接轨而忽视本国的实际,因此,这必然导致司法改革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晚清司法改革实践为眼下法律移植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政 司法改革 法律移植
下载PDF
清末山东莱阳民变考——财政视角下的论析
9
作者 孟祥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21-127,共7页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大力进行各项改革,这一时期也是民变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时期。在此期间爆发的莱阳民变震惊朝野。追溯历史,每一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莱阳民变爆发绝非偶然,有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新政改革中莱阳财政...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大力进行各项改革,这一时期也是民变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时期。在此期间爆发的莱阳民变震惊朝野。追溯历史,每一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莱阳民变爆发绝非偶然,有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新政改革中莱阳财政状况极度窘迫,聚财无门而又点金乏术,只好把苛征暴敛、强制增捐加税等手段作为聚敛新政经费的手段,使乡民深陷困苦的深渊,再加上天灾人祸,民变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若能深入历史时境,探寻清末新政时期莱阳民变的历史真实,意义非同小可,可以给我们现代人以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阳民变 清末新政 财政 民生
下载PDF
试析清末新政对中国文化与经济近代化的影响
10
作者 王永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16,共2页
近代中国的落后,使得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爱国自救运动,与此同时,清政府的上层统治者也在审时度势推行“清末新政”,其对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文化 经济近代化
下载PDF
浅谈清末新政与现代国民体育意识的兴起
11
作者 韦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64-167,共4页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于1901-1911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史称"清末新政"。这些改革措施也涉及到了体育领域。本文通过考察这一时期国民体育意识的变化,认为现代国民体...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于1901-1911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史称"清末新政"。这些改革措施也涉及到了体育领域。本文通过考察这一时期国民体育意识的变化,认为现代国民体育意识由此开始兴起,体育成为国民的责任之一,体育事务也成为国民关心的国家事务,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初步认识和第一届全运会的举办都反映出国民参与国际体育运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现代国民 体育意识
下载PDF
近代重庆书院改制述评——纪念书院改制115周年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洪成 王培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06-113,共8页
近代重庆书院改制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整个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剧变背景下书院制度自身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带有重庆地域社会文化的个性特点。近代重庆书院改制作为中国内陆典型区域样本的教育改革事件,经历了思想宣传、戊戌改制与新政改... 近代重庆书院改制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整个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剧变背景下书院制度自身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带有重庆地域社会文化的个性特点。近代重庆书院改制作为中国内陆典型区域样本的教育改革事件,经历了思想宣传、戊戌改制与新政改制三个时段。重庆书院改制的结果是有效地将传统教育资源转化为新教育的部分力量,并对区域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书院改制115周年之际,回顾这一重大教育事件,对其中的部分历史事实加以考辨,对当代的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近代重庆 书院教育 书院改制 新教育制度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敏杰 韦林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3-76,共4页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清末新政都是在国际、国内背景十分相似的情况下发生的,变革的外在表象,看似如 出一辙,而实际上,在改革的内容、目的和历史作用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 清朝末期 新政 日本 明治维新 比较研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我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启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存存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42-146,共5页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它的实施既显现出清政府无可奈何的境地,又折射出其试图绝处逢生的勇气。然而,由于清政府自身的矛盾性、财政的短缺以及中央权威的弱化,使得新政的推行步履维艰;加...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它的实施既显现出清政府无可奈何的境地,又折射出其试图绝处逢生的勇气。然而,由于清政府自身的矛盾性、财政的短缺以及中央权威的弱化,使得新政的推行步履维艰;加之内部营垒的反戈以及外部力量的冲击,导致新政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但是,这并不能抹杀新政的积极影响,它所构建的现代官僚机构,赋予的公民权利,开辟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客观上开启了我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近代中国 政治现代化 改革
下载PDF
清末狱政改革与南京老虎桥监狱的设立
15
作者 周鹏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1-27,共7页
狱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清廷改良派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推动下,在西方列强对清朝狱政的严厉指责下,清廷不得不对狱政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经过改革,狱政的思想、制度与监狱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老虎桥监狱建... 狱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清廷改良派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推动下,在西方列强对清朝狱政的严厉指责下,清廷不得不对狱政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经过改革,狱政的思想、制度与监狱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老虎桥监狱建立于狱政改革时期,是狱政改良的试验所,它的规制与管理完全是按照新狱政思想建立的新式模范监狱。考察老虎桥监狱建立与管理制度,有利于加深对清末狱政改革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狱政改革 老虎桥监狱
下载PDF
浅析清末剪辫发运动思潮
16
作者 王晓东 《兰台世界》 2017年第9期92-96,共5页
"辫子问题"与清朝封建思想紧密联系。从鸦片战争后,西学不断地传播而国人的思想也进一步解放。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辫子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的羁绊。一些仁人志士呼吁剪辫发并赋予了政治含义,剪辫发运动思潮就这样应用而生... "辫子问题"与清朝封建思想紧密联系。从鸦片战争后,西学不断地传播而国人的思想也进一步解放。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辫子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的羁绊。一些仁人志士呼吁剪辫发并赋予了政治含义,剪辫发运动思潮就这样应用而生,并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中华民国成立近半个世纪的剪辫运动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发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下载PDF
得窥天颜:清末拔贡赴京朝考的微观体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0-38,共9页
科举停废后,优拔贡考试作为清廷的善后之策,吸引大量士子参加。川籍士子彭阜成《庚戌北上日记》,从微观视角呈现出普通士人对拔贡朝考的观感,通过其视野、行踪,探讨清末士子在北京城的流动,游走其间的心态,并深入清末新政的背景了解优... 科举停废后,优拔贡考试作为清廷的善后之策,吸引大量士子参加。川籍士子彭阜成《庚戌北上日记》,从微观视角呈现出普通士人对拔贡朝考的观感,通过其视野、行踪,探讨清末士子在北京城的流动,游走其间的心态,并深入清末新政的背景了解优拔贡考试生活的实态。彭氏详细记录了他在皇宫内考试和入朝觐见的过程,以及居京期间的交际、购物和休闲活动,他以外来者的视角审视清末北京的日常与变动。赴京应考不仅为彭阜成提供了宝贵的仕进机会,还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清王朝的统治中枢,并从京城生活的细节中捕捉时代变革的讯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北京 拔贡 废除科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