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阶地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胥勤勉 杨达源 +2 位作者 葛兆帅 陈德基 薛果夫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9-615,共7页
中更新世晚期,古金沙江曾在金坪子河段发生堵江,使得金坪子河段成为金沙江发育的局部侵蚀基准点,并影响着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河流下切速率。金坪子、凹嘎、龙街和鱼夤乍的平均下切速率分别为196—217、145~172、257~305、82~97cm... 中更新世晚期,古金沙江曾在金坪子河段发生堵江,使得金坪子河段成为金沙江发育的局部侵蚀基准点,并影响着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河流下切速率。金坪子、凹嘎、龙街和鱼夤乍的平均下切速率分别为196—217、145~172、257~305、82~97cm/ka。凹嘎河段和鱼蚱河段在河谷地貌形态和阶地堆积物形成年代上都有很大差异,其原因为金沙江河谷中存在着多级构造裂点或岩性裂点,两河段性质存在差异,所以该河段不宜做传统的阶地位相分析。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阶地沉积物的重矿物种类较多,以磁铁矿、赤褐铁矿、绿帘石、石榴石为主,并含有稳定矿物锆石、金红石和白钛石,以及十字石、兰晶石等典型的变质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晚期 金沙江 局部侵蚀基准 下切速率 重矿物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近40年来土壤侵蚀变化——以云南彝良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子生 刘彦随 +3 位作者 Liang Luohui 贺一梅 张义琳 王云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云南金沙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尤其以金沙江下游区最为突出。为揭示该区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为今后水土保持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选择该区域较为典型的彝良县作为研究实例,采用航片判读、实地调... 云南金沙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尤其以金沙江下游区最为突出。为揭示该区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为今后水土保持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选择该区域较为典型的彝良县作为研究实例,采用航片判读、实地调查、GIS等方法编制了196 0、1980和2 0 0 0年土壤侵蚀图,据此分析该县196 0~2 0 0 0年的土壤侵蚀变化特点,并应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在当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动态变化 马尔柯夫模型 水土保持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兼顾下游生态流量的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蓄水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蔡卓森 戴凌全 +3 位作者 刘海波 戴会超 汤正阳 王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38,共8页
金沙江下游为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自然繁殖生长需要适宜的生态流量。为探究金沙江下游已建成的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蓄水期的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与梯级水库发电量间的关系,采用RVA法量化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建立以调... 金沙江下游为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自然繁殖生长需要适宜的生态流量。为探究金沙江下游已建成的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蓄水期的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与梯级水库发电量间的关系,采用RVA法量化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建立以调度期内发电量最大和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最小为目标的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用NSGA-Ⅱ算法(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典型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溪洛渡的入库流量进行优化调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约束条件下,丰水年发电量最大增加0.7%,而对应的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增大20.82%;而以生态为目标时,可通过发电量损耗0.48%来减少28.06%的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平水年发电量较常规调度相比最大可增加1.28%,此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增大13.87%;而以生态为目标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减小22.53%,但发电量损耗0.62%。枯水年发电量较常规调度相比最大可增加1.89%,此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增大4.96%,而以生态为目标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减少13.7%,但发电量损耗0.35%。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蓄水期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水温变化影响下金沙江下游典型鱼类繁殖期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康 肖洋 +3 位作者 毛劲乔 龚轶青 张培培 王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分析金沙江向家坝建成前后坝下江段水温变化对典型鱼类繁殖期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金沙江下游年际水温变化趋势与近年水温变幅,进而将14种典型鱼类历史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投影至现阶段水温历时变化曲线,得出各典型鱼类的繁... 