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中部地区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彤慧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在分析宁夏中部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特征及其时空分异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持续性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宁夏 中部地区 生态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宁夏中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非整体性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彤慧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宁夏中部地区是宁夏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重点开发区域 ,其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文章通过对该区域资源开发历程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 ,指出 :人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非整体性行为 ,是造成森林退缩、草场退... 宁夏中部地区是宁夏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重点开发区域 ,其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文章通过对该区域资源开发历程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 ,指出 :人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非整体性行为 ,是造成森林退缩、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与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只有建立起全局性、整体性的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 ,才能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部地区 资源开发 非整体性 土地资源 能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宁夏中部地区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龙堂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宁夏中部地区是自治区环境严重退化的生态脆弱带,文章论述了中部地区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危害以及成因,提出了中部地区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环境 可持续发展 宁夏
下载PDF
宁夏中部生态脆弱带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米文宝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在论述了宁夏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区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五点基本对策.
关键词 宁夏 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宁夏中部地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乃平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在总结和分析宁夏中部地区人口状况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本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本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策略.
关键词 宁夏 人口 可持续发展 资源 环境 经济
下载PDF
区域持续发展与宁夏中部地区开发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乃平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3-8,共6页
阐述了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核心是区域PRED,并从论述宁夏中部地区生态脆弱的环境特征、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特征和开发前景广阔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等方面,论证了宁夏中部地区开发必须以区域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关键词 区域开发 区域持续发展 宁夏 持续发展 资源
下载PDF
宁夏中北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广芬 赵光平 +2 位作者 李艳春 林莉 陈豫英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从沙尘暴的形成条件入手,对宁夏中北部地区近30a来沙尘暴天气发生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前,大气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沙尘暴天气发生时不稳定性主要发生在700hPa以下,最为突出的是850hPa以下;沙... 从沙尘暴的形成条件入手,对宁夏中北部地区近30a来沙尘暴天气发生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前,大气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沙尘暴天气发生时不稳定性主要发生在700hPa以下,最为突出的是850hPa以下;沙尘暴发生过程中不稳定性达到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天气 不稳定性 形成条件 大气 增强 中北部地区 发生过程 暴发
下载PDF
10个不同种(品种)牧草在宁夏中部地区引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秦萍 刘德光 +3 位作者 许珂 叶璐 韦孟琪 王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36-40,共5页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在宁夏中部地区对10种不同牧草(7种豆科牧草和3种禾本科牧草)进行引种试验,测定了幼苗期、盛花期/拔节期、成熟期的植株株高、茎基粗度、叶面积、叶色、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保护酶[超...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在宁夏中部地区对10种不同牧草(7种豆科牧草和3种禾本科牧草)进行引种试验,测定了幼苗期、盛花期/拔节期、成熟期的植株株高、茎基粗度、叶面积、叶色、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7种豆科牧草中,博拉图和宁苜1号两个苜蓿品种具有较高的株高和茎基粗度及较好的叶色等级,沙打旺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三者均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脯氨酸含量和SOD、POD活性及较低的细胞膜透性;3种禾本科牧草中,披碱草具有较高的株高、茎基粗度、叶色等级和脯氨酸含量及较低的细胞膜透性,扁穗冰草具有较高的SOD和POD活性;利用隶属函数对10种牧草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得知,豆科牧草沙打旺和苜蓿(博拉图、宁苜1号)及禾本科牧草披碱草生态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引种 生态适应性 抗逆性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由宁夏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看生态建设的整体性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彤慧 姜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2-615,共4页
宁夏中部地区是宁夏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重点开发区域。但是 ,由于其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 ,以往的资源开发活动已经造成了森林退缩、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与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文章... 宁夏中部地区是宁夏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重点开发区域。但是 ,由于其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 ,以往的资源开发活动已经造成了森林退缩、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与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文章指出上述生态问题的产生也是人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非整体性行为的作用结果 ,为此 ,生态建设要作为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 ,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体制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等几个侧面共同入手 ,只有这样 ,才能保有以往的生态建设成果 ,实现本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中部地区 资源开发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婧 杨鹤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6期38-39,57,共3页
宁夏中部地区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严峻,本文在进行土地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分布等对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 土地资源 盐渍化
下载PDF
宁夏中南部山区樟子松造林季节选择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佘萍 石忠选 +3 位作者 余治家 马杰 李玉莲 张建虎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2期25-26,共2页
在宁夏中南部山区对樟子松造林季节的调查研究表明:1樟子松在春季和雨季都可以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2由树木新梢高生长量可见,以雨季造林最佳,雨季造林连续2年的高生长量远大于春季栽植的苗木;3樟子松不适宜秋季造林,翌年早春苗木风... 在宁夏中南部山区对樟子松造林季节的调查研究表明:1樟子松在春季和雨季都可以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2由树木新梢高生长量可见,以雨季造林最佳,雨季造林连续2年的高生长量远大于春季栽植的苗木;3樟子松不适宜秋季造林,翌年早春苗木风干死亡非常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造林季节 宁夏中南部山区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硒砂瓜蚜虫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研究
12
作者 陈虹 张玉兰 +3 位作者 李淑秀 高红贤 毛万忠 张立社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13-13,17,共2页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兴仁国家一般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条件与蚜虫发生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月上旬日照时数、4月中旬最低气温和5月中旬降水量与蚜虫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组建了宁夏中部干旱带香山硒...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兴仁国家一般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条件与蚜虫发生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月上旬日照时数、4月中旬最低气温和5月中旬降水量与蚜虫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组建了宁夏中部干旱带香山硒砂瓜种植区蚜虫预测模型,历史符合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砂瓜 蚜虫 逐步判别分析 预测模型 气象因子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