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流化的创造性转换——论金庸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贡献 |
韩云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6
|
|
2
|
论黄易及其武侠小说 |
韩云波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14
|
|
3
|
梁羽生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反思——纪念梁羽生逝世十周年 |
叶翔宇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0
|
|
4
|
论平江不肖生的“奇侠”路向 |
韩云波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1 |
12
|
|
5
|
武侠小说翻译中的故事性与可读性——以《书剑恩仇录》英译本为例 |
王绍祥
苏毅琳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0
|
|
6
|
政治化与大众化的双重逻辑——论针对1930年代中国武侠小说的批评热潮 |
刘中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7
|
中国侠文化研究2020年年度报告 |
叶翔宇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8
|
|
8
|
放宽文学视野评价金庸小说 |
高玉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9
|
论金庸小说主人公成长经历叙述及其意义 |
罗立群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新异的风景:“大陆新武侠”的创作——以浙江网络武侠作家为个案 |
孟念珩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1
|
东南亚金庸武侠小说翻译说略 |
顾臻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近代以来“侠文化”研究回顾 |
胡海洋
|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3
|
金庸小说中的“坏”女人 |
林保淳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副文本视域下中国武侠小说“走出去”——以《射雕英雄传》为例 |
李慧芳
|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正义的美感——金庸小说的一种读法 |
徐岱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6
|
《新新小说》:侠的实验性书写 |
蔡爱国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7
|
论金庸小说的武功描写 |
罗立群
王听听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8
|
从向恺然看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评韩倚松《平江不肖生: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 |
李瑞翾
朱全定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9
|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
陈岸峰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21 |
1
|
|
20
|
《万年清》与武侠小说 |
林保淳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