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理理念的哲学思辨 被引量:8
1
作者 范文锋 罗白璐 何慧容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治理理念是现代国家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理性能力所能把握到的治理的内在精神和普遍范型,是治理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具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不同层面的意蕴,具有认识论、价值论和... 治理理念是现代国家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理性能力所能把握到的治理的内在精神和普遍范型,是治理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具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不同层面的意蕴,具有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理念 要素 功能
下载PDF
治理视野下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被引量:4
2
作者 燕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1-25,共5页
教育督导是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督导存在角色定位不清、服务意识不足,教育督导主体单一、多元主体参与不够,教育督导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建立,教育督导的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治理视野下,我国教育督导制度... 教育督导是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督导存在角色定位不清、服务意识不足,教育督导主体单一、多元主体参与不够,教育督导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建立,教育督导的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治理视野下,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可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服务理念;打造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教育督导共同体;理顺督导和行政的结构关系,重塑教育督导的权威功能体系;健全教育督导合作机制,打造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督导制度 治理 教育治理体系 治理理念 治理主体 互动关系 合作机制
下载PDF
略谈儒道在治政理念与天人哲学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3
作者 章伟文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4年第2期80-87,190,191,共10页
儒道两家在思想、实践上各有其鲜明特点,但又可以相通、互补。道家并非真要否定儒家仁义礼乐的价值取向,其所追求的自然、无为,恰为儒家仁义礼乐的实践提供机制、指明其所当遵循的原则;道家强调清静、无为,亦是要在人间世成就真正纯粹... 儒道两家在思想、实践上各有其鲜明特点,但又可以相通、互补。道家并非真要否定儒家仁义礼乐的价值取向,其所追求的自然、无为,恰为儒家仁义礼乐的实践提供机制、指明其所当遵循的原则;道家强调清静、无为,亦是要在人间世成就真正纯粹、美好的仁义诚信与礼乐文明,这就为两者之间的互通、互补奠定坚实基础。儒道哲学在治政理念上的差异,又是基于双方“天人”观的差异;儒、道两家天人观虽然或者重天道之自然、或者重人道之仁义,但都有将天人相合的内驱力,因而可以互补、互融。而儒道之互补,也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哲学基本特征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 治政理念 天人哲学 差异 互补
原文传递
都市型超级村庄治理的特征、问题及路径——以广州市D村为例
4
作者 唐志勇 陈林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3-84,共12页
乡村治理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乡村治理要与时俱进,并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使其成为更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区域和市场主体。都市型... 乡村治理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乡村治理要与时俱进,并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使其成为更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区域和市场主体。都市型超级村庄由于伴随城市群、都市圈的高速发展,经济高度发达但社会治理滞后而出现系列治理困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城乡融合的实践,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管理民主”向“有效治理”的治理理念转变,都市型超级村庄治理也应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按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重构以有效治理为目标导向的特色治理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村庄 有效治理 治理理念 治理路径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内涵 被引量:1
5
作者 姬海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6,共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三层涵义:从形式上说,它是一个涵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双重辩证结构体系;从内容上说,它表现的是一种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从现实的政治生活上说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化大众 真理 价值 执政理念
下载PDF
“君臣共治”何以可能?——二程君臣论及其理论检视
6
作者 贾琳 张秋山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二程的君臣论也是宋代理学家关于君臣关系的典型表述。在君臣关系上,二程主张尊君,维护君主权威。同时二程也主张君臣一体,并力图在理论上寻找君臣相合的契入点,希冀君臣和...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二程的君臣论也是宋代理学家关于君臣关系的典型表述。在君臣关系上,二程主张尊君,维护君主权威。同时二程也主张君臣一体,并力图在理论上寻找君臣相合的契入点,希冀君臣和谐相处,共治天下。但二程的"君臣共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权力分立,更不是某种制度化的国家建构原则,它着眼于如何通过君臣合力共同完成儒家平治天下的政治目标,而非挑战皇帝的最终政治裁定权。可以说,在儒家与政治的交互中,儒家倡导的政治模式实为儒者对所处时代的一种理想的政治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颢 程颐 圣王 君道 臣道 君臣共治
