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华人跨国主义实践的模式及其差异--基于美国与新加坡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周敏 刘宏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共19页
论文参考有关跨国主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分析了移民个人、移民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在国际移民进程和跨国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考察了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及其社团组织与祖籍国之间互动模式的变化。结果显示,由于国际移民的... 论文参考有关跨国主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分析了移民个人、移民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在国际移民进程和跨国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考察了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及其社团组织与祖籍国之间互动模式的变化。结果显示,由于国际移民的迁移历史以及移居国(地)结构的多重差异,导致了海外华人社会在人口构成和族裔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人、社团、祖籍国和移居国实际上并不是单方面地影响着海外华人的跨国活动及其与祖籍国的互动关系,他们的互动关系还受到国家关系和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国际移民参与跨国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更广阔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以便提高个人和族群在移居国的社会地位,但其结果因移居国社会的结构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国际移民 海外华人 新移民 跨国主义 祖籍国
下载PDF
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美加新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其荣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7,共9页
本文认为加强对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作用,以培育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文化认同进行了理论阐释,接着分析了美加新华侨华人的文... 本文认为加强对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作用,以培育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文化认同进行了理论阐释,接着分析了美加新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结构,最后探讨了新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原因。文章认为,美国、加拿大新华侨华人为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其民族情感是双重的,他们既认同所在国并为所在国效忠,参与所在国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在心灵层次上又认同祖籍国的文化,并形成对中华文化深深的情感依恋。双重文化认同在美国和加拿大社会新华侨华人中之所以长期存在,其原因是他们生存发展的需要,民族认同的情感需要,居住国政治体制的二重性和祖籍国政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加拿大 新华侨华人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法国的中国新移民人口构成分析——以传统、制度与市场为视角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明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6-113,共8页
通过分析法国的中国新移民人口数据可以发现,浙江、福建、辽宁三个地域性社群移民人口构成,显示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浙江移民群,性别均衡,平均年龄轻,但总体年龄跨度大;福建移民群,以年轻男性移民构成移民人口主体;而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 通过分析法国的中国新移民人口数据可以发现,浙江、福建、辽宁三个地域性社群移民人口构成,显示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浙江移民群,性别均衡,平均年龄轻,但总体年龄跨度大;福建移民群,以年轻男性移民构成移民人口主体;而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移民群,则以中年女性构成移民人口主体。地域传统的路径依赖关系、国家制度政策的规制性力量以及市场需求关系的绩效原则,共同构建了三种地域性移民模式的差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移民 法国 传统制度与市场
下载PDF
美国华人餐饮业及其文化认同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海铭 李爱慧(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12-22,共11页
通过对1965年前后两个阶段美国中餐业的变迁,蒙特利尔公园市中餐业的兴起及影响,圣盖博谷地区中餐业更深刻、更广泛变化的阐述,本文分析了新一代华人移民在多元文化背景和与主流社会的磨合中,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文化... 通过对1965年前后两个阶段美国中餐业的变迁,蒙特利尔公园市中餐业的兴起及影响,圣盖博谷地区中餐业更深刻、更广泛变化的阐述,本文分析了新一代华人移民在多元文化背景和与主流社会的磨合中,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餐业 文化认同 饮食习惯 新移民
下载PDF
西班牙华人社会剖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明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0-21,共12页
论文追溯了西班牙华人社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以当代中国新移民为主体的西班牙华人社会的人口、职业结构及地域分布,结合实证经验探讨跨境迁移路径、异域谋生策略及移民认同趋向等国际移民理论中的经典模式。就跨国移民而言,他们需要通... 论文追溯了西班牙华人社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以当代中国新移民为主体的西班牙华人社会的人口、职业结构及地域分布,结合实证经验探讨跨境迁移路径、异域谋生策略及移民认同趋向等国际移民理论中的经典模式。就跨国移民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学习移入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母体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发挥特长。就移入国而言,则有一个如何了解、接纳异族群体优点并将其融入自身发展的过程。外来移民与当地民众在理解基础上的优势互补,方能使移民从个体能力到社群文化都成为移入国和移出国双方共享的财富,使联合国一再提倡的"移民与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多方共赢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 华人研究 新移民 国际移民 移民理论 移民与发展
下载PDF
