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M4发掘简报 被引量:17
1
作者 曾令斌 熊燕 +8 位作者 艾玲莉 郝勤建 项章 杨红 高隽 谭竹青 黄凤春 郭长江 陈晓坤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5,F0002,F0003,共15页
2011年9月,为配合随州市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随州市文峰塔发掘了一座残墓,墓葬尽管被破坏严重,但仍出土了一批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文物。根据器物的形制及特点判断其年代应为春秋晚期偏早,根据规模推定其为曾侯(月與)墓葬。墓... 2011年9月,为配合随州市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随州市文峰塔发掘了一座残墓,墓葬尽管被破坏严重,但仍出土了一批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文物。根据器物的形制及特点判断其年代应为春秋晚期偏早,根据规模推定其为曾侯(月與)墓葬。墓中所出一件编钟尤为重要,钟铭中有"左右楚王,弗讨是许"一语,为曾即随说提供了又一重要的文字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文峰塔 春秋晚期 编钟 曾国 随国
原文传递
兢之定铜器群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镇烽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9,145,146,共10页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其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后段。盘、匜的作器者楚王酓(熊)恷,金文首次出现,亦不见于史书。经考证熊恷就是楚平王熊居,恷、居一名一字。您读为休,休,息止也。居,也有止息之义。名与字意义相因。鼎、簋、豆、鬲的作器者競之定是楚国的一位封君。盘、匜是楚平王所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兢之定 春秋晚期 楚王酓恷 楚平王 封君 秦戎 洛之戎
下载PDF
正月曾侯■编钟铭文前半详解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学勤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春秋晚期的湖北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编钟三组。依青铜器命名惯例,其中的一组可以称为"正月曾侯■编钟"。作钟之年为公元前497年,编钟铭文内容关涉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追述曾国始封经过的铭文前段,补充了周初古史的空白。现... 春秋晚期的湖北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编钟三组。依青铜器命名惯例,其中的一组可以称为"正月曾侯■编钟"。作钟之年为公元前497年,编钟铭文内容关涉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追述曾国始封经过的铭文前段,补充了周初古史的空白。现在学者大多认为,曾侯与曾侯乙墓所见的曾侯是同一人,该说虽存在用字方面的疑点,但从年代上来推算,还是可信的。据铭文,伯适(南宫括)曾先后服侍文武两朝黜除殷命,以安定天下。后又受成王之命,在汭土建立都邑,这是曾国的初封。周朝封南宫括于曾国,一是为了加强对淮夷的控制,二是为了监临以至占有江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晚期 正月曾侯■编钟 南宫括 淮夷 江汉地区
下载PDF
南阳发现蔡侯申簠 被引量:10
4
作者 乔保同 李长周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河南省南阳市八一路44号楚国贵族墓中发现了两件蔡侯申簠。本文结合相关材料,对蔡侯申簠的制作时间以及蔡与楚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器应是蔡昭侯为蔡申联姻赠送给蔡女的陪嫁礼物,其时间应在公元前518年到公元前506年。
关键词 南阳 蔡侯申铜篮 春秋晚期 媵器
原文传递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春秋墓葬M23发掘简报 被引量:7
5
作者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1 位作者 临汾市文物局 隰县文物旅游局 李夏廷(图) 孙先徒(图) 李建生(摄影) 乔铮(摄影) 周瑜(拓片) 南普恒 陈小三 王晓毅 狄跟飞 王进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2,F0002,F0003,共11页
2005年,临汾市文物局和隰县文物旅游局在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县城北3公里的瓦窑坡墓地清理了17座重要的春秋时期墓葬。其中,M23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年代大体相当于春秋晚期,为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的生产流通和... 2005年,临汾市文物局和隰县文物旅游局在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县城北3公里的瓦窑坡墓地清理了17座重要的春秋时期墓葬。其中,M23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年代大体相当于春秋晚期,为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的生产流通和风格演变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隰县 瓦窑坡墓地 土坑竖穴墓 春秋晚期 铜器墓
原文传递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6M1发掘简报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京燕 崔俊俊 +4 位作者 郭彪 曹喜平 夏宏茹 李夏廷(绘图) 权美丽(绘图) 《文物季刊》 2022年第1期31-32,I0002,33-59,共30页
