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者之“学”:修身与学艺——以《四书》为中心的义理阐释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述胜
包丹丹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儒者之"学"的第一要义,就是"修身"。所谓"修身",不能被狭隘化为道德修养或道德教育,而是"仁—生"意义的开显、拓展和深化过程。它以"天—人"、"物—我"、"身—心&qu...
儒者之"学"的第一要义,就是"修身"。所谓"修身",不能被狭隘化为道德修养或道德教育,而是"仁—生"意义的开显、拓展和深化过程。它以"天—人"、"物—我"、"身—心"一体而相通为前提,在物我感通、身心相守中成就"诚发于中而形于外"的饱满人格。经籍性知识所以不可或缺,在于它们既是"仁—生"之境的表达者,也是"仁—生"之境的兴发者。作为实用技能之"艺"的学习,只有"依于仁",方能兴起于亲亲之家;"艺"而能"游",则让"仁—生"之境步入艺术化境地。"意义—兴发"的教育之学,可能成为我们超越"目的—手段"的先行割裂,重新领取传统思想资源和文化智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
学艺
“目的-手段”之学
“意义-兴发”之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者之“学”:修身与学艺——以《四书》为中心的义理阐释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述胜
包丹丹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制度变迁与知识生产"(课题批准号:BAA090012)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儒者之"学"的第一要义,就是"修身"。所谓"修身",不能被狭隘化为道德修养或道德教育,而是"仁—生"意义的开显、拓展和深化过程。它以"天—人"、"物—我"、"身—心"一体而相通为前提,在物我感通、身心相守中成就"诚发于中而形于外"的饱满人格。经籍性知识所以不可或缺,在于它们既是"仁—生"之境的表达者,也是"仁—生"之境的兴发者。作为实用技能之"艺"的学习,只有"依于仁",方能兴起于亲亲之家;"艺"而能"游",则让"仁—生"之境步入艺术化境地。"意义—兴发"的教育之学,可能成为我们超越"目的—手段"的先行割裂,重新领取传统思想资源和文化智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修身
学艺
“目的-手段”之学
“意义-兴发”之学
Keywords
self-cultivation
knowl
edge
and
skill
learning
the
knowl
edge
of
"end-means"
the
knowl
-
edge
of
"
meaning
-
enlightenment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者之“学”:修身与学艺——以《四书》为中心的义理阐释
于述胜
包丹丹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