为分析金沙江向家坝建成前后坝下江段水温变化对典型鱼类繁殖期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金沙江下游年际水温变化趋势与近年水温变幅,进而将14种典型鱼类历史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投影至现阶段水温历时变化曲线,得出各典型鱼类的繁殖期变化情况,并通过提出时间重叠度指标定量评价了水温变化对鱼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坝前金沙江下游水体升温期为2—6月,水温年内变化范围为11.8~23.2℃;建坝后则推迟至4—7月,水温年内变化范围为14.0~23.1℃,水温变幅趋于减小;在建坝后的水温条件下,金沙江下游典型鱼类主要繁殖时段可能由3月上旬—7月下旬后移至3月下旬—8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鱼类繁殖期 时间重叠度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研究Ⅱ——风险分析与运用方案 被引量:5
5
作者 邹强 胡挺 +2 位作者 饶光辉 何小聪 肖扬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4,共9页
乌东德、白鹤滩水库投运后,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为进一步提高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提高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针对金沙江下游梯级防洪库容投入运用条件,基于三峡坝址不同典型年的不... 乌东德、白鹤滩水库投运后,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为进一步提高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提高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针对金沙江下游梯级防洪库容投入运用条件,基于三峡坝址不同典型年的不同频率设计洪水,开展了荆江防洪和库区回水风险分析,提出了金沙江下游梯级配合三峡水库的等比例分级拦蓄方式,在确保荆江及库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了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优化运用方案,给出了金下梯级预留防洪库容与三峡水库对荆江防洪库容的等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等比例分级拦蓄方式综合了拦量和削峰两种模式,有效利用了金下梯级防洪库容,调度效果最好;提出的水位优化运用方案具备较好的防洪减灾效果,丰富完善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案,可进一步减少中下游超额洪量。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水库群实际洪水调度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补偿 控制水位 风险分析 荆江河段 城陵矶地区 金沙江下游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泥沙淤积和坝下河道冲刷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玲玲 陈迪 +2 位作者 杨成刚 陈柯兵 李思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7-1110,共14页
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相当于两座三峡水库,是“西电东送”中部地区的源头工程,工程效益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以来,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等陆续蓄水运行,层层拦截金沙江的泥沙,20132020年向家... 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相当于两座三峡水库,是“西电东送”中部地区的源头工程,工程效益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以来,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等陆续蓄水运行,层层拦截金沙江的泥沙,20132020年向家坝出库年输沙量均值下降至152万t,减幅超过99%。大量泥沙淤积在梯级水库内,同时向家坝以下河道发生长距离冲刷。本文以自金沙江下游工程筹建以来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针对梯级水库的泥沙淤积和坝下游河道冲刷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电站自建成运行至2020年底,累计淤积泥沙约5.98亿m^(3),其中溪洛渡库区淤积量占比达92.5%,20132020年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排沙比分别为2.64%和22.2%,其水库泥沙主要淤积在常年回水区的干流河道内,以死库容内淤积为主,侵占有效库容的比例小于1.3%。金沙江下游库区干流河道的峡谷特征明显,淤积多表现为主河槽的平铺式淤高。溪洛渡和向家坝库区淤积的泥沙沿程分选特征明显,越靠近坝前,中数粒径减小、细颗粒泥沙沙量百分数增加,极细颗粒泥沙会在库区一定范围内大量沉积。向家坝下游河床普遍冲刷,但冲刷强度减弱明显,重要涉水工程局部冲刷并未超出预期范围。向家坝下游河道深泓高凸段相对稳定,使得坝下游枯水位未大幅下降,2000 m^(3)/s下枯水位累计降幅约0.43 m;坝下游河床粗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梯级水库 泥沙淤积 河道冲刷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协同防洪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荆柱 李肖男 +3 位作者 何小聪 徐杨 陈永生 施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40,75,共9页
