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秉公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18,共4页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长期以来也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哲学基础,受以民为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存在着人的缺位和工具理性等弊端,因而德育应从以民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它既是一...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长期以来也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哲学基础,受以民为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存在着人的缺位和工具理性等弊端,因而德育应从以民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它既是一种德育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德育方法论。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体。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完全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 完全人格
原文传递
道德人格研究:范式与分歧 被引量:17
2
作者 喻丰 彭凯平 +2 位作者 董蕊 柴方圆 韩婷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35-2244,共10页
道德人格研究领域与美德伦理学近来交汇于社会心理学。而这些研究基本可以区分为两个维度,即结构—过程与观察者—行动者。这两个维度区分出四种研究范式,即道德原型范式、道德榜样范式、道德信息加工范式和美德民众概念范式。这四种范... 道德人格研究领域与美德伦理学近来交汇于社会心理学。而这些研究基本可以区分为两个维度,即结构—过程与观察者—行动者。这两个维度区分出四种研究范式,即道德原型范式、道德榜样范式、道德信息加工范式和美德民众概念范式。这四种范式发现,无论是结构或者动力,道德人格都有其独特性。且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行动者视角,道德人格者都和普通人不同。道德人格甚至整个人格观趋待整合,并需要解决特质与情境、结构与动力、理性与直觉、描述与规范等理论问题,方能更好地指导道德人格或美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 美德 道德榜样 原型 道德特质 信息加工 民众心理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丽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5-67,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 ,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义和爱情的象征意义 ,也有宗教指涉意味 ,充满禅宗禅趣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竹意象 道德人格 爱情象征 禅宗
下载PDF
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晓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0-155,共6页
道德认同是指德行对自我的重要性,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道德认同可以预测道德行为;人格、社会结构、家庭关系、朋辈关系、团体道德氛围、道德行动机会等因素影响道德认同的发展。道德认... 道德认同是指德行对自我的重要性,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道德认同可以预测道德行为;人格、社会结构、家庭关系、朋辈关系、团体道德氛围、道德行动机会等因素影响道德认同的发展。道德认同研究显示,道德教育应重视家庭德育功能、营造学校道德氛围、引导积极朋辈关系、拓展道德实践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同 人格 社会结构 家庭关系 朋辈关系 团体道德氛围 道德行动机会
下载PDF
试析生态人格的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建平 黄以胜 彭立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7,22,共4页
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是环境道德素养内化为人的道德良知后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生态人格。与其... 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是环境道德素养内化为人的道德良知后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生态人格。与其他道德人格相比较,生态人格具有自身突出的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的统一,生态智慧与生态体验的统一,生态尺度与心态尺度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格 道德人格 人格特征
下载PDF
当代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两类取向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云强 郭本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4-787,共4页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主要有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特质取向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和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社会认知取向以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主要有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特质取向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和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社会认知取向以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情感机制来解释道德人格,揭示了个体内部动态的心理过程。未来的道德人格研究要强调两类取向的结合,加强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并注重多水平与多学科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 特质 社会认知
下载PDF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特征与建构 被引量:12
7
作者 齐月华 宋青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8-110,共3页
道德人格是透视和把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个窗口,它是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出"四轻四重"的新特征,即重个体轻集体的道德价值取向、重时尚轻传统的道德品质认同、重外显轻内隐的... 道德人格是透视和把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个窗口,它是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出"四轻四重"的新特征,即重个体轻集体的道德价值取向、重时尚轻传统的道德品质认同、重外显轻内隐的道德信仰选择、重感性轻理性的道德行为表征。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这些变化是社会转型与道德相对独立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为此,要通过内容的整合以及创新的思路与途径进行道德人格的建构,以促进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人格 整合 建构
下载PDF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幼珍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62-64,共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手段方法之一。介绍了近几年中南林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在对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揭示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手段方法之一。介绍了近几年中南林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在对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揭示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说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 人格测试 心理咨询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英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7-38,共2页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表现为一种良莠并存的矛盾现状,既有良好的表现又存在种种道德人格缺陷。文章以文化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矛盾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环境及校园文化是当...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表现为一种良莠并存的矛盾现状,既有良好的表现又存在种种道德人格缺陷。文章以文化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矛盾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环境及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主要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大学生 道德人格 校园文化 经济文化 高校
下载PDF
道德人格: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本禹 王云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道德人格的含义、发展和神经生物基础,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后应加强中国的道德人格研究,厘清道德人格的含义并注重道德人格的发展研究。
关键词 道德人格 道德心理学 人格研究
下载PDF
道德社会化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长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4,共5页
本文在对道德社会化几种理论进行简要评析的基础上,提出道德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认同道德规范、明晰道德关系、形成道德人格;实现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包括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体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 道德社会化 道德人格 道德修养
下载PDF