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2014年因盗墓发现。初步探明墓葬1283座,墓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4~2018年共发掘春秋时期墓葬254座,2016M1是一座大型贵族墓葬,出土青铜礼乐器3... 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2014年因盗墓发现。初步探明墓葬1283座,墓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4~2018年共发掘春秋时期墓葬254座,2016M1是一座大型贵族墓葬,出土青铜礼乐器33件,墓主人是位孕妇。陶寺北两周墓地的发现为探讨晋国两周之际北部疆域提供了有益线索,是填充构筑晋国史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北两周墓地 春秋晚期 孕妇 青铜器
下载PDF
南阳南都领御小区墓地13号春秋墓
7
作者 崔华 +2 位作者 燕睿(绘图) 尹芸(绘图) 翟京襄(照相)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8,F0003,共7页
2011年9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阳南都领御小区新征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清理春秋时期至汉代墓葬61座。其中M13保存较好,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其年代为春秋晚期,随葬的铜鼎、簠、浴缶等为楚系青铜器,铜则体现了中原文化... 2011年9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阳南都领御小区新征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清理春秋时期至汉代墓葬61座。其中M13保存较好,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其年代为春秋晚期,随葬的铜鼎、簠、浴缶等为楚系青铜器,铜则体现了中原文化特征。M13的发掘为研究南阳地区春秋时期的埋葬习俗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春秋晚期 贵族墓
原文传递
山西闻喜上郭—邱家庄遗址M1、M8发掘简报 被引量:5
8
作者 荆泽健(执笔/摄影) 陈海波 +3 位作者 田建文 王金平 韩亚军(摄影) 刘泽鹏(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26,共21页
上郭—邱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2021年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上郭古城北城墙及城内开展考古工作,发掘了8座墓葬,其中M1和M8两墓并列,间距3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两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陶... 上郭—邱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2021年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上郭古城北城墙及城内开展考古工作,发掘了8座墓葬,其中M1和M8两墓并列,间距3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两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陶器等,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为研究这一时期晋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郭—邱家庄遗址 晋文化 春秋晚期
原文传递
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及耘 曹俊 +5 位作者 郭洪波(绘图/发掘) 崔凯(发掘/照相) 马教河(绘图) 刘泽鹏(绘图) 解宙鹏(照相) 王涛(照相)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0,共56页
南秦墓地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南秦村西南,2016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揭露各时期墓葬9座,M6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该墓时代为春秋晚期,保存完好,墓口面积近30平方米,一椁两棺,积石积炭,出土各类文物150余件套,是一座高... 南秦墓地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南秦村西南,2016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揭露各时期墓葬9座,M6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该墓时代为春秋晚期,保存完好,墓口面积近30平方米,一椁两棺,积石积炭,出土各类文物150余件套,是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墓主身份应为卿大夫,或与赵氏有关。该墓的发掘为研究两周时期墓葬制度、人群族属及晋文化相关研究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墓地 M6 春秋晚期 晋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狮子岗墓地Ⅱ区M1、M6发掘简报
10
作者 柴中庆(发掘) 张海斌(照相) +3 位作者 曾庆硕(照相) 张海斌(描绘) 曾庆硕(描绘) 曾庆硕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4,70,F0003,共15页
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建设,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对浙川狮子岗墓地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出春秋晚期至明代墓葬60余座。其中Ⅱ区M1、M6规格较高,出土数量较多的铜器、玉器等遗物,年代最迟为战国早期,对... 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建设,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对浙川狮子岗墓地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出春秋晚期至明代墓葬60余座。其中Ⅱ区M1、M6规格较高,出土数量较多的铜器、玉器等遗物,年代最迟为战国早期,对研究春秋晚期南阳盆地楚国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川 狮子岗墓地 春秋晚期 楚墓
