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区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76
1
作者 刘时银 鲁安新 +4 位作者 丁永建 姚檀栋 丁良福 李刚 Hook RogerL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1-707,共7页
以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为研究对象 ,通过应用航空相片、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DEM) ,分析了末次冰盛期、小冰期、自 1 966年及 2 0 0 0年的冰川范围及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的冰川范围是现代冰川的 3 .1... 以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为研究对象 ,通过应用航空相片、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DEM) ,分析了末次冰盛期、小冰期、自 1 966年及 2 0 0 0年的冰川范围及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的冰川范围是现代冰川的 3 .1倍 ;小冰期以来 ,冰川已经开始退缩 ,尤其在 1 966—2 0 0 0年期间退缩有加速趋势 .介绍了一种提取冰川雪线高度的方法 ,并根据现代气候数据 ,探讨了研究时段雪线高度上的夏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时 ,雪线下降了 42 0m左右 ,相应的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 1 .9℃ ,小冰期盛时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阿尼玛卿山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遥感 末次冰盛期 小冰期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南京石笋记录 被引量:52
2
作者 汪永进 孔兴功 +1 位作者 邵晓华 吴江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51,共9页
据年层计数和TIMS U系测年结果 ,建立了南京汤山葫芦洞YT石笋年际精度时间标尺 (1 80 0 0~ 1 40 0 0aB .P .)。除石笋顶部 5mm层段外 ,高分辨率的δ18O、灰度和年层厚度 3种指标在百年尺度上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 ,表明这 3种指标对... 据年层计数和TIMS U系测年结果 ,建立了南京汤山葫芦洞YT石笋年际精度时间标尺 (1 80 0 0~ 1 40 0 0aB .P .)。除石笋顶部 5mm层段外 ,高分辨率的δ18O、灰度和年层厚度 3种指标在百年尺度上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 ,表明这 3种指标对气候因素变化响应比较敏感。综合石笋δ18O和本区古植被资料 ,估计末次盛冰期和波令暖期年均温分别达 7℃和1 5℃。石笋揭示的末次盛冰期气候可进一步划分为 4个阶段 :1 ) 1 81 5 0~ 1 6 90 0aB .P .,年均温和洞穴湿度逐步下降 ;2 ) 1 6 90 0~ 1 6 1 0 0aB .P .,年均温和洞穴湿度相对稳定 ,可进一步划分为 3个暖峰和两个冷谷 ;3 ) 1 6 1 0 0~ 1 5 6 0 0aB .P .,年均温快速下降 ,按氧同位素平衡方程计算 ,其冷谷可能接近于 0℃ ,但洞穴湿度比前期下降幅度并不大 ;4) 1 5 6 0 0~ 1 475 0aB .P .,年均温和洞穴湿度比较稳定。这种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性与北大西洋地区气候记录可以对比 ,反映极地与东亚季风气候受共同的驱动机制支配。从石笋 4种指标 (δ18O、δ13 C、灰度和年层厚度 )的功率谱图中识别出不同尺度的太阳活动周期成分 ,其中 80aGleissberg周期特别显著 ,表明末次盛冰期边界条件下太阳活动仍是短尺度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记录 计数年代 高频气候变化 末次盛冰期 葫芦洞穴 南京市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白栎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璇 李垚 方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3-164,共12页
【目的】采用优化Maxent模型对白栎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了解气候因子对白栎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植物耐寒性区域地图(PHZM)探讨白栎的栽培区划和引种区划,为白栎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Maxent模型,利用AICc指标对特征参数(fe... 【目的】采用优化Maxent模型对白栎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了解气候因子对白栎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植物耐寒性区域地图(PHZM)探讨白栎的栽培区划和引种区划,为白栎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Maxent模型,利用AICc指标对特征参数(feature)和正规化参数(β)进行筛选,建立最优模型。基于484条分布记录和10个环境变量模拟白栎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2070年的潜在分布区。综合jackknife检验、置换重要值和百分比贡献率、限制环境因子,探讨影响白栎适生分布区的环境因子。【结果】1)最优模型的参数设置为:feature为LQP和β乘数为1.5。2)jackknife检验表明:年均温、最干月降雨量、平均日温差、温度年较差为关键因子;百分比贡献率排前3名的环境变量依次为平均日温差、温度年较差、年均温;置换重要值排前3名的为年均温、温度年较差和等温性。影响现代最适分布区的环境限制因子为年降雨量和最干月降雨量;影响未来最适分布区的环境限制因子为极端最高温和最干月降雨量。3)白栎的现代高度适生区集中分布在重庆、贵州局部地区、湖南、湖北南部、江西、安徽南部、福建北部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时白栎的高度适生区在湖南和江西零星地区,较现代分布区面积减少28.28%;全新世中期高度适生区范围与现代相似,较现代高度适生区面积增加6.44%,面积达到最大;在进行未来适生区的预测时,原本不具有适生区的辽宁出现少部分低度适生区,2070年温度可能升高,适宜分布区向北扩张,高度适生区面积减少6.44%。【结论】年均温、平均日温差、温度年较差和最干月降水量是制约白栎分布格局的重要环境因子。影响白栎的现代最适宜分布区和未来的最适分布区的环境限制因子为年降雨量、最干月降雨量和极端最高温。末次盛冰期白栎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栎 MAXENT AICc 末次盛冰期 适生区