20世纪末以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转型及其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颜廷 张秋生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33,共14页
论文分析了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澳洲移民政策的演变,认为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改革与转型,主要是在经济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逐渐形成以技术移民为核心的移民选择体系。移民政策转型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主要表现... 论文分析了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澳洲移民政策的演变,认为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改革与转型,主要是在经济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逐渐形成以技术移民为核心的移民选择体系。移民政策转型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华人新移民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地区来源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技术移民比重持续走高、女性移民越来越多、华人新移民地区分布趋向多元化、华人新移民回流潮日趋明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华人研究 移民政策 新移民
下载PDF
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美国与加拿大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其荣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用人口社会学理论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人应被视为新华侨华人。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大约3500万,美国华人有330万,加拿大华裔有120万。美国和加拿大新增加... 本文用人口社会学理论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人应被视为新华侨华人。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大约3500万,美国华人有330万,加拿大华裔有120万。美国和加拿大新增加的华人人口中,新华侨华人约占2/3。加拿大的新华侨华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中70%以上集中在多伦多、温哥华。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人移民基本上集中在西海岸地区,从1970年开始,华人集中而居的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区域分散化趋势日渐明显。美国和加拿大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总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新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也随之提高了很多。但是,新华侨华人中贫富差别严重。影响新华侨华人职业结构的因素有:美、加、中三国移民政策的调整放宽了对移民出入境的限制;华人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影响了其职业结构;知识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也对新华侨华人职业结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侨华人 美国 加拿大 职业结构
下载PDF
华人新移民研究评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其荣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3,共6页
新华侨华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做好新移民的研究工作,有利于他们在当地长期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我国同华侨华人所在国的关系,有利于所在国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新... 新华侨华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做好新移民的研究工作,有利于他们在当地长期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我国同华侨华人所在国的关系,有利于所在国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华侨华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研究,还有比较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对现象解释多,理论探讨少,对策研究也不够。因此,我们应加强理论、方法和应用对策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握学术史的发展,弥补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深化新华侨华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移民 研究
下载PDF
中国新移民的教育期望及其面临的挑战、制度限制和社会支持——以美国和新加坡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敏 王君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论文以美国和新加坡为例,论述了新移民产生的背景、中国新移民在移居国所面临的挑战、移居国的制度限制与社会支持机制的作用,探讨了海外华人移民子女教育的成功因素。认为在西方或东方不同的社会结构、教育制度和文化环境下,子女教育... 论文以美国和新加坡为例,论述了新移民产生的背景、中国新移民在移居国所面临的挑战、移居国的制度限制与社会支持机制的作用,探讨了海外华人移民子女教育的成功因素。认为在西方或东方不同的社会结构、教育制度和文化环境下,子女教育问题对于中国新移民家庭来说都是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美国华人家庭面临着种族歧视的结构障碍以及文化和代际的双重冲突,新移民除了依靠自身能力和经济社会背景外,还通过华人社区的社会支持机制来缓解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代际冲突,使移民子女取得教育的成功。而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新加坡,择优录取的教育制度和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国新移民在子女教育上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制度和结构引致的机会缺失,他们更多依靠自身的经济、人力、文化资本和跨国家庭资源应对新加坡的考试制度和过早分流带来的激烈竞争和焦虑。海外华人移民子女教育的成功,除了新移民由于超高端筛选而有较高起点这个因素外,还因为重视教育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和虎妈式的严管良教,以及与多层面的移出环境和移入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和社会支持机制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移民 超高端筛选 教育期望 文化冲突 族裔资本
下载PDF
从“职住空间”到“社会空间”——在日中国新移民的生存适应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慧婧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7-26,共10页