2021年起,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在提升了长江流域防洪能力和洪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同时,也对新形势下梯级水库群调度决策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协同防洪时的调度策略展开研究,统筹防洪安全和发... 2021年起,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在提升了长江流域防洪能力和洪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同时,也对新形势下梯级水库群调度决策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协同防洪时的调度策略展开研究,统筹防洪安全和发电效益,提出了不同来水条件下梯级水库群协同防洪调度的具体策略。结果表明:在面向川渝河段进行防洪调度时,若金沙江下游来水较小,可依据中长期预报来水情况,优先启用乌东德或溪洛渡水库拦蓄洪水;若金沙江下游来水较大,则建议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水库按照三库剩余防洪库容比例进行同步拦蓄,使各库泄流能力尽量均衡。此外,为确保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打捆运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向家坝水库应预留约5亿m^(3)库容用于拦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水库三库拦蓄后的多余洪量及溪洛渡-向家坝区间洪量。研究成果可以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水库群汛期发电效益,为提升梯级水库群调度决策科学水平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联合调度 协同防洪 调度策略 川渝河段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发电出力区间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雨祚 郭生练 +3 位作者 钟斯睿 王俊 李帅 胡挺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6,共10页
传统的水库调度单点最优决策常基于动态规划系列算法求解,据此改进得到的区间近优决策虽然提高了调度灵活性,但是受限于径流多样性与目标维度。采用随机径流模拟器扩展径流输入,构建梯级水库发电联合调度模型并结合“参数-模拟-优化”框... 传统的水库调度单点最优决策常基于动态规划系列算法求解,据此改进得到的区间近优决策虽然提高了调度灵活性,但是受限于径流多样性与目标维度。采用随机径流模拟器扩展径流输入,构建梯级水库发电联合调度模型并结合“参数-模拟-优化”框架,对累积目标(多年平均发电量)、最值目标(最小出力)和阈值目标(出力保证率)进行稳健性优化,应用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并探讨多个方案下的优化发电出力区间。结果表明:虽同为发电效益,最小出力目标与多年平均发电量、出力保证率目标依旧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基于maximin指标优化可以提高最值目标的稳健性;折中方案在权衡多个目标的基础上可增加多年平均发电量93.2亿kW·h(+4.96%),采用20%~80%分位数归纳折中方案的坝上水位柔性决策区间,可指导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发电联合调度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发电调度 多目标优化 出力区间 径流模拟 金沙江下游
原文传递
金沙江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博 苏巍 +4 位作者 黄涛 胡凡旭 姜伟 唐锡良 孙干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8,共11页
为探究金沙江下游干流江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与生境之间的关系,于2019年6月和10月对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水富段因梯级电站蓄水产生的3类不同水体(自然河流型、过渡型、类湖泊型)开展浮游植物与水环境调查,结果显示:2次调查共鉴定出... 为探究金沙江下游干流江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与生境之间的关系,于2019年6月和10月对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水富段因梯级电站蓄水产生的3类不同水体(自然河流型、过渡型、类湖泊型)开展浮游植物与水环境调查,结果显示:2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3属74种,主要以硅藻(47.30%)、绿藻(33.78%)和隐藻(6.76%)为主;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3.9×10^(4)~105×10^(4)个/L,其中6月平均密度(54.92×10^(4)个/L)高于10月(27.22×10^(4)个/L),自然河流型水体平均密度低于其他2种类型水体。硅藻在自然河流型水体为绝对优势种,在过渡型水体和类湖泊型水体中其优势度降低,而蓝藻和绿藻优势度增加,但3种水体中以小环藻(Cyclotellasp.)平均优势度最大。各优势种6月生态位宽度B_(i)和生态位重叠ΔS_(ij)分别为0.13~0.77和1.04~38.46,10月分别为0.10~0.80和3.55~39.48,和10月份相比,6月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Bi较高,而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ΔSij数值较低,表明6月各优势种种间竞争态势相对均衡,群落状态相对稳定。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分别为1.99~2.69、2.56~5.88和0.50~0.78,总体表现为6月>10月,自然河流型水体>过渡型水体>类湖泊型水体,各江段水体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分析(CanonicalAnalysis)结果表明:透明度、流速、水温、溶解氧、总氮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且不同优势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不同。研究可为金沙江下游梯级库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生态位 环境因子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三堆子河段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志毅 邓安军 +1 位作者 秦蕾蕾 吕瑞茹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7,共13页