下载PDF
小叶栎分布格局对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0
4
作者 李垚 张兴旺 方炎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4-1178,共15页
小叶栎(Quercus chenii)是华东植物区系的代表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为重建冰期以来小叶栎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历史、了解环境因子对潜在地理分布的制约机制,为小叶栎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55条分布记录和... 小叶栎(Quercus chenii)是华东植物区系的代表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为重建冰期以来小叶栎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历史、了解环境因子对潜在地理分布的制约机制,为小叶栎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55条分布记录和8个环境变量,利用Max Ent模型模拟小叶栎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2070年(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为典型浓度目标8.5)的潜在分布区,利用多元环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探讨气候变迁过程中环境异常区域和引起潜在地理分布改变的关键因素,综合应用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比较、Jackknife检验评估制约现代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采用响应曲线确定环境变量的适宜区间。研究结果表明:Max 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达0.986 9±0.004 5;现代高度适宜区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北部和湖北东部;影响小叶栎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气温和降水量,气温更重要;最干季平均气温可能是制约小叶栎向北分布的关键因素;末次盛冰期时,小叶栎高度适宜区位于东海大陆架内;全新世中期适宜分布区轮廓已与现代近似;2070年适宜分布区向北移,高度适宜区面积增大,与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相比,这一时期的气候异常程度最高。气温季节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可能是引起地理分布变迁的重要气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栎 MaxEnt模型 末次盛冰期 气候变化 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in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Holocene Optimum 被引量:43
5
作者 LU HuaYu YI ShuangWen +16 位作者 XU ZhiWei ZHOU YaLi ZENG Lin ZHU FangYing FENG Han DONG LiNa ZHUO HaiXin YU KaiFeng MASON Joseph WANG XiaoYong CHEN YingYong LU Qi WU Bo DONG ZhiBao QU JianJun WANG XunMing GUO ZhengT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3期2775-2783,共9页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c. 26-16 ka) and the Holocene Optimum (HO, c. 9-5 ka)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ld-dry and warm-wet climates respectively in the recently geological Earth. How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c. 26-16 ka) and the Holocene Optimum (HO, c. 9-5 ka)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ld-dry and warm-wet climates respectively in the recently geological Earth. How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responded to these distinctive climatic changes is still not clear, however.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s of th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during the LGM and HO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forcing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 change in this arid region, and to test paleoclimatic modeling results. Through our long-term field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400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ages and more than 100 depositional records in the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data, we reconstruct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during the LGM and HO.