下载PDF
英国开放大学再认识:理念篇 被引量:63
7
作者 韦润芳 《中国远程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3,共9页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总体认识,包括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目的与特性、大学使命、大学作用、大学制度、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英国开放大学的基本理念来自于英国传统大学,又有着自己的创新发展。传统大学自治的理念明确了开放大学的性质...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总体认识,包括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目的与特性、大学使命、大学作用、大学制度、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英国开放大学的基本理念来自于英国传统大学,又有着自己的创新发展。传统大学自治的理念明确了开放大学的性质,新兴大学服务地方的观念确定了开放大学的功能,英国成人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决定了开放大学的教学理念,而高等教育民主化与平等化是开放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本文分析了英国开放大学的理念框架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使命、传统、路径和价值观,剖解了开放大学在这一框架基础上的治校行为、办学价值、教学创新、科学探索和全球互动,总结了40年来开放大学的制度创新实践。英国开放大学引领了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念 英国开放大学 治校理念 办学理念 教学理念 研究理念
原文传递
语言治理观及其实践范式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玲 陈新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90,共9页
语言治理观是语言规划研究的新视角,它基于我国国家新战略的需要和语言生活现实的需求而兴起。语言治理观侧重以问题为导向,倡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践。其实践范式是,通过"自下而上"吸纳民意的底层设计,一方面了解宏观语... 语言治理观是语言规划研究的新视角,它基于我国国家新战略的需要和语言生活现实的需求而兴起。语言治理观侧重以问题为导向,倡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践。其实践范式是,通过"自下而上"吸纳民意的底层设计,一方面了解宏观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基层和民众而形成社会参与力。这一范式可有效确保宏观顶层设计的落实质量和落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划 语言治理观 语言政策
下载PDF
治水新思路下用水权交易的基准价格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田贵良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6,37,共6页
用水权分配与交易制度充分体现了"节水优先"和政府、市场"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价格机制是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基准价格是价格形成的基石。在对用水权交易基准价格界定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劳动... 用水权分配与交易制度充分体现了"节水优先"和政府、市场"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价格机制是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基准价格是价格形成的基石。在对用水权交易基准价格界定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地租理论为基础,融合西方经济学财富论和功效论,提出用水权交易基准价格应以水资源价值为主线,充分体现用水权持有者的财产性收益,从而实现治水新思路下用水权交易基准价格的三大政策功能:节水增效的价格杠杆、资产化管理的价值尺度、用水结构调控的风向标。最后,提出根据地区差异和时间动态变化,建立用水权交易基准价格的全国统一布局和地方政府分级公示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权 基准价格 水资源价值 治水新思路 水权交易价格
原文传递
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探析
10
作者 焦红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5,91,共6页
黄河文化因承载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而生生不息,新时代传承治黄精神、创新治河理念,推动黄河文化的内涵不断发展,丰富了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是新时代思政课坚定文化自信的宝贵财富,黄河文化的融入能够厚植思政课的中华文化底蕴... 黄河文化因承载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而生生不息,新时代传承治黄精神、创新治河理念,推动黄河文化的内涵不断发展,丰富了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是新时代思政课坚定文化自信的宝贵财富,黄河文化的融入能够厚植思政课的中华文化底蕴,助力思政课塑造民族精神内核、讲好文化传承使命、诠释文化“两创”自信。水利高校应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推动黄河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发展演进 黄河文化 高校思政课 文化自信 治黄精神 治河理念
下载PDF
论金融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以金融法与消费者保护法的交错为视角
11
作者 李航 吴志宇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47,共12页