原文传递
浅析春秋吴国铜器中的中原文化因素
11
作者 陈雪飞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08,102,共7页
本文梳理分析了考古出土的春秋晚期具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吴国铜器,认为此类铜器主要有三种:吴国仿制的中原铜器、带有中原文化元素的吴国铜器、产自中原流入吴国的铜器。总体上这类铜器数量不多,中原文化对吴国铜器的影响远不及楚文化、... 本文梳理分析了考古出土的春秋晚期具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吴国铜器,认为此类铜器主要有三种:吴国仿制的中原铜器、带有中原文化元素的吴国铜器、产自中原流入吴国的铜器。总体上这类铜器数量不多,中原文化对吴国铜器的影响远不及楚文化、群舒文化,而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更多的是地缘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晚期 吴国铜器 中原文化因素 地缘关系
原文传递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5M1发掘简报
12
作者 王京燕 崔俊俊 +4 位作者 郭彪 夏宏茹 李夏廷(绘图) 权美丽(绘图) 秦娟(绘图)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3-4,I0001,5-40,共39页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5年3~11月,在墓地中部偏西北处发掘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2座大中型墓葬出土青铜器。本次简报其中的1座大型墓葬2015M1,墓葬资料丰富了晋系青铜器的内容,对研究晋...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5年3~11月,在墓地中部偏西北处发掘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2座大中型墓葬出土青铜器。本次简报其中的1座大型墓葬2015M1,墓葬资料丰富了晋系青铜器的内容,对研究晋楚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北墓地 春秋晚期 青铜器
下载PDF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M23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南普恒 王晓毅 潜伟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了解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晋国铜器的技术变化,本文对瓦窑坡墓地M23部分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铸造工艺考察,并结合侯马陶范和部分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的科学分析结果对此时期晋国铜器的技术特征、纹饰模印法及技术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了解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晋国铜器的技术变化,本文对瓦窑坡墓地M23部分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铸造工艺考察,并结合侯马陶范和部分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的科学分析结果对此时期晋国铜器的技术特征、纹饰模印法及技术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晋国铜器铸造技术的简化趋向极为显著,为晋系风格铜器的形成和侯马铸铜作坊中批量化、规模化及规范化的铜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模印法也具有较为明确的技术演进过程,其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效率,为铜器表面纹饰的规范化和铜器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坡墓地 春秋晚期 青铜器 科学分析 侯马铸铜作坊
原文传递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留根 陈钰(摄影/执笔) 高倩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73,F0002,I0008,F0003,共18页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现春秋时期墓葬40座,呈向心形分布。发现器物群3处。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和原始瓷器。此次发掘的土墩墓为探讨江南土墩墓墓葬形制以及营造工艺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子午墩 土墩墓 春秋时期 一墩多墓 向心形结构
原文传递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三座春秋墓葬发掘简报
15
作者 王京燕 +5 位作者 李夏廷(绘图) 权美丽(绘图) 秦娟(绘图) 崔俊俊 郭彪 夏宏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9,F0002,I0001,I0002,2,161,162,F0003,共31页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时代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墓地中部偏西区域(Ⅲ区)共发掘春秋晚期竖穴土坑墓25座,其中五座墓葬出土有青铜器。本次简报报道了其中三座墓葬。这批资料丰...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时代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墓地中部偏西区域(Ⅲ区)共发掘春秋晚期竖穴土坑墓25座,其中五座墓葬出土有青铜器。本次简报报道了其中三座墓葬。这批资料丰富了晋系青铜器的内容,对研究春秋晚期青铜器演变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北墓地 春秋晚期 青铜器