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 fields of Mu Us, Hunshandake, Horqin and Hulun Buir in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had expanded 25%, 37%, 38% and 270%,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LGM; the sand fields of Gonghe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had expanded 20%, and the deserts of Badain Jaran, Tengger in central northern China had expanded 39% and 29% separately during the LGM; the deserts of Taklimakan, Gurbantünggüt and Kumtag in northwestern China had expanded 10%-20%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ir modern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all of the sand fields were nearly completely covered by vegetation during the HO; the deserts in northwestern and central northern China were reduced by around 5%-20% in area during this time. Lakes in this arid region were probably expanded during the HO but this conclusion needs more investigation. Compared with the geological distributions of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human activity has clearly changed (expanded) the area of active sand dunes at the present time. Our observation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are controlled by regional climate together with human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环境 中国北部 适宜期 全新世 末次冰期 末次盛冰期 库姆塔格沙漠 干旱地区
原文传递
黄河上游末次冰盛期古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长安 黄俊华 +1 位作者 张玉芬 郭广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6-458,共3页
洪水的发生规律是洪灾预报的前提 ,已有的人类洪水记录时间尺度 ,不足以认识和把握洪水的出现规律 .因此 ,利用地质记录延长洪水序列 ,探讨地球特征气候期的洪水特点 ,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黄河上游兰州—银川段的洪水地质记录表明 ,... 洪水的发生规律是洪灾预报的前提 ,已有的人类洪水记录时间尺度 ,不足以认识和把握洪水的出现规律 .因此 ,利用地质记录延长洪水序列 ,探讨地球特征气候期的洪水特点 ,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黄河上游兰州—银川段的洪水地质记录表明 ,在末次冰盛期的 2 0~ 18ka ,该区共发生了 10 6次大洪水漫滩事件 ,其中有 18次为多次洪峰叠加的复合型大洪水 ,洪水的发生频率达 5 3次 /ka .发生于末次冰盛期的大洪水可能属冰凌洪水 ,与末次冰盛期强烈的气候波动和不稳定有关 .这些大洪水的频发与中国西部的末次冰盛期出现的高湖面相对应 ,既不符合一般的季风气候理论 ,也不同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末次冰盛期以冷干为主的气候特点 ,表明中国西部气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末次冰盛期 古洪水 古气候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黄土高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快速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28
7
作者 吴乃琴 刘秀平 +1 位作者 顾兆炎 裴云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91,共9页
本文通过对渭南黄土剖面末次盛冰期地层较高分辨率的蜗牛化石记录研究 ,发现这一时期特征蜗牛种类峰值的演替反映了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和温、湿度的组合关系 ,气候变化显示出百年~千年尺度波动的特征 ,温度的变化明显地要早于湿度 (降水 ... 本文通过对渭南黄土剖面末次盛冰期地层较高分辨率的蜗牛化石记录研究 ,发现这一时期特征蜗牛种类峰值的演替反映了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和温、湿度的组合关系 ,气候变化显示出百年~千年尺度波动的特征 ,温度的变化明显地要早于湿度 (降水 )的变化 1 0 0 0~2 0 0 0a ,表现为变冷 -冷湿 -冷干 -温干 -温湿的气候过程 ,研究认为造成这一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东亚冬、夏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喜温湿蜗牛种类的研究 ,揭示出东亚夏季风在这一时期至少能够持续地影响到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地区 ,这个时期冬季风强化的结果之一是影响了夏季风在这一地区滞留的时间 ,加大了季节性的差异。分析表明尽管夏季风在这一地区滞留的时间缩短 ,但维持了它固有的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影响机制 末次盛冰期 蜗牛化石 气候变化 水热条件 季风
下载PDF