金融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是一个金融法与消费者保护法的交错问题。既有观点强调金融消费者的单一特征,未能充分考虑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内在机理,即不对等关系、欺诈行为与倾斜保护政策之间的紧密关联。涉及消费信贷、消费支付、... 金融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是一个金融法与消费者保护法的交错问题。既有观点强调金融消费者的单一特征,未能充分考虑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内在机理,即不对等关系、欺诈行为与倾斜保护政策之间的紧密关联。涉及消费信贷、消费支付、储蓄、保险等的金融消费场景,有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能,其他场景则应贯彻平等保护的原则。鉴于金融消费的特殊性,应当通过立法或司法的灵活处理来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规则适配度不够的问题。基于当前金融法制现状,准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更为可行。具体而言,欺诈行为的认定要遵循金融治理协同理念,适当考虑监管政策和公共影响;基数的裁量要实现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消费者 准用路径 金融治理协同
下载PDF
依法治考核心要素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宇文 姜杰文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79,共7页
教育考试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其核心要素的有效运行。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依法治考的核心要素表现在目标、主体、价值与技术4个方面。依法治考的目标要素是实现教育考试治理现代化,主体要素是促进教育考试多... 教育考试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其核心要素的有效运行。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依法治考的核心要素表现在目标、主体、价值与技术4个方面。依法治考的目标要素是实现教育考试治理现代化,主体要素是促进教育考试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价值要素是保持教育考试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合理平衡,技术要素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的改革创新。各核心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依法治考整体优化,从而加快推动教育考试制度规范运行和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试 依法治考 考试治理体系 考试治理能力 考试治理理念
下载PDF
社会治理理念下政府回应机制之完善——以问责型问政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祥伟 刘晓玲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4-60,共7页
社会治理理念的确立为政府回应提出了构建共治共享格局的要求,而问政作为政府回应的重要形式则是构建这一格局的必要途径。在问责型问政中,网络问政实践中存在政府回应形式化与公众参与非理性的弊端,而电视问政则存在受制于公权、流程... 社会治理理念的确立为政府回应提出了构建共治共享格局的要求,而问政作为政府回应的重要形式则是构建这一格局的必要途径。在问责型问政中,网络问政实践中存在政府回应形式化与公众参与非理性的弊端,而电视问政则存在受制于公权、流程形式化、角色错位化、追责随意化的风险。针对问责型问政所面临的问题,必须通过实现政府回应理念之转变、优化政府回应组织结构、改革政府回应机制具体运行方式以及完善关联性制度设计等措施,进而对政府回应机制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理念 政府回应机制 问责型问政 电视问政
下载PDF
对“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治市理念的解读(笔谈)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长林 叶丹 +6 位作者 梁正海 皮坤乾 廖延林 张江林 罗静 李锦伟 赖全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共2页
铜仁市市委书记夏庆丰同志2015年11月9日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追求良好"大生态"营造发展"小气候"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提出了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围绕综合生态观这一全新的包容性新概念、新思... 铜仁市市委书记夏庆丰同志2015年11月9日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追求良好"大生态"营造发展"小气候"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提出了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围绕综合生态观这一全新的包容性新概念、新思维进行解读,应采用综合的、系统的辩证思维和方法,找到其与中央、省委精神的结合点,把政策精神翻译为群众语言,让"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接上地气,拉近理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生态观 治市理念 解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治校理念下建设省属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红梅 《煤炭高等教育》 2013年第3期8-10,共3页
治校理念是大学的灵魂,理念的先导会带来大学整体的飞跃。高水大学可以分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省属高水平大学,但无论哪个层面,建设上既要符合高水平大学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具备分类特性。省属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 治校理念是大学的灵魂,理念的先导会带来大学整体的飞跃。高水大学可以分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省属高水平大学,但无论哪个层面,建设上既要符合高水平大学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具备分类特性。省属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须结合省属特性,确立省属高水平大学专有的标准,谋求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和设计,最终实现建设省属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校理念 省属高水平大学 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型——以康有为和严复的求富规划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百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5,共8页