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关系研究的进展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达淮 刘静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96,共6页
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经历了哲学假设、经典心理学实验研究和当代心理学的深入研究。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体现在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林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的双面理论、布莱希的道德自我认同模式、沃... 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经历了哲学假设、经典心理学实验研究和当代心理学的深入研究。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体现在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林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的双面理论、布莱希的道德自我认同模式、沃克的道德人格等研究当中,这些研究克服了在道德判断过程中仅仅关注道德推理重要性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道德行为 关系 道德人格
下载PDF
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特征与建构 被引量:8
13
作者 苏玉琼 肖云忠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2-44,51,共4页
大学生道德人格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出“四轻四重”的新特征 ,道德人格的这些变化是社会转型与道德相对独立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为此 ,只有通过内容的整合以及创新的途径与思路进行道德人格的建构才能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走向崇高境界。
关键词 道德人格 特征 建构
下载PDF
论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俊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9-74,共6页
个体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获得有关道德行为的准则和信念的过程。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 ,在“智育至上”观念的误导下 ,许多家庭忽视了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 ,错失了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关键期。本文从家庭教育... 个体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获得有关道德行为的准则和信念的过程。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 ,在“智育至上”观念的误导下 ,许多家庭忽视了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 ,错失了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关键期。本文从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影响的理论支持、优势分析、现存问题的剖析及思考等层面就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重要作用略做探讨 ,以唤起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及家长对子女道德教育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个体道德社会化 道德人格 教育观念
下载PDF
情商培养与道德人格形成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永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11,共3页
道德品质是情商的一个重要因素,道德品质的稳定表现就是道德人格。本文通过对情商与道德人格的关系的分析,阐述了如何通过情商的培养,促进道德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 人格形成 情商培养 道德人格 道德品质 重要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云强 郭本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6-1440,共5页
采用问卷法以804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大学女生的总分和与人为善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而大学男生的不道德性因素分数和刚正无私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女生。... 采用问卷法以804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大学女生的总分和与人为善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而大学男生的不道德性因素分数和刚正无私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女生。(2)大学生道德人格总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而在具体因素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的与人为善分数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3)大学生道德人格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极为显著,大学生道德人格是道德行为的有效预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人格 特点
下载PDF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困境、时代要求及其培养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艳蓓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7,共4页
本文以现代社会的发展为背景 ,探讨了当代青年的道德困惑和道德失范现象及原因 ,提出培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 ,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精神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是使青年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的关键所在 。
关键词 青年 道德人格 困境 时代要求 培育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危机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莉 张海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研究、原因分析研究以及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方面的研究作了叙述和评价。道德人格是心理问题,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要解决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的危机,就要认真反思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人...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研究、原因分析研究以及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方面的研究作了叙述和评价。道德人格是心理问题,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要解决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的危机,就要认真反思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应调整学校道德教育方向,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合理有序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人格 人格危机 塑造与完善
下载PDF
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的双重结构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飞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54,共30页
根据涂尔干关于自杀的定义,自杀必然意味着有意识的选择死亡。死亡只有一种对立面,即不死,二者之间没有中间项。所以,当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讨论自杀的时候,同时必然是在隐秘地讨论自杀的对立面,即自我保存。在《自杀论》的中译本中,... 根据涂尔干关于自杀的定义,自杀必然意味着有意识的选择死亡。死亡只有一种对立面,即不死,二者之间没有中间项。所以,当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讨论自杀的时候,同时必然是在隐秘地讨论自杀的对立面,即自我保存。在《自杀论》的中译本中,这一隐秘线索的许多证据都被清除,导致书中"自我保存"这一线索在中文学界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尝试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理解涂尔干的这一线索。他将不同类型的自杀视为不同道德的极端表达,在具体分析中常常采用一体两面的视角去讨论行动者在何种道德状态下才可能实现"自我保存"。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说明,涂尔干对这三种自杀类型的界定,以及通过这一界定所呼吁的道德状态,与他对社会学的界定有内在实质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涂尔干来说,社会学本身即是某种现代道德人格的表达,而这种道德人格对于现代性个体与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都具有自我保存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自杀 自我保存 现代道德人格
下载PDF
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人的物化的抗拒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4,共6页
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的前提便是存在着自主决断、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个体道德总是表现为一种良心导向的行为选择,这是市场经济为主体... 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的前提便是存在着自主决断、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个体道德总是表现为一种良心导向的行为选择,这是市场经济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提供可能性的一面;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即对人的物化的诱迫,则体现着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人的物化抗拒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教育 物化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