沙鲁里山更新世冰川作用及西南季风波动对末次冰期冰川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王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0-629,共10页
地处南亚季风区的沙鲁里山地区保留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文章通过ESR对冰碛物直接定年,结合冰碛地貌形态及其风化程度差异,结果表明沙鲁里山地区可能经历了4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作用。它们的ESR年代大约为19~16kaB.P.,48~43kaB.P... 地处南亚季风区的沙鲁里山地区保留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文章通过ESR对冰碛物直接定年,结合冰碛地貌形态及其风化程度差异,结果表明沙鲁里山地区可能经历了4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作用。它们的ESR年代大约为19~16kaB.P.,48~43kaB.P.,135kaB.P.和571kaB.P.,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第2、第3、第6、第16阶段对应。自沙鲁里山最早冰川作用(571kaB.P.)以后,该区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抬升作用。MIS2和MIS4期间西南季风微弱,降水稀少,气温严寒,南亚季风区冰川发育受到一定限制。MIS3早期和晚期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温度较高,水热平衡状况有利于冰川发育;MIS3中期气温较低,夏季风较强盛,降水较丰富,这种冷湿组合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冰川发育。南亚季风区,MIS3期间的冰川前进规模不亚于甚至在某些区域超过了末次盛冰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制于夏季风的降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鲁里山 末次盛冰期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 西南季风 ESR测年
下载PDF
松宗古湖——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末次盛冰期发育的一个冰川堰塞湖 被引量:28
9
作者 曾庆利 杨志法 +3 位作者 袁广祥 尚彦军 张路青 赵希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2,共8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帕隆藏布江松宗地区晚更新世期间发生了一次可以识别的支谷冰川阻江形成冰川堰塞湖———松宗古湖的事件。松宗滑坡处的湖相沉积剖面厚度≥88m,其中厚达18.33m并具湖相沉积代表性的连续粉质粘土层底部和顶部的光释光年龄... 青藏高原东南部帕隆藏布江松宗地区晚更新世期间发生了一次可以识别的支谷冰川阻江形成冰川堰塞湖———松宗古湖的事件。松宗滑坡处的湖相沉积剖面厚度≥88m,其中厚达18.33m并具湖相沉积代表性的连续粉质粘土层底部和顶部的光释光年龄分别为22.5±3.3kaB.P.和16.1±1.7kaB.P.,属末次盛冰期。松宗滑坡处河谷两侧冰碛台地与湖相沉积的接触关系和空间特征指示该湖相沉积与末次盛冰期董曲支谷冰川阻塞帕隆藏布江有关。湖相地层的剖面沉积特征揭示出这个冰川堰塞湖可能贯穿于整个末次盛冰期,但整个帕隆藏布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山谷冰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堰塞湖 光释光测年 末次盛冰期 松宗滑坡 帕隆藏布江 藏东南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被引量:27
10
作者 程玉芬 姜文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2-989,共8页
本文对黄土高原靖边和富县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做了系统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植被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 本文对黄土高原靖边和富县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做了系统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植被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叶阔叶树增加,表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末次盛冰期靖边地区是以蒿、藜和其他菊科(非蒿属)为主的荒漠植被,而富县地区藜和其他菊科植物较少,且含少量禾本科植物,植被类型类似于干草原型的冷蒿草原。全新世早-中期,靖边地区仍然有一些藜和其他菊科植物生长,植被类型接近冷蒿-荒漠草原,而富县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榛属植物增加,含少量禾本科植物,藜和其他菊科植物非常少,植被类型接近于蒿类-草甸草原。记录对比进一步显示,无论是末次盛冰期还是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中部和北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气候梯度,即越往北气候相对越干冷,和现代的气候格局类似。全新世早-中期植被的空间差异比末次盛冰期显著,表明其气候梯度似乎大于末次盛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全新世 末次盛冰期 孢粉记录 植被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观光木的潜在地理分布变迁 被引量:26
11
作者 胡菀 张志勇 +2 位作者 陈陆丹 彭焱松 汪旭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5,共12页