金沙江上中游梯级水库运用后,进入下游的悬移质输沙量大幅减少,水沙条件显著变化;同时,卵石推移质输沙量在总输沙量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对水库淤积进程影响显著,开展变化水沙条件下金沙江下游卵石推移质输移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下... 金沙江上中游梯级水库运用后,进入下游的悬移质输沙量大幅减少,水沙条件显著变化;同时,卵石推移质输沙量在总输沙量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对水库淤积进程影响显著,开展变化水沙条件下金沙江下游卵石推移质输移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下游入口三堆子水文站2008—2021年卵石推移质实测资料,对经典起动流速公式和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进行了检验与修正。结果表明:与经典起动流速公式计算结果相比,通过引入以卵石粒径为变量的系数,所得到的不同粒径范围的卵石推移质起动流速修正公式,计算精度显著提高;经典推移质输沙公式的计算结果在输沙强度较低时与实测值偏差很大,通过建立输沙强度与水流强度的关系,并引入隐暴参数对公式进行修正,明显提升了其在低输沙率情况下的计算精度。修正后的起动流速公式和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能更有效地反映三堆子河段卵石推移质的输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梯级水库 卵石推移质 起动流速 推移质输沙率
下载PDF
十年禁渔初期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变化的水声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飞飞 朱挺兵 +4 位作者 龚进玲 杜红春 孟子豪 郭祉宾 杨德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42,共12页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鮈、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尾(2020年11月)和3.53×10^(6)尾(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十年禁渔 水声学 金沙江下游 向家坝水库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火清 周佳 +1 位作者 孙然好 孙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已有研究表明坝式水电站蓄水对局地气候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梯级水电站蓄水的气候效应还不清楚,尤其是在干热河谷地区。为深入研究梯级水电站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以2005~2020年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梯级水电站所在流域及周边区域38个... 已有研究表明坝式水电站蓄水对局地气候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梯级水电站蓄水的气候效应还不清楚,尤其是在干热河谷地区。为深入研究梯级水电站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以2005~2020年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梯级水电站所在流域及周边区域38个气象站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ANUSPLIN(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pline)模型模拟流域内的气温、降水参数,进而采用PELT(Pruned Exact Linear Time)算法、CV(Coefficient of Variation)和Trend方法探究梯级水库蓄水前后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ANUSPLIN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气温和降水,气温、降水模拟的相对误差分别介于2.26%~10.62%和9.74%~38.14%之间,且该模型对高温、旱季的模拟效果分别优于低温、雨季。(2)蓄水后流域年均气温的降温幅度较蓄水前有所增大,其中冬、夏季表现为气温增加,春、秋季表现为气温降低;年降水量降低的趋势也较蓄水前极大减缓,并且夏、秋、冬三季的降水量均表现为增加。(3)从突变检验结果来看,蓄水后冬、夏季气温均有突变现象;春、夏、秋季以及年降水量也都发生了突变。(4)蓄水后,流域气温、降水均呈现变异减弱、稳定性增强的特征,且距离库区越近,稳定性越强。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理解大型梯级水电开发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气候效应 气温 降水 ANUSPLIN模型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坡耕地增长对沟谷发育的影响——以四川西昌大箐梁子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建容 杨阿强 +2 位作者 李勇 钟祥浩 张建辉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8-702,共5页
为了研究近50 a来土壤加速侵蚀的状况和原因,收集了四川西昌大箐梁子1957年、1979年、2000年航空影像,应用立体像对获取高程信息生成DEM,并利用DEM纠正航片获取正射影像。同时,利用三期正射影像获取土地利用变化和沟谷变化信息,通过野... 为了研究近50 a来土壤加速侵蚀的状况和原因,收集了四川西昌大箐梁子1957年、1979年、2000年航空影像,应用立体像对获取高程信息生成DEM,并利用DEM纠正航片获取正射影像。同时,利用三期正射影像获取土地利用变化和沟谷变化信息,通过野外调查与验证,分析了沟谷形成、发育特点及与坡耕地增长的密切关系。研究表明,西昌大箐梁子沟谷发育,到1957年已形成部分稳定或半稳定冲沟,1970年代后期,大量草地被开垦为耕地,且多为坡耕地,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由此加剧,沟蚀增强,人为加速了沟谷侵蚀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 耕地 航空影像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调度研究
14
作者 张玮 黄康迪 +3 位作者 张璐 明波 范志鹏 梁犁丽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7期1-7,20,共8页