在中国传统中存在着诸多社会治理理念,随着政治语境的变迁,它们都面临着现代转型问题,中国传统义利观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对于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型问题,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康有为和严复曾进行过积极的理论思考,这种思... 在中国传统中存在着诸多社会治理理念,随着政治语境的变迁,它们都面临着现代转型问题,中国传统义利观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对于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型问题,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康有为和严复曾进行过积极的理论思考,这种思考充分体现在他们各自对于求富规划的建构当中。通过分析康有为和严复的求富规划,我们认识到他们对中国传统义利观进行了颠覆性处理,不过他们两人在对待重商主义问题上却都持有一种支持-反对的摇摆立场,充满着浓浓的暧昧情味。遵循康有为和严复对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型逻辑,我们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思想转型的机制、特征和不足有了一个更为真切的客观认知。基于这种客观认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进而有助于提升当前中国社会治理质量。实际上,康有为和严复以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型思考为节点,展现了一幅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转型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治理理念 现代转型 义利观 求富
下载PDF
习近平节俭治理观念论析
17
作者 曹武龙 《学术探索》 2018年第8期24-30,共7页
在中国,节俭治理自古至今有自己的传统,源远流长。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四风"问题,而解决"四风"问题要有精准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奢靡之风为代表的"四风"问题的精确解决... 在中国,节俭治理自古至今有自己的传统,源远流长。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四风"问题,而解决"四风"问题要有精准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奢靡之风为代表的"四风"问题的精确解决,可以概括为以俭治党、以俭治政、克俭于家和以俭治己四个方面的节俭治理。习近平节俭治理观念不仅体现为通过各项治理举措达到勤俭节约、遏制铺张浪费和防治腐败的目的,而且这些治理措施也是科学、有效、简洁、透明、公正、协调的方式。同时,习近平节俭治理观念有着密切党群关系、提升现代国家治理能力、落实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养成良好社会风气和构建新时代节约型社会的实践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俭治理 习近平节俭治理观念 中国传统 时代内涵 实践意蕴
下载PDF
论现代大学治校理念下的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
18
作者 陈宁 李化树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现代大学治校理念作为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先导,为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发展高新科技,创造高雅文化,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省属高水平大学是在特定的区域或特定的同类大学范围内的高水平大学。我们必须以党... 现代大学治校理念作为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先导,为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发展高新科技,创造高雅文化,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省属高水平大学是在特定的区域或特定的同类大学范围内的高水平大学。我们必须以党的建设为可靠保障,以对外开放为有效途径,以文化建设为深厚土壤,明确学校发展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做好科研创新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意识,改善民生和办学条件,实现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建设 省属高水平大学 大学治理 治校理念
下载PDF
《明夷待访录》国家治理观探讨
19
作者 桁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6,240,共8页
《明夷待访录》分析了三代以下之所以有乱无治的根源在于一人之天下而非天下人之天下,也就是君主把天下当作了私产,因此,要回到三代之良治秩序必须先回到公天下之善治。但是"天下人之天下"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就是一种"想... 《明夷待访录》分析了三代以下之所以有乱无治的根源在于一人之天下而非天下人之天下,也就是君主把天下当作了私产,因此,要回到三代之良治秩序必须先回到公天下之善治。但是"天下人之天下"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就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历史是沿着有利于利益集团统治的轨迹发展的,即使是分封诸侯和行政一统这么大的形式差别也了无实质性区别。只是到了近代,贸易为自己开辟了新航线,政治发展轨迹出现了分化和岔路,才带来国家治理新的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夷待访录》 国家治理观 天下
下载PDF
李沆治国理念与宋初“循资格”政治范型
20
作者 范立舟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11-17,共7页
《宋史》对李沆的评价是"李沆为相,正大光明"。宋代的士大夫政治,拓展了政治体制所赖以依托的基础,提升了知识精英对皇权的认同程度。人才选拔的终极标准来自礼制秩序建构的人性依据,而选拔的首要条件是道德的善。李沆将人才... 《宋史》对李沆的评价是"李沆为相,正大光明"。宋代的士大夫政治,拓展了政治体制所赖以依托的基础,提升了知识精英对皇权的认同程度。人才选拔的终极标准来自礼制秩序建构的人性依据,而选拔的首要条件是道德的善。李沆将人才选拔的原则归纳为"循资格",他在人才选拔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上,在边疆事务的处理上均表现出踏地务实的政治理念和重厚质实的工作作风。"祖宗之法"被奉之为治国理事之圭臬,即始于真宗时期。李沆奠定了恪守祖宗法度的原则,既达到了抑制帝王偏离政治治理常规的目的,也体现着"用人"与"任法"互补与折衷的原则。李沆"循资格"政治范型体现了"祖宗之法"对于"人治"的限制与规范,既是"人治"的延伸,又蕴含理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沆 治国理念 循资格 祖宗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