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是木兰科的古老残遗物种,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属于极小种群濒危植物。通过生态位模型(ENM)能够重建观光木地理分布格局的历史变迁,探究气候变化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并了解其地理分布与气候需求间... 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是木兰科的古老残遗物种,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属于极小种群濒危植物。通过生态位模型(ENM)能够重建观光木地理分布格局的历史变迁,探究气候变化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并了解其地理分布与气候需求间的关系,从而为全球变暖背景下观光木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该文基于96条现代分布记录和8个环境变量,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观光木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未来(2061-2080年,RCP 8.5)的潜在分布区,利用SDM toolbox分析观光木的地理空间变化,并综合贡献率、置换重要值和Jackknife检验来评估气候因子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观光木的高度适生区在南岭地区,末次盛冰期时没有大尺度向南退缩,很可能在山区避难所原地存活;(2)在全新世中期和未来两个增温的气候情境下,观光木的分布区均表现为缩减,其中未来分布的减幅更大,表明气候变暖对观光木的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总体上看,观光木各个时期的地理分布范围相对稳定,说明观光木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人为活动或自身繁育问题可能是致濒的重要原因,并建议对广东和广西群体进行优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生态位模型 地理分布 末次盛冰期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检测 被引量:25
12
作者 姜大膀 梁潇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设置的标准试验方案下,首先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模拟了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状况,然后通过4组数值敏感性试验逐一模拟了大气CO2浓度、海洋表面温度(SST)和海冰、陆... 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设置的标准试验方案下,首先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模拟了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状况,然后通过4组数值敏感性试验逐一模拟了大气CO2浓度、海洋表面温度(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变化4项强迫因子的单独气候效应,进而对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除华南局部略有升温外,中国年均地表气温显著降低,降温幅度总体上向北增大,青藏高原处存在一个降温中心。其中,SST和海冰变化是华南局部略偏暖的主因,它同时导致了东亚其他区域地表气温的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东北亚地区;陆地冰盖和地形变化对于东亚地表气温的显著冷却作用主要体现在东亚的西北部;大气CO2浓度降低会引起东亚地区0.2—0.9℃的普遍降温;相对而言,东亚植被的降温作用(0.5—1.0℃)主要显现在中国40°N以南的区域。与此同时,SST和海冰变化能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一定程度的减少,而大气CO2浓度、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单独变化均不会显著影响东亚年均降水的分布状况,然而,上述四项因子的共同变化会通过协同作用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的显著减少,西部地区降水则与现在差别不大。此外,末次盛冰期东亚夏季风的显著减弱源于SST和海冰变化,冬季风变化则可归因于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东亚气候 数值模拟 检测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边界的变化 被引量:25
13
作者 周亚利 鹿化煜 +1 位作者 张小艳 弋双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8-242,共15页
本文在浑善达克沙地选取34个代表性沙丘-砂黄土剖面,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地层年龄,在野外考察、风沙动力学分析以及气候替代性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确定了浑善达克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范围:在末次盛冰期时... 本文在浑善达克沙地选取34个代表性沙丘-砂黄土剖面,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地层年龄,在野外考察、风沙动力学分析以及气候替代性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确定了浑善达克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范围:在末次盛冰期时,流沙南界到达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一线,较现代沙地南界偏南约40km,沙地面积扩张约1.39×10~4km^2,扩张了37%;在9~5ka时段的全新世大暖期,沙地普遍发育灰黑色砂质古土壤,植被覆盖良好,沙丘固定,流沙南界向北退缩约200km。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空间格局的变迁受控于东亚季风强度和有效湿度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沙地边界
原文传递
南沙海区盛冰期的气候问题 被引量:20
14
作者 汪品先 翦知 刘志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3-201,共9页