原文传递
2022年山西闻喜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M4、M5发掘简报
16
作者 荆泽健 田建文 +4 位作者 王金平 陈海波 刘泽鹏(绘图) 王涛(摄影) 解宙鹏(摄影)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41-68,共28页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2022年对上郭古城北城墙及城内开展考古工作,发掘了6座墓葬,其中M4和M5两墓并列,间距2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两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陶器等,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为研究这一时...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2022年对上郭古城北城墙及城内开展考古工作,发掘了6座墓葬,其中M4和M5两墓并列,间距2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两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陶器等,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为研究这一时期晋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铜器墓 春秋晚期
下载PDF
河南汤阴羑河东周墓地M1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德铭 申明清 +5 位作者 陈杰 梁宇 胡玉君 黄晓芳 周丽娜 张海滨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32,F0003,共15页
2018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汤阴县羑河墓地发掘东周墓葬85座,马坑1座,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玉石器等。其中M1位于墓地最主要的位置,是这批墓葬中最大的墓葬。墓葬形制保存较好,结构复杂,殉人数量多,墓葬中出土玉器、玛瑙器、车马器、... 2018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汤阴县羑河墓地发掘东周墓葬85座,马坑1座,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玉石器等。其中M1位于墓地最主要的位置,是这批墓葬中最大的墓葬。墓葬形制保存较好,结构复杂,殉人数量多,墓葬中出土玉器、玛瑙器、车马器、铜构件等,制作精美,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区性特色,代表了这一区域墓葬的最高规格。特别是该墓出土了迄今为止唯一一把春秋晚期吴王诸樊在位期间铸造的自用剑,剑铭28字,弥足珍贵。该剑制作精良,代表了吴越地区铸剑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阴 羑河墓地 春秋晚期 吴王 诸樊
原文传递
公父文伯之母形象解读与性别身份构建
18
作者 张华清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春秋末年,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以谙习礼法、善于教子饮誉海内,见载于先秦典籍,入列《列女传·母仪传》,得到了儒家、史家的普遍推重,堪称春秋时代“知礼”的典范。公父文伯之母谙于礼法、严于教子、慎于处世、长于变通、见微知著,... 春秋末年,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以谙习礼法、善于教子饮誉海内,见载于先秦典籍,入列《列女传·母仪传》,得到了儒家、史家的普遍推重,堪称春秋时代“知礼”的典范。公父文伯之母谙于礼法、严于教子、慎于处世、长于变通、见微知著,她既是春秋时代女性的典范,又是后世女性效法的楷模。尤其是在处理情与礼、爱与教、守与变等问题的关系方面体现出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智慧,超越了时代与性别的局限,对当今人们自我提升、为人处世、教育子女等都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末年 公父文伯之母 性别身份
下载PDF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M17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狄跟飞 王晓毅 +5 位作者 王进 陈小三 李夏廷(绘图) 孙先徒(绘图) 李建生(摄影) 厉晋春(摄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8,共9页
隰县瓦窑坡墓地位于山西临汾市西北、吕梁山地南缘,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7座,其中铜器墓11座。本文主要报道春秋晚期铜器墓M17,该墓出土铜、陶、玉石、漆木、骨器等约20余件(套),青铜礼器具... 隰县瓦窑坡墓地位于山西临汾市西北、吕梁山地南缘,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7座,其中铜器墓11座。本文主要报道春秋晚期铜器墓M17,该墓出土铜、陶、玉石、漆木、骨器等约20余件(套),青铜礼器具有典型晋文化特征。这批材料对认识晋文化和晋国向北部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隰县 瓦窑坡M17 铜器墓 春秋晚期
原文传递
淮上的争夺——春秋后期,吴、楚、晋在淮河流域的角逐及吴国与徐淮夷关系的论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恩培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36-44,共9页
文章论述了春秋后期,淮河流域吴、楚、晋三国相互角逐局面的形成经过及其经济背景;分析了淮河流域的徐淮夷在这一历史时期与吴国的关系所呈现出的种种变化。
关键词 春秋后期 吴、楚、晋国 淮河流域 争夺 徐淮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