论文基于笔者对新移民组织和文化祝祭活动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以"社会空间"的形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日中国新移民的生存适应策略。认为中国新移民通过"节点"的纽带作用积累"社会资本&q... 论文基于笔者对新移民组织和文化祝祭活动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以"社会空间"的形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日中国新移民的生存适应策略。认为中国新移民通过"节点"的纽带作用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构建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在动态变化的社会空间,中国新移民可以利用各种平台,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中求得共生。网络式移民社区空间的构建,更符合中国新移民高流动性、高层次性、高创造性的特点和当今时代特征。它的存在不仅使在日中国人在远离故乡的生活世界里找到族群公共圈,产生连带感和归属感,而且避免了与日本社会的正面冲突,有利于新移民在与当地民众和平共处的前提下推进族群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新移民 移民社区 职住空间 社会空间 社团网络 社会资本
下载PDF
日本中华总商会——以“新华侨”为主体的跨国华人经济社团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赤阳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30,共12页
论文对日本中华总商会成立的背景、过程、组织活动、会员及其企业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日本中华总商会既不像传统的中华总商会那样具有帮群结构的基础,也不是华人社会的自治组织,而是具有显著的跨族群、跨地域与跨国界特征。20世纪80... 论文对日本中华总商会成立的背景、过程、组织活动、会员及其企业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日本中华总商会既不像传统的中华总商会那样具有帮群结构的基础,也不是华人社会的自治组织,而是具有显著的跨族群、跨地域与跨国界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中国人社会的急剧扩大,以及同时期中日经贸关系的紧密是该团体成立和发展的直接契机。随着大批日本企业加盟、侨资和中资企业的对日收购、以及企业对市场、资金、人才与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与调配,华商与非华商的界限也已不再分明。不过,华商资源和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仍然是其跨国网络最重要的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社团研究 华人社团 中华总商会 华商网络 跨国华人
下载PDF
日本中国新移民人口迁移的特征分析——以名古屋个案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慧婧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7,共9页
论文以名古屋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在住中国人的出生地、社会阶层、数量变化和职业结构等方面的实地考察,解析了近年来日本中国新移民的人口迁移主要因素、人口变化趋势、要因以及职业分布特征。论文认为就业机会、居住环境、地域国际... 论文以名古屋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在住中国人的出生地、社会阶层、数量变化和职业结构等方面的实地考察,解析了近年来日本中国新移民的人口迁移主要因素、人口变化趋势、要因以及职业分布特征。论文认为就业机会、居住环境、地域国际化政策是中国新移民迁入名古屋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中日关系的波动和恶化,是中国人口增加率呈现迟缓趋势的主要因素;在日本"构建多文化共生社会"的新政策背景下,华侨华人社会迎来了崭新时代。新华侨适应主流社会的方式和形态与老华侨大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名古屋 移民研究 新移民 人口迁移 职业结构
下载PDF
日本新兴春节祭品牌共同体:生成路径与建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慧婧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32-41,共10页
论文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出发,探讨以新兴春节祭为品牌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启示。首先,从中国驻日使领馆职能定位、春节祭执行委员会管理理念、春节祭可持续发展的利器等方面,全方位揭示新兴春节祭品牌化的独特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 论文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出发,探讨以新兴春节祭为品牌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启示。首先,从中国驻日使领馆职能定位、春节祭执行委员会管理理念、春节祭可持续发展的利器等方面,全方位揭示新兴春节祭品牌化的独特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其次,从节庆情境与互动仪式链产生、节庆体验与资源共享、节庆溢出效应与利益共赢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以中国节庆品牌为平台的中日民众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之形成机制,提出新型全球化格局下,以共建品牌共同体的路径,来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和命运共同体的新思路。研究认为,节庆仪式品牌将华人族群和日本市民、中国社会和日本社会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结成多元关系网络即品牌共同体;两国民众及地方政府通过品牌共同体的实质性交往和对话,培育了中日友好共同体意识和共生共荣的良性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春节祭 中日关系 新移民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研究:新华商与新市场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0,共9页
论文以既往学界关注较少的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为例,追溯了20多年来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与先后在布加勒斯特兴建的欧罗巴、尼罗、红龙、新唐人街等四大华商市场的兴衰替代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探讨罗马尼亚新... 论文以既往学界关注较少的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为例,追溯了20多年来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与先后在布加勒斯特兴建的欧罗巴、尼罗、红龙、新唐人街等四大华商市场的兴衰替代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探讨罗马尼亚新华商与罗马尼亚新市场的互动、矛盾与调适,指出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具有来源地广泛、人员流动频繁、从业领域单一、对中国感情深厚四个特性。认为罗马尼亚新华商经济应在完善自身经营的同时,主动承担起为当地社会创造商机、创造税收、创造就业的社会责任,这将是中国新移民在移入国实践和谐共生、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尼亚 移民研究 新移民 华商市场