南沙海区属于西太平洋暖池区,其盛冰期的表层水温变化涉及暖池在冰期旋回中的稳定性,因而具有全球性意义、本文根据十几个沉积柱状样的氧同位素与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指出南沙海区盛冰期时夏季温度与全新世差别微小,而冬季水温强烈... 南沙海区属于西太平洋暖池区,其盛冰期的表层水温变化涉及暖池在冰期旋回中的稳定性,因而具有全球性意义、本文根据十几个沉积柱状样的氧同位素与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指出南沙海区盛冰期时夏季温度与全新世差别微小,而冬季水温强烈降低,使季节性温差高达6℃,明显超过同纬度的西太平洋开放水域。推测冰期时的冬季风强化,是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热带海区冰期海面温度高、岛屿山地温度低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区 成冰期 气候问题 季风 古气候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北方干旱区演化及短尺度干旱事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海斌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8-558,共11页
对中国北方干旱区329个古土壤和湖泊沉积物的14C年龄数据的时空分布及频数统计分析表明,从末次盛冰期至冰消期,我国整个干旱区受控于西风带;在全新世,干旱区东部环境变化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系统,而其西部仍属西风控制区。全新世以... 对中国北方干旱区329个古土壤和湖泊沉积物的14C年龄数据的时空分布及频数统计分析表明,从末次盛冰期至冰消期,我国整个干旱区受控于西风带;在全新世,干旱区东部环境变化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系统,而其西部仍属西风控制区。全新世以来,中国干旱区存在至少4次百年至千年级的干旱事件,且干湿变化基本上与全球西风模式区的气候变化相反,而与低纬非洲干旱区气候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 系  。由于我国干旱区和非洲干旱区的干湿变化均受控于来自低纬热带海洋的夏季风的强弱,  因此 两区干旱事件的同时发生可能与低纬热带海洋的气候变化有关。同时,本文利用14C年龄的时空分布和其它地质资料,初步恢复了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最适宜期我国干旱区的沙漠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干旱区 古沙漠 千年尺度干旱事件
下载PDF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蚌器表面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及其环境指示 被引量:23
16
作者 万智巍 马志坤 +4 位作者 杨晓燕 张弛 周广明 樊昌生 葛全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63,共8页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旧石器时期(20~12kaB.P.)的重要遗址,出土有大量的蚌器。本文对两处遗址旧石器晚期地层(大约20~19ka cal.B.P.)出土的两件蚌器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鉴定。在可鉴定的...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旧石器时期(20~12kaB.P.)的重要遗址,出土有大量的蚌器。本文对两处遗址旧石器晚期地层(大约20~19ka cal.B.P.)出土的两件蚌器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鉴定。在可鉴定的202颗古代淀粉粒中,几乎全部来自小麦族和黍族,很可能是小麦族冰草属(Agropyron)、山羊草属(Aegilops)、小麦属(Triticum)和大麦属(Hordeum)中的某些植物,以及黍族狗尾草属(Setaria)的某些植物。中国现有上述几个属的小麦族植物,除了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被人类种植的物种以外,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西北、甘青地区以及西藏等温干的地区。仙人洞和吊桶环出土蚌器上的古代淀粉粒组合暗示了末次冰盛期江西北部可能存在以禾草为主的草本植物群落。蚌器表面淀粉粒残留验证了蚌器具有收割植物的功能。蚌器表面淀粉粒保存几率的差异也证实了不同埋藏环境对淀粉粒残留物保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较为封闭的遗址环境中器物表面的淀粉粒可以得到更好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淀粉粒分析 古植被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
原文传递
全新世中期和末次冰盛期中国季风区面积和季风降水变化 被引量:23
17
作者 田芝平 姜大膀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0-410,共11页
使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第1~3阶段中共61个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首先定量评估了它们对于当代中国年平均、夏季和冬季降水气候态的模拟能力,而后根据择优选取的26和16个气候模式分别对全新世中期和末次冰盛期中国季风区面积、季... 使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第1~3阶段中共61个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首先定量评估了它们对于当代中国年平均、夏季和冬季降水气候态的模拟能力,而后根据择优选取的26和16个气候模式分别对全新世中期和末次冰盛期中国季风区面积、季风降水以及季风降水强度变化进行了集中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参考时期,全新世中期中国季风区面积、季风降水及其强度分别在26,26和22个模式中模拟增加,平均增幅依次为10.7%,18.7%和7.3%,这主要是源于轨道强迫所导致的夏季经向温度梯度的减小以及夏季东亚与临近海域间热力对比的增大,海洋反馈的作用相对有限;上述模拟结果与季风区内的地质记录基本相符.在末次冰盛期,中国季风区面积和季风降水在15个模式中减小、季风降水强度在所有16个模式中减小,平均减幅依次为7.7%,25.1%和14.3%,夏季经向温度梯度的增加以及纬向和经向陆地和海洋间热力对比的减小是其内在动力学机制,海洋反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上模拟结果与季风区内较为有限的地质记录是定性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中期 末次冰盛期 季风区面积 季风降水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古气候变化及其边界重建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弋双文 鹿化煜 +1 位作者 曾琳 徐志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了覆盖科尔沁沙地内部及外围的20个风成沙-砂质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年代。