针对金沙江下游水风光多能互补运行管理中系统难度增高、调度需求复杂多变以及多时空尺度的不确定性等难点,主要分析了该流域水风光互补性,对水光风多能互补系统长-短耦合调度研究表明,金沙江下游水、风、光资源整体互补性良好。短期调... 针对金沙江下游水风光多能互补运行管理中系统难度增高、调度需求复杂多变以及多时空尺度的不确定性等难点,主要分析了该流域水风光互补性,对水光风多能互补系统长-短耦合调度研究表明,金沙江下游水、风、光资源整体互补性良好。短期调度建议采用新能源优先并网,水电出力与风光弃电响应关系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特征。风光新能源与水电打捆形成互补系统进行中长期调度。整个多能互补系统发电量将增加0.40%~0.48%,其中梯级水电较独立运行将损失发电量0.08%~0.25%,但风光新能源消纳水平可提升3.97%~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水风光多能互补 互补性分析 短期调度 中长期调度
下载PDF
基于变权重非线性安全度的梯级防洪库容分配方法研究
15
作者 劳嘉鹏 李英海 +2 位作者 王永强 曾志强 余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2,59,共9页
梯级水库群防洪库容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对汛期水库群防洪减灾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梯级水库在防洪库容分配过程中,各水库对整体防洪安全影响的重要程度差异性缺乏有效区分方法,进而导致防洪库容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梯级水库群防洪库容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对汛期水库群防洪减灾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梯级水库在防洪库容分配过程中,各水库对整体防洪安全影响的重要程度差异性缺乏有效区分方法,进而导致防洪库容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将水库非线性安全度与兼顾水库入库流量、设计防洪库容大小、泄流至防洪控制站传播时间等特征的变权重相结合,提出基于变权重非线性安全度的水库防洪安全度计算方法,同时,考虑梯级各水库和下游防洪控制站的安全,以梯级整体防洪安全度最大和下游防洪控制站超标洪量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安全度的梯级防洪库容优化分配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防洪库容的最优分配。将该方法应用于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库梯级防洪库容分配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可在不降低梯级整体防洪效果的前提下,描述各水库权重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增加乌东德和白鹤滩水库防洪库容的使用,以减小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防洪库容的使用,使梯级整体在调度期的防洪安全度达到最大。该方法可反映各水库在梯级防洪中重要程度的差异性,实现水库间防洪库容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分配,为水库防洪优化调度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库容分配 非线性安全度 变权重 梯级水库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某水电站坝区降水特征分析
16
作者 徐舒扬 王汉涛 +3 位作者 赵南山 彭启洋 唐盛 李振杰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78,共5页
金沙江流域极端小时降水过程局地性强、短时雨量大,了解该区域极端小时降水特征,有助流域水电站应对强降水事件。利用该区域6套自动气象站2011—2022年观测数据集,通过质量控制、特征值提取、分类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变... 金沙江流域极端小时降水过程局地性强、短时雨量大,了解该区域极端小时降水特征,有助流域水电站应对强降水事件。利用该区域6套自动气象站2011—2022年观测数据集,通过质量控制、特征值提取、分类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该水电站区域日降水分布的夜雨特征明显,短时强降水在夜间和凌晨出现频率较高;②月际变化方面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7月降水高发于后半夜,9月的占比高于7月;③选取3个极端小时降水阈值指标,极端小时降水强度由上游向下游、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极端降水事件平均持续时长6.04 h,且前期发展迅速,平均于1.66 h时降水达到峰值;④极端小时降水事件的过程雨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4%~33%。将以上结果与近10年实际数据相比对,证明降水特征对蓄水调度和风险管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水电站 强降水阈值 降水时空分布 特征分析 水库调度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夏冬季垂向水体理化特征研究
17
作者 管义伟 李银波 +3 位作者 陈露欣 肖艳 李哲 鲁伦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3,共10页
大坝建设与水库蓄水明显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使得坝前区域流速减缓、水位显著升高,进而影响库区物质循环模式。然而,目前关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调度影响下的垂向水体理化特征变化情况仍不清晰。为此,2022年1月(冬季)和7月份(夏季)分... 大坝建设与水库蓄水明显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使得坝前区域流速减缓、水位显著升高,进而影响库区物质循环模式。然而,目前关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调度影响下的垂向水体理化特征变化情况仍不清晰。为此,2022年1月(冬季)和7月份(夏季)分别对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3座水库坝前垂向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坝前垂向梯度下水温和溶解氧浓度的分布特征,并探究不同时期垂向光、热、氧特性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①垂向光、热、氧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入库和出库流量是决定梯级水库中垂向分层特性的关键因素。在夏季,垂向水温梯度变化不明显,3座水库均未形成稳定的温跃层,且库区水体垂向掺混均匀,混合层深度与水深相当;冬季水库中出现了稳定的热力分层,但受水位波动和库区水体交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层0~10 m水体中。此外,梯级水库中热分层稳定指数(RWCS/H)则是夏季要远大于冬季。