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时代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及其重塑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德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10,19,共4页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失落,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失落有助于我们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弘扬网络道德的...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失落,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失落有助于我们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弘扬网络道德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道德 道德主体性
下载PDF
“文人”到“君子”:儒家君子主体人格的复归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兰兰 李振纲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
为仁由己作为先秦儒家主体自我实现的道德原则,从孔子到孟子再至荀子一以贯之。在道德领域,主体始终体现着自由的本质特征,先秦儒家对君子主体人格在道德选择、道义涵养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自主性一直保持充足的信心。然而,人作为主体... 为仁由己作为先秦儒家主体自我实现的道德原则,从孔子到孟子再至荀子一以贯之。在道德领域,主体始终体现着自由的本质特征,先秦儒家对君子主体人格在道德选择、道义涵养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自主性一直保持充足的信心。然而,人作为主体不仅要受其自身主体性决定,还不可避免会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现实具体条件影响下,君子主体人格的实现也会随之呈现相应变化。中国历史上,由于现实因素所限,君子主体人格便出现一个从最初理念设计的完满性到后世具体应用的复杂性的相异衍化过程,即从先秦"君子"理想人格到后世"文人"变异人格的衍化。探究儒家君子人格的变异原委,坚持"道"不为"势"所夺,既是儒家君子内向超越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文人依附性格向君子主体人格复归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儒家 君子 文人
下载PDF
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人本教育观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国柳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04-105,共2页
高校要构建和确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突出人的发展;必须创新德育内容,把中国传统美德与西方优秀道德文化相结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积极... 高校要构建和确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突出人的发展;必须创新德育内容,把中国传统美德与西方优秀道德文化相结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积极探索德育载体,创新德育途径,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工作 人本教育观 人文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德育载体
下载PDF
项目式教学: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鹏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当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脱离岗位实际,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项目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其环节包括通过岗位调研制定项目列表;将项目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确定项目课程;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等四个方面。项目式教学以工... 当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脱离岗位实际,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项目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其环节包括通过岗位调研制定项目列表;将项目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确定项目课程;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等四个方面。项目式教学以工作岗位技能为基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与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便于有效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为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 法学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浅析龚自珍的“廉耻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树国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
19世纪上半叶,逐渐走向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龚自珍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为疗救道德危机,他在伦理学领域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本根性的解构,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道德修养。
关键词 道德危机 君主专制 天命 道德主体 意志自由
下载PDF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及深层动因
6
作者 贾新男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9期41-43,共3页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深层次动因 ,应从经济生活中“双重转轨”的历史特殊性以及企业制度改革、市场价格体制改革同时推进等特殊问题中寻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中的作用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市场主体 市场交易 秩序 法制 道德
下载PDF
论“八荣八耻”的理论特征及其实施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卫建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20,共6页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贯精神和基本价值方向,是“五爱”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与广...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贯精神和基本价值方向,是“五爱”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道简易行”以及对道德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实施“八荣八耻”的有效途径是循末以及本、谨外以养内以及分层次建设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主体性 实施途径
下载PDF
论信息化社会道德主体的建设
8
作者 牛翔宇 黎卫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信息化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主体建设的方法、途径及原则,并从作者所从事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 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信息化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主体建设的方法、途径及原则,并从作者所从事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道德主体
下载PDF
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红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网络安全危机、信息污染、信息侵犯、信息综合征等,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网络主体缺乏网络生态伦理理念、道德自律意识和缺乏对网络行为的道德认知造成的。所以,切实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显... 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网络安全危机、信息污染、信息侵犯、信息综合征等,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网络主体缺乏网络生态伦理理念、道德自律意识和缺乏对网络行为的道德认知造成的。所以,切实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显得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首先,要引导网络主体树立正确的信仰。信仰能给予道德主体的行为以意义和价值,它的存在既对人行为的善恶标准给予评价和规定,也对人的善恶进行评判和范导。其次,网络主体必须确立网络生态伦理理念。保护网络生态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应该像保护大自然一样,保护人类的网络家园。其三,教育网络主体应遵循互惠互利、公正平等、适度自由、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网络生态伦理原则。其四,规范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其五,引导网络主体不断“内省”和“慎独”。最后,构建网络生态伦理教育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危机 网络社会主体 道德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