下载PDF
延续与变化:荷兰中文教育追踪调研数据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34-44,共11页
论文通过对1998年和2019年基于同一问卷但相隔21年两次调研所得数据之比较,结合荷兰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在荷兰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剖析荷兰中文学校生源构成及学生们学习中文之动因的延续与变化,总结荷兰所代... 论文通过对1998年和2019年基于同一问卷但相隔21年两次调研所得数据之比较,结合荷兰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在荷兰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剖析荷兰中文学校生源构成及学生们学习中文之动因的延续与变化,总结荷兰所代表的中国大陆新移民相对集中之欧洲国家发展中文教育的原生动力和内在规律,思考如何进一步使面向华裔青少年的中文教育能够获得更全面发展,取得更深远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 中文学校 中文教育 华人社会 新移民 华裔青少年
下载PDF
1965年以来中国新移民潮与美国华人人口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爱慧 潮龙起 《南方人口》 CSSCI 2017年第1期-,共13页
新移民是推动当代美国华人人口增长和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了种族歧视性条款,按国籍分配移民配额,华人获得相对平等的入境权;再加上配额外的直系亲属移民,使得华人移民数量不断攀升。中美建交后,原先由... 新移民是推动当代美国华人人口增长和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了种族歧视性条款,按国籍分配移民配额,华人获得相对平等的入境权;再加上配额外的直系亲属移民,使得华人移民数量不断攀升。中美建交后,原先由台湾享用的2万名移民配额转给中国大陆,1982年美国另给台湾2万名移民配额,此外还给香港和澳门一些移民配额。由于新移民的持续大规模涌入,美国华人人口增速惊人,至2015年已超过450万,其中60%以上为移民,40%为土生华裔。华人移民不仅在来源地和类型上趋向多元化,而且在社会经济背景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移民政策 中国新移民 美国华人 人口结构
下载PDF
移民经济的互利共赢效应--基于首尔中国新移民“中餐经济”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朴光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19,共8页
西方学界的移民经济研究,具有浓厚的二元对立思维痕迹。他们认为,移民经济是移民为生计而开辟的"生存经济",在移居国经济中处于边缘地位。但是,通过对首尔"中餐经济"的实地研究发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移民经济的... 西方学界的移民经济研究,具有浓厚的二元对立思维痕迹。他们认为,移民经济是移民为生计而开辟的"生存经济",在移居国经济中处于边缘地位。但是,通过对首尔"中餐经济"的实地研究发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移民经济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它成为一种联结不同市场、促进相互交流的互利共赢经济。因此,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有必要关注"移民经济"的"互利共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移民 移民经济 互利共赢
下载PDF
中国新移民赴非经商创业行为机制研究
18
作者 周微 温国砫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98-111,155,共15页
基于非洲中国新移民的访谈资料,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探讨中国新移民进入非洲经商创业的行为机制。研究表明,中国新移民赴非洲经商创业的意愿主要受个人特征、创业手段以及创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新移民在中国与非洲国家双重制度与社... 基于非洲中国新移民的访谈资料,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探讨中国新移民进入非洲经商创业的行为机制。研究表明,中国新移民赴非洲经商创业的意愿主要受个人特征、创业手段以及创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新移民在中国与非洲国家双重制度与社会情境下,通过社会网络这一工具性手段,不断积累创业网络、知识及技巧,对提升他们创业的成功概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新移民开展创业的过程中,创业手段、创业情境会影响他们经商创业的成败。分析了中国新移民赴非洲经商创业的特征及相关行为机制,探讨了赴非洲经商创业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相关促进建议,为丰富全球化时代“南-南”移民创业理论贡献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移民 非洲 经商创业 扎根理论 行为机制
下载PDF
俄罗斯华人新移民跨国经营与适应方式——以莫斯科华商新移民为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涛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53,M0003,M0004,共15页
全球化时代,人口的跨国迁移日趋增长。本文基于莫斯科的田野调查和华人新移民个案的跟踪访谈,以跨国主义理论视角探究俄罗斯华人新移民的生存适应问题。俄罗斯华人新移民在当地主要进行商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其特征表现为底层跨国商贸实... 全球化时代,人口的跨国迁移日趋增长。本文基于莫斯科的田野调查和华人新移民个案的跟踪访谈,以跨国主义理论视角探究俄罗斯华人新移民的生存适应问题。俄罗斯华人新移民在当地主要进行商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其特征表现为底层跨国商贸实践、社会关系网络的跨国运用及跨文化交往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跨国型族裔经济,并呈现为集中和分散的适应差异。同时,华人新移民面临一定的融入困境。俄罗斯华人新移民呈现为跨国生存状态,其适应不能仅仅用“同化”与“文化多元”等单一理论进行解释,适应方式也是不断变化并表现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移民 跨国经营 适应 融入 莫斯科
原文传递
美国史料收集保存传播一瞥--以2009年宾厄姆顿枪击案记录查询为例
20
作者 王晓燕 《天禄论丛》 2019年第1期1-21,共21页
美国自建国以来,政府,民间,乃至个人,对历史记录的保存向为重视。通过传承并有序地收藏和保管海量历史文献,将其数字化,经由网络,使原始记录进入公众领域,为使用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笔者是2009年宾厄姆顿枪击案善后工作的见证... 美国自建国以来,政府,民间,乃至个人,对历史记录的保存向为重视。通过传承并有序地收藏和保管海量历史文献,将其数字化,经由网络,使原始记录进入公众领域,为使用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笔者是2009年宾厄姆顿枪击案善后工作的见证者,通过对该案中国受害人相关资料的查询过程,以期略窥美国各级政府及民间如何对近期史料进行收藏、保存和数字化。本文基于笔者于2017年9月参加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举办的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修改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厄姆顿枪击案 美国地方文献 美国高校档案 中国新移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