溶解氧浓度受水温和浮游植物共同影响,在夏季表层水体中出现实测值要远高于理论饱和值的现象,并伴有氧跃层的出现。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夏季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溶解氧、pH、电导率、总氮和光照条件(水体透明度和真光层深度)显著正相关,冬季叶绿素a浓度则与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表明库区水温适宜,且光照和营养盐充足的条件下,会显著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进一步增加水体中饱和溶解氧浓度。因此,夏季溶解氧浓度和氧跃层厚度要明显大于冬季。冬季的真光层深度显著大于夏季,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真光层深度主要受表层水体透明度影响,与上游来水中的泥沙含量和暴雨径流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水库生态的适应性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理化特征 分层特性 热分层稳定指数 真光层深度 调度运行 梯级水库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白鹤滩、乌东德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能力验证
18
作者 佘忠伟 杜泽东 +2 位作者 邵玉平 阮祥 李悦 《四川地震》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为金沙江下游四级水电开发中的前两级电站,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水电工程。白鹤滩、乌东德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为水电站正常蓄水发电的重要基础保障工程,验证运行几年后的台网监测能力是否依然满足设计要求,能进... 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为金沙江下游四级水电开发中的前两级电站,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水电工程。白鹤滩、乌东德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为水电站正常蓄水发电的重要基础保障工程,验证运行几年后的台网监测能力是否依然满足设计要求,能进一步确认台网运行质量是否稳定可靠。通过对监测台站实测的台基噪声进行计算分析,并用监测到的地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白鹤滩、乌东德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能力在水库影响区内达到M_(L)0.5的设计要求,运行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地震 地震台网 地震监测能力 金沙江下游 白鹤滩水库 乌东德水库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2023年联合调度实践
19
作者 曹瑞 李帅 +3 位作者 龚文婷 徐卫立 朱文丽 孙志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是治理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梯级水库应对持续枯水的能力,保障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全面发挥,结合2023年长江上游水雨情特点,全面分析了梯级水库应对持续枯水所实施的联合补水、汛期水位动态控... 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是治理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梯级水库应对持续枯水的能力,保障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全面发挥,结合2023年长江上游水雨情特点,全面分析了梯级水库应对持续枯水所实施的联合补水、汛期水位动态控制、联合蓄水等优化调度措施,总结提炼了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成效和经验。实践结果表明:枯水期梯级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约243亿m^(3),有效保障了长江中下游供水安全以及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通过汛期抬水位、蓄水期精细化预报调度,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梯级水库实现蓄满目标。提出的调度措施和经验可为今后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方式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调度 防洪库容 供水安全 综合利用效益 金沙江下游 三峡水库
下载PDF
水电开发对金沙江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盾 吴开杰 邵怀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55-2758,共4页
利用遥感技术,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以金沙江下游两期Landsa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区内4个最重要一级电站在2000、2014年建设前后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整个金沙江下游的生态环境状况处... 利用遥感技术,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以金沙江下游两期Landsa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区内4个最重要一级电站在2000、2014年建设前后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整个金沙江下游的生态环境状况处于优良状态,但是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明显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乌东德电站和白鹤滩电站流域,而已建成投产的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稍好,由此说明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建成之后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开发 生态环境 遥感技术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