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和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变化和沙丘的固定... 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了覆盖科尔沁沙地内部及外围的20个风成沙-砂质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年代。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和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变化和沙丘的固定与活化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即:26~12ka,气候极端干冷,沙地大面积活化;12.0~9.5ka,气候趋于暖湿,但仍比较干冷,沙地由大规模沙化向固定成壤过渡;9.5~2.5ka,气候暖湿,沙地基本固定;2.5ka以来,气候呈干冷与暖湿交替状态,沙地亦存在多次固定与活化,其中,从1.5ka开始,沙丘活化明显。基于风沙沉积序列的空间分布和光释光测年结果,末次盛冰期科尔沁沙地同时向南和北扩展:南至翁牛特-库伦旗一线,至少扩张了26km;北至霍林河一带,至少扩张了30km;东界受东辽河限制,与现代边界几乎一致。沙地面积较现代扩张了至少2.05×10~4km^2,扩大了37.7%。全新世大暖期,沙丘大面积固定。研究表明,科尔沁沙地气候与环境演变受东亚季风影响,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科尔沁沙地 气候变化 沙地边界重建
原文传递
对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降温值、平衡线下降值与模拟结果的讨论 被引量:17
19
作者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22,共11页
1999年 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 ,内容丰富 ,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 ,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 ,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 1999年 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 ,内容丰富 ,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 ,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 ,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的普遍性推断 ,还为时过早。青藏高原新近研究表明夏季降温值是较小的 ;冰川平衡线高度取决于以夏季温度为标志所提供的消融热量与全年降雪积累量的平衡 ,单纯就降温值 ,不能决定平衡线下降值 ;全球各地气候、地形差别很大 ,冰期变化也很悬殊 ,不存在全球均一的 1 0 0 0m左右平衡线下降值 ,干旱区的下降值多低于此数。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 (LGM)冰川堆积 (终碛、侧碛 )和侵蚀形态(冰斗、槽谷 )一般保存良好、形态鲜明 ,较易识别 ,近年已获取测年资料 ,证明过去地貌法判别的LGM冰川规模 ,并以此决定的LGM平衡线位置基本恰当 ,当然也有误判者。从 2 0世纪 2 0年代起 ,研究者逐渐认识高原内部主要是中西部LGM平衡线下降值较小 ,经过多次改进的LGM平衡线高度分布图显示约有 1 /3左右地区 ,平衡线下降值不足 30 0m ,实为世所罕见。其原因可能主要在高原西北部是全球惟一高海拔寒旱核心区域 ,为极大陆型或极地型冰川分布区 ,以现代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古里雅冰帽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末次冰盛期 平衡线下降值 极大陆型冰川 冰雪带面积 古气候 气温
下载PDF
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和古雪线高度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威 闫玲 +3 位作者 崔之久 穆克华 李川川 牛云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9-745,共7页
根据冰川地貌和地形特征、岩性、冰川沉积物的风化程度以及OSL测年结果,认为长白山地区发育两期冰川作用,即末次冰盛期和晚冰期,测年结果分别为20.0±2.1ka和11.3±1.2ka。根据平衡线(ELA)处6~8月多年平均气温(T)和年降水量... 根据冰川地貌和地形特征、岩性、冰川沉积物的风化程度以及OSL测年结果,认为长白山地区发育两期冰川作用,即末次冰盛期和晚冰期,测年结果分别为20.0±2.1ka和11.3±1.2ka。根据平衡线(ELA)处6~8月多年平均气温(T)和年降水量(P)的关系,计算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3380±100m。通过积累区面积比率AAR(accumulation-arearatio)、冰川末端到山顶高度TSAM(the terminal to summit altitudinal),冰川末端至分水岭平均高度Hofer(the terminal to average elevation of the catchment area)、末端至冰斗后壁比率THAR(toe-to headwall altitude ratios)、冰斗底部高程CF(cirque-floor altitudes method)、侧碛堤最大高度法MELM(maximum elevation of lateral moraines)等方法计算该区末次冰盛期雪线高度为2250~2383m,平均值2320±20m。考虑到末次冰盛期后地壳上升20m,当时雪线的实际高度为2300±20m,冰盛期的雪线降低值为1080±100m。晚冰期北坡和西坡的雪线高度分别为2490m和2440m,平均值2465m,考虑新构造运动后的雪线实际高度2454m,降低值926±100m。长白山新构造运动(LGM上升约20m,晚冰期上升约11m)在末次冰盛期以来对冰川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更新世平衡线 冰盛期 雪线降低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